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風散鬱湯

SHU FENG SAN YU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7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7%
胃經 14%
膀胱經 12%
肝經 12%
心經 8%
腎經 8%
脾經 8%
心包經 5%
膽經 5%
小腸經 3%
三焦經 1%
大腸經 1%
肺經
胃經
膀胱經
肝經
心經
腎經
脾經
心包經
膽經
小腸經
三焦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疏風散鬱湯中包含藁本,主要原因如下:

  1. 疏散風寒,行氣解鬱: 藁本性溫,味辛,歸肺、肝經,具有疏散風寒、行氣解鬱之功效。其揮發油成分可通過鼻腔刺激,達到疏風散寒的作用;同時,其辛溫之性可行氣解鬱,緩解胸悶、心煩等症狀。
  2. 配合其他藥材,增強療效: 疏風散鬱湯中其他藥材如柴胡、枳殼等,皆具有疏肝解鬱、行氣止痛之效。藁本與這些藥材配合,可相輔相成,增強整體療效,達到疏風散寒、行氣解鬱之目的。

疏風散鬱湯中包含羌活,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疏風解表: 羌活性溫,味辛,入肝、膀胱經,具有疏風散寒、解表止痛的功效。可有效治療風寒襲表所致的頭痛、鼻塞、流涕等症狀,配合方中其他藥材,共同達到疏風散寒的效果。
  2. 散鬱解鬱: 羌活同時具有升散鬱氣的作用,能疏通經絡,解除氣鬱,有助於改善胸悶、心煩、食慾不振等症狀。此功效與方劑中其他藥材如柴胡、香附等配合,共同達到散鬱解鬱的效果。

綜上所述,羌活在疏風散鬱湯中,既能疏風解表,又能散鬱解鬱,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藥材。

疏風散鬱湯中加入白芷,是基於其疏風散寒、通竅止痛的功效。

白芷性溫,味辛,入肺、胃經,具有宣通鼻竅、散寒止痛的功效。對於風寒襲肺、鼻塞流涕、頭痛鼻痛等症狀,白芷能有效疏散風邪,通利鼻竅,緩解疼痛。

此外,白芷還有解毒消腫的功效,有助於消除因風邪入侵而引起的局部紅腫疼痛。因此,在疏風散鬱湯中加入白芷,能更有效地疏散風寒、通竅止痛,達到治療目的。

疏風散鬱湯中加入荊芥,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1. 疏風散寒: 荊芥性辛溫,具有疏散風寒、透疹發汗的作用。對於風寒鬱結於表,導致頭痛、鼻塞、發熱、惡寒等症狀,荊芥能有效驅散風寒,解除表邪。
  2. 行氣解鬱: 荊芥芳香走竄,能疏通經絡,行氣解鬱。對於情緒鬱結,胸悶氣短、心煩易怒等症狀,荊芥能起到舒緩情緒,改善氣機運行的作用。

因此,荊芥在疏風散鬱湯中發揮著疏風散寒、行氣解鬱的雙重功效,有助於改善風寒鬱結所致的各種不適。

疏風散鬱湯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疏散風寒,行氣止痛: 川芎味辛、性溫,具有疏散風寒、行氣止痛的功效。對於因風寒鬱結所致的頭痛、鼻塞、肢體疼痛等症狀,川芎能起到疏風散寒、通絡止痛的作用。
  2. 活血化瘀,調經止痛: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調經止痛的作用。對於因氣血瘀滯所致的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狀,川芎能起到活血化瘀、調經止痛的功效。

此外,川芎與方劑中的其他藥物如柴胡、白芷等配合,能更好地發揮其疏風散寒、行氣止痛的作用,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疏風散鬱湯中包含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寒,解表散邪:防風性味辛溫,入肺經,具有祛風散寒、解表止痛之功效。此湯方以疏散風寒為主,防風可助於驅散外邪,緩解風寒所致的頭痛、鼻塞、流涕等症狀。
  2. 疏通經絡,通暢氣血:防風兼具通經活絡的作用,可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有助於緩解鬱結所致的胸悶、心煩、氣短等症狀。

因此,防風的加入,既能疏散外邪,又能通暢氣血,與其他藥物配合,共同發揮疏風散鬱的功效。

疏風散鬱湯中包含柴胡,主要原因有二:

