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升麻瀉濕湯中包含升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升麻具有疏散風熱、透疹解毒之效。 此方用於治療溼熱蘊結肌表,兼有風熱者,升麻可疏散風熱,使邪氣從表透出,配合其他藥物清熱利溼,達到治療目的。
- 升麻性輕升散,可引藥上行,使藥效直達肌表。 此方以清熱利濕為主,但又需疏散風熱,升麻可引導藥力上行,使藥物直達肌表,發揮更好的清熱解毒、透疹止癢之效。
升麻瀉濕湯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涼血: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功效。升麻瀉濕湯中以升麻、柴胡等藥物疏散風邪、清熱解表,但同時可能導致熱邪入血,生地黃的加入可有效清熱涼血,防止邪熱內陷。
- 滋陰潤燥:升麻瀉濕湯主要治療風濕熱邪引起的濕熱症狀,容易導致體內津液消耗。生地黃滋陰潤燥,可緩解升麻、柴胡等藥物可能造成的燥熱之弊,使藥物效力更加平和,更利於疾病的康復。
升麻瀉濕湯中加入熟地黃,主要是爲了補益脾腎,以助其運化水溼。
熟地黃爲補血滋陰之品,能補益精血,滋養肝腎,並能引血下行,利於水溼的排除。在升麻瀉溼湯中,升麻、柴胡等藥性偏於升散,易耗氣血,而熟地黃的補血滋陰之性,可防止升散之藥損傷正氣,並能增強脾腎的運化功能,更好地達到利水消腫的效果。
此外,熟地黃還能緩解因脾腎虧虛而導致的腰膝痠軟、頭暈目眩等症狀,提高患者的整體治療效果。
升麻瀉濕湯中包含蒼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祛濕利水:蒼朮味辛性溫,入脾經,具有燥濕健脾、祛風止痛的功效。升麻瀉濕湯以升散解表為主,而蒼朮可助其利水滲濕,使水濕之邪從下焦排出,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效果。
2. 疏肝理氣:蒼朮還能疏通肝氣,使肝氣疏泄,脾胃功能得以恢復正常。升麻瀉濕湯中升麻升散,蒼朮理氣,二者相輔相成,共同達到疏肝理氣、利水消腫的目的。
升麻瀉濕湯中加入青皮,主要是為了增強其疏肝理氣、健脾燥濕之效。
青皮性辛溫,入肝、脾經,具有疏肝理氣、健脾燥濕之效。升麻瀉濕湯主治濕熱蘊結,脾胃不和之證,症狀包括發熱、口渴、脘腹脹滿、小便短赤、舌苔黃膩等。青皮在此方中可疏肝理氣,使氣機通暢,利於濕熱外泄;同時,亦可健脾燥濕,助脾運化水濕,達到清熱利濕之目的,與方中其他藥物相輔相成,提高療效。
升麻瀉濕湯中加入黃柏,主要因其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效。
- 清熱燥濕: 升麻瀉濕湯主治濕熱蘊結,症見發熱、口渴、小便短赤、舌苔黃膩等。黃柏苦寒,能清熱燥濕,可與升麻、蒼朮等藥物協同作用,清除體內濕熱。
- 瀉火解毒: 黃柏亦有瀉火解毒之功,能清解濕熱之毒,防止其蔓延,並可兼治濕熱所致的皮膚瘡瘍、口舌生瘡等症。
總而言之,黃柏在升麻瀉濕湯中起到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作用,有助於更好地治療濕熱蘊結的疾病。
升麻瀉濕湯中包含當歸,主要原因在於:
- 補血活血,調和藥性: 升麻瀉濕湯主要針對濕熱內蘊,導致身體水腫、發熱等症狀。當歸性溫,味甘辛,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之功效。加入當歸可以緩解升麻、蒼朮等藥材的燥性,防止傷陰,同時促進血液循環,利於藥效的發揮。
- 促進水濕代謝: 當歸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水濕代謝,利於水濕的排出。這對於治療濕熱內蘊所導致的水腫、發熱等症狀具有輔助作用。
升麻瀉濕湯中加入黃耆,旨在扶正祛邪,增強機體抵抗力。
黃耆為補氣要藥,能補中益氣、固表止汗,與升麻的清熱解毒、升陽散邪作用相輔相成。升麻瀉濕湯主要用於治療濕熱內蘊、氣虛表弱所致的發熱、頭痛、身重、口渴、小便不利等症。
黃耆補氣固表,能增強機體免疫力,抵抗溼熱邪氣,避免邪氣內陷,同時還能防止升麻瀉溼太過,導致氣虛無力。黃耆與升麻相配,起到扶正祛邪、標本兼顧的作用,提高療效。
升麻瀉濕湯中加入桃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 桃仁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之效。升麻瀉濕湯用於治療溼熱蘊結、血瘀阻滯所致的疾病,如水腫、黃疸、腹痛等。桃仁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協同升麻瀉溼湯清熱利溼、消腫止痛的功效。
