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元門頂

DA YUAN MEN DI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串雅補》卷一

熱性指數

20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5%
脾經 17%
心經 14%
肺經 13%
腎經 10%
胃經 8%
膀胱經 6%
心包經 1%
膽經 1%
肝經
脾經
心經
肺經
腎經
胃經
膀胱經
心包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大元門頂方劑中包含甘草,其原因主要為: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的作用。大元門頂方劑中可能含有性質較烈或偏寒偏熱的藥材,甘草能減輕其藥性,使藥性協調,避免藥物相互衝突,提高藥效。

2. 緩解副作用: 甘草具有解毒、緩解副作用的作用。一些藥材可能存在一定的毒性或副作用,甘草可以減輕這些副作用,提高藥物的安全性。

大元門頂方劑中包含虎骨,主要是因為虎骨在中醫中被視為一種珍貴的藥材,其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虎骨含有多種氨基酸和礦物質,傳統上被用來活血祛瘀、強筋健骨,特別是對於治療風濕關節疼痛以及增強骨骼的健康有重要效果。

此外,虎骨也常被認為能夠增強人體的抵抗力,對於一些虛寒體質的患者,能夠幫助改善症狀。由於虎的強壯特性,其骨骼的藥用理論也因此被代入到方劑中,象徵著力量與強健。需要注意的是,隨著對野生動物保護意識的提升與法律的規範,許多中藥方劑的組成也逐漸向可持續性和環保的方向調整。現在在使用虎骨的同時,應該重視道德與合法性,因此現今的方劑應考量道德性替代成分的使用。

大元門頂方劑中加入蒼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燥濕健脾:蒼朮味辛性溫,入脾經,具有燥濕健脾的功效。方劑中若有脾胃濕困,氣機不暢等症狀,蒼朮可助其燥濕健脾,化濕利水,改善脾胃運化功能。
  2. 祛風止痛:蒼朮亦具有一定的祛風止痛作用。若方劑中存在風寒濕邪阻滯經絡,導致疼痛,則蒼朮可祛風散寒,通絡止痛,緩解疼痛症狀。

總而言之,蒼朮在大元門頂方劑中發揮著燥濕健脾、祛風止痛的功效,有助於改善脾胃濕困、風寒濕邪阻滯等病症。

中藥方劑「大元門頂」中包含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活血化瘀,通經止痛: 川芎性溫,味辛,歸肝、膽、心包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之效。方劑中加入川芎,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緩解頭痛、頭暈、眩暈等症狀,改善腦部供血不足。
  2. 配合其他藥材,發揮協同作用: 川芎常與其他活血化瘀、清熱解毒的藥材配伍,例如當歸、赤芍等,共同發揮治療頭部疾患的功效。在「大元門頂」中,川芎與其他藥材相互協同,增強藥效,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大元門頂方劑中包含續斷,主要原因如下:

  1. 補腎強筋:續斷性味甘溫,入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續筋接骨之功效。方劑中加入續斷,可以補益腎氣,增強筋骨力量,有助於治療因腎虛引起的腰膝酸軟、肢體乏力等症狀。
  2. 活血化瘀:續斷還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供應,有利於緩解因氣血瘀滯引起的疼痛和腫脹。大元門頂方劑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等症,續斷的活血化瘀作用,有助於傷口癒合及骨骼修復。

「大元門頂」方劑中加入羌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散寒:羌活性溫,味辛,歸膀胱、肝經,具有祛風散寒、通絡止痛的功效。方劑中若有風寒表證,如頭痛、鼻塞、肢體痠痛等,羌活可有效驅散寒邪,緩解症狀。
  2. 疏通經絡:羌活可通經活絡,改善氣血循環。若方劑治療的病症涉及經絡不通,如肩頸疼痛、腰腿痠麻等,羌活可幫助疏通經絡,緩解疼痛。

因此,羌活在「大元門頂」方劑中扮演著祛風散寒、疏通經絡的重要角色,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達到治療目的。

「大元門頂」方劑中包含桂枝,主要原因如下:

  1. 溫經通脈,散寒止痛:桂枝性溫,味辛甘,具有溫經通脈、散寒止痛之功效。可有效改善因寒邪入侵引起的頭部疼痛、頭暈、頭痛等症狀,並促進氣血流通,改善腦部供血。
  2. 調和營衛,解表發汗:桂枝可調節人體營衛之氣,有助於驅散外寒,促進汗液排出,達到解表發汗的功效,從而緩解感冒初期或風寒引起的頭部不適。

