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驚定痙散

鎮驚定痙散

ZHEN JING DING JING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15

熱/寒比例

偏寒 (0.67)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3%
心經 22%
肺經 18%
脾經 12%
胃經 9%
腎經 7%
膀胱經 2%
小腸經 2%
大腸經 2%
肝經
心經
肺經
脾經
胃經
腎經
膀胱經
小腸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鎮驚定痙散方中包含犀角,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涼血止痙: 犀角性寒,味苦鹹,入心、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痙的功效。對於因熱毒內盛、血熱妄行而導致的驚厥、抽搐等症狀,犀角具有很好的療效。
  2. 鎮驚安神: 犀角還具有鎮驚安神的功效,可以緩解因心神不安、驚恐不安而引起的失眠、多夢、心悸等症狀。

然而,由於犀牛瀕臨滅絕,現今已禁止使用犀角入藥。 需尋找其他藥材替代,以達到同樣的療效。

鎮驚定痙散中加入冰片,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開竅醒神,定驚止痙: 冰片性寒,味辛,入心經,具有開竅醒神、清熱解毒、止痛止痙的功效。對於因熱邪內擾、神志不清、驚厥抽搐等症,冰片可通過開竅醒神,清熱解毒,達到鎮驚定痙的效果。

2. 芳香透表,化瘀止痛: 冰片氣味芳香,具有芳香透表,化瘀止痛的功效。對於因瘀血阻絡、經絡不通引起的疼痛、麻木等症狀,冰片可通過芳香透表,化瘀止痛,達到舒緩疼痛,改善症狀的效果。

鎮驚定痙散中加入麝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 開竅醒神: 麝香氣味芳香,性溫,入心經,具有開竅醒神、闢穢化濁之效。對於因心神不安、驚悸癲癇等症引起的痙攣,麝香能迅速透達心竅,振奮心氣,使神志清醒,緩解痙攣。

二、 通絡止痛: 麝香亦能通經絡,散瘀血,止痛。對於因氣血不通、經絡阻滯引起的疼痛痙攣,麝香能促進氣血流通,舒筋活絡,緩解疼痛,達到止痙之效。

鎮驚定痙散中加入玳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平肝熄風:玳瑁性寒,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平肝熄風之效。可有效抑制肝陽上亢,防止痙攣發作。對於因肝風內動、熱極生風引起的驚癇、抽搐等症,具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2. 鎮心安神:玳瑁亦能入心經,具安神定志之效。可有效安撫心神,消除煩躁不安,降低驚恐發作的頻率。對於因心神不寧、驚悸不安引起的失眠、多夢、易驚等症狀,具有緩解作用。

綜上,玳瑁在鎮驚定痙散中起到平肝熄風、鎮心安神的作用,有助於改善驚癇、抽搐等症狀。

鎮驚定痙散是一種常用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因驚恐、焦慮或癲癇引起的痙攣症狀。其中,雄黃作為此方劑的一個重要組成成分,具有特定的藥理作用。

雄黃,即硫化砷,歷史上被廣泛應用於中醫藥中。它具有強烈的鎮靜和解痙效果,能夠有效降低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從而緩解由情緒波動或精神因素引起的驚厥和痙攣。此外,雄黃還具備抗菌和抗毒的特性,能增強身體抵抗力,對於因感染或中毒引起的病症也有輔助療效。

然而,由於雄黃中含有砷元素,長期或過量使用可能會對人體造成毒害。因此,在使用鎮驚定痙散時,需謹慎掌握劑量,並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使用,以確保安全和療效的平衡。

鎮驚定痙散中包含牛黃,主要原因有二:

一、 清熱解毒,鎮驚安神: 牛黃性寒,味苦,入心、肝經,具有清熱解毒、鎮驚安神之效。對於因熱毒內擾、神志不清、驚厥抽搐等症狀,牛黃能起到清熱解毒、鎮驚安神的作用,緩解患者的症狀。

