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麥糵丸

DA MAI NIE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1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5%
胃經 24%
肺經 16%
腎經 8%
肝經 8%
心經 7%
大腸經 6%
小腸經 0%
心包經 0%
三焦經 0%
脾經
胃經
肺經
腎經
肝經
心經
大腸經
小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29

主治功效


大麥糵丸:溫中健脾、消食化積

大麥糵丸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成分包括大麥、白朮、人參、枳殼、檳榔、半夏、橘皮、薏苡仁、乾薑、大黃、醋、厚朴、生薑、甘草。

大麥具有健脾胃、利水滲濕、生津止渴、消食化積、補氣、和胃消食、清熱解渴、止汗固表等多種功效。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人參具有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等功效。

枳殼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檳榔具有驅蟲殺蟲、降氣除煩、消食化積、利水消腫等功效。

半夏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

橘皮具有利水滲濕、止嘔、清熱利尿、理氣行氣、降氣、燥濕、健脾胃、理氣、止咳化痰、解魚蟹毒等功效。

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入脾、肺、腎經,功能利水消腫、健脾滲濕、清熱排膿、補肺益陰。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

醋能促進血液凝固、抑制細菌生長、清肝火、解毒、活血化瘀、促進消化吸收、軟化血管、降低血壓、殺菌消毒、收斂止血、中和和分解毒素,並幫助其排出體外。

厚朴具有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等功效。

生薑性味辛溫,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大麥糵丸具有溫中健脾、消食化積、利水滲濕、止瀉、止嘔、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收斂固澀、生津止渴等功效。

大麥糵丸主治:傷寒之後,吃進去的東西不消化,腹部和肋部感到空虛又脹滿。

傳統服藥法


大麥糵(炒黃)1兩,白朮1兩半,人參1兩半,枳殼(去瓤,麩炒)1兩,檳榔(銼)1兩,半夏(湯洗7遍,焙)1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薏苡仁(炒)1兩,乾薑(炮)1兩,大黃(細銼,醋炒)1兩,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1兩,甘草(炙)3分。
堅筋倍力。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15丸,加至20丸,空心米飲送下,每日2次。

方劑組成解釋


  • 大麥:味甘、性平,具有健脾消食、清熱解毒的功效。
  • 白朮:味苦、甘、性溫,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的功效。
  • 人參:味甘、微苦、性平,具有大補元氣、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功效。
  • 枳殼:味苦、辛、性微溫,具有理氣、行氣、寬胸的功效。
  • 檳榔:味苦、辛、性溫,具有行氣、消積、殺蟲的功效。
  • 半夏:味辛、苦、性溫,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
  • 橘皮:味辛、苦、性溫,具有理氣、燥濕、化痰的功效。
  • 薏苡仁:味甘、淡、性平,具有健脾利濕、清熱排膿的功效。
  • 乾薑:味辛、性熱,具有溫中散寒、回陽救逆的功效。
  • 大黃:味苦、寒,具有瀉火通便、涼血解毒的功效。
  • 醋:味酸、性溫,具有開胃消食、散瘀止痛的功效。
  • 厚朴:味辛、苦、性溫,具有行氣、寬中、燥濕的功效。
  • 生薑:味辛、性溫,具有發汗解表、溫中止嘔的功效。
  •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緩急止痛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胃腸道不適。
  • 服用本方期間,应注意飲食清淡,忌食生冷油膩、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神經性厭食症

相同名稱方劑


大麥糵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三十二。 組成:大麥糵(炒黃)1兩,白朮1兩半,人參1兩半,枳殼(去瓤,麸炒)1兩,檳榔(銼)1兩,半夏(湯洗7遍,焙)1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薏苡仁(炒)1兩,乾薑(炮)1兩,大黃(細銼,醋炒)1兩,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1兩,甘草(炙)3分。 主治:堅筋倍力。主治:傷寒後,飲食不消,腹脅虛滿。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