因此,桂枝在「大元門頂」方劑中起著溫經通脈、散寒止痛、調和營衛的重要作用,有助於治療因寒邪入侵引起的頭部疾病。

大元門頂方劑中包含白芷,主要原因有二:

  1. 疏散風寒,通鼻竅: 白芷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疏散風寒、通鼻竅、止痛之效。大元門頂多用於治療風寒襲肺,鼻塞不通,流清涕等症,白芷可有效疏散風寒,通利鼻竅,改善鼻塞症狀。
  2. 止痛消腫: 白芷亦有止痛消腫之效。部分患者可能伴有鼻腔腫痛,白芷可有效減輕疼痛,促進腫脹消退,輔助治療鼻腔炎症。

總而言之,白芷在大元門頂方劑中發揮疏風散寒、通鼻竅、止痛消腫的作用,協同其他藥物共同治療風寒鼻塞等病症。

大元門頂方中包含當歸,主要是因為當歸在中醫中被廣泛認為是一味重要的補血藥,具有調和氣血、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其成分含有豐富的揮發油、貝母鹼及多種氨基酸,能有效滋養肝血,對於虛弱、貧血、月經不調等症狀有良好的療效。

此外,當歸還具備舒筋活血的作用,能夠改善血液流動,減少瘀血的生成,對於調理經絡、緩解疼痛有著很好的效果。因此,在大元門頂方中添加當歸,可以強化方劑的整體效能,特別是在治療由氣血不足引起的各類症狀上。

總體而言,當歸的加入不僅提升了方劑的補血功能,還協助其他藥材發揮更佳的效果,是中醫方劑組成的一個重要考量。

中藥方劑「大元門頂」中含有烏頭,這主要基於烏頭的藥性與方劑治療方向的契合。

烏頭,性溫,味辛,具有祛風散寒、止痛、解痙、消腫等功效,尤其擅長治療風寒濕痺、關節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

而「大元門頂」方劑通常用於治療寒邪客於頭部所致的頭痛、頭暈、鼻塞、流涕等症狀。烏頭的溫性可以驅散寒邪,辛味可以通竅止痛,其解痙功效也能緩解頭部不適,因此在「大元門頂」方劑中起到重要作用,有助於消除頭部寒邪,達到治療效果。

大元門頂方劑中包含木瓜,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理氣:木瓜味甘性平,入肝脾經,具有疏肝理氣、和胃降逆的功效。方劑中若出現肝氣鬱結、胸悶氣短等症狀,則可藉由木瓜的疏肝理氣作用,達到舒緩不適的目的。
  2. 健脾消食:木瓜亦具健脾消食之效,能幫助消化吸收,促進食慾。若方劑中存在脾胃虛弱、食慾不振等問題,木瓜的加入可增強脾胃功能,改善消化不良。

大元門頂方劑中的蜈蚣是一種常見於中藥的藥材,其主要作用在於祛風解毒、通絡止痛。蜈蚣性味辛、寒,入肝經,具有促進血液循環及消炎的功效。在一些傳統中醫理論中,蜈蚣被認為能夠驅逐體內的邪氣,特別是對於風濕性疾病的治療,能有效緩解關節疼痛和肌肉痠痛。此外,蜈蚣還有鎮靜作用,可以幫助緩解因疼痛引起的焦慮或緊張。由於其特殊的藥性,蜈蚣常被用於治療與風濕有關的症狀,並用於一些急性炎症的情況。在方劑中加入蜈蚣,不僅能增強整體治療效果,還能針對特定病症進行調理,以提高患者的整體健康水平。此外,蜈蚣的使用也需根據患者的具體狀況進行調整,以避免不良反應。

「大元門頂」方劑中加入「鬧羊花」,主要考慮其以下兩方面特性:

  1. 疏風散寒:鬧羊花性溫,具有疏風散寒、止痛的功效。此方治療風寒感冒,鼻塞流涕,頭痛發熱等症狀,鬧羊花可有效驅散風邪,緩解寒邪入侵所致的症狀。
  2. 活血化瘀:鬧羊花亦有活血化瘀之效。若患者伴有頭部瘀血阻滯,頭昏眼花等症狀,鬧羊花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流,減輕瘀血癥狀。

因此,鬧羊花在「大元門頂」方劑中發揮疏風散寒、活血化瘀的作用,協同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治療目的。

