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陰清膈飲
ZI YIN QING GE YI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準繩·類方》卷三引《醫學統旨》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滋陰清膈飲中包含當歸,主要原因有二:
- 補血滋陰: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養血滋陰、潤腸通便等功效。此方以滋陰清熱為主,當歸可補血滋陰,改善因陰虛血燥導致的咽喉乾燥、口舌生瘡等症狀,並協調藥性,使藥效更為平和。
- 活血化瘀:當歸有活血化瘀之效,可改善因熱毒瘀滯導致的咽喉腫痛、聲嘶等症狀,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清熱解毒的過程,有利於疾病的恢復。
滋陰清膈飲中包含白芍,主要原因如下:
- 滋陰柔肝: 白芍性微寒,味酸苦,入肝脾經,有滋陰養血、柔肝止痛的功效。清膈飲主治熱病後期,陰虛津傷,肝失疏泄,導致口渴咽燥、心煩不安等症。白芍可滋養肝陰,緩解肝氣鬱結,配合其他藥物共奏清熱滋陰、和解肝脾之效。
- 養血止痛: 白芍有養血止痛的功效,可緩解熱病後期常見的口渴、咽痛等症狀。此外,白芍還能抑制肝火上炎,避免熱毒傷陰,進一步加重病情。
總之,白芍在滋陰清膈飲中起著滋陰柔肝、養血止痛的關鍵作用,與其他藥物配合,可有效緩解熱病後期陰虛津傷、肝失疏泄等症狀。
滋陰清膈飲方中使用黃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瀉火,除煩解毒: 黃柏味苦寒,入腎、膀胱經,具有清熱瀉火、除煩解毒之效。對於熱邪蘊結於肺,導致心煩不寐、口乾舌燥、咳嗽痰黏等症狀,黃柏能清熱瀉火,解毒除煩,使熱邪消退,症狀緩解。
- 滋陰降火,健脾益氣: 黃柏雖寒,但其性偏燥,適量使用可滋陰降火,同時兼顧脾胃的健運,避免過度寒涼損傷脾陽。滋陰清膈飲中,黃柏與其他滋陰藥材配合使用,可以達到滋陰清熱、健脾益氣的雙重目的。
滋陰清膈飲中包含黃連,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瀉火:黃連味苦寒,性寒涼,入心、胃經,具有清心瀉火、解毒涼血之效。此方旨在滋陰清熱,而黃連能有效抑制因熱邪上炎所引起的發熱、口渴、咽痛、心煩等症狀,達到清熱降火之效。
- 燥濕止瀉:黃連具有燥濕止瀉的作用。當熱邪傷脾,脾失健運,濕熱內蘊時,可導致腹瀉、便溏等症狀。黃連能清熱燥濕,止瀉止痢,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滋陰清熱,健脾止瀉之效。
滋陰清膈飲中加入黃芩,主要基於其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方劑中常因燥熱傷津,導致肺胃失和,出現口渴咽乾、胸悶氣促等症狀。黃芩性寒,能清泄肺胃之熱,並能燥濕化痰,使肺氣宣降,達到滋陰清熱、化痰止咳之效。同時,黃芩還能解毒,可清除因熱毒引起的咽喉腫痛等症狀,與方中其他藥物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清熱解毒、滋陰潤燥的效果。
滋陰清膈飲中加入梔子,主要出於以下兩點考慮:
- 清熱瀉火:梔子性寒,味苦,入肺、胃、三焦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之功效。方中以其清泄上焦之熱,緩解因熱邪壅滯所致的咽喉腫痛、口乾舌燥等症狀。
- 解毒消腫:梔子還有解毒消腫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口舌生瘡等症。方中加入梔子,可輔助其他藥物共同發揮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幫助改善病症。
滋陰清膈飲中包含生地黃,主要原因如下:
- 滋陰潤燥: 生地黃性寒,味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涼血、清熱生津、養血潤燥的功效。清膈飲治病機理為熱盛傷陰,燥熱傷肺,因此生地黃可以滋陰潤燥,緩解肺熱燥咳、咽喉乾燥等症狀。
