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紀方

《白喉全生集》~ 白喉寒熱錯雜證治法

回本書目錄

白喉寒熱錯雜證治法

1. 白喉寒熱錯雜證治法

寒熱二證既明。復有一種寒熱錯雜證。宜細詳之。初起畏寒微熱。疲倦。咳嗽。迨至數日。熱愈大。夜間尤甚。喉內漸起白點。日見長大。雖通身大熱如火。足趾必冷如冰。或腹痛自利。陰寒犯足太陰牌也。或心胸吵亂作嘔者。混雜之邪。擾於脾胃欲成霍亂也。或鼻出濁涕。

白話文:

寒證和熱證的區別已經清楚了。還有一種寒熱錯雜的證候,需要仔細詳辨。剛開始時畏寒微熱、疲倦、咳嗽。幾天後,熱度逐漸升高,晚上尤為嚴重。喉嚨裡逐漸出現白點,日益增大。雖然全身發熱如火,足趾卻一定像冰一樣寒冷。或者腹痛自利,這是由於陰寒侵犯足太陰脾所致。或者心胸煩亂作嘔,這是由於混雜之邪擾亂脾胃,欲成霍亂。或者鼻出濁涕。

且見血絲者。風熱熏蒸鼻竅也。或齒牙紅腫出血。火毒熾於胃腑也。此證之迥乎不同也。察其脈兩寸浮洪而數。陽邪見陽脈也。兩尺沉細無神。陰邪見陰脈也。此脈之顯然有別也。脈證既殊。治療各異。若專作熱證。而用大苦大寒。必至嘔吐瀉痢。而脾胃敗絕。專作寒證而用麻黃炮薑桂附。

白話文:

另外,見到出血絲的。是由風熱引起的燻蒸鼻竅所造成的。或者牙齒、牙齦紅腫出血。則是由火毒熾烈於胃腑所造成。這些都是證狀截然不同的表現。檢查他們的脈象,兩寸脈浮、洪、而脈搏次數快。這是因為陽邪顯示在陽經(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的緣故。兩尺脈沉、細、無神。這表示陰邪顯示在陰經(足太陰脾經、足陽明胃經)的緣故。這是脈象顯然不同的例子。脈象和證狀既然不同。治療方法也就各不相同。如果專門把這種病症當成熱證治療。而使用大苦大寒的藥物。必定會造成嘔吐、腹瀉、痢疾。而脾胃虛弱衰敗。若是專門當成寒證來治療,而使用麻黃、炮薑、桂枝、附子之類的藥物。

則上焦之已傷者再傷。定然吐血衄血。此皆難以救藥也。惟疏風清燥以宣於上。調中利濕以和其中。溫暖散邪以逐於下。乃克有濟。治宜辛夷散蘇子降氣湯藿香正氣散。加減主之。

白話文:

如果上焦已經受傷了,再傷就會吐血、流鼻血。這兩種症狀都很難治癒。應該疏散風氣、清肺化燥,使上焦通暢;調中、利濕,使中焦和順;溫暖身體、祛散邪氣,使下焦通暢。這樣才能治癒。治療時應該使用辛夷散、蘇子降氣湯、藿香正氣散,再根據具體情況加減用藥。

辛夷散

辛夷(二粒),桔梗(三錢),防風(三錢,去蘆),茯苓(三錢),僵蟲(三錢),前胡(一錢五分),法夏(二錢,薑汁炒抖),蟬蛻(九隻,去頭、翅、足),白芷(二錢),川芎(二錢),黃慄芽(八分,草藥店有賣),薄荷(五分),陳茶(五錢),蒼耳(四分),木通(一錢),陳皮(一錢),粉草(一錢),生薑(一片),水煎服。

白話文:

辛夷(兩粒)、桔梗(三錢)、防風(三錢,去掉蘆葦)、茯苓(三錢)、僵蟲(三錢)、前胡(一錢五分)、法夏(兩錢,用薑汁炒抖)、蟬蛻(九隻,去除頭、翅、足)、白芷(兩錢)、川芎(兩錢)、黃慄芽(八分,草藥店有賣)、薄荷(五分)、陳茶(五錢)、蒼耳(四分)、木通(一錢)、陳皮(一錢)、粉草(一錢)、生薑(一片),一起水煎服。

此方辛夷一派。皆驅風開竅以宣發於上。合二陳生薑除痰去濕。以調和脾胃於中。陳茶能清頭面之熱。木通能平心肺之火。以降於下。黃慄芽尤解燥熱之瘴氣。無論喉之已痛未痛。但見脈證相似即投此方。未痛者全愈。已痛者減半。如頭面浮腫去白芷加白附。胸結痰鳴氣促。

