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飲

CHAI HU YI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白喉全生集》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11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7%
胃經 20%
脾經 15%
肝經 10%
心經 5%
大腸經 4%
腎經 3%
膀胱經 3%
三焦經 3%
心包經 3%
膽經 3%
肺經
胃經
脾經
肝經
心經
大腸經
腎經
膀胱經
三焦經
心包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柴胡飲方劑中包含柴胡,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柴胡為君藥,主治少陽病症: 柴胡味苦辛,性微寒,歸肝膽經,具有疏肝解鬱、升陽舉陷之效。少陽病症以寒熱往來、胸脅苦滿、口苦咽乾、目眩耳聾為主要表現,柴胡正是針對這些症狀而設,為方中君藥,主導藥性。
  2. 柴胡善於調和氣機: 柴胡能調和肝膽之氣,使肝氣疏泄、膽氣順暢,並能升舉陽氣,使氣血運行正常,從而緩解少陽病症。方中柴胡與其他藥物配合,相輔相成,共同發揮功效。

柴胡飲中加入羌活,主要考量其疏散風寒、勝濕止痛之效。

柴胡飲主治少陽證,以寒熱往來、胸脅苦滿、口苦咽乾、目眩頭昏等症狀為特徵。羌活性溫,具有發散風寒、祛風濕之功,可與柴胡、黃芩等藥物協同作用,疏解少陽經之鬱熱,並兼治頭身疼痛、寒濕痹痛等症狀,加強療效,使症狀得以緩解。

柴胡飲中加入半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和胃降逆:半夏味辛、性溫,具有降逆止嘔、化痰止咳的功效。柴胡飲主要用於治療少陽證,症狀常伴有胸悶、胃脘脹痛、噁心嘔吐等,半夏可有效緩解這些症狀,促進胃氣和降,使藥物更易於吸收和發揮作用。
  2. 燥濕化痰:半夏亦具燥濕化痰之功。少陽證常伴有痰濕內阻,導致氣機不暢,半夏可化解痰濕,使氣機通暢,進一步促進少陽之氣升降,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柴胡飲中加入白僵蠶,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疏風止痙,清熱解毒: 白僵蠶性寒,味甘鹹,入肝經,具有疏散風熱、止痙定驚、清熱解毒之效。柴胡飲本身以疏肝解鬱、清熱利濕為目的,而白僵蠶的加入,則加強了方劑的解毒、止痙作用,特別適用於風熱鬱結、肝氣不舒、兼見驚厥、抽搐等症狀。
  2. 抗菌消炎: 白僵蠶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可抑制多種細菌和真菌的生長,有助於減輕炎症反應,進一步促進柴胡飲的清熱解毒作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柴胡飲中包含桔梗,主要原因如下:

  1. 宣肺利咽: 桔梗具有宣肺利咽的功效,能開宣肺氣,利咽喉,使肺氣通暢,有助於解除因肺氣鬱滯而引起的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狀。
  2. 利氣降逆: 柴胡飲主要用於治療少陽證,而桔梗能利氣降逆,有助於疏肝理氣,降逆止嘔,緩解肝氣鬱滯、氣逆上衝所致的胸悶、噁心嘔吐等症狀。

因此,桔梗的加入不僅能增強柴胡飲宣肺利咽的效果,同時也能起到利氣降逆的作用,從而更全面地治療少陽證。

柴胡飲方劑中加入金銀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清熱解毒:柴胡飲主治少陽證,常見發熱、口苦、脅痛等症狀。金銀花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涼散風熱的功效,可有效緩解發熱、口苦等症狀,並抑制病邪的發展。
  2. 疏散風熱:柴胡飲中的柴胡、黃芩等藥物,也有疏散風熱的作用。金銀花加入後,可增強方劑的疏散風熱效果,促進邪氣外解,使患者更快恢復健康。

柴胡飲中加入蟬蛻,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1. 疏散風熱,透疹止癢:蟬蛻性涼,味甘,入肺經,具有疏散風熱、透疹止癢之效。柴胡飲以疏肝解鬱、清熱解表為主,加入蟬蛻可增強其疏散風熱之力,並能有效緩解因風熱鬱閉所致的疹出不暢、皮膚瘙癢等症狀。
  2.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蟬蛻亦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效。柴胡飲中常配伍黃芩、梔子等清熱解毒藥物,加入蟬蛻能進一步加強清熱解毒之效,並能輔助止血,適用於風熱毒邪侵襲,導致皮膚發紅、腫痛、出血等症狀。

柴胡飲中包含厚朴,主要原因如下:

  1. 疏肝理氣,降逆止嘔: 厚朴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其具有行氣消積、燥濕化痰、降逆止嘔之效。柴胡飲以疏肝解鬱為主,但肝鬱易犯脾胃,導致氣機不暢,出現嘔吐等症。厚朴加入方中,可助柴胡疏肝理氣,降逆止嘔,協調脾胃功能,使肝氣得舒,胃氣得降。
  2. 燥濕化痰,止咳平喘: 厚朴亦具有燥濕化痰之效。柴胡飲主治肝鬱氣滯所致的胸悶脅痛、口苦咽乾、胃脘脹滿等症,若伴有痰濕阻滯,厚朴可助柴胡疏肝解鬱,同時燥濕化痰,以達止咳平喘之效。