- 潤腸通便: 桃仁還有潤腸通便的功效。升麻瀉濕湯清熱利溼的同時,可能導致腸道功能減弱,出現便祕。桃仁的潤腸通便作用可以緩解便祕,促進體內溼熱排出,增強療效。
升麻瀉濕湯中加入槐角,是基於其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
槐角味苦、性寒,入肝、大腸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之效。升麻瀉濕湯主要用於治療濕熱蘊結、發熱煩渴、口舌生瘡、小便不利等症。槐角的加入,可以加強方劑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作用,並能緩解濕熱所致的口舌生瘡等症狀,使療效更佳。
升麻瀉濕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 升麻性寒,瀉火濕,易傷脾胃。甘草性甘溫,能緩解升麻的寒性,保護脾胃,避免其過度瀉下,達到藥性平和、溫和瀉濕的效果。
- 增強療效: 甘草能解毒,並可調和諸藥,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加強升麻瀉濕的作用,使藥效更佳,更利於消除濕邪,恢復人體健康。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升麻瀉濕湯 」
中藥方劑「 升麻瀉濕湯 」由升麻、生地黃、熟地黃、蒼朮、青皮、黃柏、當歸、黃耆、桃仁、槐角、甘草等藥材組成,主治喉嚨、食道阻塞不通,引起胃氣上逆,胸膈痞滿,大便不通。
組成藥材介紹
甘草
- 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蒼朮
- 性味苦、辛,歸脾、胃經,具有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等功效。
當歸
- 性味甘、辛,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黃柏
- 性味苦、寒,歸肺、大腸、小腸經,具有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的功效。
黃耆
- 性味甘、微苦,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
青皮
- 性味辛、溫、微苦,入肝、脾、胃經,具有理氣行氣、活血化瘀、疏肝解鬱、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生地黃
- 性味甘、寒,歸肺、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
升麻
- 性味辛、苦、甘,微寒,可入肝、膽、脾、胃經,具有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熱解毒、補血養肝、散風熱、透疹、補陽等功效。
熟地黃
- 性味甘、苦,歸肝、腎經,具有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等功效。
桃仁
- 性味溫、苦,歸肝經,具有調經、活血化瘀、通便、止咳化痰、清熱瀉火等功效。
槐角
- 性味苦、涼,歸脾、肝、腎經,具有清熱利濕、活血止血、降壓、鎮靜安神等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 升麻瀉濕湯 」,由升麻、生地黃、熟地黃、蒼朮、青皮、黃柏、當歸、黃耆、桃仁、槐角、甘草等藥材組成,主治喉嚨、食道阻塞不通,引起胃氣上逆,胸膈痞滿,大便不通。升麻瀉濕湯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活血化瘀、調經止痛等功效,適用於喉嚨、食道阻塞不通,引起的胃氣上逆,胸膈痞滿,大便不通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升麻1錢,生地黃1錢,熟地黃1錢,蒼朮1錢,青皮1錢,黃柏1錢,當歸1錢,黃耆1錢半,桃仁泥5分,槐子5分,甘草6分。
上作1服。用水2鐘,煎至1鐘,食前熱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適用於濕熱內蘊,氣機上逆所致的咽喉腫痛、聲音嘶啞、胸悶氣短、大便乾結等症。陰虛火旺、大便溏泄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升麻瀉濕湯, 出處:《奇效良方》卷七。 組成:升麻1錢,生地黃1錢,熟地黃1錢,蒼朮1錢,青皮1錢,黃柏1錢,當歸1錢,黃耆1錢半,桃仁泥5分,槐子5分,甘草6分。 主治:咽膈不通,逆氣裏急,大便不行。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