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定癇丸

JI CHENG DING XIAN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6%
肺經 17%
肝經 15%
胃經 13%
心經 13%
腎經 5%
大腸經 4%
膽經 1%
三焦經 1%
脾經
肺經
肝經
胃經
心經
腎經
大腸經
膽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集成定癇丸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益氣固本,扶正祛邪:癲癇發作常伴有氣虛、神疲等症狀。人參味甘性溫,能補氣益血,固本培元,增強機體抵抗力,從根本上改善癲癇患者的體質,提高抗病能力。
  2. 安神定志,止痙定驚:人參具有安神定志的功效,能緩解患者心神不安、驚悸失眠等症狀,並可抑制癲癇發作時的驚厥、抽搐等症狀。

因此,集成定癇丸中加入人參,可通過益氣固本、安神定志,達到治療癲癇的目的。

集成定癇丸中加入白朮,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益氣,固本培元: 白朮性溫味甘,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固表之功效。癲癇患者多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白朮能健脾益氣,增強患者正氣,為治療癲癇奠定基礎。
  2. 化痰止痙,安神定志: 白朮還有化痰止痙、安神定志的作用。癲癇發作常伴有痰濁阻滯、心神不寧等症狀,白朮能化痰止痙,安神定志,有助於控制癲癇發作。

集成定癇丸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滲濕: 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功效。癲癇患者常伴隨脾虛濕盛,導致痰濁內阻,上擾心神,加重病情。茯苓能健脾祛濕,化痰止咳,有助於改善患者體質,為其他藥物發揮療效打下基礎。
  2. 寧心安神: 茯苓性平和,具有安神定志的作用,能改善患者心神不寧、驚悸失眠等症狀。與方中其他藥物配合,共同達到鎮心安神、平息肝風的作用,從而有效控制癲癇發作。

集成定癇丸中加入生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和胃降逆: 生薑味辛性溫,入肺、脾、胃經,具有溫中止嘔、化痰止咳、解表散寒等功效。定癇丸中常配伍一些寒涼藥物,生薑可起到和胃降逆,防止寒涼藥物損傷脾胃的作用,避免藥物副作用。

二、增強療效: 生薑具有溫陽散寒的功效,可輔助其他藥物溫陽化痰,進一步提高定癇丸的療效,更有效地治療寒痰阻滯所致的疾病。

此外,生薑還能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藥物更好地吸收和發揮作用。

集成定癇丸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理氣化痰: 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效。定癇丸多用於治療痰濁阻滯、氣機不暢所致的癲癇,陳皮能疏肝理氣,使氣機通暢,並化解痰濁,有助於緩解癲癇發作。
  2. 調和藥性: 定癇丸中多用辛溫之品,如半夏、天南星等,容易燥熱傷陰。而陳皮性溫,可緩解藥物燥熱之性,使藥性更趨平和,避免過度損傷脾胃,達到更好的療效。

集成定癇丸中加入半夏,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燥濕化痰:半夏性溫,味辛,入脾、胃、肺經,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之效。定癇丸多用於痰濁內阻、肝風內動所致的驚癇,半夏可化解痰濕,使痰濁不得阻滯氣機,達到止癇的效果。
  2. 降逆止嘔:半夏可降胃氣,止嘔逆,對於痰濁上逆所致的嘔吐,亦有良好療效。某些驚癇患者伴有嘔吐症狀,半夏的降逆止嘔作用可改善患者的整體症狀。

集成定癇丸中加入石菖蒲,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開竅醒神,化痰開竅: 石菖蒲性溫,味辛,入心、脾、腎經,具有開竅醒神、化痰開竅、理氣止痛的功效。對於痰濁阻竅、神志不清、驚癇發作等症狀,石菖蒲能起到疏通經絡、化解痰濁、清熱醒神的作用,從而改善患者的症狀。
  2. 化解藥性,協調藥性: 石菖蒲可以與其他藥物相互作用,起到化解藥性、協調藥性的作用。例如,它能與其他具有較強寒涼性質的藥物相配伍,避免寒涼之氣過於寒凝,達到更好的療效。

集成定癇丸中包含當歸,主要原因有二:

  1. 補血活血,養血安神: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其具有補血活血、養血安神之功效,可改善氣血不足,滋養心肝,安定神志,從而緩解因氣血不足、心神不安引起的癇症。
  2. 調和藥性,促進藥效:集成定癇丸中其他藥材如川芎、白芍等,大多性寒或偏涼,而當歸性溫,可起到調和藥性,使藥物更易於被人體吸收,進而發揮更好的治療效果。

