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氣祛風散

LI QI QU FENG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9%
脾經 18%
肝經 16%
胃經 12%
膀胱經 10%
腎經 8%
膽經 6%
心經 5%
心包經 1%
大腸經 1%
肺經
脾經
肝經
胃經
膀胱經
腎經
膽經
心經
心包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29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理氣祛風散」

中藥方劑「理氣祛風散」主要由青皮、陳皮、枳殼、桔梗、天南星、半夏、烏藥、天麻、川芎、白芷、防風、荊芥、羌活、獨活、白芍、甘草等多種藥材組成。

青皮:性辛溫,味苦,入肝、脾、胃經,具有行氣活血、化瘀消積、降氣止痛等功效。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燥濕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等功效。

枳殼:性寒,味苦,入脾、大腸經,具有理氣行氣、消食化積、降氣止咳等功效。

桔梗:性微寒,味甘辛,歸肺、胃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消癥止血等功效。

天南星:性味辛、溫,歸肺、脾經,具有溫中散寒、祛風除濕、化痰止咳、利水消腫等功效。

半夏:性溫,味辛,入肺、脾、胃經,具有燥濕化痰、利水消腫、溫中止嘔等功效。

烏藥:性溫,味辛、苦,入脾、胃、腎經,具有理氣行氣、補陽行氣、散寒止咳、消腫散結等功效。

天麻:性平,味甘,入肝、腎經,具有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活絡止痛、補益肝腎等功效。

川芎:性溫,味辛,入肝、心、脾經,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止痛、補血養血等功效。

白芷:性溫,味辛,入肺、胃經。具有散風寒、祛風除濕、通竅活絡、止痛消腫等功效。

防風:性溫,味辛,入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祛風除濕、活血止痛等功效。

荊芥:性微溫、味辛,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等功效。

羌活:性辛溫,具有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

獨活:性溫,味辛,歸膀胱、腎經,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

白芍:性微寒,味酸、苦,歸肝、脾經,具有平肝息風、養血調經、緩中止痛、斂陰止汗等功效。

甘草:性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總之,中藥方劑「理氣祛風散」具有理氣祛風、活血化瘀,補益肝腎,行氣止痛的功效,適用於治療口歪眼斜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青皮1錢,陳皮8分,枳殼8分,桔梗7分,南星(制)1錢,半夏(制)1錢,烏藥8分,天麻1錢,川芎8分,白芷7分,防風8分,荊芥7分,羌活1錢,獨活1錢,白芍藥7分,甘草6分。
上(口父)咀。加生薑5片,水2鐘,煎至8分,食前溫服。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中,青皮、陳皮、枳殼、桔梗、天南星、半夏、烏藥、天麻、川芎、白芷、防風、荊芥、羌活、獨活、白芍、甘草等中藥均具有理氣祛風、通絡止痛的功效,可共同發揮作用,從而達到治療口眼歪斜的目的。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服用後可能會出現口乾、便秘、腹脹等症狀,因此在服用前應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貝爾氏癱瘓顏面神經麻痺

相同名稱方劑


理氣祛風散, 出處:《古今醫鑑》卷二。 組成:青皮1錢,陳皮8分,枳殼8分,桔梗7分,南星(制)1錢,半夏(制)1錢,烏藥8分,天麻1錢,川芎8分,白芷7分,防風8分,荊芥7分,羌活1錢,獨活1錢,白芍藥7分,甘草6分。 主治:口眼歪斜。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