白話文:

這個藥方是以辛夷為核心。所有藥物都具有驅風開竅、宣發上焦的作用。二陳和生薑化痰除濕,可以調和中焦的脾胃機能。陳茶可以清頭面之熱,木通可以平心肺之火,二者一起可以降火清熱。黃慄芽尤其擅長化解燥熱之瘴氣。無論是喉嚨已經疼痛,還是尚未疼痛,只要脈象和症狀相似就可以服用這個藥方。還沒疼痛的服用之後可以痊癒,已經疼痛的服用之後疼痛可減輕一半。如果頭面浮腫,就減去白芷,加上白附。如果胸中痰結,發出鳴聲,氣息短促,就加上茯苓、半夏、竹茹、木通、瓜萎。

去白芷加旋覆花。小便赤澀。加茵陳、瞿麥、扁蓄。鼻孔出血或吐血。加絲茅根、藕節側柏葉炭。

白話文:

  1. 去掉白芷,加入旋覆花。 小便赤紅且澀痛。加入茵陳、瞿麥、扁蓄。

  2. 鼻孔出血或吐血。加入絲茅根、藕節、側柏葉炭。

當歸(二錢),前胡(二錢),法夏(二錢,薑汁炒),茯苓(三錢),僵蟲(三錢),陳皮(一錢),水竹茹(一錢),厚朴(一錢,薑汁炒),蘇子(一錢),粉草(一錢),蟬蛻(九隻,去頭、翅、足),肉桂(五分,去皮蒸兌),生薑(三片),水煎服。

白話文:

當歸(二錢)、前胡(二錢)、法夏(二錢,用薑汁炒過)、茯苓(三錢)、僵蟲(三錢)、陳皮(一錢)、水竹茹(一錢)、厚朴(一錢,用薑汁炒過)、蘇子(一錢)、粉草(一錢)、蟬蛻(九隻,去掉頭、翅膀和腳)、肉桂(五分,去皮蒸過)、生薑(三片),用水煎服。

投前方。脈必見下虛上實。再用此方。連進二三服。取歸桂以溫養下元。蘇子降逆氣以化痰。如頸項喉內腫痛未除。肺氣不降。加葶藶子、旋覆花、栝蔞、杏仁之類。

白話文:

將方劑投用於患者。脈像上必定呈現下虛上實的狀態。再服用這個方劑。連續服用二、三劑。採用桂枝補體,以溫養下半身。蘇子可以降逆氣,以化除痰液。如患者頸項及喉嚨內的腫痛還沒消除。肺氣不順暢。加入葶藶子、旋覆花、栝蔞、杏仁等類中藥。

黨參(五錢),苡仁(四錢,炒),陳米(一小杯,炒),茯苓(三錢),扁豆(三錢),藿梗(二錢),法夏(二錢,薑汁炒抖),前胡(二錢),蘇子(一錢),陳皮(一錢),厚朴(一錢,薑汁炒),腹毛(一錢),粉草(一錢),生薑(三片),水煎服。

白話文:

黨參(五錢),薏仁(四錢,炒過),陳米(一小杯,炒過),茯苓(三錢),扁豆(三錢),藿香(二錢),法夏(二錢,用薑汁炒軟),前胡(二錢),蘇子(一錢),陳皮(一錢),厚朴(一錢,用薑汁炒過),腹毛(一錢),粉草(一錢),生薑(三片),加水煎煮後服用。

投前二方。病勢雖退。必飲食減少。腹中脹滯微痛。或餘熱不退。或大便溏瀉。小便赤短。此脾胃困乏。餘邪滯澀。斯時再逐其邪。正氣益虛。欲補其正。邪氣未淨。宜此方以和解。既和之後。審察脈證偏盛之處。以調其氣血。使精氣神三者充。自然困倦起病根除矣。

白話文:

服用了前兩種藥方後,雖然病情有所好轉,但飲食一定會減少,而且腹中脹滯並伴有輕微疼痛。有時餘熱尚未完全消退,或大便溏瀉,小便赤短。這是因為脾胃虛弱,餘邪滯澀所致。此時再一味地驅邪,只會使正氣更加虛弱。如果想補益正氣,邪氣卻沒有清除乾淨,那麼應該使用此方來調和陰陽。待陰陽調和之後,再仔細觀察脈象和症狀,找出偏盛之處,以調和氣血。使精氣神三者都得到充實,那麼睏倦的病根自然會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