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保嬰桃紅散」中的烏頭,是一種強效的溫經散寒藥材,具有顯著的止痛作用。烏頭常被用於治療因寒邪侵襲導致的關節疼痛、風濕痹痛等疾病,通過其溫經散寒的功效來緩解疼痛。
保嬰桃紅散中加入白附子,看似矛盾,實則有其道理。白附子性溫,有燥濕止癢、祛風止痙之功效。雖然其性溫,但配伍其他藥材,如桃仁、紅花等,則能起到引導藥力,疏通經絡,化解瘀滯的作用。
白附子在保嬰桃紅散中,主要針對小兒風寒咳嗽、痰多、喘鳴等症狀,其燥濕止癢之效可有效祛除風寒,止咳化痰,而祛風止痙之效則能緩解痙攣,舒緩呼吸道痙攣,達到止咳平喘的功效。
保嬰桃紅散中包含天南星,其主要原因在於其祛痰止咳的功效。天南星性溫,味辛,入肺、脾經,具有燥濕化痰、散風止痙的功效,可有效治療外感風寒、痰濕阻肺所致的咳嗽、哮喘等症狀。
對於嬰幼兒,其呼吸道較為脆弱,容易受到外邪侵襲,導致痰液積聚,影響呼吸。天南星在保嬰桃紅散中可以幫助化解痰液,暢通氣道,緩解咳嗽症狀,配合其他藥材共同起到保嬰護幼的作用。
保嬰桃紅散中加入半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燥濕化痰: 半夏味辛性溫,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嬰幼兒容易受寒濕侵襲,導致痰多咳嗽、嘔吐等症狀。半夏能有效祛除寒濕,化解痰液,緩解嬰幼兒的呼吸道不適。
- 和胃降逆: 半夏還能和胃降逆,止嘔止瀉。嬰幼兒消化系統發育尚未完全,容易出現嘔吐、腹瀉等症狀。半夏能調節脾胃功能,促進消化,改善嘔吐腹瀉,使嬰幼兒恢復正常狀態。
因此,半夏在保嬰桃紅散中起到燥濕化痰、和胃降逆的功效,幫助嬰幼兒緩解因寒濕引起的咳嗽、嘔吐、腹瀉等症狀。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保嬰桃紅散」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良朋彙集經驗神方》的記載,「保嬰桃紅散」由川烏、白附子、大南星、陳半夏四味藥組成,並佐以硃砂調色,其主治功效廣泛,涵蓋小兒常見的急慢性病症,其治療原理可從以下幾方面分析:
1. 溫經散寒、祛風止痛:
- 川烏: 性大熱,味辛,具有溫經散寒、祛風止痛之功。古籍中常用于治療寒邪入侵所致的疼痛,如腹痛、驚風等。在「保嬰桃紅散」中,川烏能溫散體內寒邪,緩解因寒邪引起的腹痛、抽搐等症狀,對小兒寒凝經絡所致的病症具有針對性。
2. 解毒散結、活血化瘀:
- 白附子: 辛溫,有毒,能解毒散結,活血化瘀。白附子能散結消腫,對於小兒因風邪或痰濁壅滯引起的腫脹、結塊等症狀具有一定的療效。其活血化瘀的功效,也有助於改善小兒經絡氣血瘀滯的狀態。
3. 燥濕化痰、降逆止嘔:
- 天南星: 性溫,味苦辛,具有燥濕化痰、祛風定驚之功。此藥能針對濕痰壅滯所致的喘咳、驚風等症狀,且兼具降逆止嘔之效,可治療小兒因痰濁引起的嘔吐、痰多等症狀。
- 半夏: 辛溫,能燥濕化痰、和胃降逆。與天南星同用,可增強化痰止咳、降逆止嘔的功效,對於小兒痰濕內阻引起的咳嗽、嘔吐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4. 綜合作用、兼顧多症:
「保嬰桃紅散」的組方巧妙,四味藥物相互配合,共奏溫經散寒、祛風止痛、解毒散結、活血化瘀、燥濕化痰、降逆止嘔之效。此方不僅能治療急驚風(如使用薄荷、燈心、金銀環同煎湯輔助)、慢驚風(使用全蠍、鉤藤同煎湯輔助),還能治療腹痛嘔瀉(使用薑蔥或淡薑湯輔助)、咳嗽(使用米飲加酸醋或桑白皮煎湯輔助)等症狀。其廣泛的適應症,顯示出古代醫家在兒科臨床上的靈活應用與辨證施治。
治療原理總結:
「保嬰桃紅散」通過溫散寒邪,化解痰濕,疏通經絡,從多方面入手,解決小兒因風寒、痰濕、氣血不暢等原因引起的諸多病症。其治療原理不僅著眼於對症治療,更兼顧了整體氣血的平衡與經絡的疏通,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整體觀念的診療特色。
傳統服藥法
川烏5錢,白附子5錢(生用),大南星2錢,陳半夏2錢(生用)。
上銼,以井花水拌濕,瓦器中浸之,日曬夜露,春五、夏三、秋七、冬十日,一日一換新水,日足,曬乾為末。
以好大粒朱砂5錢,另研為細末,和如桃紅色為度。急驚用薄荷、燈心、金銀環同煎湯送下;慢驚用全蠍、鈎藤同煎湯送下;嘔瀉用生薑、蔥白煎湯送下;腹痛淡生薑湯送下;咳嗽米飲加醋呷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有毒,用量宜慎。
-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保嬰桃紅散, 出處:《急救仙方》。 組成:川烏5錢,白附子5錢(生用),大南星2錢,陳半夏2錢(生用)。 主治:小兒急慢驚風,腹痛嘔瀉,胎驚夜啼,傷風咳嗽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