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牙散

龍牙散

LONG YA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千金》卷十七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12

熱/寒比例

偏熱 (1.25)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9%
脾經 15%
心經 15%
肺經 15%
腎經 11%
胃經 7%
膀胱經 4%
大腸經 4%
心包經 2%
小腸經 2%
三焦經 1%
膽經 1%
肝經
脾經
心經
肺經
腎經
胃經
膀胱經
大腸經
心包經
小腸經
三焦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龍牙散方劑中包含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利濕: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功效。龍牙散主治牙痛,而牙痛多因脾胃濕熱、上蒸牙齦所致,茯苓可健脾利濕,清熱降火,從根本上改善牙痛的病因。
  2. 配合其他藥物: 龍牙散中包含其他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藥物,例如黃連、黃柏等,茯苓與之相配,可以起到協同作用,加強藥效。茯苓能增強藥物的滲透性,使其更好地到達病竈,達到更有效的治療效果。

龍牙散中包含雄黃,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方面的功效:

  1. 殺蟲止癢:雄黃性溫,具有較強的殺蟲止癢作用。龍牙散常用於治療皮膚癬症、濕疹等皮膚病,雄黃的加入可以有效抑制病原菌的生長,減輕瘙癢,促進皮膚修復。
  2. 解毒消腫:雄黃具有解毒消腫的功效。龍牙散除了治療皮膚病,也可用於治療一些毒蛇咬傷、蜂蜇等。雄黃的解毒作用可以減輕毒素對人體的傷害,消腫止痛。

總之,龍牙散中加入雄黃,主要源於其殺蟲止癢和解毒消腫的功效,使其在治療相關疾病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龍牙散中加入白芍,主要是因為其緩解疼痛、止血的功效。

白芍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止血的作用。其酸甘味,入肝脾經,可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疼痛,尤其是脘腹疼痛、脅肋疼痛。同時,白芍的收斂止血功效,可幫助止住出血,並促進傷口癒合。

在龍牙散中,白芍與其他藥材配合,可以起到緩解疼痛、止血的功效,有助於治療相關疾病。

龍牙散中包含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涼血: 生地黃性寒,味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功效。龍牙散主治牙痛、口瘡等症,而這些病症多由熱毒上炎所致,生地黃能清熱解毒,涼血止痛,有助於緩解病症。
  2. 滋陰潤燥: 生地黃還具有滋陰潤燥的作用。牙痛、口瘡等症常伴有口乾舌燥、牙齦腫痛等症狀,生地黃能滋陰潤燥,緩解口腔黏膜乾燥,促進傷口癒合。

總之,生地黃在龍牙散中發揮着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的作用,有助於治療牙痛、口瘡等症。

龍牙散中包含石斛,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生津,益胃養陰: 石斛性寒味甘,具有清熱生津、益胃養陰的功效,能有效緩解因燥熱引起的口乾舌燥、胃陰不足等症狀,與龍牙散中其他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藥材相輔相成,增強藥效。
  2. 滋養陰液,增強免疫力: 石斛可滋養陰液,增強機體抵抗力,有助於改善因燥熱、虛損等原因導致的免疫力低下,提高患者的整體治療效果。

龍牙散中加入甘草,主要有兩大原因: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龍牙散中多為辛熱藥物,容易燥熱傷陰,甘草可以緩解藥物的燥熱之性,避免損傷人體正氣。
  2. 補脾益氣: 甘草能補脾益氣,增強人體抵抗力。龍牙散多用於治療外感風寒、咳嗽、氣喘等疾病,甘草可以提升人體抵抗力,有助於更快恢復健康。

龍牙散中加入橘皮,主要是利用其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

橘皮性溫味辛,歸脾、肺經,能疏肝理氣,行氣止痛,且能燥濕化痰,對於脾胃氣滯、痰濕阻滯所致的胸悶、腹脹、食慾不振等症狀,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此外,橘皮還能增強其他藥物的功效,使其更好地發揮作用。例如,與其他理氣藥物配合,可以更有效地行氣止痛,緩解胃痛、腹痛等症狀。

龍牙散中包含川芎,主要是因為川芎具有以下功效,能與方中其他藥材相輔相成,達到治療目的:

