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十寶丹中含有牛黃,主要原因如下:
- 清熱解毒,開竅醒神: 牛黃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開竅醒神、鎮驚止痙的功效,對於熱病神昏、驚厥抽搐、中風昏迷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 化瘀散結,消腫止痛: 牛黃還具有化瘀散結、消腫止痛的作用,對於熱毒壅盛、瘀血阻絡引起的各種疼痛、腫脹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十寶丹中加入牛黃,可以增強其清熱解毒、開竅醒神、化瘀散結等功效,使藥效更加全面,治療效果更加顯著。
十寶丹方劑中加入珍珠,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清熱解毒: 珍珠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以緩解因熱毒引起的各種病症,如發熱、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
- 鎮心安神: 珍珠還具有鎮心安神的作用,可以平息心火,改善心悸、失眠、多夢等症狀。
因此,十寶丹中加入珍珠,旨在發揮其清熱解毒、鎮心安神的功效,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治療多種疾病的目的。
十寶丹中加入冰片,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藥性:
1. 清熱解毒: 冰片性寒,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十寶丹多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等症,冰片可有效緩解炎症,促進傷口癒合。
2. 開竅醒神: 冰片芳香走竄,能開竅醒神,並可通鼻竅,止痛。對於因熱毒上擾而導致的昏迷、神志不清、鼻塞不通等症狀,冰片能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因此,十寶丹中加入冰片,可發揮其清熱解毒、開竅醒神的功效,有助於藥物整體療效的提升。
十寶丹中包含麝香,主要原因有二:
一、開竅醒神: 麝香性溫,味辛,歸心、脾經,具有開竅醒神、活血通絡之效。對於中風昏迷、痰濁阻竅、神志不清等症狀,麝香能快速穿透血腦屏障,促進血液循環,恢復神經功能,起到迅速醒神之效。
二、活血止痛: 麝香能活血化瘀,通經止痛,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麝香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因此,十寶丹中加入麝香,是為了發揮其開竅醒神、活血止痛之功效,以達到治療目的。
十寶丹中加入硃砂,主要考量其鎮心安神、清熱解毒的功效。
鎮心安神: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鎮靜安神之效,可治療心神不安、失眠多夢等症狀。
清熱解毒:硃砂亦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等症狀。
然而,硃砂為汞的礦物,具有毒性,需由經驗豐富的中醫師嚴格把控劑量和使用範圍,避免副作用產生。
十寶丹中包含沒藥,主要原因在於其 活血止痛 的功效。
沒藥味苦辛,性溫,入肝、脾經。其具有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生肌斂瘡 的功效。在十寶丹中,沒藥能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對跌打損傷、瘀血腫痛、骨折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此外,沒藥還具有 收斂生肌 的作用,有助於傷口癒合。
十寶丹中含有雄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殺蟲止癢: 雄黃性溫燥,具有殺蟲止癢之效。在十寶丹中,雄黃與其他藥材配合,可治療皮膚病,如濕疹、疥瘡等,達到止癢消腫的效果。
- 解毒消腫: 雄黃亦有解毒消腫的功效。古人認為雄黃可解蛇毒、蟲毒,在十寶丹中,它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可治療毒蛇咬傷、蜂螫等,緩解疼痛消腫。
然而,雄黃屬於毒性藥材,需謹慎使用,應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服用,不可自行配製服用。