柴胡飲中加入陳皮,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1. 理氣健脾,助柴胡疏肝解鬱: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柴胡善於疏肝解鬱,但脾胃虛弱者,氣機鬱滯,難以疏通。陳皮加入,可助柴胡理氣健脾,使氣機通暢,肝氣得以舒展。
  2. 降逆止嘔,增強療效:柴胡飲主治肝鬱氣滯、脾胃不和所致的胸脅脹痛、胃脘痞滿、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等症。陳皮具有降逆止嘔的作用,能抑制胃氣上逆,減少嘔吐的發生,進一步增強柴胡飲的療效。

柴胡飲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柴胡飲以柴胡、黃芩等苦寒藥為主,容易傷脾胃。甘草性甘平,味甘能補脾益氣,能緩解苦寒藥對脾胃的損傷,使藥性調和,避免寒涼過度。
  2. 增強療效:甘草味甘,能緩解苦寒藥的苦味,使藥物更容易被患者接受。同時,甘草能增強柴胡等藥材的療效,並起到緩解藥物毒性的作用,確保用藥安全。

柴胡飲中加入生薑,主要是為了增強其和胃降逆的作用。生薑味辛溫,入肺、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和胃止嘔的功效。

柴胡飲中常因寒邪犯胃、氣機阻滯而出現嘔吐、腹痛等症狀。生薑能溫胃散寒,使胃氣和降,消除阻礙,配合柴胡疏肝解鬱,共同達到止嘔止痛的效果。

此外,生薑亦可助柴胡飲解表散寒,使藥效更為顯著。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柴胡飲」的組成及功效

組成:

  • 柴胡: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
  • 羌活: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
  • 半夏: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
  • 白僵蠶: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清熱解毒,清肺熱利咽,散結。
  • 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
  • 金銀花: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解毒和透疹。
  • 蟬蛻:散風熱,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退翳,透疹,去風止痙。
  • 厚朴: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
  • 陳皮: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生薑: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

功效:

  • 適用於初期白喉寒證,初期症狀:滿喉部淡紅,稍腫脹並略微疼痛,頭痛、怕冷發熱,飲食照常,舌苔為白色,排尿、排便正常。

總結:

柴胡飲是一種中藥方劑,用於治療初期白喉寒證,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清熱解毒等功效。

傳統服藥法


柴胡(去苗)3分,赤茯苓(去黑皮)3分,檳榔(煨,銼)半兩,五味子(炒)半兩,桂(去粗皮)1分,高良薑1分,羌活(去蘆頭)1分。
上為粗末。
每服5錢匕,用水1盞半,煎至8分,去滓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柴胡飲性味辛、苦、微寒,有疏散風寒、解毒利咽的作用。本方主要用於治療白喉寒證初起,症狀以寒證為主。如果患者有發熱、口渴、大便乾燥等熱證表現,則不宜使用本方。

相關疾病


頭痛氣喘痤瘡肺結核糖尿病瘧疾神經性厭食症原發性高血壓胃及十二指腸炎白喉百日咳腦炎低血壓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慢性腎衰竭病毒性腦膜炎營養不良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柴胡飲, 出處:《傷科匯纂》卷七。 組成:柴胡5錢,紅花3錢,大桃仁(不去尖)3錢(研末)。 主治:大怒及從高墜下,血積肋下,左邊疼。

柴胡飲, 出處:《觀聚方要補》卷一引《孝慈備覽》。 組成:柴胡1錢5分,廣皮1錢半,細辛1錢半,厚朴1錢半,半夏1錢半,甘草8分。 主治:四時感邪,或三陽並病,或時逢寒勝,症無內熱,而用涼藥致寒邪凝滯。

柴胡飲, 出處:《聖濟總錄》卷二十八。 組成:柴胡(去苗)3分,赤茯苓(去黑皮)3分,檳榔(煨,銼)半兩,五味子(炒)半兩,桂(去粗皮)1分,高良薑1分,羌活(去蘆頭)1分。 主治:傷寒柔痙,四肢逆冷,汗不止,腹中痛,筋脈急。

柴胡飲, 出處:《金鑑》卷五十二。 組成:赤芍藥、柴胡、黃連、半夏(薑制)、桔梗、夏枯草、龍膽草、浙貝母、黃芩、甘草(生)。 主治:小兒無辜疳。證見頸項生瘡,或項內有核如彈,按之轉動,軟而不疼,其中有蟲如米粉,便利膿血,身體羸瘦,面黃發熱。

柴胡飲, 出處:《聖濟總錄》卷八十八。 組成:柴胡(去苗)半兩,白朮1分半,赤茯苓(去黑皮)1分半,鱉甲(去裙瀾,醋炙)1分半,知母(切,焙)1分,犀角屑1分,枳殼(去瓤,麸炒)1分半。 主治:虛勞咳嗽,氣喘頰赤,心忪煩躁,兩脅脹悶,肌瘦少力,不思飲食。

柴胡飲, 出處:《白喉全生集》。 組成:柴胡(去蘆)2錢,羌活2錢,法夏(薑汁炒)2錢,僵蠶2錢(薑汁炒),桔梗5分,銀花5分,蟬退7隻(去頭足翅),厚朴5分(薑汁炒),陳皮1錢,粉草1錢,生薑3片。 主治:白喉寒證初起,滿喉淡紅,微腫略痛,頭痛,惡寒發熱,飲食如常,舌苔白,二便和。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