一、疏肝解鬱: 柴胡性微寒,味苦,歸肝經,具有疏肝解鬱、升陽舉陷之功效。方中因患者肝氣鬱結,氣機不暢,導致胸悶脅脹、情緒抑鬱等症狀,故以柴胡疏肝解鬱,調暢氣機,使氣血流通,緩解症狀。

二、疏風散寒: 柴胡亦具有一定的疏風散寒作用。方中若患者兼有風邪外襲,可利用柴胡疏散風邪,解除表邪,達到清熱解表的效果,使患者症狀更快得到緩解。

疏風散鬱湯中加入知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降氣解鬱:知母味苦寒,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降氣解鬱的功效。方中因風熱鬱閉,導致氣機不暢,鬱而化火,知母可清肺熱、胃熱,同時降氣解鬱,疏解鬱結,使氣機流通,達到散風解鬱的目的。
  2. 配伍增效:知母與方中其他藥物配伍,可以發揮協同作用。例如,知母與黃芩、梔子等清熱藥物配合,可以增強清熱瀉火之力;與薄荷、柴胡等疏風散熱藥物配合,可以促進風熱之邪外散,進一步達到疏風散鬱的效果。

疏風散鬱湯中加入青黛,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涼血消腫:青黛性寒,味苦,入心、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之效。對於風熱鬱結、痰熱壅盛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目赤腫痛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
  2. 疏風散鬱,開竅醒神:青黛能疏散風熱,清利鬱熱,並能開竅醒神。對於風熱鬱結於心肺,導致的胸悶氣短、神志不清、昏迷等症狀,具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因此,青黛在疏風散鬱湯中,起着清熱解毒、疏風散鬱的功效,有助於治療風熱鬱結所致的各種病症。

疏風散鬱湯中包含蘆根,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利濕: 蘆根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生津、利尿消腫之功效。疏風散鬱湯中常因風熱鬱結於肺、胃,導致發熱、口渴、胸悶等症狀,而蘆根可以清熱解毒,利濕化痰,疏解鬱熱,改善症狀。
  2. 宣肺止咳: 蘆根能宣肺利氣,降逆止咳。風熱鬱肺,可引發咳嗽,甚至痰多,而蘆根的宣肺作用,可以緩解肺氣鬱滯,止咳化痰,改善呼吸道症狀。

總而言之,蘆根在疏風散鬱湯中,發揮清熱利濕、宣肺止咳的功效,配合其他藥材,協同作用,達到疏風散鬱,解除風熱鬱結的目的。

疏風散鬱湯中加入淡竹葉,主要因其具備以下功效:

  1. 清熱除煩: 淡竹葉性寒,味甘淡,入心、胃經,具有清熱瀉火、除煩解暑之效。可緩解因風熱鬱結於心肺,而引起的煩躁、胸悶、口渴等症狀。
  2. 利尿通淋: 淡竹葉能利尿通淋,有助於排解體內濕熱,減輕其對心肺的影響。

因此,淡竹葉在疏風散鬱湯中,可起到清熱除煩、利尿通淋的作用,有助於治療因風熱鬱結導致的各種不適。

疏風散鬱湯中加入木通,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一、疏散風寒,通利水道: 木通性寒,味甘,入肺、膀胱經。具有疏散風寒、通利水道、清熱解毒的功效。對於風寒鬱結、胸悶氣短、小便不利等症狀,木通能有效疏散風寒,促進氣血流通,利尿通便,達到通利水道、散鬱開胸的作用。

二、配合其他藥材,增強療效: 疏風散鬱湯中的其他藥材,如柴胡、枳殼等,具有疏肝理氣、解鬱散結的作用。木通加入其中,一方面可以加強疏散風寒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協同其他藥材,共同達到疏風散鬱、通利水道、解鬱開胸的功效。

