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氣保生丸

YI QI BAO SHENG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點點經》卷一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2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9%
脾經 14%
肝經 14%
心經 13%
腎經 12%
胃經 9%
膀胱經 5%
大腸經 4%
膽經 3%
三焦經 1%
心包經 0%
肺經
脾經
肝經
心經
腎經
胃經
膀胱經
大腸經
膽經
三焦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 中藥方劑「益氣保生丸」
  • 主治功效:傷酒:飲酒過度所導致的身體不適症狀,包括頭痛、噁心、嘔吐、腹瀉、疲倦、口渴、口苦、小便黃等。
  •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 神麴:消食化積、健脾胃、除煩。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 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
  • 蔥白:發散風寒、解表透疹、發汗解表、通陽、利尿、解毒、祛風除濕、安胎、驅蟲殺蟲、通經絡、清熱解毒。
  • 生地黃: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
  • 白朮: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 陳皮: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
  • 遠志:安神益智、利水消腫、止咳化痰、清熱解毒。
  • 車前子: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清肺化痰、降氣止咳、補血養肝、清肝明目、瀉下。
  • 黃耆: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
  • 秦艽:清熱瀉火、祛風除濕、清熱利尿和強筋骨。
  • 杜仲:補氣、強筋骨、補益肝腎、安胎、補腎。
  • 葛根:散風熱、發汗解表、止血、生津止渴、解酒毒、透疹、止瀉和清熱解毒。
  • 火麻仁:瀉下、利水滲濕、活血化瘀、清熱利尿、潤肺、降氣和潤燥。
  • 人尿:利尿通淋、清熱解毒、祛風除濕。
  • 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
  • 天門冬:滋陰、潤肺、清熱、止咳、清熱利尿、清肺熱利咽、潤燥、補氣、止血、清熱解毒。
  • 肉蓯蓉: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道。
  • 金箔: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消炎止痛。
  • 總結: 中藥方劑「益氣保生丸」由多種中藥材組成,具有消食化積、健脾胃、除煩、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止咳化痰、燥溼、活絡止痛、安神益智、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等多種功效。

傳統服藥法


真神曲(系六月六日造者良,研細,用黑羊肉2斤,煮爛取計,去滓,炒曲文武火焙乾入藥)1斤,當歸(酒洗)4兩,白芍(乳蒸)1兩,川芎(童便、蔥汁炒)3兩,生地(酒炒)1兩,白朮(土炒)2兩,茯苓(乳蒸)3兩,陳皮(童便炒)2兩,遠志(豬心血炒)2兩,車前子(鹽水炒)2兩,黃耆(蜜炙)3兩,秦艽(蜜炙)3兩,懷膝(酒炒)3兩,杜仲(鹽水炒)3兩,粉葛(醋炒)1兩,麻仁(乳蒸,童便炒)3兩,黃芩(酒炒)3兩,天冬(童便炒)2兩,肉蓯蓉(去甲,童便炒)3兩,金箔(擂細和勻)300張。
調補。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錢,早晨開水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以神麴為君藥,具有補氣、和胃、止嘔的功效。當歸、白芍、川芎為臣藥,具有補血、活血、止痛的功效。蔥白、生地黃、白朮、茯苓、陳皮、遠志、車前子、黃耆、秦艽、杜仲、葛根、火麻仁、人尿、黃芩、天門冬、肉诹蓉、金箔等為佐藥,具有補氣、養血、和胃、止嘔的功效。諸藥合用,共奏補氣養血、和胃止嘔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補氣養血、和胃止嘔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同名稱方劑


益氣保生丸, 出處:《點點經》卷一。 組成:真神曲(繫6月6日造者良,研細,用黑羊肉2斤,煮爛取計,去滓,炒曲文武火焙乾入藥)1斤,當歸(酒洗)4兩,白芍(乳蒸)1兩,川芎(童便、蔥汁炒)3兩,生地(酒炒)1兩,白朮(土炒)2兩,茯苓(乳蒸)3兩,陳皮(童便炒)2兩,遠志(豬心血炒)2兩,車前子(鹽水炒)2兩,黃耆(蜜炙)3兩,秦艽(蜜炙)3兩,懷膝(酒炒)3兩,杜仲(鹽水炒)3兩,粉葛(醋炒)1兩,麻仁(乳蒸,童便炒)3兩,黃芩(酒炒)3兩,天冬(童便炒)2兩,肉蓯蓉(去甲,童便炒)3兩,金箔(擂細和勻)300張。 主治:調補。主治:傷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