集成定癇丸中加入肉桂,主要是針對其溫經散寒活血化瘀的功效。

  • 溫經散寒:肉桂性熱,入心、肝、腎經,可溫暖經絡,散寒止痛,對於因寒邪入侵導致的癲癇發作,具有溫煦陽氣、驅散寒邪的作用。
  • 活血化瘀:肉桂亦能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腦部供血,對於因瘀血阻滯導致的癲癇發作,具有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的功效。

因此,肉桂在集成定癇丸中,可起到溫經散寒、活血化瘀的雙重作用,有助於改善癲癇患者的症狀。

集成定癇丸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緩解肝風內動:白芍性微寒,入肝經,具有養血柔肝之效。癲癇發作常與肝風內動有關,白芍能平息肝陽,緩解肝風上擾,達到止痙的效果。

2. 滋陰降火:白芍亦可滋陰養血,對於因陰虛火旺而導致的癲癇,白芍能滋陰降火,緩解熱性症狀,進而抑制癲癇發作。

總而言之,白芍在集成定癇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通過緩解肝風內動和滋陰降火,達到止痙和緩解癲癇發作的效果。

集成定癇丸中加入白荳蔻,主要基於其兩方面作用:

一、化濕止嘔:白荳蔻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燥濕化痰、溫中止嘔之效。對於因痰濕阻滯、脾胃不和導致的嘔吐、眩暈等症狀,白荳蔻能有效化解濕濁,止嘔定眩,輔助鎮驚止癇。

二、芳香開竅:白荳蔻芳香氣味,能開通心竅,醒脾開胃,增強藥效。對於痰濁矇蔽、神識不清的癲癇患者,白荳蔻有助於化痰開竅,使藥物更易於到達病竈,提高治療效果。

集成定癇丸中加入蒼朮,主要原因有二:

一、 燥濕祛風止痙:蒼朮味辛性溫,具有燥濕祛風之效。定癇丸用於治療癲癇,而癲癇發作與風痰阻絡密切相關。蒼朮能燥濕化痰,祛風止痙,有助於消除癲癇發作的病因。

二、 健脾益氣:蒼朮具健脾益氣之功。癲癇發作常伴隨脾胃虛弱,導致氣血不足。蒼朮能補益脾胃,增強機體抵抗力,從而預防癲癇發作。

集成定癇丸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理氣,降逆止嘔: 木香味苦辛,性溫,入脾、胃、肝經。其氣味芳香,可疏肝理氣,降逆止嘔,對於肝氣鬱結、脾胃不和所致的癲癇症狀,具有一定緩解作用。
  2. 燥濕健脾,化痰止咳: 木香亦有燥濕健脾、化痰止咳之效。癲癇患者常伴有痰濕內阻,木香可幫助燥濕化痰,改善痰濁壅滯所致的症狀,有助於整體病情的緩解。

集成定癇丸中加入龍骨,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鎮驚安神: 龍骨性寒、味甘鹹,入心、腎經,具有鎮驚安神、平肝熄風的作用。對於驚癇、癲狂、神志不清等症狀,龍骨能有效抑制過度興奮的神經,使之恢復正常,達到平息驚厥的目的。
  2. 固澀止汗: 龍骨亦具有固澀止汗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盜汗、自汗等症狀。對於因驚癇導致的汗出不止,龍骨能起到收斂固澀的作用,減輕症狀。

集成定癇丸中加入金箔,並非單純的藥性作用,而是基於傳統中醫理論和文化理解。

其一是金箔具有鎮心安神的功效,古人認為金屬具有安定心神、平息躁動的作用,金箔入藥,可起到安神定志、緩解驚悸不安的效果。

其二是金箔作為貴重藥材,象徵著藥丸的珍貴和療效的卓著。古代中醫重視藥材的品質和外觀,金箔的加入,不僅提升藥丸的視覺效果,更代表著醫師對患者的用心和期望。

因此,集成定癇丸中加入金箔,體現了古人對金屬的特殊理解和文化傳統,也反映了中藥方劑中注重藥效和外觀的獨特理念。

集成定癇丸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癲癇及其他相關的神經系統疾病。其中,硼砂作為其成分之一,具有重要的藥理作用。硼砂在中醫中被認為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特性,能夠有效抑制神經系統的過度興奮,對抗癲癇發作。