- 涼血止血: 生地黃對於血熱妄行所致的咯血、衄血等症也有止血功效。清膈飲中也可能存在血熱妄行的病機,而生地黃的涼血止血作用可以協同其他藥物達到清熱止血的效果。
滋陰清膈飲中加入甘草,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 滋陰清膈飲以滋陰清熱為主,其中一些藥材如石膏、知母等性寒,容易傷脾胃。甘草性甘平,能緩和藥性,避免寒涼傷脾,使藥物更平和地作用於人體。
- 增強藥效: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緩急止痛、解毒的功效,能增強其他藥材的療效。例如,甘草能與石膏、知母等藥材協同作用,更有效地清熱解毒,達到滋陰清熱的效果。
主治功效
滋陰清膈飲由當歸、白芍、黃柏、黃連、黃芩、梔子、生地黃、甘草八味中藥組成,具有滋陰清熱、瀉火解毒的功效,主治陰虛火旺引起的發熱、口渴、煩躁、失眠、盜汗、尿黃等症狀。
當歸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等功效。常用於治療血虛萎黃、面色蒼白、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產後惡露不盡、腸燥便祕等症。
白芍味酸、苦,性微寒。歸肝、脾經。具有平肝息風、養血調經、斂陰止汗等功效。常用於治療肝陰不足引起的頭痛、眩暈、失眠、多夢、心悸、盜汗、月經不調、崩漏等症。
黃柏味苦、性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滋陰斂瘡等功效。常用於治療肺熱咳嗽、泄瀉、痢疾、瘡瘍腫毒、皮膚瘙癢等症。
黃連味苦,性寒。歸心、肝、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止痢等功效。常用於治療心火亢盛引起的煩躁、失眠、口渴、黃疸、痢疾、泄瀉等症。
黃芩味苦、性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等功效。常用於治療肺熱咳嗽、泄瀉、痢疾、瘡瘍腫毒、皮膚瘙癢等症。
梔子味苦、性寒。歸心、肺、肝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清熱利尿等功效。常用於治療心火亢盛引起的煩躁、失眠、口渴、黃疸、痢疾、泄瀉等症。
生地黃味甘、苦,性寒。歸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滋陰補血等功效。常用於治療陰虛火旺引起的發熱、口渴、煩躁、失眠、盜汗、尿黃等症狀。
甘草味甘、性平。歸脾、肺、心經。具有補氣益中、健脾益氣、清熱解毒、補血活血等功效。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引起的腹痛、泄瀉、嘔吐等症狀。
滋陰清膈飲中,各味中藥互相配合,共同發揮滋陰清熱、瀉火解毒的功效,可有效緩解陰虛火旺引起的各種症狀。
傳統服藥法
當歸1錢半,芍藥(煨)1錢半,黃柏(鹽水炒)1錢半,黃連1錢半,黃芩1錢,山梔1錢,生地黃1錢,甘草3分。
上以水二鐘,煎七分,入童便、竹瀝各半酒盞,食前服。
梅核氣:山氏患咽喉噎塞如梅核,時時噯氣,足冷如冰,用散結化痰湯十數劑罔效,細思之,此陰火也。三陰至項而還,陰虛火炎,故噯氣噎塞足冷耳。用滋陰清膈飲數劑,諸證悉愈。
滋陰清膈散(《證治匯補》)、滋血清肺散(《醫略六書》卷二十二)。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陰虛火旺者慎用。
- 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滋陰清膈飲, 出處:《準繩·類方》卷三引《醫學統旨》。 組成:當歸1錢半,芍藥(煨)1錢半,黃柏(鹽水炒)1錢半,黃連1錢半,黃芩1錢,山梔1錢,生地黃1錢,甘草3分。 主治:陰火上衝,或胃火太盛,致患反胃,食不入,脈洪數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