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膈湯

KUAI GE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辨證錄》卷六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3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2%
脾經 18%
心經 17%
肺經 14%
胃經 11%
腎經 4%
大腸經 3%
三焦經 2%
心包經 2%
膽經 2%
肝經
脾經
心經
肺經
胃經
腎經
大腸經
三焦經
心包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快膈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肝氣鬱結,和胃降逆: 白芍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汗、緩急止痛之效。快膈湯多用於治療肝氣鬱結、氣逆上衝所致的胸悶、心悸、嘔吐等症狀。白芍能舒肝解鬱,使肝氣條達,並能和胃降逆,緩解胃氣上逆的症狀。
  2. 補脾益氣,健脾和胃: 白芍亦有補脾益氣之效,能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促進食物消化吸收。快膈湯中常配伍具有健脾和胃功效的藥物,白芍的加入可協同補益脾胃,使藥效更佳。

因此,白芍在快膈湯中起到舒肝解鬱、和胃降逆、補脾益氣的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藥。

快膈湯中加入當歸,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活血,養心安神: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其具有補血活血、養心安神之功效,可改善氣血不足,心神不寧等症狀,對於快膈湯所治的胸悶心悸、失眠多夢等症狀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2.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快膈湯中其他藥物如川芎、白芍等,也具有活血化瘀、養血柔肝之效,與當歸共同使用,可互相協同,起到更佳的療效,更好地改善患者的整體症狀。

快膈湯中加入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益心腎,改善心悸失眠: 熟地黃味甘性溫,入心、腎經,具有滋陰補血、養心安神之效。快膈湯主治心悸失眠、胸悶氣短,熟地黃可補益心腎陰血,改善心氣不足、心神不寧,從而緩解心悸失眠症狀。
  2. 配合其他藥物,協同治病: 快膈湯中其他藥物如茯苓、甘草等,具有健脾益氣、寧心安神的作用。熟地黃與這些藥物相配伍,能更好地發揮補益心腎、健脾益氣、安神定志的功效,達到治療心悸失眠的目的。

快膈湯中包含柴胡,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解鬱:柴胡味苦辛,性微寒,入肝膽經,擅長疏肝解鬱、升舉陽氣。快膈湯主治胸脅脹滿、脘腹痞悶、噯氣吞酸等症狀,多因肝氣鬱結、氣機阻滯所致。柴胡能疏肝解鬱,使肝氣疏泄,氣機通暢,從而達到消除胸脅脹滿、脘腹痞悶等症狀的效果。
  2. 升降調和:快膈湯以升降調和為法,柴胡既能疏肝解鬱,又能升舉陽氣,有助於調和氣機,使升降有序,達到治療目的。

快膈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補脾益氣、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的作用。快膈湯主治胸膈滿悶、氣逆喘促、脘腹脹痛等症,甘草能補益脾胃,和中降氣,緩解胸膈滿悶、氣逆喘促等症狀。

其二,甘草為君藥,有調和諸藥、解毒止痛的作用。快膈湯中其他藥材性味較烈,甘草能調和藥性,防止藥物過於峻猛,保護脾胃,使藥物更易於被人體吸收,發揮更好的療效。

快膈湯中加入生地黃,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涼血: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功效。快膈湯症屬心火亢盛,上擾心神,導致心煩不寐、口舌生瘡、小便赤澀等症狀。生地黃能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緩解心火亢盛的病症。
  2. 滋陰潤燥:心火亢盛會導致陰虛火旺,出現口乾舌燥、心煩易怒等症狀。生地黃具有滋陰潤燥的功效,能滋養心陰,緩解陰虛火旺的病症,使心火得以平息,改善心煩不寐、口舌生瘡等症狀。

快膈湯中加入麥門冬,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滋陰潤燥:麥門冬性寒,味甘,入心、肺、胃經,具有滋陰潤肺、清心除煩、生津止渴的功效。快膈湯主要針對胸膈氣滯、心煩口渴、胃脘痞悶等症,而麥門冬能滋陰潤燥,緩解心胃之熱,使氣機通暢,達到治療目的。
  2. 清熱化痰:麥門冬兼具清熱化痰之效,能有效治療痰熱阻肺所致的咳嗽、胸悶等症狀。快膈湯中常與其他清熱化痰藥物配伍使用,加強治療效果,促進痰液排出,改善呼吸道症狀。

