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浸酒

Gastrodia elata soaked in wine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4

寒性指數

4

熱/寒比例

極熱 (6.0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2%
腎經 16%
脾經 14%
心經 14%
胃經 9%
肺經 6%
膀胱經 5%
大腸經 4%
膽經 3%
心包經 2%
肝經
腎經
脾經
心經
胃經
肺經
膀胱經
大腸經
膽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主治功效


天麻浸酒方之主治功效分析

古籍記載與主治病症

根據《聖濟總錄》、《奇效良方》以及《金匱翼》等古籍記載,「天麻浸酒方」主要用於治療「癱緩風」,不論病程深淺,亦可應用於久臥牀榻之患者。所謂「癱緩風」,即指因風邪侵襲而導致的肢體弛緩、軟弱無力之症狀。此方廣泛被認為能有效改善因風邪引起的肢體功能障礙,適用於病程較長,甚至長期臥牀不起的患者。

病理機制分析

《金匱翼》中尤怡的論述,深入剖析了「癱緩風」的病理機制。他指出,「風緩」乃因風邪深入所致,使手足弛緩無力。他強調,脾主肌肉四肢,胃為水穀之海,負責水穀精微的輸佈,以滋養全身。當脾胃功能虛弱時,肢體得不到充分的濡養,便容易遭受風邪侵襲。風邪先由腠理入肌肉,再深入脾胃,造成肢體弛緩廢用。此外,肝主筋,腎主骨,肝腎氣虛也會導致筋骨失養,進而誘發肢體軟弱之症。因此,「癱緩風」的病機不僅與風邪有關,更與脾胃、肝腎之虛損息息相關。

方劑組成與治療原理

綜合《奇效良方》記載,天麻浸酒方組方成分繁複,除了主藥天麻外,尚有:骨碎補、龍骨、虎骨(酒炙)、烏蛇(酒浸去皮骨炙)、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惡實(切焙)、熟地黃(焙)、松節(銼)、敗龜版(醋炙)、川芎、當歸(切焙)、茄子根(切焙)、火麻仁、原蠶砂(炒)、附子(炮裂去皮臍)、羌活(去蘆)、獨活(去蘆)、牛膝(酒浸炒)等諸多藥材。

其治療原理,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闡述:

  1. 祛風散邪: 方中羌活、獨活等藥具有祛風散邪之功,可將侵襲機體的風邪驅除體外,減少其對肢體的損害。

  2. 強筋健骨: 虎骨、龍骨、骨碎補、敗龜版等藥材具有強筋健骨的功效,可增強筋骨功能,改善肢體軟弱之症。

  3. 活血通絡: 川芎、當歸等藥材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的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肢體的營養供應。

  4. 補益肝腎: 熟地黃具有滋補肝腎的作用,可補充肝腎精血,從根本上改善因肝腎虧虛導致的筋骨軟弱。

  5. 補益氣血: 附子具有溫陽補氣的作用,可增強體內陽氣,促進氣血運行,提升機體功能。

  6. 祛濕通絡: 松節、牛膝等藥材具有祛濕通絡的作用,可排除體內濕邪,改善肢體沉重、麻木等症狀。

  7. 緩急止痛: 原蠶砂具有通經活絡,祛風止痛的功效,對於風邪引起的肢體疼痛有緩解作用。

  8. 調和藥性: 火麻仁可潤腸通便,並有養陰潤燥的作用,可緩解其他藥材的燥烈之性。

諸藥合用,共奏祛風散邪、強筋健骨、活血通絡、補益肝腎、補益氣血之效。透過多方面的調理,可使肢體功能逐漸恢復。

總結

「天麻浸酒方」以天麻為主,配伍多種藥材,其治療「癱緩風」的功效不僅在於祛除外邪,更重視調理機體內在的虛損。此方不僅能緩解肢體軟弱之症狀,更能從根本上改善脾胃、肝腎之功能,使機體恢復平衡,從而達到扶正祛邪之目的。

傳統服藥法


天麻半兩,骨碎補半兩,松節(銼)1兩,敗龜(醋炙)1兩,龍骨半兩,虎骨(酒炙) 半兩,烏蛇(酒浸,去皮骨,炙)半兩,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半兩,惡實根(切,焙)半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枚,羌活(去蘆頭)半兩,獨活(去蘆頭)半兩,牛膝(酒浸,切,焙)半兩,當歸(切,焙)1兩,芎藭1兩,大麻仁2兩,乾熟地黃(焙)半兩,茄子根(切,焙)2兩,原蠶沙(炒)2兩。
上(口父)咀,如麻豆大,用酒2鬥浸,密封,春、夏三日,秋冬七日。
每服1盞,不拘時候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用量控制:每次服用建議為1盞,並不拘時間,避免過量導致不適。
  2. 質量選擇:選用高品質的白酒,避免劣質酒精對健康的負面影響。
  3. 個人差異:陰虛火旺或懷孕婦女、胃腸功能弱者應謹慎使用,建議在專業中醫師指導下進行。
  4. 存放方式:應放置在陰涼乾燥處,避免陽光直射,確保藥酒的有效成分不受損。
  5. 過敏反應:若在服用後出現過敏反應或其他不良情況,應立即停止使用,並尋求醫療幫助。

以上這些細節,對於製作與使用《天麻浸酒》均能提供實用的參考。

相關疾病


四肢麻痺癱瘓口乾口渴身體發低熱女性不孕症糖尿病類風濕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睡眠障礙四肢關節疼痛上肢手部麻木心情煩燥月經期間過長半身或下肢麻木四肢感到疼痛纖維肌痛症全身酸痛月經淋漓不止子宮崩漏半身不遂怕吹到風

相同名稱方劑


天麻浸酒, 出處:《聖濟總錄》卷七。 組成:天麻半兩,骨碎補半兩,松節(銼)1兩,敗龜(醋炙)1兩,龍骨半兩,虎骨(酒炙)半兩,烏蛇(酒浸,去皮骨,炙)半兩,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半兩,惡實根(切,焙)半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枚,羌活(去蘆頭)半兩,獨活(去蘆頭)半兩,牛膝(酒浸,切,焙)半兩,當歸(切,焙)1兩,川芎1兩,大麻仁2兩,乾熟地黃(焙)半兩,茄子根(切,焙)2兩,原蠶沙(炒)2兩。 主治:攤緩風,不計深淺,久在床枕。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