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全生集

《白喉全生集》:清代李紀方論白喉的辨證與實用

《白喉全生集》是清代醫家李紀方於光緒八年(1882年)刊行的喉科專著,全書僅一卷,卻是針對當時流行且凶險的白喉病所作的系統性論述。在喉科專書相對匱乏的背景下,李紀方集家學傳承(其外祖尹慎徽先生精於岐黃術)及二十載臨床經驗之大成,並「博訪旁咨,悉心討論」而成此書,其核心目的在於糾正時人對白喉認知的偏差,特別是對於「寒」、「熱」屬性的混淆,進而提供一套切實可行的診治方法,以期「全生」救命。

作者李紀方在「自敘」中開宗明義地指出,當時醫界對於白喉(俗稱「大喉風」)缺乏專門的研究,許多從業喉科的醫生甚至對《內經》的基本理論缺乏深入了解,導致在面對危急病況時「茫然莫解」。即使是有些經驗的醫生,也往往「狃於習見」,或偏於寒,或偏於熱,這種「一偏之見」不僅無益於病患,反倒可能成為「殺人刃」。李紀方深感醫者的失誤常導致病患枉死,尤其指出白喉一證,世無專書,激發了他與表兄趙仲標共同整理外祖傳下來的、屢試屢驗的白喉治療經驗,編纂成此書的動機。

《白喉全生集》的論述綱領,如「凡例」及「白喉證論」所強調,是以「寒熱」二字為核心。作者力駁當時將白喉「專目為疫證」的普遍觀點,認為疫證論容易導向「只有熱而無寒」的偏見。李紀方認為,白喉與其他病症無異,皆是「寒暑之不時,氣血之不調所致」,屬於「六經」病變範疇,而非獨立於外的一種特殊病。因此,診治白喉必須回歸中醫辨證論治的基本原則——「尋經絡,次察寒熱,次審虛實」,三者既明,方能應對複雜的病況。他指出,《內經》有「赤屬熱,白屬寒」之說,雖然白喉表現為白色的假膜,按理似乎應歸於寒,但實際臨床上熱證居多,不過這並不代表沒有寒證或寒熱夾雜證。時醫一概視為疫毒熱證而單用涼藥,正是導致許多寒證或虛證患者死亡的主因,特別指出「每聞白喉之死,死於熱證者少。死於寒證者多」,原因就在於「人知有熱證,而不知有寒證,即知有寒證,而不知有虛寒之證」,這些都誤於「疫」之一字。因此,本書最突出的貢獻及最切實的價值,在於對白喉寒熱虛實的精細辨析。

書中結構清晰,如基本介紹所述,全書共分為三篇,雖未在提供的內容中明確列出篇名,但從凡例和內容安排來看,應涵蓋「辨證」、「治法」及「附方」三大方面。

在「辨證法」中,李紀方提供了極為詳盡的寒證與熱證對比,體現了其臨床觀察的細膩。他從白點(假膜)的位置(外關多熱,內關多寒)、喉部腫脹(熱證腫,寒證不腫或虛腫)、疼痛性質(熱證痛甚無休,寒證痛輕時作)、飲水與飲食引起的疼痛差異(熱證飲水不痛食痛,寒證飲水痛食不痛)、口渴與飲水喜好(熱證渴喜冷多飲,寒證不渴或渴喜溫少飲)、飲食慾望、是否流涎、白點的形態(熱證乾澀,寒證明潤如膏霜)及周圍顏色(熱證深紅,寒證淡紅)、舌苔(熱證黃黑燥潤,寒證白燥潤或間有黑黃假象)、小便(熱證赤熱短數實熱或赤不熱長多假熱,寒證清長)、大便(熱證燥結實熱或燥不結虛熱,寒證純溏或滑泄)等諸多方面進行比較。此外,辨證還需結合「天時、地勢、人事」,考慮季節、地域、體質、習慣、年齡等因素。這種全面而具體的辨證體系,為臨床醫生診斷白喉提供了明確的指引,避免了盲目用藥。

除了詳辨寒熱,書中也將「寒熱錯雜證」列為三大綱之一,並指出其治療尤為不易,故論述獨詳。這反映了作者對病機複雜性的認識以及應對的策略。

在「治法」方面,書中提及內服藥、外用藥及針灸等方法。內服藥以清熱解毒、宣肺利咽為主,如大青葉、板藍根、金銀花、連翹、牛蒡子、桔梗、甘草等。外用藥則有冰片、薄荷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凡例」中強調「吹藥尤宜精」,認為在鄉村僻壤無法及時獲取內服藥時,吹藥可以救急。書中提供了按寒證、熱證、寒熱錯雜證區分的吹藥方,強調不可一味增減,必須「按證用藥,無不立驗」。對於白喉險證或壞證,如牙關緊閉、痰涎上湧、無法服藥或吹藥的情況,書中提供了「開關」敷貼法及「針刺」各穴以出惡血、通經活絡的急救措施,這些都是臨床實用性極強的內容。

書中的藥方並非作者憑空杜撰,而是「皆借古人成方而加減之」,並經過作者親驗。這種態度體現了對經典的尊重和對臨床實效的追求。作者也明確指出,雖然本書專為白喉而作,但其「表、里、寒、熱、虛、實」的辨證總綱,亦可類推應用於「一切喉風、單雙乳蛾、重舌等證」,具有觸類旁通的指導意義。

最後,李紀方在「凡例」中以「和盤托出,不隱秘一方,不杜撰一法」自許,體現了醫者仁心。他希望醫者得此書能「立開其沉痼」,病者玩之也能「不終誤於庸醫」,將救人之功歸於此書的普及,而將可能的害人責任完全歸於自己(雖然是以一種反諷的方式表達對庸醫誤人的痛惜),這種坦誠和擔當精神令人感佩。書中也列舉了一些「不治之證」,如汗出似油、失音動痰氣喘、目光直視、針無血、吹藥無涎等,提醒醫生在遇到危殆情況時勿輕率用藥,這既是對醫者負責任的指導,也是對病家委婉的告知。

總體而言,《白喉全生集》是一部結構緊湊、內容精煉、重點突出、極富臨床實用價值的喉科專著。它糾正了當時醫界對白喉的普遍誤解,建立了一套以寒熱辨證為核心的系統診治方法,特別是在症狀對比、吹藥應用和危急情況處理方面提供了具體指導。此書不僅對後世研究和治療白喉產生了重要影響,其強調辨證精微、方法靈活的思想,對於今天的中醫臨床實踐仍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


自敘

凡例

白喉證論

辯證法

辨脈法

用藥法

白喉熱證尚輕治法

白喉熱證漸重治法

白喉寒證尚輕治法

白喉寒證漸重治法

白喉虛熱證治法

白喉虛寒證治法

白喉寒熱錯雜證治法

續方

白喉誤治壞證治法

白喉愈後補虛治法

婦人白喉證

小兒白喉證

白喉熱證吹藥

白喉寒證吹藥

白喉寒熱錯雜證吹藥

白喉雜治通用方

白喉針穴經絡法

附錄 (1)

附錄 (2)

附治單雙乳蛾神效吹藥方

附原定增減白喉熱證吹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