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歸養血湯

DANG GUI YANG XUE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點點經》卷三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23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9%
心經 17%
肝經 15%
腎經 11%
脾經 9%
大腸經 7%
胃經 7%
三焦經 5%
膀胱經 2%
膽經 2%
肺經
心經
肝經
腎經
脾經
大腸經
胃經
三焦經
膀胱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0

主治功效


當歸養血湯

組成:當歸、熟地黃、生地黃、黃耆、黃柏、知母、梔子、黃芩、蟬蛻、甘草。

整體功效:養血活血,清熱解毒

主治:酒傷疥癬入腹後,托裏復發。

:酒傷疥癬入腹後,托裏復發,是指因飲酒過度,導致疥癬病情加重,並且蔓延到腹部,出現腹痛腹脹腹瀉等症狀。當歸養血湯具有養血活血、清熱解毒的功效,可以有效緩解酒傷疥癬入腹後的症狀。

文獻參考:《醫學衷中參西錄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用。

傳統服藥法


當歸1錢,熟地1錢半,生地1錢半,二花1錢半,生耆1錢半,穿甲1錢,黃柏1錢,知母1錢,山梔1錢,條芩7釐,蟬蛻1錢,甘草4分。
生石膏為引。

方劑組成解釋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熟地黃具有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的功效;生地黃具有涼血滋陰、清熱解毒的功效;黃耆具有補氣固表、利尿消腫的功效;黃柏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知母具有清熱燥濕、生津止渴的功效;梔子具有清熱利濕、涼血解毒的功效;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蟬蛻具有疏散風熱、平喘止咳的功效;甘草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孕婦、哺乳期婦女、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貧血疥癬蕁麻疹麻疹皮膚癬菌病(鼠蹊肛門周圍)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子宮頸惡性腫瘤(子宮頸癌)月經稀少肋間神經疼痛身體消瘦多痰心情煩燥腹部腫大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當歸養血湯, 出處:《麻症集成》卷三。 組成:當歸、尖生、鮮鬭、川貝、瓜蔞、丹參、麥冬、梔子、雲連、甘草。 主治:麻疹血虛心熱,煩躁搐掣,熱在心脾。

當歸養血湯, 出處:《痘疹全書》卷下。 組成:當歸、川芎、生地黃、麥門冬(去心)、木通、甘草、淡竹葉、山梔仁、燈心。 主治:疹後渾身壯熱,未至羸瘦,但多抽搐,煩躁不寧;疹癆。

當歸養血湯, 出處:《點點經》卷三。 組成:當歸1錢,熟地1錢半,生地1錢半,二花1錢半,生耆1錢半,穿甲1錢,黃柏1錢,知母1錢,山梔1錢,條芩1錢,七厘1錢,蟬蛻1錢,甘草4分。 主治:酒傷疥癬入腹後,托裏復發。

當歸養血湯, 出處:《點點經》卷一。 組成:當歸1錢,秦艽1錢,天冬1錢,靈脂1錢,腹皮1錢,雲皮1錢,川芎1錢5分,玄胡1錢5分,茯苓1錢5分,熟地1錢5分,丹皮1錢5分,甘草3分。 主治:胸膈疼痛,筋弱抖搐,氣脹,脅痛。

當歸養血湯, 出處:《回春》卷三。 組成:當歸1錢,白芍(炒)1錢,熟地黃1錢,茯苓(去皮)1錢,貝母(去心)7分,瓜蔞(去殼)7分,枳實(麸炒)7分,陳皮7分,厚朴(薑汁炒)7分,香附7分,撫芎7分,蘇子(炒)7分,沉香5分,黃連(用吳茱萸同炒,去茱萸,用連)8分。 主治:年老之人,陰血枯搞,痰火氣結,升而不降,飲食不下,乃成膈噎之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滋陰保肺湯

相似度 72%

知柏地黃飲

相似度 70%

當歸六黃湯

相似度 70%

滋陰清膈飲

相似度 66%

清熱四物湯

相似度 66%

滋陰益陽湯

相似度 63%

當歸地黃湯

相似度 63%

滋陰清火散

相似度 63%

降火清喉湯

相似度 63%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