沈金鰲

《雜病源流犀燭》~ 卷十六 (1)

回本書目錄

卷十六 (1)

1. 濕病源流

經曰:諸濕腫滿,皆屬脾土。此言土濕過甚,則痞塞腫滿之病生,經故又曰:諸痙強直,積飲痞膈,中滿吐下霍亂,體重胕腫,肉如泥,按之不起,皆屬於濕也。蓋太陰濕土,乃脾胃之氣也。然則濕之氣病,內外因固俱有之。

其由內因者,則本脾土所化之濕,火盛化為濕熱,水盛化為寒濕,其為症狀,發熱惡寒,身重自汗,筋骨疼,小便秘,大便清,腰疼胕腫,肉如泥,腳如石墜,其為脈必緩,浮緩濕在表,沉緩濕在裡,弦緩風濕相搏,治法則以燥脾利溲為主(宜五苓散加蒼朮、半夏、厚朴)。

白話文:

經書上說:「所有濕腫滿的病症,都屬於脾土。」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脾土過濕,就會產生痞塞腫滿的病症。經書上還說:「各種痙攣、僵硬、積食導致的胸悶、腹脹、嘔吐、腹瀉、霍亂,身體沉重、肢體腫脹、肌肉像泥巴一樣、按壓後沒有彈性,這些都屬於濕氣。」

因為太陰濕土是脾胃之氣的根本,所以濕氣引起的病症,既有內在因素,也有外在因素。

內在因素主要是脾土所化的濕氣,火盛則化為濕熱,水盛則化為寒濕。濕熱和寒濕會導致以下症狀:發熱怕冷、身體沉重、自汗、筋骨疼痛、小便量少、大便稀薄、腰痛、肢體腫脹、肌肉像泥巴一樣、腳像石頭一樣沉重。

從脈象上來看,濕氣在表面的脈象是浮緩,濕氣在裡面的脈象是沉緩,風濕相搏的脈象是弦緩。

治療原則主要是燥脾利水,可以服用五苓散,並加入蒼朮、半夏、厚朴。

其由外因者,則為天雨露,地泥水,人飲食,與汗衣濕衫,其為症狀,頭面如裹滯重,骨節疼,手足痠軟,腿膝胕腫,挾風痰則麻,兼死血則木,動邪火則腫疼,或疝氣偏墜,目黃,其為脈亦必緩,治法則以燥濕祛風為主(宜除溫羌活湯,虛者獨活寄生湯)。濕病之因,內外不同如此,然不論內外,其熏襲乎人,多有不覺,非若風寒暑熱之暴傷,人便覺也。

至病之為患於身者,其部分尤不可不辨:如濕在上,宜防風,風能燥濕,猶濕衣懸透風處則干也;濕在中,宜蒼朮,猶地上有濕,灰多則滲干也;濕在下,宜利小便,猶欲地干,必開水溝也;濕在周身,宜烏藥、羌活等;濕在兩臂,宜桑條、威靈仙等;濕在兩股,宜牛膝、防己、萆薢等。分其部位而治之。

白話文:

濕病之由與治法

濕病的起因,可以分為外因和內因。外因包括:天雨露、地泥水、人飲食、汗衣濕衫等。外濕侵襲人體,會造成以下症狀:頭面沉重如裹,骨節疼痛,手足酸軟无力,腿膝腫胀,若兼有風痰,則會麻木,若兼有瘀血,則會僵硬,若兼有邪火,則會腫痛,甚至出現疝氣偏墜、目黃等症狀。脈象也多為緩脈。治疗湿病,主要以燥濕祛風为主,宜用溫燥之藥如羌活湯(適合體質偏熱者),虛寒體質則可用獨活寄生湯。

濕病的內因,與外因不同。然而,無論內外濕邪,都會慢慢侵入人體,讓人不易察覺,不像風寒暑熱等外邪,會馬上讓人感覺到。

濕病侵犯人體,會影響不同部位。辨明濕邪所侵犯的部位,才能針對性治疗:

  • 濕邪在上,宜用防風,因為風能燥濕,就像湿衣服晾在通風處會自然乾燥一樣。
  • 濕邪在中,宜用蒼朮,就像地上有濕氣,撒上灰燼可以吸干濕氣一樣。
  • 濕邪在下,宜利小便,就像要讓土地干燥,必須開挖排水溝一樣。
  • 濕邪遍布周身,宜用烏藥、羌活等藥物。
  • 濕邪在兩臂,宜用桑條、威靈仙等藥物。
  • 濕邪在兩股,宜用牛膝、防己、萆薢等藥物。

根据湿邪侵犯的部位,分别用药治疗,才能更好地解決濕病。

而一身之患,有不盡去者乎。且同一濕也,而有中濕、寒濕、風濕、濕痹、濕熱、濕溫、酒濕及濕痰、破傷濕之不齊焉。中濕者,其脈沉而微緩,腹䐜脹,倦怠,且濕喜歸脾,流於關節,四肢疼痛而煩。或一身重著,久則浮腫喘滿,昏不知人。挾風則眩暈嘔噦,挾寒則攣拳掣痛。

《內經》曰:面色浮澤,是為中濕。此尤顯而可驗者也(宜除濕湯、加味朮附湯)。寒濕者,雖夏月亦覺清涼,多中於血虛之人,發則關節不利,牽掣作痛(宜虎骨、官桂、當歸)。若腰下冷重或痛,便為腎著,宜腎著湯。前輩云:凡濕,以尿赤而渴為濕熱,以尿清不渴為寒濕,是其驗也。

白話文:

身體的病痛,有不能完全祛除的嗎?而且同是濕氣,卻有中濕、寒濕、風濕、濕痹、濕熱、濕溫、酒濕以及濕痰、破傷濕等不同類型。中濕的情況,脈象沈而微緩,腹部脹滿,感到疲倦,並且濕氣喜歡歸於脾臟,流動到關節,四肢會感到疼痛和煩躁。也可能全身沈重,長時間後會出現浮腫、喘息和呼吸困難,甚至意識不清。如果兼有風邪,可能會頭暈嘔吐;如果有寒邪,則會導致肌肉緊縮,疼痛難忍。

《內經》說:臉色浮現油膩光澤,這是中濕的表現,這是顯而易見的(適合使用除濕湯、加味朮附湯)。寒濕的情況,即使在炎熱的夏季也會感覺寒冷,多發生在血虛的人身上,發病時關節活動不靈活,牽引著疼痛(適合使用虎骨、官桂、當歸)。如果腰部以下感到寒冷沈重或疼痛,那麼可能是腎著(腎經受阻),適合使用腎著湯。前輩們說:凡是有濕氣,以小便赤黃且口渴為濕熱,以小便清澈而不口渴為寒濕,這就是辨別的方法。

以上內容主要討論了不同類型的濕氣及其對身體的不同影響,並提出了對應的治療方法。然而,對於健康問題,建議尋求專業醫療人員的意見和指導。

風濕者,太陽經感風,與濕相搏,其骨節痠疼,不能轉側者,濕氣也。其掣而不能屈伸者,風也。其汗出身寒,脈沉微,短氣,小便清而不利者,寒閉也。其惡風者,表虛也。其或微腫者,陽氣不行也。然雖惡風寒,宜微汗之,不得用麻黃、葛根輩,使其大汗,若使大汗,則風去濕留,反能為患(宜除濕羌活湯)。濕熱者,肢節疼,肩背重,胸滿身疼,流走脛腫作疼(宜當歸拈痛湯,疼甚加倍服之)。