  1. 行氣止痛: 川芎能疏通經絡,活血止痛,對於頭痛、牙痛、經痛等症狀有緩解作用。龍牙散本身也主治牙痛,川芎能加強其止痛效果。
  2. 散寒止痛: 川芎還具有散寒止痛的功效,能治療風寒頭痛、風寒牙痛等症狀。龍牙散中加入川芎,可增強其散寒止痛的效果,更有效地治療牙痛。

龍牙散中加入遠志,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開竅醒神:遠志味甘辛,性溫,入心、肺經,具有開竅醒神、安神定志之效。龍牙散主治心神不寧、失眠健忘、癲癇等症,遠志可助其開竅醒神,安神定志,改善患者神志不清、精神恍惚等症狀。
  2. 通絡止痛:遠志還具有一定的通絡止痛作用,可緩解心脈瘀阻所致的胸痛、心悸等症狀。龍牙散中加入遠志,可以更好地疏通心脈,改善心血循環,達到止痛安神之效。

龍牙散中加入鱉甲,是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清熱解毒: 鱉甲性寒,入肝、腎經,具有清熱解毒之效。龍牙散主要用於治療熱毒熾盛、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鱉甲的清熱解毒功效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緩解炎症。
  2. 軟堅散結: 鱉甲具有軟堅散結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瘰癧、癭瘤等疾病。龍牙散中加入鱉甲,可以幫助消散咽喉部的腫塊,緩解疼痛。

龍牙散中加入蜈蚣,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特性:

  1. 通絡止痛: 蜈蚣性溫,具有通經活絡、散瘀止痛的功效,對於風濕痺痛、筋脈拘攣等症狀有顯著療效。龍牙散本身也以祛風止痛為主要功效,蜈蚣的加入,可以加強此方面的作用,更有效地緩解疼痛。
  2. 解毒消腫: 蜈蚣具有解毒消腫、散結止痛的功效,可以治療疔瘡腫毒、蛇蟲咬傷等症。龍牙散中加入蜈蚣,可以增強其解毒消腫的作用,對於一些伴有毒邪入侵的疾病,具有更好的療效。

龍牙散中包含鬼箭羽,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鬼箭羽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熱毒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等症有顯著療效。龍牙散本身也是針對牙痛、口瘡等症的常用方劑,加入鬼箭羽可以增強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效果。
  2. 利水消腫,通絡止痛: 鬼箭羽還具有利水消腫、通絡止痛的作用,對於因濕熱、瘀血等原因導致的牙痛、牙齦腫脹等症也有輔助治療作用。龍牙散中的其他藥材,例如龍骨、牡蠣等,也具有消炎止痛、收斂止血的作用,與鬼箭羽相輔相成,共同發揮療效。

龍牙散中含有烏頭,其原因主要有二:

  1. 祛風止痛: 烏頭性熱,味辛,具有祛風散寒、止痛的功效,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疼痛,如風濕痹痛、腰腿疼痛等,有著顯著的療效。
  2. 活血通絡: 烏頭能夠通經活絡,改善血液循環,對於寒凝血瘀所致的疼痛,如跌打損傷、筋骨扭傷等,也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因此,龍牙散中加入烏頭,旨在充分發揮其祛風止痛、活血通絡的功效,以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

龍牙散中包含羌活,主要原因如下:

  1. 祛風散寒: 羌活味辛性溫,具有祛風散寒、止痛止癢的功效。龍牙散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痹引起的疼痛,羌活可有效驅散寒邪,舒筋活絡,緩解疼痛。
  2. 通絡止痛: 羌活入肝經、膀胱經,可疏通經絡,行氣止痛,對於風寒濕邪阻滯經絡所致的疼痛,具有良好的療效。龍牙散中,羌活與其他藥物配伍,可協同作用,更有效地達到通絡止痛的目的。

龍牙散中添加露蜂房,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露蜂房性涼,味甘,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龍牙散主治牙痛、口瘡、咽喉腫痛等症,露蜂房可輔助清熱解毒,緩解疼痛。
  2. 引藥入齒: 龍牙散以治療牙病為主,露蜂房質輕,可引藥入齒,使藥力直達病竈,增強藥效。同時,露蜂房能吸附牙齒上的細菌和污垢,輔助清熱解毒,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龍牙散中加入珍珠,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清熱解毒:珍珠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對於因熱毒引起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珍珠能起到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的作用。

2. 平肝潛陽:珍珠亦能平肝潛陽,鎮驚安神。對於因肝陽上亢引起的頭暈目眩、失眠多夢等症狀,珍珠能起到平肝潛陽,安神定志的作用。

因此,龍牙散中加入珍珠,可以起到清熱解毒、平肝潛陽的功效,協同其他藥材,達到治療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的效果。

