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柳散

SHENG LIU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5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6%
胃經 16%
肺經 13%
心經 11%
肝經 10%
大腸經 8%
膽經 6%
小腸經 5%
腎經 3%
膀胱經 3%
三焦經 3%
心包經 1%
脾經
胃經
肺經
心經
肝經
大腸經
膽經
小腸經
腎經
膀胱經
三焦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聖柳散中使用蒼朮,主要基於其 燥濕健脾祛風除濕 的功效。

蒼朮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其燥濕健脾的功效,可以 化解脾胃濕邪,改善因濕氣困脾所致的食慾不振、腹脹、泄瀉等症狀。

另一方面,蒼朮亦具祛風除濕之效,可 驅散外邪風濕,治療風濕痹痛、肢體麻木等症。

因此,聖柳散中加入蒼朮,旨在 兼顧脾胃濕邪和風濕痹痛,達到 燥濕健脾、祛風除濕 的治療目的。

聖柳散方劑中包含連翹,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連翹性寒,味苦,入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聖柳散常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癰疽疔瘡、喉痹、目赤腫痛等症,連翹在此起到清熱解毒,消散熱毒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共同奏效。
  2. 疏散風熱:連翹兼具疏散風熱的功效,對於外感風熱所致的發熱、咳嗽、咽痛等症亦有一定療效。聖柳散中,連翹配合其他清熱解表藥物,可以更有效地疏散風熱,改善患者的症狀。

聖柳散方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聖柳散中多為辛涼之藥,如金銀花、連翹等,易傷脾胃。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性偏激的作用,可保護脾胃,避免藥物對人體造成負擔。
  2. 增強療效:甘草本身具有清熱解毒、止咳化痰、緩解疼痛等功效,與聖柳散其他藥物協同作用,可增強整體療效,提升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總之,甘草在聖柳散方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能調和藥性保護脾胃,又能增強療效,起到協同作用。

聖柳散方中包含大黃,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大黃性寒,味苦,入肝、胃、大腸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通腑泄熱之功效。聖柳散主治濕熱蘊結、熱毒上攻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等症,大黃在此處發揮清熱瀉火,消腫止痛的作用。
  2. 通腑泄熱:大黃具有通便作用,能促進腸道蠕動,排出體內毒素。聖柳散中加入大黃,不僅能清熱瀉火,還能通腑泄熱,減少濕熱蘊結,從根本上解決病症。

聖柳散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 補氣固本: 人參味甘性溫,入脾、肺、心經,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功效。聖柳散治療的是虛勞咳嗽,患者多因氣虛、陰虛而致,人參可補益氣血,增強正氣,從根本上改善體質,提高抗病能力。

二、 增強藥效: 人參與其他藥物配伍,可增強藥效。例如,人參可與黃芪、當歸等藥物合用,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肺部供血,有效緩解咳嗽症狀。

聖柳散中使用赤茯苓,主要原因有二:

  1. 健脾化濕: 赤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經,具有健脾燥濕之功效。聖柳散主要針對濕熱蘊結所致的各種症狀,赤茯苓可幫助脾胃運化水濕,消除濕熱,改善脾胃功能,從根本上緩解病症。
  2. 利水滲濕: 赤茯苓能利水滲濕,將體內多餘的水分排出體外,有助於解除濕熱所致的腫脹、疼痛等症狀。同時,赤茯苓也能通利水道,促進尿液排出,有助於體內濕熱的代謝,進一步改善病情。

總而言之,赤茯苓在聖柳散中發揮健脾化濕、利水滲濕的作用,有助於消除濕熱,改善脾胃功能,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聖柳散中包含黃芩,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 清熱解毒: 黃芩性寒,味苦,入肺、胃、膽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痢、解毒消腫之功效。聖柳散多用於治療濕熱蘊蒸所致的瘡瘍、濕疹、濕瘡等疾病,而黃芩的清熱解毒之性恰能抑制病邪,消除濕熱,促進瘡瘍癒合。