快膈湯中加入枳殼,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一、理氣消積:枳殼味苦辛,性微寒,入肝、脾、胃經,具有理氣消積、寬胸散結之效。快膈湯主治胸脘痞悶、胃口不佳、食積不化等症,枳殼能疏肝理氣,消食導滯,促進胃腸蠕動,幫助消化,緩解胸悶氣滯之症。

二、降逆止嘔:枳殼亦具有降逆止嘔之效。快膈湯中若有胃氣上逆、嘔吐等症,枳殼能降氣止嘔,緩解嘔吐不適。

綜上,枳殼在快膈湯中起到理氣消積、降逆止嘔的作用,與其他藥物配合,共同達到治療胸脘痞悶、胃口不佳、食積不化等症的效果。

快膈湯中包含半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降逆止嘔: 半夏味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降逆止嘔之效。快膈湯主要用於治療脾胃氣逆、痰濁上湧導致的胸膈滿悶、嘔吐等症狀。半夏能降胃氣、化痰濁,有助於緩解患者的嘔吐症狀,使氣機通暢。
  2. 燥濕化痰: 半夏同時具有燥濕化痰的作用。快膈湯中往往還含有其他化痰藥物,如陳皮、枳殼等。半夏與這些藥物配合,能夠更有效地化解痰濁,改善胸膈滿悶的症狀。

總之,半夏在快膈湯中發揮著降逆止嘔和燥濕化痰的作用,與其他藥物相配合,共同達到治療脾胃氣逆、痰濁上湧的療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快膈湯」,主要成分是:白芍、當歸、熟地黃、柴胡、甘草、生地黃、麥門冬、枳殼、半夏,主治功效是:肝火鬱結不伸:肝火旺盛,肝氣鬱結,導致氣血不暢。

悶煩躁急:心情煩躁,急躁不安,容易發怒。

吐痰黃塊:吐出黃色的痰液,痰液中可能含有膿液或血絲。

快膈湯的組成如下:

  •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功效。

  •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 **熟地黃:**具有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等功效。

  • **柴胡:**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等功效。

  • **甘草:**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生地黃:**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

  • **麥門冬:**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的功效。

  • **枳殼:**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 **半夏:**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

快膈湯具有疏肝解鬱、理氣化痰,清熱降火的作用。常用於肝氣鬱結,氣滯化痰,中阻痰火,肝鬱胃熱引起的胸悶,腹脹,胃脅脹滿,食少噁心,嘔吐,咳痰等症狀。

中醫認為,肝火鬱結不伸是導致悶煩躁急、吐痰黃塊的主要原因。快膈湯通過疏肝解鬱,理氣化痰,清熱降火,可以有效緩解肝火鬱結,改善悶煩躁急、吐痰黃塊的症狀。

快膈湯的使用應在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

傳統服藥法


白朮(炒)1兩,丁香2錢半,香附子(炒)2錢半,草果仁半兩,訶子(炮)半兩,半夏(湯泡2次)半兩,甘草(炙)半兩。上為末。
每服3錢,水1盞,加生薑3片,大棗2個,煎7分,熱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因此孕婦、月經期間、出血性疾病患者慎用。

相關疾病


神經性厭食症慢性肝炎慢性腎衰竭細菌性食物中毒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嘔吐多痰心情煩燥噁心反胃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快膈湯, 出處:《普濟方》卷二十四引《十便良方》。 組成:生薑2斤(切片,米泔浸3日,曬令半乾),丁香皮3兩(銼),甘草6兩(切如大豆),鹽半斤。 主治:飲酒過多,胸膈不快,嘔吐涎沫。

快膈湯, 出處:《辨證錄》卷六。 組成:白芍1兩,當歸1兩,熟地1兩,柴胡1錢,甘草1錢,生地2錢,麥冬2錢,枳殼3錢,半夏3錢。 主治:舒肝解火,補腎濟水。主治:肝火鬱結不伸,悶煩躁急,吐痰黃塊。

快膈湯, 出處:《活幼心書》卷下。 組成:人參(去蘆)1兩,青皮(去白)1兩,縮砂仁1兩,烏藥1兩,良薑(銼,用東壁土炒)1兩,香附子1兩,甘草(炙)1兩。 主治:順氣和中,消導宿滯。主治:胸膈不快,飲食少進。

快膈湯, 出處:《醫方類聚》卷九十四引《經驗良方》。 組成:白朮(炒)1兩,丁香2錢半,香附子(炒)2錢半,草果仁半兩,訶子(炮)半兩,半夏(湯泡2次)半兩,甘草(炙)半兩。 主治:胃脘停痰,膈中留飲,心頭不快,時復有聲,或飲食後、或早起口吐清水。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