二、 開竅醒神: 牛黃具有開竅醒神之效,能通達心竅,改善神志不清、昏迷等症狀。對於因熱毒矇蔽心竅、神志不清的患者,牛黃能起到開竅醒神的作用,使患者恢復清醒。

鎮驚定痙散中使用琥珀,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安神定驚: 琥珀味甘鹹,性平,入心、肝經,具有鎮心安神、定驚止痙的功效。其能平息心神躁動,舒緩驚恐不安,對於驚悸失眠、癲癇抽搐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2. 活血化瘀: 琥珀還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夠改善血液循環,促進血瘀消散,對於因血瘀引起的驚厥、肢體麻木等症狀亦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因此,琥珀在鎮驚定痙散中,既能安神定驚,又可活血化瘀,協同其他藥物,發揮更好的鎮驚止痙效果。

鎮驚定痙散中加入硃砂,主要原因如下:

  1. 鎮心安神: 硃砂性寒,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清熱解毒之效。對於因心神不安、驚悸失眠、癲癇抽搐等症狀,硃砂能起到鎮靜安神、平息躁動的作用。
  2. 化瘀止痛: 硃砂亦具化瘀止痛之效,可改善因瘀血阻滯所致的疼痛、麻木等症狀,輔助治療因瘀血引起的驚厥、痙攣。

因此,鎮驚定痙散中加入硃砂,旨在通過其鎮心安神、化瘀止痛的作用,達到治療驚悸、癲癇、痙攣等病症的目的。

鎮驚定痙散方中含有金箔,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鎮心安神:金箔性寒,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清熱解毒之效。對於驚癇、癲狂等症,可起到平息躁動、安定心神的作用。
  2. 化瘀止痛:金箔具有活血化瘀之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對於因瘀血阻滯而引起的驚厥、痙攣,可起到緩解疼痛、改善循環的作用。

因此,鎮驚定痙散中加入金箔,旨在通過其鎮心安神、化瘀止痛的功效,達到治療驚癇、癲狂等症的目的。

鎮驚定痙散中包含安息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安息香具有鎮驚止痙之效:安息香性溫,味辛,入肺、心、肝經,能行氣活血,止痛解痙,對於驚癇、抽搐、痙攣等症狀具有較好的改善作用。其揮發油成分能直接作用於神經系統,起到鎮靜安神的作用。
  2. 安息香與其他藥物配伍協同增效:鎮驚定痙散中多含有其他鎮驚定痙藥物,如全蠍、蜈蚣、僵蠶等。安息香與這些藥物配伍使用,能起到協同增效的作用,加強鎮驚定痙的效果。同時,安息香的溫性也能緩解其他藥物的寒性,使其更易於被人體吸收利用。

鎮驚定痙散中加入白僵蠶,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息風止痙: 白僵蠶性寒,味甘鹹,入肝經,具有息風止痙、解毒散結之效。對於因肝風內動引起的驚癇、抽搐、肢體麻木等症狀,白僵蠶能有效平息肝風,使痙攣停止。
  2. 疏散風熱: 白僵蠶亦能疏散風熱,對於風熱襲表,導致的發熱、口渴、咽痛等症狀,白僵蠶能清熱解毒,緩解病情。

因此,鎮驚定痙散中加入白僵蠶,既能息風止痙,又能疏散風熱,有助於治療因風熱內侵引起的驚癇、抽搐等症狀。

鎮驚定痙散中加入寒水石,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清熱瀉火,鎮驚安神: 寒水石性寒,味甘鹹,入心、肝經,具有清熱瀉火、鎮驚安神之功效。對於因熱邪內擾,心神不寧所致的驚悸、失眠、癲癇等症,寒水石可起到清心瀉火,鎮心安神的作用。

二、化痰止咳,平肝熄風: 寒水石亦能化痰止咳,平肝熄風。對於因痰熱內阻、肝風內動所致的驚厥、抽搐等症,寒水石可起到化痰止咳,平肝熄風,從而鎮驚定痙的作用。

鎮驚定痙散中加入天南星,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1. 化痰開竅,鎮驚止痙:天南星味辛、苦,性溫,入肺、脾經,具有化痰開竅、鎮驚止痙的功效。其能化解痰濁阻滯,通達經絡,使神志清醒,達到鎮驚止痙的效果。
  2. 配伍增效:天南星與方劑中其他藥物相配伍,可發揮協同作用,更有效地達到治療目的。例如,與其他化痰藥物配合,可加強化痰效果;與其他鎮驚藥物配合,可增強鎮驚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範疇廣泛,主要針對「神昏竅閉、風痰動風、熱毒內擾」三大病機而立。