或有氣如火從腳下起入腹,此亦濕鬱成熱而作(宜二妙丸加牛膝、防己)。濕痰者,痰涎流注肌肉間,時作痠疼(宜祛濕痰湯)。濕溫者,兩脛逆冷,胸腹滿,多汗,頭痛妄言,必其人嘗傷於濕,因而中暑,暑濕相博,則發濕溫,其脈陽濡而弱,陰小而急,治在太陽,不可發汗,汗出必不能言,耳聾,不知痛所在,身青,面色變,名曰重暍,如此死者,乃醫殺之(宜蒼朮白虎湯)。

白話文:

風濕症狀,是因為太陽經受到風邪和濕邪的侵襲,導致骨骼疼痛,活動不便。其中,骨節疼痛難以轉動是由於濕邪造成的;四肢抽搐,不能屈伸則是由於風邪所致。若伴有出汗、身體寒冷、脈象沈微、氣息短促、小便清澈但排尿不暢,則是寒邪阻滯的表現。如果畏風,則是表層虛弱;如果局部腫脹,則是陽氣運行不暢所致。然而,即使出現畏風寒,應當適度發汗,不宜使用如麻黃、葛根等強烈發汗藥物,以免風邪散去而濕邪留存,反而加重病情(應使用除濕羌活湯來治療)。

若是濕熱病症,會感到四肢疼痛,肩膀背部沈重,胸部滿悶,全身疼痛,腳踝腫脹疼痛(應使用當歸拈痛湯,疼痛嚴重時可加倍服用)。或者,有熱氣自腳底上升至腹部,這是濕邪積聚成熱所致(應使用二妙丸加入牛膝、防己來調理)。濕痰病症,是痰液在肌肉間流動,時常感到痠痛(應使用祛濕痰湯來治療)。濕溫病症,兩腿逆冷,胸腹飽滿,多汗,頭痛且胡言亂語,這表明此人曾受過濕邪的侵擾,後又中暑,濕邪和暑邪相互作用,引發了濕溫病,脈象表現為陽氣充盛但較弱,陰氣較小且急促,治療應在太陽經,不可進行發汗,否則會導致病人失音,耳鳴,無法明確指出疼痛部位,皮膚青紫,面部顏色變化,稱為重暍。若因此死亡,乃是醫術誤導所致(應使用蒼朮白虎湯來治療)。

酒濕者,亦能作痹症,口眼喎斜,半身不遂,渾似中風,舌強語澀,當瀉濕毒,不可作風病治而汗之(宜蒼朮湯)。破傷濕者,因破傷皮肉,而入水濕,口噤身強直者是也(宜用甘草湯調服煅牡蠣末二錢,仍取末敷瘡口)。濕痹詳在風門。此風寒暑等當各因所兼而治之者也。

至其傷濕之故,則有緣腎虛者,必身重腰冷,如坐水中,不渴,小便利(宜腎著湯)。有由體氣虛弱者,必身重,或便溏(宜清燥湯)。有因坐臥濕地,當風涼,致腰背足膝疼,偏枯拘攣者(宜獨活寄生湯),有因年老衰憊,及女人腎虛血竭,致腰腳疼者(宜獨活寄生湯)。有由下焦冷濕,致身重腰冷,卻能飲食者(宜乾薑散)。

白話文:

酒濕的病症,也能引發關節疼痛,口眼歪斜,半邊身體無法活動,類似中風的症狀,舌頭僵硬,說話不清,應該清除濕毒,不能誤以為風病而進行發汗治療(適合使用蒼朮湯)。因傷口受傷後,皮膚和肌肉被水分侵入而引起的濕病,表現為口緊閉、身體僵硬(適合使用甘草湯調合煅牡蠣粉兩錢,並取粉末敷於傷口)。詳細的濕痹症狀在風病一章中有詳細描述。這表明風、寒、暑等不同原因應根據其所伴隨的情況來進行治療。

