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益氣保生丸中加入神麴,主要是因為神麴具有以下兩個作用:
- 消食化積: 神麴為麥芽的加工品,具有消食化積、健脾開胃的功效。益氣保生丸主要用於脾胃氣虛、食少乏力、面色萎黃等症,神麴的加入可以幫助消化吸收,促進食慾,提高藥物療效。
- 調和藥性: 神麴性溫,可以調和方中其他藥材的寒涼之性,避免藥物寒涼傷脾胃,更適合脾胃氣虛的患者服用。同時,神麴的加入還可以緩解藥物的燥性,避免藥物過於燥烈,有利於患者的恢復。
益氣保生丸中加入當歸,主要考量其以下兩個功效:
- 補血活血: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養血、活血調經之效。方中加入當歸,可補益心脾,促進氣血生成,改善氣虛血虧之症。
- 潤燥養陰:當歸兼具潤燥作用,可滋養陰血,緩解氣虛所致的津液不足、口乾舌燥等症狀。
因此,益氣保生丸中加入當歸,可起到補血活血、潤燥養陰的作用,與方劑整體益氣養血、滋陰補虛的功效相輔相成。
益氣保生丸中包含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養血柔肝: 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止痛止痙的功效。可緩解肝氣鬱結,氣血不足導致的胸脅疼痛、月經不調等症狀,與方劑中的補氣藥材相輔相成,協調氣血,促進身體康復。
- 緩解藥性: 方劑中可能含有較為溫燥的藥材,白芍的寒涼性質有助於緩解這些藥材的燥熱之性,避免過於燥烈傷陰,使藥性更平和,更適合長期服用。
益氣保生丸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行氣: 川芎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益氣保生丸旨在益氣養血,但若氣血運行不暢,則藥效難以發揮。川芎可促進氣血運行,使藥效更好地發揮。
- 疏散風寒: 川芎還具有一定的疏散風寒作用,可與方中其他藥物協同,更好地治療風寒感冒引起的氣虛乏力、頭昏頭痛等症狀。
益氣保生丸方中加入蔥白,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發散風寒,宣通鼻竅:蔥白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發散風寒、宣通鼻竅的功效。對於因風寒入侵而導致的鼻塞、流涕等症狀,蔥白可起到疏風散寒,恢復鼻竅通暢的作用。
- 增強藥效,輔助療效:蔥白與其他藥材配伍,可以增強藥物的功效,起到協同作用。例如,蔥白與黃芪、人參等補氣藥物配伍,可以更好地補益氣血,提高藥效。
益氣保生丸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原因在於:
- 滋陰降火: 生地黃性寒,味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養血、清熱涼血的功效。益氣保生丸的主要功效是益氣補血、滋陰降火,而生地黃可以幫助清熱降火,防止燥熱傷陰,使補益效果更佳。
- 配伍協調: 益氣保生丸中的其他藥材多為溫補之品,如人參、黃芪等,容易造成燥熱。生地黃的加入可以起到中和溫燥的作用,使藥性平衡,避免補益過度。
益氣保生丸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益氣:白朮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功。方劑中加入白朮,可以補益脾胃之氣,促進脾胃運化,提高機體的免疫力,達到益氣保生的目的。
- 燥濕止瀉:白朮亦可燥濕止瀉,對於脾胃虛弱、濕邪困脾所致的腹瀉、食少便溏等症狀有輔助治療作用。配合方劑中的其他藥物,能更好地達到益氣健脾、固護腸胃的效果。
益氣保生丸中加入茯苓,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 健脾利濕,益氣生津: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益氣生津之效。益氣保生丸以益氣為主,而脾為氣血生化之源,茯苓健脾利濕,有助於脾胃運化,增強氣血生成,更好地達到益氣目的。
- 協調藥性,利於吸收:茯苓甘淡滲透力強,可以調和藥性,利於其他藥物吸收。益氣保生丸中多為溫補藥物,茯苓可以起到緩解藥性,防止燥熱之弊,使藥力更加平和有效。
益氣保生丸中加入陳皮,主要原因有二:
一、理氣健脾: 陳皮味辛性溫,具有理氣健脾之功效。益氣保生丸主要用於益氣補虛,而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若脾胃虛弱,則氣血不足,難以達到益氣補虛之目的。陳皮理氣健脾,能促進脾胃運化,使藥物有效吸收,更好地發揮益氣補虛之效。
二、降逆止嘔: 陳皮還具降逆止嘔之功效。益氣保生丸中常加入一些溫補之品,如人參、黃芪等,容易引起上逆,出現嘔吐等症狀。陳皮能降氣止嘔,緩解溫補藥物引起的副作用,使藥物更安全有效。
益氣保生丸中加入遠志,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方面功效:
- 益智安神,開竅醒神:遠志味苦辛,性溫,入心、肺、腎經,具有安神益智、開竅醒神的功效。其能振奮心脾,使心神安定,消除心悸、失眠等症狀,並能改善神志不清、健忘等問題,有助於整體提升元氣。