  1. 急症閉竅:如「中惡氣絕」「中風不語」等,屬邪氣壅塞心胞(心包),導致神明受阻,需急開其閉。
  2. 熱擾心神:「疫毒煩躁」「神昏瞀亂」等,反映熱毒或痰火擾亂心神,出現譫妄、躁動。
  3. 風痰痙厥:「癲狂癇厥」「小兒急驚」等,皆因風痰上涌、肝風內動,引發抽搐、眩暈、流涎等症。

其功效核心在於「清熱解毒以安神,化痰熄風以定痙」,符合中醫「熱極生風」「痰迷心竅」的理論框架。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全方以「犀角(現用水牛角代)、牛黃」為君藥,配伍多類珍稀藥材,構成「開竅-解毒-鎮驚-化痰」四層作用:

  1. 清熱解毒開竅

    • 犀角/牛黃:清心涼血解毒,直折心肝熱毒。
    • 冰片/麝香:芳香走竄,通關開竅,助邪熱外透。
    • 金箔/朱砂:質重鎮心安神(朱砂兼清心火)。
  2. 豁痰熄風定痙

    • 膽星/僵蠶:化痰通絡,僵蠶更擅熄風止痙。
    • 生鐵落/寒水石:重鎮潛陽,寒水石清熱瀉火,共抑肝風。
    • 羊角蟲(推測為天牛科蟲類):蟲類搜風,助通絡止搐。
  3. 扶正安神固本

    • 玳瑁/琥珀:玳瑁清熱平肝,琥珀活血安神,兼防痰瘀互結。
    • 安息香:行氣活血,助藥力通達。
  4. 辟穢解毒

    • 雄黃:燥濕祛痰,辟穢解毒,但須注意其毒性。

【方劑特色】
此方集「涼開(安宮牛黃丸類)」「熄風(羚角鉤藤湯類)」於一身,尤重「蟲類藥與金石藥」並用,體現「急症治標」思維:

  • 以香藥開竅治其「閉」,犀角清熱治其「因」,重鎮藥定其「風」,蟲類藥通其「絡」。
  • 適用於熱、痰、風交織之急症,對現代醫學「腦炎、癲癇持續狀態」等或有啟發,然須依具體證候加減。

(註:原方犀角現已禁用,臨床以水牛角濃縮粉替代。)

傳統服藥法


犀角1兩,冰片3錢,麝香1錢,玳瑁1兩,雄黃3錢,牛黃3錢,琥珀1兩,朱砂5錢,金箔50頁,安息香3錢,羊角蟲20個,僵蠶1兩,生鐵落3錢,寒水石1兩,膽星1兩。
清熱安神,鎮痙定癇。
上為極細末。
每服1錢輕者減半;小兒1歲以上者每服1分,5歲以下者每服2分,白開水送下。
忌食辣腥刺激性食物。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鎮驚定痙散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時應遵醫囑,不可擅自服用。

相關疾病


心情煩燥梅尼爾氏病動脈粥樣硬化心絞痛癲癇腦中風小兒驚巒心內膜炎心律不整原發性高血壓腦炎心肌梗塞心包炎心肌炎低血壓慢性腎衰竭病毒性腦膜炎四肢麻痺癱瘓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

相同名稱方劑


鎮驚定痙散,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沈陽方)。 組成:犀角1兩,冰片3錢,麝香1錢,玳瑁1兩,雄黃3錢,牛黃3錢,琥珀1兩,朱砂5錢,金箔50頁,安息香3錢,羊角蟲20個,僵蠶1兩,生鐵落3錢,寒水石1兩,膽星1兩。 主治:清熱安神,鎮痙定癇。主治:中惡氣絕,中風不語,中諸毒物,疫毒煩躁,吐逆悶脹,邪入心胞,神昏瞀亂,頭目眩暈,心悸不眠,癲狂癇厥;小兒急驚,卒中容忤,精神錯亂,風痰流涎,四肢搐搦。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