「大元門頂」方劑中包含全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通絡止痛: 全蠍味辛、鹹,性溫,入肝經。具有通經活絡、祛風止痛的功效。其藥性可以疏通經絡,散瘀止痛,對於風寒濕邪導致的頭痛、眩暈、肢體麻木等症狀有良好的療效。
  2. 解毒消腫: 全蠍亦有解毒消腫之效。其藥性可以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對於毒蛇咬傷、蜂螫傷等引起的疼痛、腫脹、發熱等症狀,具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因此,「大元門頂」方劑中加入全蠍,旨在通絡止痛,解毒消腫,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大元門頂方劑中加入白僵蠶,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止痙:白僵蠶性寒,味甘,具有祛風止痙的功效。其藥性可有效抑制風邪入侵,舒緩筋脈痙攣,對於因風邪入侵而導致的口眼歪斜、肢體麻木等症狀,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2. 清熱解毒:白僵蠶亦具清熱解毒之效。對於因熱毒內蘊而導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白僵蠶能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

因此,白僵蠶的加入,可以協同其他藥物,共同發揮祛風止痙、清熱解毒的功效,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在中藥方劑「大元門頂」中包含雄黃,主要源於其傳統的醫療用途和化學特性。雄黃是由黃銅礦經高溫處理而成的硫化物,富含硫元素,具有解毒和殺菌的效果。傳統上,雄黃常用於治療腫瘤、肝病及一些皮膚病,其獨特的藥理作用使其成為古代醫學中的重要成分之一。

此外,雄黃在中醫觀念中也被視為能夠驅邪的藥材,能夠平衡人體內的陰陽,達到療效。其化學成分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消除體內的濁氣,因此在某些復方中會與其他藥材協同使用,增強整體療效。

然而,需注意的是,雄黃含有有毒成分,過量使用會對人體造成傷害,現代醫學也提醒使用者謹慎。因此,在使用這類方劑時,應遵循專業的醫療建議,確保安全有效。

大元門頂方劑中包含乳香,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活血化瘀: 乳香性溫,味辛,歸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大元門頂方劑多用於治療頭部外傷、跌打損傷等疾病,乳香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改善局部疼痛腫脹。
  2. 通絡止痛: 乳香能通經絡、止疼痛。大元門頂方劑常用於治療頭部疼痛,乳香有助於疏通經絡,緩解疼痛,促進傷口癒合。

綜上,乳香在《大元門頂》方劑中,發揮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治療頭部外傷、跌打損傷等疾病的目的。

大元門頂方劑中包含沒藥,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功效:

  1. 活血化瘀: 沒藥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淤血消散。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可以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2. 生肌止痛: 沒藥還可以促進傷口癒合,減輕疼痛,對於外傷、燒傷等情況,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大元門頂方劑通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瘀血腫痛等症狀,而沒藥的活血化瘀、生肌止痛等功效,可以有效地促進傷口癒合,緩解疼痛,因此被納入方劑之中。

「大元門頂」方劑中包含天南星,主要基於其 燥濕化痰、開竅醒神 的藥性。

天南星性溫,味辛,入脾、肺經,善於化解痰濕,尤其針對痰多粘稠、胸悶氣促等症狀效果顯著。同時,其具有開竅醒神的功效,可改善神志不清、昏迷等症狀。

在「大元門頂」方劑中,天南星與其他藥材相配伍,共同發揮治療作用,以達到化痰開竅、醒神止痛的功效。

中藥方劑「大元門頂」中包含「地龍」,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 地龍味鹹性寒,具有清熱解毒、通絡止痙的功效,可治療熱毒壅盛、神志昏迷、驚癇抽搐等症狀。大元門頂方劑多用於治療熱毒上攻、頭昏腦脹、神志不清等症狀,地龍的清熱解毒功效有助於清除熱毒,改善腦部功能。
  2. 通絡活血: 地龍具有通絡活血的功效,可改善血液循環,疏通經絡,有利於頭部血液循環,改善頭昏腦脹等症狀。

