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出處典籍:《袖珍》卷三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23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2%
心經 15%
脾經 13%
胃經 13%
肝經 11%
大腸經 8%
小腸經 4%
三焦經 4%
膽經 4%
心包經 2%
肺經
心經
脾經
胃經
肝經
大腸經
小腸經
三焦經
膽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0

主治功效

人參瀉肺湯

組成

黃芩、梔子、枳殼、人參、薄荷、連翹、甘草、杏仁、桑白皮、大黃、桔梗。

功效

清熱瀉肺,利咽化痰,通便。

主治

肺經積熱。上喘咳嗽,胸脅脹滿,痰多,大便澀滯。

本方由清熱瀉肺的黃芩、梔子、枳殼,宣肺利咽的薄荷、連翹,補氣生津的人參,潤肺化痰的甘草、杏仁、桑白皮,瀉下通便的大黃、桔梗組成。本方具有清熱瀉肺、利咽化痰、通便的功效,主治肺經積熱所致的上喘咳嗽、胸脅脹滿、痰多、大便澀滯等症。

文獻參考

《醫學衷中參西錄》卷三:「人參瀉肺湯,治肺經積熱,上喘咳嗽,胸脅脹滿,痰多,大便澀滯。方中黃芩、梔子、枳殼,清熱瀉肺;薄荷、連翹,宣肺利咽;人參、甘草,補氣生津;杏仁、桑白皮、大黃、桔梗,潤肺化痰、瀉下通便。諸藥合用,共奏清熱瀉肺、利咽化痰、通便之功。」

傳統服藥法

黃芩、梔子、枳殼、人參、薄荷、連翹、甘草(炙)、杏仁(炒,去皮)、桑白皮(炒)、大黃、加桔梗(炒)各等分
嚼碎。每服1兩,水2盞,煎至1盞,去滓,食後通口服。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以黃芩、梔子、枳殼為君藥,清熱瀉肺;薄荷、連翹為臣藥,宣肺利咽;人參、甘草為佐藥,補氣生津;杏仁、桑白皮、大黃、桔梗為使藥,潤肺化痰、瀉下通便。諸藥合用,共奏清熱瀉肺、利咽化痰、通便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咳血
肺氣腫
心內膜炎
百日咳
心包炎
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
支氣管炎
二尖瓣狹窄
三尖瓣疾病
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人參瀉肺湯, 出處:《袖珍》卷三。 組成:黃芩、梔子、枳殼、人參、薄荷、連翹、甘草(炙)、杏仁(炒,去皮)、桑白皮(炒)、大黃、加桔梗(炒)各等分主治:肺經積熱。上喘咳嗽,胸脅脹滿,痰多,大便澀滯。 。 主治:肺經積熱。上喘咳嗽,胸脅脹滿,痰多,大便澀滯。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黃芩瀉肺湯

相似度 90%

風溫湯

相似度 73%

柴芩清膈煎

相似度 73%

桔梗散

相似度 70%

朱砂涼肺丸

相似度 70%

桔梗連翹湯

相似度 66%

清火丸

相似度 66%

葆膈散

相似度 66%

回春涼膈散

相似度 63%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