總之,木通在疏風散鬱湯中的應用,既是基於其本身的藥理作用,也考慮到與其他藥材的配伍關係,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疏風散鬱湯中加入澤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滲溼,通利水道: 澤瀉性寒,味甘淡,入膀胱、腎經,具有利水滲溼、通利水道之功。疏風散鬱湯多用於外感風寒、內鬱氣滯所致的感冒症狀,而溼邪常與風寒相合,阻遏氣機,加重病情。澤瀉能利水滲溼,排除體內溼氣,使氣機通暢,配合其他藥物疏風散寒、行氣解鬱,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2. 清熱瀉火,降解鬱熱: 澤瀉除利水滲溼外,還具有清熱瀉火之功。疏風散鬱湯所針對的鬱氣,並非單純的氣滯,而可能伴隨有鬱熱。澤瀉清熱瀉火,能降解鬱熱,使氣機舒暢,進一步改善鬱悶不舒的症狀。

疏風散鬱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疏風散鬱湯中往往包含辛散之品,如柴胡、黃芩等,甘草可以緩解這些藥物的燥烈之性,使藥性更平和,避免對身體造成過大的刺激。
  2. 補脾益氣:甘草具有補脾益氣、緩解脾胃虛弱的功效。風寒鬱滯易傷脾胃,甘草可以補益脾胃,使氣血運行通暢,進一步促進風寒鬱氣的疏散。

疏風散鬱湯中包含前胡,主要基於其疏散風寒、解鬱止痛的功效。

前胡性微寒,味辛,入肺、肝經,具有疏散風寒、止咳化痰、行氣解鬱的功效。在疏風散鬱湯中,前胡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可有效疏散風邪,解除鬱結,緩解胸悶、咳嗽、頭昏等症狀,達到疏風散鬱之效。此外,前胡還能活血化瘀,改善氣血循環,進一步促進身體恢復。

疏風散鬱湯中加入黃芩,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疏散風熱: 黃芩味苦寒,入肺、心、膽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疏風散鬱湯多用於風熱鬱結、氣機不暢所致的頭痛、鼻塞、胸悶、口苦等症。黃芩能清泄肺熱,疏散風熱,使鬱結之氣得以宣散,解除症狀。
  2. 瀉火涼血,止血止痛: 黃芩亦能涼血止血,常用於熱毒熾盛、血熱妄行所致的吐血、衄血等症。疏風散鬱湯中加入黃芩,除了清熱疏風之外,也能起到涼血止痛的作用,緩解因風熱上炎導致的頭痛、目赤等症狀。

主治功效


疏風散鬱湯

**組成:**藁本,羌活,白芷,荊芥,川芎,防風,柴胡,知母,青黛,蘆根,淡竹葉,木通,澤瀉,甘草,前胡,黃芩

**主治:**懷孕時血虛,或以往有積蓄的毒素,受到外界流行的疫病感染,突然頭面發紅、腫脹、發大,滿頭長滿疙瘩,成塊成片,有時疼痛有時發癢。

藁本:

  • 發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活絡止痛。

羌活:

  • 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

白芷:

  • 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

荊芥:

  • 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

川芎:

  • 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

防風:

  • 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

柴胡:

  • 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

知母:

  • 清熱瀉火、滋陰潤燥。

青黛:

  • 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止血。

蘆根:

  • 清熱利尿、清胃熱、止嘔、清熱瀉火、生津止渴、除煩、解酒毒、透疹、止咳平喘。

淡竹葉:

  • 清熱瀉火、清心降火、利尿消腫、生津止渴、利水滲濕。

木通:

  • 清熱瀉火、清熱利尿、補血養肝、利水滲濕、排膿、通乳、利尿、利尿通淋、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澤瀉:

  • 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澀精止遺、強筋骨、止嘔、清熱利濕。

甘草:

  • 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前胡:

  • 清化熱痰、止咳化痰、散風熱、降氣。

黃芩:

  •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

傳統服藥法


藁本、羌活、白芷、荊芥、川芎、防風、柴胡、知母、青黛、蘆根、竹葉、木通、澤瀉、甘草、前胡、黃芩。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慎用。

相關疾病


貧血容易焦慮恐懼容易憂鬱面色發紅

相同名稱方劑


疏風散鬱湯, 出處:《陳素庵婦科補解》卷三。 組成:藁本、羌活、白芷、荊芥、川芎、防風、柴胡、知母、青黛、蘆根、竹葉、木通、澤瀉、甘草、前胡、黃芩。 主治:妊娠血虛,或素有積,外感天行時疫,忽然頭面赤,腫脹大,滿頭盡發疙瘩,成塊連片,或痛或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