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柴胡飲子

REN CAN CHAI HU YIN ZI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1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8%
肺經 18%
胃經 16%
心經 13%
肝經 10%
膽經 8%
心包經 5%
三焦經 2%
腎經 2%
大腸經 2%
脾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肝經
膽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腎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人參柴胡飲子中包含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扶正培本:人參性溫,味甘,歸脾、肺、心經,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功效。柴胡性微寒,味苦,歸肝、膽經,善於疏肝解鬱、退熱解表。二者合用,一則可補益脾胃,增強正氣;二則可疏解肝氣,調暢氣機,以達到扶正祛邪、標本兼治的目的。
  2. 增強療效:人參柴胡飲子常用於治療氣虛血弱、肝氣鬱結所致的感冒發熱、頭痛身痛、脘腹脹悶等症。人參補氣昇陽,可以增強機體抵抗力,提高抗病能力;柴胡疏肝解鬱,可以緩解肝氣鬱結,改善症狀。兩者協同作用,可以提高治療效果。

「人參柴胡飲子」方劑中包含柴胡,主要原因如下:

  1. 疏肝解鬱: 柴胡味苦辛,性微寒,入肝膽經,擅長疏肝解鬱、和解少陽。此方中,柴胡用以疏解肝氣鬱結,解除胸脅脹滿、脘腹疼痛等症狀。
  2. 升陽舉陷: 柴胡還具有升陽舉陷之功,可以提振陽氣,扶正祛邪。配合人參等藥物,有助於提升正氣,改善虛弱乏力、氣短心悸等症狀。

因此,柴胡在「人參柴胡飲子」中扮演著疏肝解鬱、升陽舉陷的重要角色,有助於改善肝氣鬱結、脾胃虛弱等病症。

人參柴胡飲子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益氣,助運脾陽: 白朮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的功效,能補脾胃之氣,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人參柴胡飲子以疏肝解鬱、和解表裡為主,加入白朮可補脾氣,防止藥性過於偏寒,且有助於藥物更有效地吸收利用,增強療效。
  2. 固護中氣,防止氣虛: 人參柴胡飲子中,柴胡疏肝解鬱,容易耗傷中氣。白朮能補中益氣,固護中氣,防止藥物過度耗氣,避免出現氣虛乏力、面色蒼白等症狀,使治療更為安全有效。

人參柴胡飲子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利濕,和中寧神: 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功效。柴胡疏肝解鬱,但容易傷脾胃,茯苓可健脾和中,防止柴胡過度損傷脾胃,使藥效更平和、穩定。
  2. 利水滲濕,減少痰濕: 人參柴胡飲子主治外感風寒,兼有氣鬱化火之症,茯苓利水滲濕,可減少痰濕,有利於柴胡疏肝解鬱,同時也減輕了柴胡對脾胃的損傷。

綜上所述,茯苓的加入,不僅可以增強藥效,還可以緩和藥性,使人參柴胡飲子更適合臨牀應用。

人參柴胡飲子中加入青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理氣,和胃止嘔: 青皮味苦辛,性溫,入肝、脾經,具有疏肝理氣、和胃止嘔的功效。人參柴胡飲子主治肝氣鬱結,脾胃不和,症狀包括胸脅脹悶、脘腹痞滿、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等。青皮的加入有助於疏解肝氣鬱結,調和脾胃,緩解嘔吐等症狀。
  2. 行氣止痛: 青皮具有行氣止痛的作用,可緩解胸脅脹悶、胃脘疼痛等症狀。人參柴胡飲子中,柴胡、枳殼等藥物也有疏肝理氣、行氣止痛之效,青皮的加入可起到增強此功效的作用。

人參柴胡飲子中加入桔梗,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宣肺利氣,促進藥物吸收: 桔梗性味辛溫,具有宣肺利氣、開宣上焦、消痰止咳的功效。人參柴胡飲子旨在疏肝解鬱、升陽解表,桔梗加入後,可以幫助藥物順利到達病竈,提高藥效。

2. 促進體液循環,利於排泄: 桔梗能促進體液循環,有利於痰液、毒素的排出。人參柴胡飲子主要針對上焦風邪鬱結所致的病症,桔梗的加入有助於體內毒素的清除,進一步改善病症。

人參柴胡飲子中加入麥門冬,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生津:麥門冬味甘性寒,入肺、心經,具有滋陰生津、潤肺止咳之效。柴胡疏肝解鬱,易耗傷津液,加入麥門冬可補充津液,避免柴胡燥性傷陰。
  2. 調和藥性:人參補氣,柴胡疏肝,二者偏於溫燥,容易耗傷陰液。麥門冬滋陰,可緩解人參、柴胡的燥性,使藥性更加平和,避免燥熱傷陰。

總而言之,麥門冬在人參柴胡飲子中發揮滋陰生津、調和藥性的作用,使藥效更加協調,更適合治療陰虛津傷的病症。

人參柴胡飲子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調和氣血: 川芎味辛性溫,具有活血行氣、止痛的功效,能改善氣血循環,有助於舒緩因氣血運行不暢而導致的頭痛、眩暈、胸悶等症狀。人參柴胡飲子以柴胡疏肝解鬱,人參益氣扶正,而川芎則能協同調和氣血,使藥效更趨平和,避免單純疏肝解鬱或益氣扶正可能產生的副作用。

2. 輔助止痛: 川芎可有效緩解頭痛、頭脹、頭昏等症狀,對於人參柴胡飲子治療的頭痛、眩暈、胸悶等症狀具有輔助止痛作用,提升療效。

人參柴胡飲子中包含白芍,主要是針對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柴胡、人參的燥性: 柴胡性偏燥,人參則滋補氣血,容易燥熱。白芍性微寒,能緩解柴胡、人參的燥性,使藥性平和,避免傷陰。
  2. 滋陰養血,緩解肝氣鬱結: 白芍具有養血柔肝、緩解疼痛的功效。柴胡疏肝解鬱,人參補氣,白芍能滋陰養血,協同柴胡疏解肝氣鬱結,緩解疼痛,達到舒肝解鬱、益氣養血的效果。