- 通絡止痛,調和氣血:遠志亦具有通絡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其能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改善氣血循環不暢所引起的胸悶、心痛、肢體麻木等症狀,從而達到益氣保生之效。
益氣保生丸中添加車前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利水消腫: 車前子性寒,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解毒的功效。益氣保生丸常用於治療氣虛濕困、水腫等症,車前子可幫助利水消腫,減輕患者水腫症狀。
- 清熱解毒: 車前子亦具清熱解毒之效,可清解因濕熱所致的發熱、口渴、小便不利等症狀。益氣保生丸中加入車前子,能增強方劑的清熱解毒作用,更全面地治療氣虛濕困所致的各種症狀。
益氣保生丸中包含黃耆,主要原因如下:
- 補氣固表: 黃耆性溫,味甘,入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託毒生肌之效。益氣保生丸主治氣虛乏力、倦怠食少、脾胃虛弱、久病體虛等,而黃耆能補益正氣,提升機體免疫力,對於改善這些症狀有顯著作用。
- 扶正祛邪: 黃耆能增強機體抵抗力,有助於抵禦外邪入侵,並能促進體內毒素排出,起到扶正祛邪的效果。益氣保生丸對於一些氣虛導致的疾病,如慢性呼吸道感染、慢性胃炎等,都能起到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益氣保生丸中加入秦艽,主要原因為其具有 祛風濕、止痺痛、清熱解毒 的功效,有助於治療風濕痺痛、筋骨疼痛等症狀。
秦艽性寒,味苦,入肝、腎經,能 疏散風寒濕邪,對於因風寒濕邪引起的關節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此外,秦艽還有 清熱解毒 的作用,可以幫助清除體內積熱,進而減輕疼痛。
因此,在益氣保生丸中加入秦艽,可以 協同其他藥物,更有效地治療風濕痺痛等症狀,達到益氣保生的目的。
益氣保生丸方中加入杜仲,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補腎壯腰,強筋骨: 杜仲性溫,味甘,入腎經,具有補腎壯腰、強筋骨的功效。方中以其補益腎氣,改善腰膝酸軟,增強體質。
- 降血壓,強心: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杜仲具有降血壓、強心等功效。方中加入杜仲,有助於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免疫力。
杜仲在益氣保生丸中與其他藥材相互配合,共奏益氣補腎、強壯體魄之效。
益氣保生丸中加入葛根,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疏散風熱:葛根具有解表散熱之效,可清熱解毒,緩解因風熱邪氣引起的發熱、口渴、咽痛等症狀,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益氣解表的功效。
- 升陽舉陷:葛根能升發陽氣,有助於改善氣虛、脾虛所致的倦怠乏力、食慾不振、氣短等症狀,與其他藥物共同提高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
總之,葛根在益氣保生丸中起著疏散風熱、升陽舉陷的作用,有助於提升藥方整體的功效。
益氣保生丸中加入火麻仁,主要基於其潤腸通便、滋陰養血的功效。
火麻仁性味甘平,入脾、大腸經,具有潤腸通便、滋陰養血的功效。益氣保生丸以補氣養血為主,但氣血不足往往伴隨腸燥便祕,影響氣血運行。火麻仁能潤滑腸道,促進排便,改善便祕症狀,同時滋陰養血,有助於氣血生化,協同補氣養血之效,使藥效更全面,效果更佳。
益氣保生丸為傳統中醫方劑之一,其配方根據古方而來,旨在補益元氣、調理身體。在該方劑的組成中,竟包含了人尿這一成分,這可能令現代人感到匪夷所思。根據古代中醫學說,人尿被視為一味藥材,稱為「人中黃」或「童便」,認為其性寒、味鹹,具有清熱解毒、滋陰降火的功效。古人使用時多採集健康孩童清晨第一次小便,認為這種尿液純淨無雜質,藥效更佳。益氣保生丸加入人尿的目的,在於利用其清熱利濕的作用,輔助整個方劑達到更好的補氣效果。不過,現代中醫臨床已較少使用人尿作為藥材,對於此類古方中的特殊成分,應根據當代衛生標準與藥物研究進行適當調整或替代,以確保安全有效。
益氣保生丸的組成中包含黃芩,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瀉火,解毒消炎:黃芩味苦寒,歸肺、胃、膽經,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消炎的作用。益氣保生丸旨在益氣補虛,同時兼顧清熱解毒,因此加入黃芩可有效抑制因虛火上炎、內熱壅盛所引起的各種不適,如口乾舌燥、煩躁不安、目赤腫痛等。
- 配伍調和,增強療效:黃芩與方中其他藥物如人參、黃芪等相配伍,可以協同作用,增強療效。例如,黃芩可以抑制人參等補氣藥物的燥熱之性,防止其過於燥烈,同時也能促進補氣藥物的吸收和利用,達到更好的補虛效果。
益氣保生丸中包含天門冬,主要原因如下:
- 滋陰潤肺: 天門冬性寒味甘,入肺、腎經,具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之效。益氣保生丸主治氣陰兩虛、心悸氣短、神疲乏力等症,天門冬可以滋陰潤肺,平衡氣虛之症,改善患者的體力與精神狀態。
- 清熱解毒: 天門冬亦具清熱解毒之效。益氣保生丸部分組成藥材如黃芪、人參等屬溫補藥材,天門冬可以起到平衡藥性,防止補藥過於溫燥的作用,使藥效更加和緩。
