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和丸

試和丸

SHI HE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4

寒性指數

6

熱/寒比例

(4.0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9%
心經 17%
脾經 17%
腎經 17%
肺經 12%
膀胱經 6%
胃經 5%
大腸經 1%
膽經 1%
肝經
心經
脾經
腎經
肺經
膀胱經
胃經
大腸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試和丸中包含防風,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寒: 防風味辛、性微溫,具有疏散風寒、止痛止癢的功效。試和丸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引起的頭痛、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狀,而防風可以有效疏散體內的風寒之邪,解除這些症狀。
  2. 通鼻竅: 防風具有通鼻竅、止鼻塞的作用。試和丸亦可用於治療鼻塞不通、鼻淵等症,而防風可以幫助打開鼻竅,改善鼻塞症狀,使患者呼吸通暢。

試和丸方劑中加入澤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消腫:澤瀉性寒,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消腫止痛之效。試和丸主要針對水濕內停、脾腎陽虛導致的浮腫、小便不利等症狀,而澤瀉能利水消腫,改善水濕停留於體內的情況,有助於緩解浮腫,促進排泄。
  2. 清熱降火:澤瀉亦能清熱降火,對於因濕熱內蘊導致的口苦、尿黃、小便赤澀等症狀也有療效。試和丸中加入澤瀉,可清熱利濕,有助於改善因濕熱導致的症狀,達到清熱降火的效果。

試和丸方劑中含有白朮,主要出於以下原因:

  1. 健脾益氣: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瀉止汗的功效。試和丸以健脾和胃為主要功效,白朮能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促進營養吸收,改善消化不良,故為方中必備之藥。
  2. 固攝止瀉:白朮具有固攝作用,能止瀉止汗,試和丸中常配伍其他止瀉藥物,如黃連、白芍等,白朮能協同這些藥物,加強止瀉功效,使療效更佳。

試和丸是一種以中藥為基礎的方劑,其組成中包含蛇牀子,這有其特定的藥理意義。蛇牀子(Cnidium monnieri)在中醫中被廣泛應用,主要用於健脾、理氣及消腫等功效。其含有的有效成分如香豆素和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菌、及增強免疫等多重作用。

在試和丸的方劑組成中,蛇牀子的加入有助於調和脾胃,促進消化,並且能夠改善因為氣滯所引起的不適。此外,蛇牀子在祛風止癢方面表現突出,適合用於一些皮膚病的調理,這或許與試和丸的療效範圍有關。

綜合而言,蛇牀子的使用不僅增強了試和丸的功效,也使得方劑具備了更為全面的調理作用,符合中醫“辨證論治”的理念,能夠針對患者的不同需求,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試和丸中加入吳茱萸,主要考慮以下兩點:

  1. 溫中散寒: 吳茱萸性溫,味辛、苦,入肝、脾、腎經,具有溫中散寒、止痛止嘔的功效。試和丸主治脾胃虛寒、脘腹冷痛、嘔吐泄瀉等症,吳茱萸能溫暖脾胃,驅散寒邪,有助於緩解這些症狀。
  2. 降逆止嘔: 吳茱萸能降逆止嘔,對於脾胃虛寒引起的嘔吐尤為有效。試和丸中加入吳茱萸,可以協同其他藥物,共同發揮降逆止嘔的作用,提高藥效。

試和丸中含有細辛,主要原因有二:

一、 溫肺散寒: 細辛性溫,味辛,入肺經,能溫肺散寒,宣通鼻竅。試和丸主要針對寒邪客肺,肺氣不宣所致的鼻塞、流涕等症,而細辛正好能溫肺散寒,宣通鼻竅,使寒邪得以散出,達到治療目的。

二、 助藥力: 細辛性溫,能引藥入肺,並增強其他藥物的療效。試和丸中其他藥材多偏寒涼,細辛的加入可以起到溫通的作用,避免藥性過於寒涼,更能達到治療效果。

試和丸方劑中含有水菖蒲,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點功效:

  1. 開竅醒神: 水菖蒲性溫,味辛,入心、脾、腎經,能通竅開鬱,醒神益智。對於因痰濕阻滯心竅、神志不清、言語謇澀等症狀,水菖蒲可有效改善。
  2. 化痰止咳: 水菖蒲具有化痰止咳之效,能宣肺利氣,對於痰濕阻肺、咳嗽痰多等症狀,可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試和丸方劑中以水菖蒲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發揮開竅醒神、化痰止咳之功效,用於治療痰濕阻滯心竅、神志不清、言語謇澀、咳嗽痰多等症。