二、 涼血止血: 黃芩亦有涼血止血之效,可用於治療熱毒蘊結所致的出血症狀。聖柳散中往往配合其他涼血止血藥物,共同發揮清熱涼血、止血生肌的作用,促進瘡瘍的癒合。

聖柳散中加入桔梗,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宣肺利咽: 桔梗味辛甘,性微寒,具有宣肺利咽、開音通竅的功效。聖柳散主要用於治療風熱犯肺所致的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而桔梗可疏散風熱、宣通肺氣,有助於緩解咽喉不適,改善聲嘶。
  2. 排膿止痛: 桔梗還具有排膿止痛的作用。聖柳散中常配合其他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藥材,桔梗的加入可以幫助促進膿液排出,減輕炎症反應,達到止痛的效果。

聖柳散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益氣:白朮性溫味甘,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效。聖柳散主要用於治療濕熱所致的帶下病,白朮能健脾胃,促進脾胃運化,增強機體抗病能力,從而助於治療濕熱下注所致的帶下。
  2. 固本培元:白朮能補中益氣,固本培元,增強機體免疫力,有助於抵抗病邪侵襲,防止病情反覆。聖柳散中加入白朮,除了治療帶下病症外,還有助於改善患者的體質,預防疾病的再次發生。

聖柳散中包含枳殼,主要由於其具有以下兩項功效:

  1. 疏肝理氣: 枳殼味苦、辛,性寒,入肝、脾經,能疏肝理氣、消食積,有助於緩解因肝氣鬱結引起的胸悶、脘腹脹痛等症狀,與聖柳散中其他藥材共同作用,達到行氣止痛的效果。
  2. 降逆止嘔: 枳殼能降逆止嘔,對於因脾胃氣逆引起的嘔吐、呃逆等症狀有較好的緩解作用。聖柳散中多用於治療胸痛、心痛等症狀,而胸痛心痛常伴隨氣逆嘔心,枳殼的加入可有效緩解此類症狀,提高療效。

聖柳散方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止痛: 木香味苦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聖柳散主治風寒濕痹、筋骨疼痛,而木香可以疏通經絡,緩解疼痛,改善氣血循環,達到止痛的效果。
  2. 理氣健脾: 木香能理氣健脾,增強脾胃消化功能。聖柳散中常配伍其他健脾利濕的藥材,如蒼朮、白朮等,木香的加入可以促進脾胃運化,更好地吸收藥效,提高療效。

聖柳散中加入益智仁,主要是為了其 健脾益智、溫腎助陽 的功效。

益智仁味甘、辛,性溫,入脾、腎經,能 溫脾止瀉、寧心安神,對於脾虛泄瀉、心神不安、健忘失眠等症狀有改善作用。

聖柳散主要用於治療 小兒疳積,此病症常伴隨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營養不良等問題,益智仁能夠 健脾益氣,促進消化,同時也 溫腎助陽,改善腎虛導致的虛寒症狀,從而達到 健脾益智、治疳止瀉 的目的。

聖柳散中包含白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止痛:白芷性溫,味辛,具有祛風解表、散寒止痛的功效。聖柳散用於治療風寒濕痺、肢體疼痛等症狀,白芷可有效祛除風寒濕邪,緩解疼痛。
  2. 通竅止癢:白芷還具有通竅止癢的作用。聖柳散亦用於治療鼻塞、流涕、皮膚瘙癢等症狀,白芷能通鼻竅、止癢,改善患者不適。

因此,白芷在聖柳散中發揮著祛風止痛、通竅止癢的重要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物。

中藥方劑[聖柳散]的組成中包含[苦參],因為苦參具有清熱燥濕、解毒的作用。苦參常用於治療由濕熱引起的皮膚病、尿道炎等。它能夠有效清除體內毒素,改善由濕熱引起的症狀。在[聖柳散]中,苦參的加入能夠增強方劑的解毒效果,對於由濕熱引起的病症具有顯著改善作用。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聖柳散」介紹

「聖柳散」方劑由蒼朮,連翹,甘草,大黃,人參,赤茯苓,黃芩,桔梗,白朮,枳殼,木香,益智仁,白芷,苦參等多味中藥組成。

成分和組成:

  1. 蒼朮:芳香燥濕、健脾益氣、散風寒、祛風除濕、溫裏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可適用於脾運不健所致的脘腹痞脹、食慾不振、泄瀉痢疾等症。

  2. 連翹: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散結、排膿、利水消腫、止嘔。主要用於治療熱入肺胃、熱盛化火、火熱上炎、外感風熱、溫病初起、熱入營血、熱入心包、高熱神昏、熱淋澀痛、瘡瘍腫毒、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瘰癧、痰核、甲狀腺腫大、膿瘡、乳癰、水腫、尿少、浮腫、嘔吐、反胃等疾病。