關於受濕的原因,有因腎虛導致的,會出現身體沈重、腰部寒冷、感覺像坐在水中、沒有口渴感、小便頻繁(適合使用腎著湯)。有因體質虛弱導致的,會出現身體沈重、大便溏洩(適合使用清燥湯)。有因久坐久臥在潮濕的地面上,受涼風而導致腰背、足膝疼痛、偏側麻木、抽搐(適合使用獨活寄生湯)。有因年老體衰或女性腎虛血少,導致腰腳疼痛(適合使用獨活寄生湯)。有因下焦寒冷濕潤,導致身體沈重、腰部寒冷,但仍能進食(適合使用乾薑散)。

有緣風濕相搏,夏月身重如山者(宜勝濕湯)。所由既異,為治亦殊,辨之誠宜切矣。若夫濕流關節一症,身體煩疼,為病尤劇。其夾風者,必加煩熱,流走拘急。其夾寒者,必加攣痛浮腫(濕症,宜茯苓川芎湯;夾風宜防風湯;夾寒,宜加減五積散)。三者合則成痹矣,另詳痹症。

此皆不可不知者也。總之,濕之中人,必原於虛,強壯者無慮也。治濕之法,惟當滲利小便,別無他法也。古書有加減二陳湯法,以之治濕,頗極神效,奉為蓍蔡可也。

白話文:

如果有人在夏天因為風濕相搏,導致身體沉重如山,可以使用勝濕湯治療。

由於病因不同,治療方法也應有所區別,辨證論治至關重要。

【脈法】《難經》曰:濕溫之脈,陽濡而弱,陰小而急。《脈訣》曰:傷濕之脈細濡,濕熱之脈緩大。《脈訣》曰:脈浮而緩,濕在表也,脈沉而緩,濕在裡也。《活人書》曰:身痛脈沉為中濕,脈浮為風濕。

《入門》曰:寸口陰脈緊者,霧露濁邪中於少陰之分,名曰渾陰;寸口陽脈緊,或帶澀者,霧露清邪中於上焦太陽之分,名曰潔陽,中霧露之氣也;陰陽脈俱緊者,上下二焦俱中邪也,必吐利後,脈不緊,手足溫則愈;若陰陽脈俱緊,口中氣出,唇口乾燥,蜷臥足冷,涕出,舌胎滑,勿妄治也。

【暑濕異處】《內經》曰:地之濕氣感人,害人皮肉筋脈,蓋濕傷形,形傷故痛。仲景曰:濕傷關節,則一身盡痛。《活人書》曰:風濕相搏,則骨節煩疼,濕則關節不利,故痛。《入門》曰,暑病多無身痛,蓋傷氣而不傷形故也。

白話文:

这段古文主要阐述了中醫診斷中關於濕邪和暑邪的脈象、病症以及治療方法。

  • 濕邪的脈象主要表現為:陽氣虛弱、陰氣微弱、脈細濡、脈緩。根據脈象的位置,可以判断濕邪的深淺。
  • 濕邪的病症主要表現為:身體疼痛、關節疼痛、手足冰冷、口氣微弱、舌苔滑膩
  • 暑邪的病症主要表現為:傷氣不傷形,通常沒有身體疼痛

需要注意的是,古文中的“霧露濁邪”、“霧露清邪”等概念,指的是不同性質的濕邪,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此外,古文也强调了治疗湿邪和暑邪的必要性,以及避免妄自治疗的风险。

【濕病類傷寒】《活人書》曰:中濕、風濕、濕溫,皆類傷寒。中濕之由風雨襲虛,山澤蒸氣,濕流關節。一身盡痛。風濕者,其人先中濕,又傷風也。其人中濕,因又中暑,名曰濕溫。又曰:傷寒有五,其一為中濕,蓋風濕之氣中人為病,發熱與溫病相類,故曰濕溫。故《難經》曰,濕溫之脈,陽濡而弱,陰小而急也。

【濕病原由症治】《內經》曰:因於濕,首如裹,大筋緛短,小筋弛長。注云:受熱則縮而短,得濕則引而長。《鉤元》曰:濕病本不自生,因火熱怫鬱,水液不能宣通,停滯而生水濕也。仲景曰:太陽病,關節疼痛而煩,脈沉而細者,此名中濕,亦曰濕痹。又曰:病者一身盡疼,發熱,日哺所劇者,此名風濕。

