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改定化毒丹」中加入牛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清熱解毒: 牛黃味苦甘,性涼,入心、肝、膽經。具有清熱解毒、鎮驚開竅、化瘀止痛的功效。對於熱毒熾盛、神昏譫語、咽喉腫痛、癰腫疔瘡等症狀,能起到很好的治療作用。
- 開竅醒神: 牛黃能通利九竅,開竅醒神,對於因熱毒矇蔽心神、神志不清、昏迷不醒等症狀,能起到醒腦開竅、清熱解毒的作用。
因此,在「改定化毒丹」中加入牛黃,可以有效地清熱解毒、開竅醒神,提高藥方療效。
改定化毒丹中加入琥珀,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一、清熱解毒:琥珀性味甘平,入心、肝經,具有清熱解毒、定驚安神之效。其能化解外感熱毒,並可清利心火,對於熱毒熾盛、神志不清、驚厥抽搐等症狀具有一定的療效。
二、活血化瘀:琥珀具有一定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對於熱毒瘀阻、血脈不通所致的症狀,如腫痛、瘀血等,具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改定化毒丹」方劑中加入「血竭」的主要原因如下:
- 活血化瘀,止痛生肌: 血竭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生肌止血的功效。對於毒邪入侵、血脈瘀阻所導致的疼痛、腫脹、潰爛等症狀,血竭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加速傷口癒合。
- 解毒止痛,促進排毒: 血竭具有較好的解毒作用,能化解毒素,減輕毒素對人體的傷害。同時,血竭還能止痛,減輕毒邪入侵所造成的疼痛。
「改定化毒丹」中包含雄黃,主要源於其解毒辟邪之效。雄黃性溫,味辛,入肝、心經,具有解毒、殺蟲、燥濕、止痛之功效。
古人認為雄黃能化解毒素,驅散瘴氣,故常用於治療瘟疫、蛇蟲咬傷、濕邪引起的疾病。此外,雄黃亦可用於外用,治療皮膚病、癬瘡等。因此,在「改定化毒丹」中加入雄黃,旨在加強其解毒、殺菌、消炎的作用,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改定化毒丹中加入硃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 硃砂性寒,入心經,具有清熱解毒、鎮驚安神之效。針對熱毒熾盛、神昏譫語等症狀,硃砂可起到清熱解毒、鎮心安神的作用,有助於緩解病情的發展。
- 鎮心安神: 硃砂還具有一定的鎮心安神作用,可用於治療熱病神志不清、心煩不寧等症狀。在化毒丹中加入硃砂,可以幫助患者安定心神,緩解焦慮不安,提高治療效果。
「改定化毒丹」方劑中加入「鐘乳石」,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 鐘乳石性寒,味甘,入肝、胃經,具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效。方劑中若有熱毒鬱結之症,鐘乳石可協助清熱解毒,緩解熱毒對人體的傷害。
- 化瘀止痛: 鐘乳石亦具有活血化瘀之效,可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對於因熱毒引發的疼痛,鐘乳石有助於化瘀止痛,緩解不適。
故「改定化毒丹」加入鐘乳石,旨在發揮其清熱解毒、化瘀止痛的功效,進一步提升方劑的療效。
「改定化毒丹」方劑中含有「犀角」的主要原因有二:
一、 清熱解毒之效: 犀角性寒,味苦鹹,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熱毒熾盛所引起的各種病症,如溫病、熱毒瘡瘍、目赤腫痛等。
二、 鎮驚安神之效: 犀角亦有鎮驚安神之效,能用於治療熱病神昏譫語、驚厥抽搐等症。
然而,隨着犀牛的瀕危,犀角已被禁止使用,需尋找其他藥材替代,以達到相同或相似的療效。
「改定化毒丹」方劑中加入烏梢蛇,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解毒化瘀:烏梢蛇性平味甘,入肝經,具有祛風解毒、活血化瘀之功效。蛇毒本身亦有毒性,但烏梢蛇能解蛇毒,並能化解其他毒素,對於因毒邪入侵而導致的瘡瘍腫毒、跌打損傷等症狀有良好療效。