龍牙散中加入桂枝,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解表散寒: 桂枝性溫,味辛,入肺、膀胱經,具有發汗解表、溫經通絡的功效。龍牙散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鼻塞、肢體疼痛等症,桂枝的加入有助於驅散外寒,緩解表證。

2. 溫陽利水: 龍牙散中常配伍具有利水作用的藥物,桂枝的溫陽作用能協同利水藥物,促進水濕排出,有利於緩解水腫、小便不利等症。

龍牙散中加入杏仁,主要考量其潤肺止咳降氣化痰的功效。

杏仁性味苦甘,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降氣化痰的功效。對於燥熱引起的咳嗽、痰多粘稠等症狀,杏仁能清熱潤肺,使痰液稀釋,易於咳出。

此外,杏仁還具有宣肺利氣的作用,能疏解肺氣鬱結,對於肺氣不暢導致的咳嗽、氣喘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因此,龍牙散中加入杏仁,有助於提高方劑的整體療效。

龍牙散中包含防風,主要基於其 祛風止痛 的功效。防風性味辛溫,入膀胱經,具有 散風寒、止痛 的作用,對於風寒濕邪所致的頭痛、齒痛、肢體疼痛等症狀,都有良好的療效。

龍牙散的主要功效為 祛風止痛,清熱解毒,用於治療風熱頭痛、齒痛、咽喉腫痛等症。而防風作為方劑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 協同其他藥物,共同發揮 祛風止痛 的作用,達到治療效果。

龍牙散中含有鬼臼,主要原因如下:

  1. 消腫止痛: 鬼臼性寒,具有消腫止痛的功效,適用於跌打損傷、骨折、腫痛等症狀。龍牙散本身以消腫止痛為主,鬼臼的加入能增強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2. 活血化瘀: 鬼臼亦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加速傷口癒合。與龍牙散中其他活血化瘀藥物配合使用,能更好地治療跌打損傷引起的瘀血腫痛。

龍牙散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益血: 人參為補氣藥,能益氣生津、補血安神,與龍牙散中其他藥材如黃芪、當歸等相配合,可有效提高機體免疫力,改善氣血不足所致的虛弱症狀。

2. 扶正祛邪: 龍牙散主治外感風寒,而人參具有扶正固本的作用,能增強人體抵抗力,抵禦外邪入侵,配合其他藥材,可更有效地驅除風寒,達到治療目的。

因此,人參在龍牙散中發揮著重要的補氣益血、扶正祛邪的作用,有助於提升治療效果。

龍牙散中包含大黃,主要原因有二:

  1. 瀉火解毒: 大黃味苦寒,性峻,入肝、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龍牙散主治火毒攻心,心煩不寐,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等症,大黃在此方中起著瀉火解毒、清熱消炎的作用,能有效緩解心火熾盛、熱毒蘊結所致的症狀。
  2. 通腑導滯: 大黃能通泄大腸,促進腸道蠕動,利於毒素排出體外。龍牙散中常與其他清熱解毒藥物配伍,大黃的通腑作用可以促進藥物下行,加強藥效,達到清熱解毒、通腑導滯的效果。

龍牙散中包含輕粉,乃因其具清熱解毒、燥濕止癢之效。輕粉性寒,味苦,入肝、脾經,能瀉火解毒,尤擅治濕熱蘊結所致之瘡瘍、疥癬、濕疹等症。

龍牙散作為外用藥,其清熱解毒之性,可消炎止癢,而燥濕之效,則能乾燥患處,避免濕氣加重病情。故輕粉之用,實為龍牙散中不可或缺之藥材,有助於治療濕熱瘡瘍,且功效顯著。

龍牙散中包含白朮,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大作用:

  1. 健脾燥濕: 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擅長健脾益氣,燥濕止瀉。龍牙散主治齒齦腫痛、口臭,而白朮可改善脾胃虛弱,脾失健運導致的濕濁內停,從而減輕牙齦腫痛和口臭。
  2. 固齒: 白朮入脾經,脾主運化,能促進營養物質的吸收,而牙齒的生長髮育需要充足的營養。白朮能健脾益氣,增強身體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利用,從而起到固齒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共同改善牙齒問題。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龍牙散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百疰邪氣,飛屍萬病」,為古代中醫針對「疰病」(指傳染性、遷延不癒的虛勞性疾病)及「飛屍」(突然發作的危重症,如急性傳染病或不明原因劇痛)等頑疾所設。其功效核心在於驅邪殺蟲、解毒破積、調補氣血,尤其針對體內潛伏之「蟲毒」(如寄生蟲或病理產物)、外感穢濁之邪,或氣血瘀滯所致的複雜病證。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驅邪殺蟲解毒

