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減金豆解毒湯

加減金豆解毒湯

JIA JIAN JIN DOU JIE DU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23

熱/寒比例

(0.39)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6%
胃經 18%
心經 14%
脾經 13%
肝經 12%
大腸經 10%
膀胱經 4%
肺經
胃經
心經
脾經
肝經
大腸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加減金豆解毒湯」方劑中包含金銀花,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功效。

金銀花性寒,味甘,入肺、心經。其清熱解毒之力甚強,可有效抑制細菌病毒感染,並能疏散風熱,緩解發熱、咽痛、口渴等症狀。

因此,金銀花在「加減金豆解毒湯」中起到清熱解毒、疏風散熱的作用,有助於治療由熱毒引起的各種疾病。

「加減金豆解毒湯」中包含綠豆,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綠豆性寒,味甘,入脾、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暑利濕的功效。能有效清除體內熱毒,並促進毒素排出,有助於緩解因熱毒引起的各種症狀。
  2. 利水消腫:綠豆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元素,同時還具有利水消腫的功效。對於因熱毒導致的腫脹、水腫等症狀,綠豆可以發揮一定的改善作用。

因此,綠豆在「加減金豆解毒湯」中扮演著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重要角色,有助於提升整體療效。

「加減金豆解毒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調和藥性:方中多用苦寒藥物,易傷脾胃,而甘草味甘性平,能緩解苦寒之性,避免藥物過於峻猛,保護脾胃功能。
  2. 增強解毒效力:甘草味甘,入脾胃經,具有解毒、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的功效。它能與其他藥物相互協同,增強解毒作用,並減輕藥物毒副作用,使藥效更加安全有效。

「加減金豆解毒湯」方中加入白礬,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燥濕止癢: 白礬性寒,味酸澀,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癢之效。此方多用於治療熱毒蘊結、濕熱內盛所致的皮膚病症,如濕疹、皮炎等,白礬可以清熱解毒,燥濕止癢,改善皮膚症狀。
  2. 收斂止血,生肌斂瘡: 白礬亦有收斂止血,生肌斂瘡之效。對於因熱毒或溼熱引起的皮膚破損、潰瘍,白礬可幫助收斂傷口,促進癒合,防止感染。

因此,「加減金豆解毒湯」中加入白礬,能夠有效地清熱解毒、燥濕止癢、收斂止血、生肌斂瘡,改善皮膚病症。

「加減金豆解毒湯」方劑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健脾:陳皮性溫味辛,入脾、肺經,具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效。方中加入陳皮,有助於疏肝理氣,促進脾胃運化,增強機體抵抗力,提升藥效。
  2. 調和藥性:方劑中可能存在一些寒涼藥材,加入溫性的陳皮,可以起到調和藥性,避免寒涼藥材過於寒涼,減輕對脾胃的刺激,使藥效更為平和。

加減金豆解毒湯中包含蟬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疏散風熱: 蟬蛻性涼,味甘,歸肺、肝經,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止癢止痛的功效。對於因風熱外邪侵襲引起的發熱、咳嗽、咽喉腫痛、皮膚瘙癢等症狀,蟬蛻能有效緩解。
  2. 通經活絡,散瘀止痛: 蟬蛻還能通經活絡,散瘀止痛。對於因風寒濕邪阻滯經絡引起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蟬蛻能夠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

因此,加減金豆解毒湯中加入蟬蛻,可增強其清熱解毒、疏散風熱、通經活絡的功效,更好地治療相關疾病。

加減金豆解毒湯中加入白僵蠶,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清熱解毒:白僵蠶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有效針對外感風熱、瘡瘍腫毒等病症,與金豆解毒湯的清熱解毒功效相輔相成,增強療效。
  2. 息風止痙:白僵蠶具有息風止痙的作用,可用於治療小兒驚風、抽搐等症狀。在加減金豆解毒湯中,加入白僵蠶可以更全面地治療因熱毒入血導致的驚厥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加減金豆解毒湯方劑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源自傳統中醫防疫思想,專為瘟疫流行時期的防治而設。其主治功效可分兩方面:

  1. 未病預防:在疫癘之氣盛行時,供未感染者飲用以增強體表防禦,形成"氣場屏障"。
  2. 已病治療:對初感疫癘之氣者,能截斷病勢發展,防止邪氣深入。古籍記載此方特別針對"穢毒從口鼻而入"的時疫特徵。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分析

藥物配伍架構

此方組成包含三個層次的防禦體系:

  1. 解毒核心: 金銀花(9克)、綠豆衣(6克)、甘草(6克)組成基礎解毒架構
  2. 穢毒阻斷: 明礬(6克)、陳皮(3克)形成黏膜保護層
  3. 氣機透邪: 蟬蛻(3克)、僵蠶(3克)構建輕清透達通路

各藥協同作用

  • 金銀花:質輕上行,清解上焦熱毒,現代研究證實其揮發成份可抑制多種呼吸道病毒
  • 綠豆衣:其多孔結構吸附毒素的特性,與甘草酸協同形成"分子陷阱"效應
  • 明礬:在水溶液中解離出的鋁離子,可改變口腔與消化道黏膜表面電位,降低病原體附著
  • 蟬蛻與僵蠶:動物藥的幾丁質成分可能刺激人體產生干擾素樣物質

作用途徑推論

本方可能透過三條途徑發揮防疫效果:

  1. 化學屏障:明礬與甘草在唾液作用下形成膠狀物,覆蓋咽喉要道
  2. 免疫調節:綠豆衣多糖與蟬蛻蛋白複合物激活黏膜免疫
  3. 代謝干預:金銀花綠原酸調節細胞氧化還原狀態,阻斷病毒複製周期

配伍特點

  • 輕清與重鎮並用(金銀花配明礬)
  • 植物與礦物藥結合(綠豆衣配明礬)
  • 解表與固裡同施(蟬蛻配甘草) 體現中醫"先安未受邪之地"的防疫思想,符合"治未病"原則。

此方劑量設計顯示"輕可去實"的特點,尤其適合作為防疫茶飲,需連續服用3-5日方顯效果。

傳統服藥法


金銀花9克,綠豆衣6克,甘草6克,明礬6克,陳皮3克,蟬蛻3克,僵蠶3克。
清熱解毒,避疫驅邪。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瘟疫流行時服用,不可長期服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慎用。
  • 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食道潰瘍等消化道潰瘍患者慎用。
  • 對本方過敏者禁用。

相關疾病


肺炎

相同名稱方劑


加減金豆解毒湯, 出處:《古今名方》引蒲輔周經驗方。 組成:金銀花9g,綠豆衣6g,甘草6g,明礬6g,陳皮3g,蟬蛻3g,僵蠶3g。 主治:清熱解毒,避疫驅邪。主治:瘟疫流行時,未病預防,或已感染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