白話文:

【濕病類傷寒】《活人書》中提到,中濕、風濕、濕溫這三種病症,都和傷寒類似。中濕的原因是風雨侵襲虛弱的身體,或是山澤蒸發的濕氣滲入關節,導致全身疼痛。風濕則是指原本已經被中濕影響的人,又遭受風的侵襲。當一個人被中濕影響,再進一步受到暑的影響,就被稱為濕溫。《難經》中還提到,濕溫的脈象表現為陽氣充盈但虛弱,陰氣微小且急促。

【濕病原由症治】《內經》指出,因為濕氣入侵,頭部會感覺如同被包裹住一般,大筋緊縮短縮,小筋則伸展拉長。注釋解釋道,受熱時筋會縮短,遇濕時筋會被拉長。《鉤元》則說明,濕病並非自然產生,而是由於熱氣和熱邪的鬱積,以及水液無法正常流通,積聚而成水濕所致。張仲景提到,太陽病患者如果出現關節疼痛和煩躁的情況,脈搏沈細,這就是中了濕氣的表現,也被稱為濕痹。此外,當病人的全身都感到疼痛,伴有發熱,尤其是傍晚時段病情加重,這就是風濕的特徵。

丹溪曰:濕本土氣,火熱能生濕土,故夏熱則萬物潤,為涼則萬物燥也。夫熱鬱生濕,濕生痰,故用二陳湯加酒芩、羌活、防風去風行濕,蓋風能勝濕也。又曰:濕者,土濁之氣。頭為諸陽之會,其位高,其氣清,其體虛,故聰明得以系焉。濕氣熏蒸,清氣不行,沉重而不爽利,似乎有物蒙冒之,失而不治,濕鬱為熱,熱留不去,熱傷血不能養筋,故大筋為拘攣。濕傷筋不能束骨,故小筋為痿弱。

又曰:濕上甚而熱,治以苦溫,佐以甘辛平胃散主之。濕在上,宜微汗而解,不欲汗多,故不用麻黃、乾葛,宜微汗,用防己黃芩湯。濕在中下,宜利小便,此滲淡治濕也,五苓散主之。《入門》曰:霧露濁邪中下焦,名曰渾陰。氣為慄,令人足脛逆冷,小便妄出,或腹痛下利,宜理中湯、四逆湯。

白話文:

丹溪先生說:

濕氣本屬於土,火熱可以生濕土,所以夏天炎熱時,萬物就顯得潤澤,天氣轉涼時,萬物就變得乾燥。熱氣鬱結會產生濕氣,濕氣會生痰,所以要用二陳湯加酒芩、羌活、防風來祛風行濕,因為風能勝濕。

還說:濕氣是濁氣,頭部是諸陽匯聚之處,位置高,氣清,體虛,所以聰明才智才得以安頓。濕氣熏蒸,清氣無法流通,變得沉重而不爽利,感覺好像被什麼東西蒙蔽了,如果不治療,濕氣鬱結就會化為熱,熱氣滯留不去,就會傷血無法滋養筋脈,導致大筋拘攣。濕氣傷筋無法束縛骨骼,所以小筋就會痿弱無力。

又說:如果濕氣在上焦,而且伴有熱症,可以用苦溫的藥物治療,佐以甘辛的平胃散。濕氣在上焦,宜用微汗的方法來解除,不想要出汗太多,所以不用麻黃、乾葛,可以用防己黃芩湯,它可以引發微汗。濕氣在中下焦,宜用利小便的方法,這是滲透淡化濕氣的方法,五苓散可以治療。