其成分中的硼砂通過調節身體的濃度平衡,促進血液循環,並減少因熱邪引起的癲癇症狀。此外,硼砂也有助於清除體內的熱毒,從而進一步保護神經系統的健康。在中藥配方中,硼砂能與其他藥材共同發揮協同作用,加強療效,提升患者的舒適感和生活質量。

總之,硼砂在集成定癇丸中的應用,體現了中醫藥對於癲癇病因的全面理解,並通過自然成分來達到治療效果,促進患者的身心復健。這種傳統的智慧,仍然在現代醫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主治功效


集成定癇丸

組成:

  • 人參:補氣益血,生津止渴。
  • 白朮:健脾益氣,燥濕利水。
  • 茯苓:利水滲濕,健脾寧心。
  • 生薑:發汗解表,溫中止嘔。
  • 陳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
  • 半夏:燥濕化痰,降逆止嘔。
  • 石菖蒲:開竅醒神,化濕闢穢。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
  • 肉桂:溫陽散寒,活血通經。
  • 白芍:養血斂陰,平肝息風。
  • 白荳蔻:溫中散寒,緩和脾胃虛寒。
  • 蒼朮:燥濕健脾,芳香化濕。
  • 木香:理氣行氣,止痛消痞。
  • 龍骨:安神定驚,止瀉固澀。
  • 金箔: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 硼砂:清熱解毒,止咳化痰。

主治功效:

小孩因抽筋昏迷,偶然受到觸動就會突然昏倒,過很久才會清醒。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6-9克,一日2-3次。

注意事項:

  • 忌食辛辣、油膩、生冷食物。
  •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慎用。
  • 兒童及老人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 服藥期間應避免飲酒。

總結:

集成定癇丸是一種中藥方劑,具有補氣益血、健脾益氣、利水滲濕、發汗解表、理氣健脾、燥濕化痰、開竅醒神、化濕闢穢、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溫陽散寒、活血通經、養血斂陰、平肝息風、溫中散寒、緩和脾胃虛寒、燥濕健脾、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痛消痞、安神定驚、止瀉固澀、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清熱解毒、止咳化痰等功效。主治小孩因抽筋昏迷,偶然受到觸動就會突然昏倒,過很久才會清醒。

傳統服藥法


人參1兩(切片,焙乾),漂白朮1兩5錢(切片,土炒),白雲苓(切片,薑汁拌蒸,曬乾)1兩,直廣皮(酒炒)1兩,法半夏1兩,石菖蒲5錢(取9節者,切片),白當歸1兩(酒洗,曬,切),青化桂5錢(去木皮,津潯桂不用),杭白芍1兩(酒炒),白蔻仁(酒炒)1兩,漂蒼朮(用黑芝麻拌炒)1兩,南木香5錢(忌火),真龍骨1兩(火煅醋淬研末,水飛過,曬乾,取5錢),赤金箔30張,鏡面砂3錢(研末,水飛,曬乾,研用)。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龍眼核大,以朱砂為衣,貼以金箔,曬乾,以瓷瓶收貯。
每服1丸,薑湯化下,1日2次。癇症未久者服此,倘年深日久者,早服河車八味丸,午、晚服此。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不宜自行服用。
  • 本方有一定的副作用,如出現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藥物依賴。

相關疾病


暈眩梅尼爾氏病癲癇突然暈倒不省人事

相同名稱方劑


集成定癇丸, 出處:《幼幼集成》卷二。 組成:人參1兩(切片,焙乾),漂白朮1兩5錢(切片,土炒),白雲苓(切片,薑汁拌蒸,曬乾)1兩,直廣皮(酒炒)1兩,法半夏1兩,石菖蒲5錢(取9節者,切片),白當歸1兩(酒洗,曬,切),青化桂5錢(去木皮,津浔桂不用),杭白芍1兩(酒炒),白蔻仁(酒炒)1兩,漂蒼朮(用黑芝麻拌炒)1兩,南木香5錢(忌火),真龍骨1兩(火煅醋淬研末,水飛過,曬乾,取5錢),赤金箔30張,鏡面砂3錢(研末,水飛,曬乾,研用)。 主治:小兒癇症,偶然有觸則昏暈卒倒,良久蘇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