益氣保生丸中添加肉蓯蓉,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補腎益精: 肉蓯蓉味甘性溫,入腎經,具有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通便的功效。其含有多種營養成分,如生物鹼、多糖、氨基酸等,能有效改善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頭暈耳鳴、陽痿早洩等症狀,配合其他補益藥材,增強補腎益精的效果。
- 潤腸通便: 肉蓯蓉富含膳食纖維,能促進腸道蠕動,有助於排便通暢。對於年老體弱,腸胃功能衰退者,肉蓯蓉能改善便祕,促進營養吸收,增強體質,達到益氣保生的目的。
益氣保生丸中加入金箔,並非藥效成分,而是古人認為金屬具備某些特殊功效的體現。
金箔在中醫理論中,被認為具有「鎮心安神」「解毒化瘀」「補氣益血」等功效,但這些功效缺乏現代科學依據。實際上,金箔在人體內無法被吸收,也不具有任何藥理作用。
加入金箔更像是古代煉丹術的延伸,以金箔的貴重和稀有來提升藥物的價值和神祕性,而非真正的藥效成分。
主治功效
- 中藥方劑「益氣保生丸」
- 主治功效:傷酒:飲酒過度所導致的身體不適症狀,包括頭痛、噁心、嘔吐、腹瀉、疲倦、口渴、口苦、小便黃等。
-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 神麴:消食化積、健脾胃、除煩。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 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
- 蔥白:發散風寒、解表透疹、發汗解表、通陽、利尿、解毒、祛風除濕、安胎、驅蟲殺蟲、通經絡、清熱解毒。
- 生地黃: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
- 白朮: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 陳皮: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
- 遠志:安神益智、利水消腫、止咳化痰、清熱解毒。
- 車前子: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清肺化痰、降氣止咳、補血養肝、清肝明目、瀉下。
- 黃耆: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
- 秦艽:清熱瀉火、祛風除濕、清熱利尿和強筋骨。
- 杜仲:補氣、強筋骨、補益肝腎、安胎、補腎。
- 葛根:散風熱、發汗解表、止血、生津止渴、解酒毒、透疹、止瀉和清熱解毒。
- 火麻仁:瀉下、利水滲濕、活血化瘀、清熱利尿、潤肺、降氣和潤燥。
- 人尿:利尿通淋、清熱解毒、祛風除濕。
- 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
- 天門冬:滋陰、潤肺、清熱、止咳、清熱利尿、清肺熱利咽、潤燥、補氣、止血、清熱解毒。
- 肉蓯蓉: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道。
- 金箔: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消炎止痛。
- 總結: 中藥方劑「益氣保生丸」由多種中藥材組成,具有消食化積、健脾胃、除煩、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止咳化痰、燥溼、活絡止痛、安神益智、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等多種功效。
傳統服藥法
真神曲(系六月六日造者良,研細,用黑羊肉2斤,煮爛取計,去滓,炒曲文武火焙乾入藥)1斤,當歸(酒洗)4兩,白芍(乳蒸)1兩,川芎(童便、蔥汁炒)3兩,生地(酒炒)1兩,白朮(土炒)2兩,茯苓(乳蒸)3兩,陳皮(童便炒)2兩,遠志(豬心血炒)2兩,車前子(鹽水炒)2兩,黃耆(蜜炙)3兩,秦艽(蜜炙)3兩,懷膝(酒炒)3兩,杜仲(鹽水炒)3兩,粉葛(醋炒)1兩,麻仁(乳蒸,童便炒)3兩,黃芩(酒炒)3兩,天冬(童便炒)2兩,肉蓯蓉(去甲,童便炒)3兩,金箔(擂細和勻)300張。
調補。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錢,早晨開水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補氣養血、和胃止嘔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同名稱方劑
益氣保生丸, 出處:《點點經》卷一。 組成:真神曲(繫6月6日造者良,研細,用黑羊肉2斤,煮爛取計,去滓,炒曲文武火焙乾入藥)1斤,當歸(酒洗)4兩,白芍(乳蒸)1兩,川芎(童便、蔥汁炒)3兩,生地(酒炒)1兩,白朮(土炒)2兩,茯苓(乳蒸)3兩,陳皮(童便炒)2兩,遠志(豬心血炒)2兩,車前子(鹽水炒)2兩,黃耆(蜜炙)3兩,秦艽(蜜炙)3兩,懷膝(酒炒)3兩,杜仲(鹽水炒)3兩,粉葛(醋炒)1兩,麻仁(乳蒸,童便炒)3兩,黃芩(酒炒)3兩,天冬(童便炒)2兩,肉蓯蓉(去甲,童便炒)3兩,金箔(擂細和勻)300張。 主治:調補。主治:傷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