《入門》中說:霧露濁邪侵入中下焦,稱之為渾陰。氣機阻滯,讓人足脛逆冷,小便失禁,或者腹痛下瀉,可以用理中湯、四逆湯來治療。

霧露清邪中於上焦,名曰潔陽,令人發熱頭痛,項強頸攣,腰痛脛酸,宜九味羌活湯、藿香正氣散。《正傳》曰:濕家治法,大概宜發微汗,利小便,使上下分消,是其治也。《醫鑑》曰:太陽發汗太多,因致痙,濕家大發汗,亦作痙。蓋汗太多則亡陽,不能養筋,故筋脈緊急而成痙,其症身熱足冷,項頸強急,時頭熱,面赤目赤,獨頭面搖,卒口噤,背反張者是也。

繆仲淳曰,傷於暑濕而成癱瘓,四肢不能動,宜用自然銅燒紅酒浸一夜,川烏頭炮、五靈脂、蒼朮酒浸各一兩,當歸二錢酒浸,為末,酒糊丸,每七丸,酒下,覺四肢麻木即止,只虛人有火未宜輕用。其有中濕骨痛者,白朮一兩,酒三盞,煎一盞,頓服,不飲酒以水代之。至如尋常濕氣作痛,則取白朮熬膏,白湯點服。

白話文:

霧露中的邪氣侵入上焦,稱為潔陽,會使人發熱、頭痛、脖子僵硬、頸部疼痛、腰痛、小腿痠痛。適合服用九味羌活湯、藿香正氣散。

《正傳》中提到:濕氣的治療方法,大致上應該發出微汗,利尿,使身體上下分開排出,這就是治療的方法。《醫鑑》中指出:太陽過度出汗導致痙攣,濕氣過度出汗也會引起痙攣。因為出汗過多會損失陽氣,無法滋養筋骨,所以筋骨緊縮而產生痙攣,其症狀包括身體發熱、腳冷、脖子和頸部緊張、時常頭熱、臉紅、眼睛紅、頭顱震顫、突然口啞、背部反張等。

繆仲淳說,因暑濕而導致癱瘓,四肢無法動彈,應使用自然銅加熱後浸泡在白酒中一夜,川烏頭炮製、五靈脂、蒼朮浸泡白酒各一兩,當歸二錢浸泡白酒,研磨成粉,與白酒糊調和成藥丸,每次服用七丸,用白酒送下。只有虛弱且有內火的人不宜輕易使用。對於中濕骨痛的患者,可以使用白朮一兩,加入白酒三杯,煮至一杯,一次飲完,若不想喝白酒可以用清水代替。對於一般的濕氣引起的疼痛,可以將白朮熬成膏狀,用白開水點服。

葉天士曰:時令濕熱之氣,觸自口鼻,由募原以走中道,遂至清肅不行,不飢不食,但濕乃化熱之漸,致機竅不為靈動,與形質滯濁有別,此清熱開鬱,必佐芳香以逐穢為法,宜用栝蔞皮、桔梗、香豉、黑山梔、枳殼、鬱金、降香末。又曰:本人體壯有濕,近長夏,陰雨潮濕,著於經絡,身痛自利發熱。

仲景云:濕家大忌發散,汗之則變痙厥。脈來小弱而緩,濕邪凝遏陽氣,病名濕溫。濕中熱氣,橫衝心包絡,以致神昏,四肢不暖,亦手厥陰見症,非與傷寒同法也,藥用犀角、連翹心、元參、石菖蒲、野赤豆皮、金銀花煎送至寶丹。又曰:仲景云:小便不利者,為無血也;小便利者,血症諦也。

白話文:

葉天士說:這時候的濕熱之氣,從口鼻進入人體,沿着募原經脈向下走,到達中焦後就停滯不前,導致清氣下降失調,患者不感到飢餓,也不想吃東西。這只是濕邪化熱的初期,導致機體的官竅變得遲鈍,與因形質阻塞而引起的遲鈍不同。這種情況需要清熱開鬱,並配合芳香之物來驅散穢氣,所以應該使用栝蔞皮、桔梗、香豉、黑山梔、枳殼、鬱金、降香等藥物。

