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歸性味甘辛、苦、溫。主治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用於血虛諸證、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症瘕結聚、崩漏、虛寒腹痛、痿痹、肌膚麻木、腸燥便難、赤痢後重、癰疽瘡瘍、跌撲損傷等症。
白芍性苦、酸、微寒。主治平肝止痛、斂陰止汗、養血和營。治療月經不調、經行腹痛、崩漏、自汗、盜汗、脅肋脘腹疼痛、四肢攣痛、頭痛、眩暈等症。
熟地黃性味甘、溫。主治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用於肝腎陰虛、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內熱消渴、血虛萎黃、心悸怔忡、月經不調、崩漏下血、眩暈、耳鳴、鬚發早白。
酸棗仁性甘、平。主治補肝、寧心、斂汗、生津。用於虛煩不眠、驚悸多夢、體虛多汗、津傷口渴。
茯神性甘淡、平。主治寧心、安神、利水。用於心悸怔忡、失眠健忘、驚癇、小便不利等症。
遠志性辛、苦、性微溫。主治安神益智、祛痰、消腫。用於心腎不交引起的失眠多夢、健忘驚悸、神誌恍惚、咳痰不爽、瘡瘍腫毒、乳房腫痛。
陳皮性苦、辛、溫。主治理氣健脾、燥濕化痰。常用於脾胃氣滯證。具有行氣止痛、健脾和中之功、可改善寒濕阻中的脾胃氣滯、脘腹脹痛、噁心嘔吐、腹瀉。
甘草性甘、平。主治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逍遙飲, 出處:《景岳全書》卷五十一。 組成:當歸2-3錢,芍藥1錢半,熟地3-5錢,棗仁2錢(炒),茯神1錢半,遠志(制)3-5分,陳皮8分,炙甘草1錢。 主治:婦人憂思過度,致傷心脾,衝任之源血氣日枯,漸至經脈不調。婦人心脾氣虛,胎虛不安。
逍遙飲,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五○。 組成:柴胡(去苗)2兩,白茯苓(去黑皮)2兩,赤芍藥2兩,白朮(銼,麸炒)2兩,當歸(切,焙)2兩。 主治:婦人血風血氣,煩躁口乾,咳嗽,四肢無力,多卧少起,肌骨蒸熱,百節疼痛,心熱,恍惚憂俱,頭目昏重,夜多虛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