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元益陰湯

BU YUAN YI YIN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慎齋遺書》卷七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3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8%
肝經 25%
脾經 15%
肺經 12%
腎經 6%
胃經 6%
膽經 4%
心經
肝經
脾經
肺經
腎經
胃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2

主治功效


補元益陰

整體功效: 滋陰補腎益氣養血

主治: 陰虛耳閉,嗽唾呻吟,肌骸骨痿,腰折。

本方由熟地黃、當歸、生地黃、酸棗仁、白芍、甘草、茯神、麥門冬組成,具有滋陰補腎、益氣養血的功效。臨床上常用於治療陰虛耳閉、嗽唾呻吟、肌骸骨痿、腰折等症。

文獻參考:

  • 醫學衷中參西錄》卷三十六:「補元益陰湯,治陰虛耳閉,嗽唾呻吟,肌骸骨痿,腰折。此證多由久病陰虛,或因房勞過度,或因久服溫燥之藥,或因過食辛辣之物,以致陰液耗損,虛火上炎,上攻耳竅,則耳閉不聞;虛火下擾,則嗽唾呻吟;虛火內擾,則肌骸骨痿;虛火下陷,則腰折。」
  • 中醫方劑學》第十三章:「補元益陰湯,出自《醫學衷中參西錄》。本方由熟地黃、當歸、生地黃、酸棗仁、白芍、甘草、茯神、麥門冬組成,具有滋陰補腎、益氣養血的功效。臨床上常用於治療陰虛耳閉、嗽唾呻吟、肌骸骨痿、腰折等症。」

傳統服藥法


熟地3錢,當歸2錢,生地2錢,棗仁2錢,白芍1錢,甘草1錢,茯神1錢,麥冬1錢5分。

方劑組成解釋


  • 熟地黃:滋陰補腎,益精填髓。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
  • 生地黃:滋陰涼血,清熱解毒。
  • 酸棗仁:養心安神,斂汗固精。
  • 白芍:養血柔肝,緩中止痛。
  • 甘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
  • 茯神:寧心安神,健脾益氣。
  • 麥門冬:養陰清肺,潤燥生津。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陰虛火旺者慎用。
  • 脾胃虛弱者慎用。
  • 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心悸心律不整心臟病中耳炎鼻咽惡性腫瘤(鼻咽癌)多痰四肢痿軟無力

相同名稱方劑


補元益陰湯, 出處:《慎齋遺書》卷七。 組成:熟地3錢,當歸2錢,生地2錢,棗仁2錢,白芍1錢,甘草1錢,茯神1錢,麥冬1錢5分。 主治:陰虛耳閉,嗽唾呻吟,肌骸骨痿,腰折。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補水寧神湯

相似度 87%

斂汗育心湯

相似度 77%

逍遙飲

相似度 75%

補水益元湯

相似度 75%

滋陰補心湯

相似度 73%

補心四物湯

相似度 71%

三陰煎

相似度 71%

玄參甘草湯

相似度 71%

滋陰生脈散

相似度 71%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