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中丸
DA HE ZHONG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醫方類聚》卷一○九引《新效方》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4-12-25
方劑組成解釋
大和中丸方劑中包含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理氣止痛: 木香味苦辛,性溫,入脾、胃、大腸經。其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可緩解中焦氣滯、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狀,與方中其他藥物協同作用,達到和胃止痛、健脾消食的目的。
- 疏肝解鬱: 木香還具有疏肝解鬱的功效,有助於緩解肝氣鬱結、胸悶、脅痛等症狀,與方中其他藥物配合,有助於調節肝脾功能,達到和中調和的效果。
因此,木香在大和中丸方劑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有助於緩解中焦氣滯、腹痛、消化不良、肝氣鬱結等症狀,達到和胃止痛、健脾消食、疏肝解鬱的功效。
大和中丸中包含沉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降逆止嘔: 沉香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止痛、降逆止嘔之效。方中常配合其他芳香化濕藥物,共同作用,可有效緩解嘔吐、腹痛等症狀,尤其適用於寒邪犯胃、脾胃虛寒引起的嘔吐。
二、溫中散寒: 沉香具溫中散寒的功效,能溫暖脾胃,驅寒止痛。對於脾胃虛寒、脘腹冷痛、食慾不振等症,沉香可起到溫暖脾胃、促進消化吸收的作用,配合其他溫中散寒藥物,可增強療效。
綜上所述,沉香在大和中丸中起着降逆止嘔、溫中散寒的作用,與其他藥物共同發揮功效,達到治療目的。
大和中丸方劑中包含枳實,主要原因有二:
- 行氣消積: 枳實味苦、酸,性寒,具有行氣消積、破氣消痞的功效。對於脾胃氣滯、食積不化所致的脘腹脹滿、腹痛、嘔吐等症狀,枳實可促進氣機運行,消解積滯,達到緩解症狀的目的。
- 降逆止嘔: 枳實入脾、胃經,能降逆止嘔。對於胃氣上逆所致的噁心、嘔吐,枳實可起到降逆止嘔的作用。
因此,大和中丸中加入枳實,可起到行氣消積、降逆止嘔的功效,有助於治療脾胃氣滯、食積不化所致的相關症狀。
大和中丸中加入檳榔,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行氣消積: 檳榔性溫,味辛,入胃、大腸經,具有行氣消積、驅蟲殺蟲的功效。方中加入檳榔,可促進脾胃運化,消食積,助消化,緩解因食積引起的脘腹脹痛、消化不良等症狀。
- 降氣止嘔: 檳榔具有降氣止嘔的功效,可改善因胃氣上逆引起的嘔吐、噁心等症狀。同時,檳榔也能助於降逆止呃,對於因胃氣上逆引起的呃逆也有緩解作用。
大和中丸中包含蓬莪朮,主要是利用其行氣止痛的功效。蓬莪朮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散瘀、消積止痛的功效。
方劑中,蓬莪朮可以與其他藥物共同作用,疏肝理氣,行氣止痛,並能消食化積,緩解因氣滯血瘀、脾胃不和導致的腹部疼痛、脹滿等症狀。因此,蓬莪朮是大和中丸中不可或缺的藥材,其行氣止痛的作用有助於整體方劑療效的發揮。
大和中丸中包含青皮,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肝理氣: 青皮味苦辛,性溫,入肝經,具有疏肝理氣、行氣止痛的功效。方中加入青皮,可助於行氣解鬱,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脅脹痛、脘腹痞滿等症狀。
- 消食化滯: 青皮還具有一定的消食化滯作用,可幫助脾胃消化吸收,緩解食積不化、脘腹脹滿等症。在大和中丸中,青皮與其他健脾消食藥材配合,共同起到改善脾胃功能的作用。
大和中丸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理氣健脾: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效。大和中丸用於治療脾胃氣虛、食少便溏、脘腹脹滿等症,而陳皮的理氣健脾功效,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消除脘腹脹滿等不適。
- 和中降逆:陳皮能理氣降逆,緩解胃氣上逆、噁心嘔吐等症狀。大和中丸中常配伍其他具有和胃降逆功效的藥材,如半夏、茯苓等,共同達到和中降逆、止嘔止瀉的作用。
大和中丸中使用木通,主要原因有二:
- 利水消腫:木通性寒,味甘苦,具有利水消腫之效,可清熱利濕,通利水道,用於治療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大和中丸主治濕熱內蘊,痰濁壅塞,故以木通利水化濕,促進體內水液代謝,減輕腫脹。
- 通經活絡:木通亦具通經活絡之效,能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對於因濕熱阻滯所致的經絡不通、肢體麻木等症狀也有緩解作用。大和中丸中加入木通,有助於促進藥物運行,增強療效。