又曰

本人體壯有濕,近長夏,陰雨潮濕,著於經絡,身痛自利發熱。

又說:體質强健的人,如果本身體內有濕氣,又遇上夏季陰雨潮濕的天氣,濕氣就會停留在經絡,造成身體疼痛、腹瀉發熱等症狀。

仲景云

濕家大忌發散,汗之則變痙厥。脈來小弱而緩,濕邪凝遏陽氣,病名濕溫。濕中熱氣,橫衝心包絡,以致神昏,四肢不暖,亦手厥陰見症,非與傷寒同法也,藥用犀角、連翹心、元參、石菖蒲、野赤豆皮、金銀花煎送至寶丹。

仲景說:濕邪導致的疾病,最忌諱發散,如果出汗就會變成痙攣抽搐。脈象表現為脈來細小微弱而緩慢,這是因為濕邪阻遏陽氣造成的。這種病叫做濕溫。濕邪中的熱氣,横衝心包,導致神志昏迷,四肢冰冷,這也是手厥陰經的症狀,與傷寒病的治療方法不同,要用犀角、連翹心、元參、石菖蒲、野赤豆皮、金銀花煎湯服用,並用至寶丹送服。

又曰

仲景云:小便不利者,為無血也;小便利者,血症諦也。

仲景又說:小便不利,說明体内缺乏血液;小便通畅,則說明是血瘀的病症。

總結:

這段中醫古文主要講述了濕熱病的病因、症狀和治療方法,以及與其他疾病的區別。葉天士強調了清熱開鬱和芳香化濕的重要性,仲景則指出了濕邪對人體的危害以及治療濕溫病的藥物和方法。這段古文体现了中医对湿邪的认识,以及用药的精妙之处。

此症是暑濕氣蒸,三焦瀰漫,以致神昏,乃諸竅阻塞之兆。至小腹硬滿,大便不下,全是濕鬱氣結,彼夯醫猶以滋味呆鈍滯藥與氣分結邪,相反極矣,當用甘露飲法,豬苓、浙茯苓、寒水石、晚蠶沙、皂莢子去皮。

又曰:厥陰為病,必錯雜不一,瘧痢之後,肝臟必虛,發症左脅有痞,腹中傀儡外堅,脅下每常汩汩有聲,惡虛就實,常有寒熱,胃中不知飢,而又嘈雜吞酸,脈長而數,顯然厥陰陽明濕熱,下滲前陰,陽縮而為濕熱症也,須用升發陽明胃氣,滲泄厥陰濕熱,其症自愈,蒼朮、半夏、茯苓、橘紅、當歸、通草、茴香、柏子仁、沙蒺藜、川楝子,即為丸方。

白話文:

第一段

這個病症是暑濕之氣蒸騰,瀰漫於三焦,導致神志昏迷,這是各個竅道阻塞的徵兆。小腹硬滿,大便不通,全都是濕氣鬱結導致的。那些庸醫只用味厚滯膩的藥物,與氣分相結的邪氣糾纏,這完全是南轅北轍,應該用甘露飲的方劑,使用豬苓、浙江茯苓、寒水石、晚蠶沙、皂莢子(去皮)等藥物。

第二段

又說:厥陰經生病,往往會出現各種複雜的症狀。瘧疾、痢疾之後,肝臟必然虛弱,會出現左脅下有痞塊,腹部像傀儡一樣堅硬,脅下經常有汩汩的聲音,惡虛就實,常有寒熱交替,胃中不感到飢餓,還伴隨嘈雜、吞酸等症狀,脈象長而數,這顯然是厥陰經和陽明經的濕熱之氣,向下滲入前陰,陽氣收縮而導致濕熱症。需要用藥物升發陽明胃氣,滲泄厥陰濕熱,這樣病症自然就會痊癒。蒼朮、半夏、茯苓、橘紅、當歸、通草、茴香、柏子仁、沙蒺藜、川楝子,可以製成丸藥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