試和丸中包含烏頭,主要原因有二:

  1. 祛風除濕,止痛止痙:烏頭性溫,味辛,入肺、腎經,具有散寒止痛、祛風除濕、止痙之功效。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痺痛、關節疼痛、肌肉麻木等症,烏頭可發揮重要作用,與其他藥材配伍,可有效緩解疼痛,改善肢體活動能力。
  2. 活血通絡,溫陽散寒:烏頭具有活血通絡、溫陽散寒的功效,可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經絡暢通。對於寒凝血瘀所致的肢體麻木、疼痛、屈伸不利等症,烏頭可發揮溫經散寒、活血通絡的作用,起到治療效果。

需要強調的是,烏頭屬劇毒藥物,使用需謹慎,應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服用,避免自行使用。

試和丸中含有五味子,主要原因有二:

一、 固腎止遺: 五味子味酸甘,性溫,入肺、腎經,有固腎止遺、斂肺止咳之效。試和丸主治腎虛不固、遺精滑泄等症,五味子能補腎固精,與方中其他藥物相輔相成,增強固腎止遺之效。

二、 滋陰益氣: 五味子能滋陰益氣、生津止渴,與方中其他藥物如黃芪、山藥等,共同起到益氣補腎、滋陰養血的作用,使藥效更加全面,治療效果更佳。

試和丸方劑中包含當歸,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活血: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試和丸主要用於治療婦科疾病,如月經不調、痛經、崩漏等,而當歸的補血活血作用可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經血運行,緩解經期不適。
  2. 滋陰潤燥: 當歸還具有滋陰潤燥的功效,能改善血液品質,促進血紅細胞生成,有助於改善女性氣血不足、面色蒼白等症狀。試和丸中其他藥材如白芍、川芎等,也具有滋陰養血的作用,與當歸配合使用,可增強補血活血的效果,全面改善女性健康。

試和丸中加入遠志,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安神定志,解鬱開竅:遠志性味甘、辛,歸心、肺、腎經,具有安神定志、解鬱開竅的功效。試和丸以治療心悸、失眠、健忘、胸悶、心煩等症為主,而遠志可緩解心神不寧、精神恍惚等症狀,達到安神定志的效果。
  2. 輔助活血化瘀,促進心血運行:遠志也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促進心血運行,改善心臟功能。試和丸中其他藥物如川芎、赤芍等,也具有活血化瘀功效,遠志的加入可加強此作用,共同達到治療心血管疾病的效果。

試和丸中包含桂枝,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經散寒,調和氣血:桂枝性溫,味辛甘,入心、肺、膀胱經,具有溫經散寒、調和氣血、解肌發汗的功效。試和丸主要用於治療寒凝血瘀引起的月經不調、痛經等症,桂枝的溫經散寒作用可以緩解寒邪凝滯,促進氣血運行,改善經血流通。
  2. 配合其他藥材,增強療效:桂枝與試和丸中其他藥材,如當歸、川芎、芍藥等,相互配合,共同發揮溫經散寒、活血化瘀、調和氣血的功效。桂枝的加入,可以更好地協調藥性,使藥效更佳,更有效地治療寒凝血瘀所致的月經不調、痛經等症。

試和丸中包含乾薑,主要是基於其溫中散寒、止嘔的效果。

乾薑性溫,味辛,歸脾、胃、腎經。具有溫中散寒、回陽救逆、溫脾止嘔的功效。試和丸主治寒濕內阻、脾胃虛寒所致的脘腹冷痛、嘔吐泄瀉等症。

乾薑的溫中散寒作用可溫暖脾胃,驅散寒邪,緩解脘腹冷痛。其溫脾止嘔作用則可抑制嘔吐,改善脾胃功能。因此,乾薑在試和丸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有助於溫暖脾胃,緩解寒濕內阻所致的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試和丸》**所載主治症狀繁複,可歸納為以下幾大類:

  1. 精神情志異常:如「惕惕驚恐,時悲淚出,時復喜怒妄語」,反映心神不寧、肝鬱或痰擾等病機。
  2. 上焦熱象與氣逆:如「腰以上熱、嘔逆、聞食臭欲嘔」,可能屬肝胃不和、膽熱上沖或中焦虛寒致氣機逆亂。
  3. 頭面官竅失調:如「頭痛、目視(目巟目巟)、耳中兇兇」,顯示清陽不升或風邪上擾。
  4. 體虛機能紊亂:如「少氣、時如醉狀、不能食、大小便不利」,提示氣血不足或陰陽失和。
  5. 表衛不固:如「惡風、寒熱」,可能因營衛失調或陽虛外感。

此方主治範圍廣泛,推測其核心病機為風痰擾神、肝脾失調、陽虛寒凝,導致氣血逆亂、清竅蒙蔽。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一)藥味分組與協同作用

  1. 祛風邪、通竅醒神

    • 防風、細辛、菖蒲:防風疏散風邪;細辛溫通竅絡;菖蒲化痰開竅,共解風痰上擾之耳目昏聵、精神妄亂。
    • 烏頭(炮)、桂心:溫經散寒、止痛,針對寒凝頭痛及陽虛惡風。
  2. 調肝和中、降逆止嘔

    • 吳茱萸、乾薑:暖肝胃、降逆氣,治嘔逆聞食臭;乾薑兼溫脾陽。
    • 當歸、五味子:當歸養肝血,五味子斂肝氣,防辛散過度。
  3. 健脾利濕、交通心腎

    • 白朮、澤瀉:白朮健脾燥濕,澤瀉利水滲濕,調大小便不利。
    • 遠志:安神益智,合菖蒲交通心腎,定驚恐悲怒。
  4. 溫陽散寒、固表

    • 蛇床子、桂心:溫腎助陽,蛇床子兼祛風,助防風固表。

(二)組方特點與治則

  • 標本兼治:以祛風化痰治標(防風、菖蒲),溫陽養血治本(桂心、當歸)。
  • 寒熱並調:吳茱萸、乾薑配澤瀉,既溫中又利濕熱(小便黃赤)。
  • 氣血同調:當歸補血,細辛、桂心行氣,適合虛中夾滯之「如醉狀」。

(三)推測核心機理

此方可能通過:

  1. 疏風化痰:改善頭面官竅窒塞與情志異常。
  2. 溫中降逆:調節肝胃氣逆之嘔惡。
  3. 調和營衛:緩解寒熱、惡風等表證。
  4. 安神定志:遠志、五味子斂心神,針對虛性亢奮。

三、總結

《試和丸》為一複合病機設計的方劑,適用於風痰、陽虛、氣逆交雜之證。其「和」字體現協調陰陽、疏泄與固斂並行的思路,然臨證仍需辨析具體病機偏重,不可拘泥於症狀羅列。

傳統服藥法


防風1分,澤瀉1分,白朮1分,蛇床子1分,吳茱萸1分,細辛1分,菖蒲1分,烏頭(炮去皮)1分,五味子1分,當歸半兩,遠志(去心)半兩,桂心半兩,乾薑3分。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空腹吞,每服5丸,加至10丸,日3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服用過量可能會引起頭暈、心悸、嘔吐等症狀。因此,在服用本方前,患者應先諮詢醫生,並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相關疾病


頭痛排尿困難小便顏色偏黃容易生氣容易流眼淚原發性高血壓痲風 [漢生氏病]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嘔吐胃下垂噯氣腹瀉無尿及少尿怕冷食慾不振呼吸氣短言語無力易感到驚嚇怕吹到風呼吸急促,氣不接續之症

相同名稱方劑


試和丸, 出處:《千金翼》卷十五。 組成:防風1分,澤瀉1分,白朮1分,蛇床子1分,吳茱萸1分,細辛1分,菖蒲1分,烏頭(炮去皮)1分,五味子1分,當歸半兩,遠志(去心)半兩,桂心半兩,乾薑3分。 主治:嘔逆,腰以上熱,惕惕驚恐,時悲淚出,時復喜怒妄語,夢寐灑灑淅淅,頭痛少氣,時如醉狀,不能食,噫聞食臭欲嘔,大小便不利,或寒熱,小便黃赤,惡風,目視(目巟目巟),耳中兇兇。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