大和中丸中包含當歸,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藥性:
- 補血活血: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其具有補血養血、活血行血之效,能改善氣血虛弱、面色蒼白、經血不調等症狀。大和中丸主要針對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等症狀,而當歸的補血活血功效,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氣血生成,提升整體療效。
- 調和營衛: 當歸能調和營衛,改善血虛所致的氣血運行不暢。大和中丸方劑中,常配伍其他活血化瘀、理氣健脾的藥物,當歸能與這些藥物相輔相成,協同作用,達到整體調和營衛,改善血虛及脾胃虛弱的目的。
大和中丸方劑中包含黃芩,主要原因有二:
- 清熱燥濕: 黃芩性寒,味苦,入肺、胃、膽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方中加入黃芩,可以有效清熱瀉火,消除因濕熱內蘊導致的腹痛、腹瀉、嘔吐等症狀。
- 止血安胎: 黃芩同時具有一定的止血安胎功效。對於因濕熱下注、血熱妄行導致的胎動不安、先兆流產等症,黃芩可以起到清熱止血、安胎保胎的作用。
總而言之,黃芩在大和中丸方劑中發揮清熱燥濕、止血安胎的雙重作用,有效治療濕熱內蘊、脾胃不和、胎動不安等症狀。
大和中丸中加入三稜,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破氣消積: 三稜性溫,味辛,入肝、脾經,具有破氣消積、行氣止痛的功效。方中加入三稜,可幫助消解積滯,緩解胸腹脹滿、疼痛等症狀,提升整體療效。
- 活血化瘀: 三稜還具備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促進氣血運行,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對於瘀血阻滯所致的腹痛、經痛等症狀,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總之,三稜在大和中丸中的加入,可發揮其破氣消積、活血化瘀的功效,協同其他藥物,達到治療目的。
大和中丸中加入皁莢,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消積化滯:皁莢味苦甘,性寒,入脾胃經。其具有消積化滯、行氣止痛的功效,能有效治療脾胃氣滯、食積不消、脘腹脹痛等症狀。大和中丸以健脾和胃、消食積、化痰止咳為目的,皁莢的加入有助於增強其消食化滯之效。
- 增強藥效:皁莢本身並非主藥,其加入主要起到引導其他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皁莢可與其他藥材互相配合,促進藥物成分的吸收和代謝,增強藥效,使藥物更有效地發揮療效。
大和中丸中加入白荳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理氣和胃,消食止嘔:白荳蔻味辛性溫,具有理氣和胃,消食止嘔的功效。其芳香走竄,能行氣解鬱,使氣機通暢,有助於脾胃功能的恢復,進而緩解噁心嘔吐的症狀。
- 芳香闢穢,除濕化痰:白荳蔻氣味芳香,具有闢穢除濕之效,可用於治療脾胃濕阻所致的脘腹脹滿、消化不良等症。其芳香之氣亦可化痰止咳,有助於緩解痰濕阻滯所引起的咳嗽、咳痰等症狀。
大和中丸中添加鬱李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潤腸通便:鬱李仁性味甘平,入脾、大腸經,具有潤腸通便之功效。大和中丸常用於治療便祕,鬱李仁可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泄宿便,緩解便祕症狀,使藥效更佳。
- 消積化滯:鬱李仁還能消食積,化滯氣。大和中丸中常含有其他化積消食的藥材,鬱李仁的加入可增強藥效,更有效地消食積滯,改善消化不良問題。
大和中丸方劑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一、清熱解毒: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痢的功效。方中加入黃連,可以針對因濕熱內蘊、脾胃失調導致的腹痛、腹瀉、痢疾等症狀,起到清熱利濕、止瀉止痛的作用。
二、瀉火除煩: 黃連還具有瀉心火、除煩躁的作用。方中加入黃連,可以針對因心火亢盛導致的心煩、口渴、失眠等症狀,起到清心除煩、安神定志的作用。
因此,大和中丸方劑中加入黃連,是為了發揮其清熱解毒、瀉火除煩的功效,以達到治療濕熱內蘊、心火亢盛等病症的效果。
大和中丸中含有牽牛子,主要原因有二:
- 瀉下逐水: 牽牛子性寒,味苦,入脾、大腸經,具有瀉下逐水、消腫散結的功效。對於水腫、腹脹、便祕等症狀,牽牛子可以有效地促進腸道蠕動,排出積水,緩解不適。
- 清熱解毒: 牽牛子亦可清熱解毒,對於濕熱蘊結所致的瘡瘍腫毒、濕疹等,牽牛子能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
大和中丸中將牽牛子和其他藥材配合使用,能發揮其瀉下逐水、清熱解毒的功效,達到治療水腫、腹脹、便祕等病症的目的。
大和中丸方劑中包含大黃,其作用主要有二:
- 瀉熱通便: 大黃性寒,味苦,入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之功效。方劑中加入大黃,有助於清除腸道積熱,促進排便,解除便祕,並可緩解腹脹、腹痛等症狀。
- 活血化瘀: 大黃亦有活血化瘀之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腸道血液供應,有助於消炎止痛,減輕腸道炎症。
因此,大和中丸方劑中加入大黃,不僅可以起到瀉熱通便的作用,還可通過活血化瘀,改善腸道功能,促進疾病康復。
大和中丸中加入黃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瀉火: 黃柏味苦寒,入腎、膀胱經,具有清熱瀉火、除濕止癢的功效。大和中丸多用於治療濕熱下注所致的尿頻、尿痛、小便赤澀等症狀,黃柏能清熱瀉火,利尿通淋,有效緩解這些症狀。
- 抗菌消炎: 黃柏含有小檗鹼等成分,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對於濕熱下注導致的尿路感染,黃柏能起到抑菌消炎的作用,進一步改善尿路感染的症狀。
總之,黃柏在大和中丸中發揮着清熱瀉火、利尿通淋、抗菌消炎的作用,是重要的組成成分之一。
大和中丸中包含香附,主要原因有二:
- 理氣解鬱,調和脾胃:香附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行氣解鬱、調和脾胃的功效。大和中丸主治肝鬱氣滯、脾胃不和所致的胸悶腹脹、脅肋疼痛等症,香附可疏肝解鬱、理氣止痛,協調脾胃功能,達到治病目的。
- 降逆止嘔,安胎止瀉:香附亦具降逆止嘔、安胎止瀉的功效,能緩解因肝鬱氣滯、脾胃不和導致的噁心嘔吐、胎動不安、腹瀉等症狀。大和中丸中加入香附,有助於整體方劑更全面地治療肝脾不和所致的多種病症。
主治功效
大和中丸 中藥方劑介紹
大和中丸 中藥方劑組成包括木香、沉香、枳實、檳榔、蓬莪朮、青皮、陳皮、木通、當歸、黃芩、三稜、皁莢、白荳蔻、鬱李仁、黃連、牽牛子、大黃、黃柏、香附。
木香
木香具有溫裡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
沉香
沉香具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嘔、止咳平喘、補腎、健脾胃等功效。
枳實
枳實具有理氣行氣、降逆化痰、寬中消脹之效。能行氣化痰消痞,破氣除滿止痛,清熱化痰、平喘止咳。
檳榔
檳榔具有驅蟲殺蟲、降氣除煩、消食化積、利水消腫等功效。
蓬莪朮
蓬莪朮具有理氣、行氣、祛風、除濕、止痛的功效。
青皮
青皮具有理氣行氣、活血化瘀、疏肝解鬱、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陳皮
陳皮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木通
木通具有清熱瀉火、清熱利尿、補血養肝、利水滲濕、排膿、通乳、利尿、利尿通淋、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等功效。
當歸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黃芩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三稜
三稜性味辛、溫,歸脾、胃經。具有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消食化積、止嘔、通經等傳統代功效。
皁莢
皁莢味苦、性溫,歸肺、大腸經,具溫化寒痰、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殺蟲驅蟲之功。
白荳蔻
白荳蔻性溫、味辛,歸脾、胃經,具有溫暖脾胃陽氣、化濕、行氣止嘔之效。
鬱李仁
傳統代功效認為,鬱李仁具有瀉下、利水滲濕、降氣和潤燥等功效。
黃連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
牽牛子
牽牛子具有瀉下、利水滲濕、驅蟲殺蟲等功效。
大黃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
黃柏
黃柏性寒味苦,具有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的功效。
香附
香附辛散苦降,能理氣解鬱,疏肝理氣,調經止痛,散結消痞。
總結
大和中丸 中藥方劑具有飲食不節制,損傷脾胃之氣,導致氣滯之主治功效。
傳統服藥法
木香半兩,沈香半兩,梔實半兩,檳榔半兩,蓬朮半兩,宿砂半兩,青皮半兩,陳皮半兩,木通半兩,當歸半兩,黃芩半兩,三稜半兩,豬牙皂角半兩,白豆蔻半兩,鬱李仁半兩,黃連半兩,牽牛(頭末)1兩,大黃2兩,黃柏1兩半,香附1兩半。
上為末,滴水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50丸,溫水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大和中丸, 出處:《醫方類聚》卷一○九引《新效方》。 組成:木香半兩,沉香半兩,枳實半兩,檳榔半兩,蓬朮半兩,宿砂半兩,青皮半兩,陳皮半兩,木通半兩,當歸半兩,黃芩半兩,三棱半兩,豬牙皂角半兩,白豆蔻半兩,鬱李仁半兩,黃連半兩,牽牛(頭末)1兩,大黃2兩,黃柏1兩半,香附1兩半。 主治:食傷氣滯。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