    • 雄黃、曾青、鬼臼、烏頭:皆為峻烈之品,雄黃殺蟲解毒,曾青(礦石類)破積逐痰,鬼臼化痰散結,烏頭逐風寒濕邪,共攻體內伏邪。
    • 蜈蚣、露蜂房、狸陰、鸛骨:蟲類與動物藥,攻癥瘕、蝕死肌,尤擅搜剔經絡蟲毒。
    • 鬼箭羽、銅鏡鼻:古代視為辟邪之物,鬼箭羽活血散瘀,銅鏡鼻(含金屬成分)可能用於鎮驚化腐。
  2. 調補正氣以抗邪

    •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四君子湯基礎):益氣健脾,固護中焦,避免攻伐藥傷正。
    • 乾地黃、芍藥、芎藭:滋陰養血活血,針對久病耗傷陰血。
    • 石斛、鱉甲:養陰清虛熱,緩解癆瘵之陰虛內熱。
  3. 行氣活血、化痰通絡

    • 橘皮、蘇子、杏仁:理氣化痰,宣降肺氣,肺主一身之氣,氣行則邪無所附。
    • 桃奴、遠志、桂心:活血開竅,溫通經脈,助藥力透達病所。
  4. 特殊配伍思維

    • 胡燕屎、棗膏:胡燕屎(燕子排泄物)古方中多用於消散癥積,棗膏緩和藥性並護胃。
    • 「蟲從便出」機制:全方峻藥與補藥並用,先攻後調,可能通過瀉下(大黃)、殺蟲(雄黃、蜈蚣)及活血(桃奴、鬼箭羽)協同作用,驅除病理產物。

三、推論可能功效
此方屬**「攻補兼施」之重劑**,推測適用於以下病機:

  • 蟲積夾雜正虛:如寄生蟲感染合併氣血耗損(面色萎黃、羸瘦)。
  • 痰瘀互結之奇症:如癭瘤、瘰癧或皮膚頑瘡,久治不癒者。
  • 外邪內陷成毒:如瘟疫後遺症、穢濁之氣侵襲所致的發熱神昏。

四、治療原理總結
以「毒藥攻邪」為主,輔以扶正,通過殺蟲、化痰、逐瘀、通絡,清除病理產物;同時調補氣血,恢復機體抗病能力,體現「邪去則正安」的傳統思路。

傳統服藥法


龍牙2兩半,茯苓2兩半,雄黃5分,棗膏5分,芍藥5分,乾地黃3分,石斛3分,胡燕屎3分,銅鏡鼻半兩,甘草半兩,橘皮半兩,芎藭半兩,鬼督郵遠志半兩,鱉甲半兩,狸陰2具,蜈蚣1枚,鬼箭羽1兩,烏頭1兩,羌活1兩,露蜂房1兩,曾青1兩,真珠1兩,桂心1兩,杏仁1兩,防風1兩,桃奴1兩,鬼臼1兩,鸛骨1兩,人參1兩半,大黃1兩半,蘇子4合,白朮2兩。
上藥治下篩。
每服1刀圭,酒下。以知為度,當有蟲從便出。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龍牙散有毒,使用時應遵醫囑。

相同名稱方劑


龍牙散, 出處:《千金》卷十七。 組成:龍牙2兩半,茯苓2兩半,雄黃5分,棗膏5分,芍藥5分,乾地黃3分,石斛3分,胡燕屎3分,銅鏡鼻半兩,甘草半兩,橘皮半兩,芎藭半兩,鬼督郵遠志半兩,鱉甲半兩,狸陰2具,蜈蚣1枚,鬼箭羽1兩,烏頭1兩,羌活1兩,露蜂房1兩,曾青1兩,真珠1兩,桂心1兩,杏仁1兩,防風1兩,桃奴1兩,鬼臼1兩,鸛骨1兩,人參1兩半,大黃1兩半,蘇子4合,白朮2兩。 主治:百疰邪氣,飛屍萬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