綜上所述,地龍在「大元門頂」方劑中起到清熱解毒、通絡活血的作用,與方劑的治療目的相契合。

中藥方劑「大元門頂」中包含蟾酥,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蟾酥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功效,適用於外感熱毒、癰腫瘡瘍等症。大元門頂方劑主治熱毒熾盛、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蟾酥的清熱解毒作用可有效緩解這些症狀。
  2. 祛風止癢: 蟾酥亦具祛風止癢之效,對於風熱所致的皮膚瘙癢、濕疹等症有輔助治療作用。大元門頂方劑除治療咽喉腫痛外,亦可用於治療風熱引起的皮膚病,蟾酥的祛風止癢作用有助於改善皮膚症狀。

「大元門頂」方劑中包含麻黃,主要原因如下:

  1. 宣肺解表: 麻黃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宣肺通竅之功效。此方治外感風寒,症見惡寒發熱、鼻塞流涕、頭痛無汗等,麻黃可助於開泄肺氣,驅散風寒,使邪外出。
  2. 配合其他藥物: 方中其他藥物,如桂枝、白芍等,與麻黃相配伍,協同發揮解表散寒、調和營衛之功效。麻黃的發汗作用配合桂枝的溫通作用,可使汗出透達,風邪得解;白芍則可斂汗止痛,防止汗出過多而傷津。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大元門頂 」

組成介紹

  • 麻黃: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
  • 桂枝: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白芷: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
  • 蒼朮: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
  •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 地龍:平肝息風、祛風濕、止痛、清熱瀉火、清熱利尿、止咳平喘、通經絡。
  • 虎骨:強筋健骨、舒筋活絡、補腎壯陽、活絡止痛、續筋接骨、安神益智。
  • 白僵蠶: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清熱解毒、清肺熱利咽、散結。
  • 沒藥:活血調經、散瘀止痛、消腫生肌。
  • 木瓜:祛風除濕、平肝息風、強筋骨、通經絡。
  • 羌活: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
  • 乳香:活血化瘀、化腐生肌、利水消腫、活絡止痛、清熱解毒。
  • 天南星:溫化寒痰、祛風除濕、止咳化痰、降氣、燥濕、利水消腫。
  • 蜈蚣:平肝熄風、清肝熱、通絡定痛、活血化瘀。
  • 續斷:補陽、補氣、強筋骨、補益肝腎、利水消腫、安胎、通經絡、止血。
  • 烏頭: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
  • 雄黃:止癢、清熱解毒、驅蟲殺蟲、解毒。
  • 全蠍:平肝息風、去風止痙、祛風除濕。
  • 蟾酥:清熱解毒、利水消腫、解毒、活絡止痛。

主治功效

各種毒性發作的風疾。

小結

中藥方劑「大元門頂」由多種中藥組成,每種中藥具有不同的功效,共同作用可治療各種毒性發作的風疾。該方劑在使用時應嚴格遵醫囑,不可擅自服用。

傳統服藥法


番木鱉6兩(用甘草水煮脹,去皮毛,用真麻油8兩,放入鍋內同煎至黃色,勿令焦枯),虎骨5錢(麻油炙),茅山7錢,蒼朮7錢,川芎7錢,川斷7錢,羌活7錢,桂枝7錢,白芷7錢,當歸7錢,川烏7錢,草烏(薑汁炒)7錢,木瓜7錢,甲片7錢,川膝7錢,川蜈蚣7錢,鬧羊花7錢,全蠍(酒浸,焙)7錢,僵蠶7錢,雄黃7錢,乳香7錢,沒藥7錢,南星7錢,地龍7錢,蟾酥2錢2分,麻黃(冬4兩,夏2兩,春、秋各3兩)。上10味,除麝香外,為粗末,入麝拌勻。
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1盞,去滓溫服,日3次。若心腹悶,當急服。
避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大元門頂具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本方劑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同名稱方劑


大元門頂, 出處:《串雅補》卷一。 組成:番木鱉6兩(用甘草水煮脹,去皮毛,用真麻油8兩,放入鍋內同煎至黃色,勿令焦枯),虎骨5錢(麻油炙),茅山7錢,蒼朮7錢,川芎7錢,川斷7錢,羌活7錢,桂枝7錢,白芷7錢,當歸7錢,川烏7錢,草烏(薑汁炒)7錢,木瓜7錢,甲片7錢,川膝7錢,川蜈蚣7錢,鬧羊花7錢,全蠍(酒浸,焙)7錢,僵蠶7錢,雄黃7錢,乳香7錢,沒藥7錢,南星7錢,地龍7錢,蟾酥2錢2分,麻黃(冬4兩,夏2兩,春、秋各3兩)。 主治:諸毒瘋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