白芍的存在,使人參柴胡飲子更趨於平和,發揮更好的療效。

人參柴胡飲子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 人參柴胡飲子以人參、柴胡為主,性質偏溫燥,易傷津液。甘草味甘性平,能調和藥性,緩解燥熱之弊,使藥力平和,避免傷及脾胃。
  2. 增強藥效: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和中緩急、解毒生津的功效,能增強人參的補氣益血作用,並協同柴胡疏肝解鬱,使藥效更為顯著。

人參柴胡飲子中加入桑白皮,主要基於其宣肺止咳的作用。桑白皮性寒,味甘,入肺經,具有清肺熱,宣肺氣,降氣止咳的功效。

方中柴胡、黃芩等藥物清熱解表,但容易傷津耗氣,而桑白皮可以潤肺止咳,兼顧補氣,避免藥物過於燥烈,同時輔助柴胡、黃芩等藥物宣散肺熱,達到疏風散寒,清熱解表,止咳化痰的功效。

人參柴胡飲子中加入升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熱,升陽舉陷:升麻性味辛涼,具有疏散風熱、升陽舉陷之功。柴胡疏散肝膽鬱熱,人參補氣益血,而升麻能輔助柴胡疏散風邪,並使人參的補氣之力上行,避免藥力直入下焦,造成氣滯壅塞。
  2. 扶正祛邪,提高療效:本方主治外感風熱、氣虛發熱,升麻的升散之性,可助柴胡疏解外邪,並提升人參補氣扶正之效,使正氣充沛,邪氣消散,達到扶正祛邪、標本兼治之目的。

主治功效


小兒感冒中藥方劑介紹

**方劑名稱:**人參柴胡飲子

主治功效: 小兒體質虛弱,受到寒邪侵襲,全身發熱,頭昏腦脹,脖子和背部僵硬疼痛,四肢疼痛,乾嘔嘔吐;或者出現寒熱交替,發作時間不固定,煩渴不欲飲食。

中藥方劑組成與功效:

  • **人參:**味甘,性微溫,補氣益血,健脾益肺,寧神益智。用於治療氣虛乏力,食慾不振,失眠健忘,等症狀。
  • **柴胡:**味苦、辛,性微寒,疏肝解鬱,清熱解表,退燒止痛。用於治療感冒發燒,頭痛身痛,胸脅疼痛,脅痛,月經不調等症狀。
  • **白朮:**味甘,性溫,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瀉。用於治療脾虛瀉瀉,腹脹 腹痛,泄瀉,水腫,白帶過多等症狀。
  • **茯苓:**味甘,性平,利水滲濕,健脾益氣。用於治療水腫,小便不利,尿路感染等症狀。
  • **青皮:**味苦辛、性溫,理氣行氣,疏肝解鬱,燥濕健脾。用於治療胸悶,腹脹,消化不良,月經不調等症狀。
  • **桔梗:**味甘辛,性微寒,宣肺祛痰,利咽止咳。用於治療感冒咳嗽,氣喘咳痰,咽喉腫痛等症狀。
  • **麥門冬:**味甘,性微寒,養陰生津,清肺潤燥。用於治療肺燥咳嗽,口乾咽燥,失眠等症狀。
  • **川芎:**味辛,性溫,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用於治療頭痛,眩暈,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狀。
  • **白芍:**味酸,性微寒,養血調經,緩中止痛。用於治療月經不調,痛經,腹痛等症狀。
  • **甘草:**味甘,性平,補氣益中,緩急止痛。用於治療脾胃虛弱,腹痛腹瀉,咳嗽氣喘等症狀。
  • **桑白皮:**味甘,性寒,清肺止咳,利水消腫。用於治療肺熱咳嗽,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
  • **升麻:**味辛、苦、甘,性微寒,發汗解表,透疹,清熱解毒。用於治療感冒發燒,麻疹,水痘等症狀。

用法用量: 將所有藥材加水煎服,每日一劑,分早晚兩次服用。

注意事項:

  1. 本方不宜久服,一般服用7-10天即可。
  2. 服藥期間忌食辛辣、油膩、生冷食物。
  3.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慎用。
  4. 兒童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總結: 人參柴胡飲子是一首中醫常用方劑,具有疏風解表、清熱解毒、健脾益氣的功效。主治小兒感冒,屬感受風寒,身熱,頭痛,肢體疼痛,或寒熱往來,發作不定,煩渴不欲飲食者。臨牀上常用於治療小兒感冒、發熱、頭痛、咳嗽等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解表散寒、和營止嘔的功效,適用於小兒體虛,傷於寒邪,渾身壯熱,頭目昏重,項背拘急,肢體疼痛,乾噦嘔逆;或作寒熱,發歇無時,煩渴不食。但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脾胃虛弱。

相關疾病


神經性厭食症嘔吐口乾口渴眼睛模糊手指緊繃難以伸直四肢筋肉筋攣僵硬

相同名稱方劑


人參柴胡飲子, 出處:《衛生總微》卷七。 組成:人參(去蘆)、柴胡(去苗)、白朮、白茯苓、青皮(去瓤)、桔梗(去蘆)、麥門冬(去心)、川芎、白芍藥、甘草(炙)、桑白皮、升麻各等分。 主治:小兒體虛,傷於寒邪,渾身壯熱,頭目昏重,項背拘急,肢體疼痛,乾噦嘔逆;或作寒熱,發歇無時,煩渴不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