十寶丹中加入鐘乳石,主要原因在於其特殊的藥理作用:
- 清熱解毒: 鐘乳石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利咽止痛的功效。其成分中含有碳酸鈣、碳酸鎂等物質,可吸附體內毒素,減輕炎症反應。
- 止血生肌: 鐘乳石亦具止血生肌之效,可促進傷口癒合,常用於治療外傷出血、潰瘍等症。其微細的顆粒能吸附傷口處的血液,形成保護層,加速組織再生。
因此,十寶丹中加入鐘乳石,可以增強其清熱解毒、止血生肌的療效,提升整體藥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十寶丹之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載於古代醫籍,主治「梅毒筋骨疼痛,口鼻腐爛,經久不癒」,屬中醫「楊梅瘡」範疇。其證為穢毒深伏筋骨,腐蝕血肉,久病正虛邪戀。梅毒古稱「霉瘡」,濕熱穢毒為主因,而遷延不癒者多兼氣血耗傷、瘀毒凝滯。十寶丹以解毒化腐為主,佐以生肌斂瘡、通絡止痛,適用於穢毒侵襲筋骨、黏膜潰爛之晚期病證。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解毒化腐核心:
- 梅礬為君藥,以青梅煅白礬,取礬之燥濕解毒、青梅之斂瘡生津,製法獨特,使藥性趨於平和,專攻腐肉穢毒而不傷正。白礬古稱「解毒至寶」,能蝕惡肉、止潰瘍,煅後毒性降低,更利黏膜修復。
- 薄荷清熱透表,助散鬱火;兒茶澀斂止血,促進潰瘍癒合,二者共輔梅礬清理局部腐穢。
活血生肌層次:
- 血竭化瘀止痛,**乳石(乳香)**活血通絡,針對「筋骨疼痛」之瘀阻;珍珠、琥珀鎮心安神兼生肌斂瘡,適用於口鼻腐爛久不生肌者。此组藥強調整體氣血調和,促進組織修復。
佐使調和:
- 甘草緩和諸藥毒性,益氣托毒;冰片芳香走竄,引藥直達病所,並增強局部清涼止痛之效。
推理可能功效延伸
本方配伍暗含「去腐-生新-調氣血」三階梯:
- 去腐:梅礬與兒茶協力,針對黏膜潰瘍腐穢;
- 生新:珍珠、血竭促進傷口癒合;
- 通絡止痛:乳香、琥珀改善筋骨氣血壅滯。
整體以局部治療為主,兼顧全身氣血,符合「腐去則新生,瘀化則痛止」之理,故推測對慢性潰瘍、頑固性皮膚瘡瘍或有一定效用,然須辨證屬濕毒瘀阻者為宜。
傳統服藥法
梅礬(取大青梅切下圓蓋,去核,將礬研細入梅,復用圓蓋以竹釘釘好,炭火煅之,去梅取礬,輕白如膩粉,味極平酸,收貯聽用)1兩,薄荷1兩,兒茶1兩,甘草5錢,乳石3錢,血竭2錢,珍珠2錢,琥珀2錢,冰片3分。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十寶丹性味辛溫,有毒,孕婦及有出血傾向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十寶丹, 出處:《串雅補》卷一。 組成:甲片7片,蜈蚣3條,乳香2錢,沒藥2錢,全蠍9隻,僵蠶3錢,角刺5分,雄黃1錢,麝香1分,木鱉(油煠)1兩。 主治:無名腫毒,發背癰疽。
十寶丹, 出處:《喉科家訓》卷一。 組成:薄荷末1兩,生甘草5錢,孩兒茶2兩,滴乳石4錢,真琥珀3錢,雪梅丹1兩,上冰片4錢,真血竭3錢,明珍珠3錢,犀牛黃1錢。 主治:一切口舌白腐或腫痛,及喉蛾、癰、痹,喉內腐潰等。
十寶丹, 出處:《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組成:牛黃5錢,珍珠(豆腐煮)5錢,冰片2錢,麝香2錢,朱砂2兩,琥珀2兩,炙乳香2兩,炙沒藥2兩,雄黃2兩,煅鍾乳石3兩。 主治:解毒消腫。主治:梅毒筋骨疼痛,口鼻腐爛,經久不癒。
十寶丹, 出處:《類證治裁》卷六。 組成:梅礬(取大青梅切下圓蓋,去核,將礬研細入梅,復用圓蓋以竹釘釘好,炭火煅之,去梅取礬,輕白如膩粉,味極平酸,收貯聽用)1兩,薄荷1兩,兒茶1兩,甘草5錢,乳石3錢,血竭2錢,珍珠2錢,琥珀2錢,冰片3分。 主治:一切喉口症。
十寶丹, 出處:《古今名方》引《喉科秘傳十二方》。 組成:朱砂3g,冰片3g,煅壁虎(微火煅)3g,硼砂1.5g,川黃連2.1g(切碎,曬乾,勿見火),鳳凰衣(微火焙)1g,熊膽1g,麝香0.3g,青黛4.5g。 主治:清熱解毒,利咽喉。主治:白喉,喉痧(猩紅熱),喉炎,喉痹,乳娥。
十寶丹, 出處:《良方匯錄》卷下。 組成:梅礬(取青梅圓大而脆者,用刀切下圓蓋,去核,將明礬末捺實在內,仍以蓋覆上,竹釘簽好,過1宿,用炭火煅之,去梅灰,隻用其礬,白如膩粉,味極平酸)1兩,薄荷(用青魚膽汁收之,去筋梗)1兩,僵蠶(洗淨折斷,無筋連者,去頭足,瓦上炙脆)4錢,冰片(另研)4錢,孩兒茶2兩,牛黃1錢,血竭3錢,珍珠3錢,琥珀3錢,生甘草5錢。 主治:纏喉風,塞喉風一切急症及口喉諸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