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幼化風丹

BAO YOU HUA FENG D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3

寒性指數

9

熱/寒比例

(2.56)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5%
脾經 19%
肺經 18%
胃經 13%
心經 12%
腎經 6%
膽經 5%
肝經
脾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腎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保幼化風丹中加入天南星,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解毒消腫: 天南星味辛、苦,性溫,入肺、脾經,具有解毒消腫、止痛化痰之效。對於風寒濕邪入侵肌膚引起的皮膚病,如濕疹、蕁麻疹等,天南星能有效清除毒素,消散腫塊,緩解症狀。
  2. 祛風止癢: 天南星入肺經,能祛除風邪,止癢止痛,對於風邪引起的皮膚瘙癢、紅腫等症狀有顯著效果。與其他藥材搭配使用,可增強整體的祛風止癢功效。

保幼化風丹方劑中包含半夏,主要原因如下:

  1. 燥濕止嘔: 半夏性溫,具有燥濕化痰的功效,可有效治療因風寒濕邪入侵引起的咳嗽、痰多、嘔吐等症狀。
  2. 祛風止癢: 半夏亦具有一定的祛風止癢作用,可緩解因風濕邪氣侵襲肌膚引起的瘙癢、皮疹等症狀。

因此,半夏在保幼化風丹方劑中,既可化解風寒濕邪,又能止嘔止癢,對於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皮膚病具有較好的療效。

保幼化風丹方劑中加入烏頭,其主要原因如下:

  1. 祛風散寒:烏頭性熱,味辛,入肺、腎經,具有溫經散寒、祛風止痛的功效,可有效治療風寒濕邪所致的各種病症,例如風寒感冒、風濕痹痛等,與方劑中其他藥物配合,可更有效地驅散風寒,緩解病症。
  2. 活血止痛:烏頭除了祛風散寒外,還有活血化瘀、止痛的效果,可有效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病症,與方劑中其他藥物協同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消腫止痛,加速傷口癒合。

保幼化風丹方中使用白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止痙:白附子性溫,入肝經,具有祛風止痙之效。該方主要針對小兒風寒濕邪侵襲,導致的發熱、咳嗽、驚厥等症狀,白附子可有效驅散風寒,止痙止咳,緩解小兒不適。
  2. 化痰散結:白附子亦能燥濕化痰,散結消腫,對於小兒痰多、呼吸不暢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白附子作為該方中重要藥材,在祛風止痙、化痰散結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與其他藥材配合,可有效改善小兒風寒濕邪侵襲的症狀。

保幼化風丹方中加入鬱金,主要考量其以下兩個方面:

  1. 清熱解毒:鬱金味苦辛,性寒,具有清熱解毒之效。可針對風熱邪毒引起的發熱、咽痛、口渴、皮疹等症狀,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
  2. 活血化瘀:鬱金還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作用。對於風熱邪毒引起的瘀血阻滯,可起到疏通經絡、消腫止痛的作用,促進傷口癒合,加速病症恢復。

因此,保幼化風丹方中加入鬱金,可以協同其他藥材,達到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效果,有效治療風熱邪毒引起的皮膚病。

主治功效


保幼化風丹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保幼新編》及《古今醫鑒》所載,保幼化風丹主要用於治療小兒驚風,針對其「四證八候」之病症。

治療原理分析:

1. 病機: 古文指出,小兒驚風的病機,多源於「熱盛生痰,痰盛生驚,驚盛發搐」。即是說,體內熱邪過盛,導致津液凝聚成痰,痰濁上擾則引發驚厥,驚厥嚴重則出現抽搐。同時,小兒體質稚嫩,易受外風侵襲,風與痰熱相合,共同導致病症的發生。

2. 組方思路:

  • 祛風化痰: 方中天南星、半夏性味辛溫,能燥濕化痰,祛風止痙。此二藥可針對痰邪,從根本上解決驚風之病因,並能制止痙攣抽搐。
  • 溫經散寒、解表發汗: 烏頭辛熱,具有溫經通絡,解表發汗的作用。若病因涉及風寒侵襲,烏頭可助驅散外邪,促進氣血運行。
  • 活血行氣、鎮靜安神: 白附子辛溫,具活血行氣,鎮靜安神之功。可幫助舒緩驚風之時的緊張情緒,並能疏通經絡,改善氣血壅滯。
  • 疏肝理氣、涼血解毒: 鬱金辛涼,具有疏肝理氣,涼血解毒之效。可幫助疏解肝氣鬱滯,清除體內熱毒,從而減輕驚風的症狀。
  • 輔助藥物(雄黃、硃砂、硼砂、?砂、片腦、麝香): 古方中提及將藥末與雄黃、硃砂等一同研磨,並加入片腦、麝香等。這些輔助藥物多具解毒、鎮靜、開竅等功效,可加強全方散風、化痰、定驚的作用。

3. 主治功效: 綜合上述分析,保幼化風丹能針對小兒驚風的「四證八候」進行治療。

  • 四證: 指驚、風、痰、熱,此方藥物針對病機,具祛風、化痰、清熱、定驚之功,故能對症治療。
  • 八候: 指搐、搦、掣、顫、反、引、竄、視。這些症狀皆是由於風、痰、熱導致的筋脈失養、氣機逆亂所致,而此方以祛風化痰,清熱平驚為主,兼以活血行氣、鎮靜安神,故能使筋脈舒緩、氣機調暢,從而改善以上症狀。

總結: 保幼化風丹以辛溫藥為主,兼以辛涼之品,針對小兒驚風痰熱內盛、外受風邪之病機,具有祛風化痰、清熱平驚之功,故能有效治療小兒驚風。

傳統服藥法


膽星5錢,黨參5錢,明天麻5錢,獨活5錢,全蠍5錢,川芎5錢,細辛5錢,羌活5錢,防風5錢,荊芥5錢,黃芩5錢,生甘草5錢。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朱砂為衣,每丸重五分。
3歲服1丸,薄荷、燈心湯送下。
慢驚風忌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臨床應用應慎重。

相關疾病


氣喘消化不良原發性高血壓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慢性腎衰竭細菌性食物中毒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嘔吐感冒咳嗽小便顏色偏黃多痰全身酸痛噁心反胃

相同名稱方劑


保幼化風丹, 出處:《古今醫鑑》卷十三。 組成:南星1兩,半夏1兩,川烏1兩,白附子1兩(水洗淨),鬱金5錢。 主治:祛風痰,散驚熱。主治:小兒驚風,四證八候。

保幼化風丹,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禹縣方)。 組成:膽星5錢,黨參5錢,明天麻5錢,獨活5錢,全蠍5錢,川芎5錢,細辛5錢,羌活5錢,防風5錢,荊芥5錢,黃芩5錢,生甘草5錢。 主治:小兒驚風,痰涎壅盛,吐乳吐痰,咳嗽痰喘。

保幼化風丹,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蘭州方)。 組成:膽星2錢,羌活1錢,獨活1錢,天麻1錢,鉤藤5錢,橘絡2錢,半夏2錢,全蠍1錢,黨參1錢,黃芩2錢,甘草2錢。 主治:解熱散風,止嗽化痰。主治:小兒受風,咳嗽嘔吐,消化不良,小便黃赤,急熱驚風。

保幼化風丹,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天津方)。 組成:膽星2兩,羌活1兩,獨活1兩,天麻1兩,芥穗1兩,防風1兩,川芎1兩,淡全蠍1兩,甘草1兩,薄荷2兩,人參(去蘆)1兩。 主治:清熱散風,止嗽化痰。主治:小兒感冒發熱,頭痛身痛,四肢抽動,痰涎壅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