- 疏通經絡:烏梢蛇善於走竄經絡,能通經活絡、舒筋活血,配合其他藥物,能更有效地將藥力引導至病竈部位,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改善症狀。
改定化毒丹中加入冰片,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點功效:
- 清熱解毒: 冰片性寒,味辛,能清熱解毒,尤其對於熱毒引起的瘡瘍腫痛、咽喉腫痛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 開竅醒神: 冰片具有芳香開竅的作用,可以提神醒腦,並能通透經絡,促進藥物吸收和發揮藥效。
在化毒丹中加入冰片,可以增強清熱解毒功效,同時也能促進藥物吸收,更有效地治療熱毒引起的疾病。
「改定化毒丹」方劑中加入麝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開竅醒神,解毒通竅: 麝香性溫,氣味芳香,具有開竅醒神、通經活絡、解毒止痛的功效。其芳香之氣可直達心竅,能迅速解除毒邪阻滯經絡,使神志清醒,並能促進毒素排出,減輕毒素對人體的損害。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麝香能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對於毒邪入侵導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其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毒素的代謝和排出,而消腫止痛的作用則可以緩解毒素引起的疼痛和炎症反應。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改定化毒丹》為治療梅毒(古稱「楊梅瘡」)的專方。梅毒在中醫屬「穢瘡」「霉瘡」範疇,其病機多與濕熱毒邪深伏血分、腐蝕筋骨有關。此方以解毒透毒、通絡散結為主,兼清血分之熱,契合梅毒晚期見筋骨疼痛、潰瘍難癒等證候。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全方以「解毒—活血—透達」為核心思路,層次如下:
解毒攻毒:
- 牛黃清心瀉火,解毒散結;雄黃燥濕殺蟲,直攻穢毒。
- 犀角(現以水牛角代)涼血解毒,針對血分熱毒;辰砂(硃砂)清鎮安神,兼解瘡毒。
- 此組藥集中清解深入血分之毒邪,符合「毒邪內陷」之病機。
活血通絡:
- 血竭散瘀生新;琥珀活血通經,兼寧心神。
- 鯪甲(穿山甲)透達經絡,搜剔毒邪;烏蛇祛風通絡,擅治頑痹。
- 梅毒久病易致氣血壅滯,此類藥破瘀通絡,助毒邪外透。
壯骨透毒:
- 鹿脛骨補益筋骨,強健精髓;鐘乳石溫腎壯骨,助托毒外出。
- 梅毒晚期易損筋骨,此二藥扶正固本,引藥直達病所。
芳香開竅:
- 麝香、龍腦(冰片)辛香走竄,開閉透毒,引藥力深入。
- 梅毒穢濁之邪易蒙蔽氣機,此類藥助諸藥穿透穢阻。
輔佐與送服:
- 以神曲糊丸助消化吸收,沙糖湯送下取其甘緩和血;虛者用人參湯扶正祛邪,防攻伐傷正。
【整體治療原理】
全方以「清解血毒為主,通絡透達為輔」,透過涼血解毒、活血散結、透達筋骨等作用,促使深伏之毒邪分化,並借芳香藥物引導藥力透達病所。其組方反映中醫「給邪出路」的思維,攻邪兼顧正氣,對應梅毒晚期正虛毒熾之複雜病機。
傳統服藥法
牛黃(真者)4分,琥珀5分,血竭1錢半,雄黃1錢半,辰砂1錢半,鹿脛骨1錢半,鯪甲1錢半,鐘乳2錢,犀角1錢半,烏蛇1錢半,龍腦3分,麝香2分。
上為末,神曲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15丸,沙糖湯送下;虛者,人參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使用時應遵醫囑。
相同名稱方劑
改定化毒丹, 出處:《梅瘡證治秘鑑》卷下。 組成:牛黃(真者)4分,琥珀5分,血竭1錢半,雄黃1錢半,辰砂1錢半,鹿脛骨1錢半,鲮甲1錢半,鍾乳2錢,犀角1錢半,烏蛇1錢半,龍腦3分,麝香2分。 主治:梅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