  3.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4. 大黃: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可治療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血熱吐衄、目赤、咽腫、腸癰腹痛、癰腫疔瘡、瘀血經閉、跌打損傷、水火燙傷等。

  5. 人參: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

  6. 赤茯苓:健脾補氣、清熱化濕、利尿消腫、鎮靜安神、止汗。

  7. 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

  8. 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常被用於治療濕熱、寒熱交加所致之咳嗽、痰多等症狀,亦可預防和治療呼吸道感染。

  9. 白朮: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可補氣健脾、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具有多種藥用價值,常用於治療脾虛氣弱、食慾不振、肢體乏力、水腫、黃疸、自汗、盜汗、口渴、口乾舌燥、安胎、食少、腹脹、泄瀉、風濕疼痛、關節炎等症狀。

  10. 枳殼: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能理氣寬中,行滯消脹,主治胸脅氣滯、脹滿疼痛、食積不化;其性寒,故不適用於脾胃虛寒、腹瀉洩瀉者。

  11. 木香: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可治療胸腹脹滿、嘔吐腹瀉、腹脹滿痛、脾胃不和、氣滯血瘀、濕熱瀉痢、裡急後重、脾虛食少、消化不良、風寒咳嗽、哮喘、情志不舒、鬱鬱寡歡等證狀。

  12. 益智仁:補陽、補氣、溫裡溫中、調經和補腎。可補充陽氣,增強體質。益智仁性溫,味甘,入脾、胃、腎經,能溫中散寒,健脾益氣,用於中焦虛寒,食少,多唾及腹痛便溏等證。可促進腎臟對女性生殖系統的調節作用,改善月經不調的症狀。

  13. 白芷: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可治療外感風寒或風熱所致的頭痛、鼻淵、齒痛及風濕痹痛,適用於風濕痹痛、腰膝酸軟、筋骨疼痛等症狀,可溫暖陽氣,散寒除濕,利水消腫,改善經血過多或經期不調,以及陰道分泌物過多等。可治療感冒、咳嗽,使呼吸暢通,並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能力,可幫助排膿。

  14. 苦參:清熱燥濕、殺蟲止癢、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清熱瀉火。可用於治療 различные寄生蟲感染導致的腹痛、腹瀉、便祕、貧血等疾病,以及熱毒血瘀引起的各種出血症狀,如咯血、便血、子宮出血等。此外,苦參也常被用於治療濕熱下注引起的帶下色黃、陰腫陰癢,以及濕疹、皮膚瘙癢等症狀。

總結:

聖柳散方劑是由蒼朮,連翹,甘草,大黃,人參,赤茯苓,黃芩,桔梗,白朮,枳殼,木香,益智仁,白芷,苦參等多味中藥組成。具有腫毒發背:腫脹毒瘡長在背後。一切癰疽:一切化膿性皮膚感染。煩渴不已:不斷煩躁口渴。疾勢轉增者:病情加重的人。等功效。

傳統服藥法


蒼朮4兩(米泔水浸一宿,焙),連翹1兩(焙),甘草1兩(炙),大黃半兩(切),人參半兩(切),赤茯苓半兩(切),黃芩2錢半(煅,存性),桔梗半兩,白朮1分,枳殼1兩(麩炒,去白),南木香1兩(切),益智1兩(去皮,切),白芷半兩(焙),苦參1兩(切)。
如渴時,加牙消半兩,別研入。
上為細末。
每服2錢,水1盞,柳枝7寸,同煎至8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忌雞肉、濕面,疾愈半年方可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大黃、黃芩、連翹等有毒中藥,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相關疾病


癤和癰背部膿瘡口乾口渴

相同名稱方劑


聖柳散, 出處:《洪氏集驗方》卷二。 組成:蒼朮4兩(米泔水浸1宿,焙),連翹1兩(焙),甘草1兩(炙),大黃半兩(切),人參半兩(切),赤茯苓半兩(切),黃芩2錢半(煅,存性),桔梗半兩,白朮1分,枳殼1兩(麸炒,去白),南木香1兩(切),益智1兩(去皮,切),白芷半兩(焙),苦參1兩(切)。 主治:腫毒發背,一切癰疽,煩渴不已,疾勢轉增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