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頭摩風膏

WU TOU MO FENG G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8

寒性指數

5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8%
肝經 16%
腎經 16%
心經 14%
肺經 11%
膀胱經 9%
胃經 7%
膽經 2%
心包經 2%
大腸經 2%
脾經
肝經
腎經
心經
肺經
膀胱經
胃經
膽經
心包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3

方劑組成解釋

烏頭摩風膏中包含烏頭,主要基於其溫經散寒、祛風止痛的藥性。

烏頭性熱,味辛,入肺、腎經,具有強烈的溫經散寒作用,能有效驅散體內寒邪,緩解風寒所致的疼痛。同時,烏頭還有祛風止痛之效,能改善風寒引起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

因此,烏頭被用於烏頭摩風膏中,旨在溫經散寒,祛風止痛,有效治療風寒濕痺、關節疼痛等病症。

烏頭摩風膏中加入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經散寒,通絡止痛:附子性熱,入心、腎經,具有溫陽散寒、通經活絡的功效。對於風寒濕邪所致的痺痛,附子能溫經散寒,驅除寒邪,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2. 增強藥效,協同作用:附子與烏頭同屬毛茛科植物,藥性相近,且附子更能溫陽散寒,溫通經絡,與烏頭相輔相成,加強溫經散寒止痛的功效,使藥效更佳。

因此,烏頭摩風膏中加入附子,既能發揮其溫經散寒、通絡止痛的功效,又能與烏頭協同作用,增強藥效,治療風寒濕邪所致的痺痛。

烏頭摩風膏中加入當歸,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舒筋活絡: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養血調經、補血潤燥的功效。烏頭藥性辛熱,外用可散寒止痛,但同時也具有一定的毒性。加入當歸可以緩解烏頭的毒性,並促進血液循環,使藥效更有效地到達患處,達到舒筋活絡、止痛消腫的效果。
  2. 溫經散寒,止痛消腫: 當歸具有溫經散寒的作用,可配合烏頭的散寒止痛功效,協同作用,加強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疼痛,如關節疼痛、肌肉痠痛等。

烏頭摩風膏中加入羌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止痛: 羌活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祛風濕、止痛的功效,可有效緩解風寒濕邪引起的疼痛,與烏頭的溫經散寒、止痛之效相輔相成,加強方劑的止痛效果。

2. 通絡活血: 羌活能通經絡、活血脈,有助於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藥物吸收,進一步提升烏頭摩風膏的治療效果。

烏頭摩風膏中加入細辛,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經散寒,祛風止痛: 細辛性溫,味辛,入肺、腎經,具有溫經散寒、祛風止痛的功效。烏頭摩風膏主要針對風寒濕邪引起的疼痛,細辛可溫經散寒,使氣血流通,達到止痛的效果。

2. 協同烏頭,增強藥力: 細辛與烏頭相配,可增強烏頭的藥力,使藥效更顯著。烏頭性溫,味辛,有毒,善於祛風止痛,但單用容易出現毒副作用。細辛的加入,可以中和烏頭的毒性,使其藥效發揮得更加安全有效。

烏頭摩風膏中加入桂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散寒止痛: 桂枝性溫,入肺經,具有散寒止痛的功效。烏頭本身也具有散寒止痛之效,二者相輔相成,更能有效地驅散寒邪,止痛止癢,尤其適用於風寒濕痹導致的肢體疼痛、麻木、屈伸不利等症狀。
  2. 活血通絡: 桂枝還有活血通絡的功效,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從而減輕炎症反應,促進組織修復。烏頭也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兩者合用,可更有效地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消除疼痛,促進傷口癒合。

烏頭摩風膏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止痛: 防風性味辛溫,入肺、膀胱經,具有祛風散寒、止痛的效果。烏頭性溫熱,善於止痛,但容易耗氣傷陰。防風能輔助烏頭祛除風寒濕邪,並減輕其燥熱之性,使止痛效果更顯著,且避免藥性過於偏燥。
  2. 疏風解表: 防風能疏散表邪,配合烏頭的溫經散寒作用,可有效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痹痛、麻木等症狀。

總而言之,防風在烏頭摩風膏中起到協調藥性、增強療效的作用,使方劑既能止痛,又能疏風解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烏頭摩風膏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祛風濕止痛: 白朮性溫燥,具有祛風濕、止痛的作用,與烏頭等辛溫藥材相輔相成,增強藥效,更能有效地驅散風寒濕邪,緩解疼痛。
  2. 健脾燥濕: 白朮能健脾燥濕,促進脾胃運化,有利於藥物吸收和藥效發揮。由於烏頭性寒,容易傷脾胃,加入白朮可起到平衡寒熱、保護脾胃的作用。

烏頭摩風膏中加入花椒,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散寒止痛: 花椒性溫,入脾、胃經,具有散寒止痛、溫經通絡的作用。與烏頭等藥材共同配合,可有效緩解風寒濕邪所致的肢體疼痛、麻木等症狀,尤其適用於風寒濕痹、關節疼痛等疾病。
  2. 活血化瘀: 花椒含有揮髮油、生物鹼等成分,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助於消散瘀血,減輕疼痛。

烏頭摩風膏中加入吳茱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經止痛:吳茱萸性溫,味辛,入肝、脾經,具有溫中散寒、止痛止癢的功效。與烏頭相配,可增強散寒止痛之力,更有效地治療風寒濕痹引起的疼痛。
  2. 祛風除濕:吳茱萸兼具祛風除濕的功效,與烏頭、川烏等藥物配合,可增強藥效,有效驅散風寒濕邪,達到治療風濕痹痛的效果。

烏頭摩風膏中加入豬脂膏,主要是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藥性相合: 烏頭性溫燥,而豬脂膏性潤滑,二者相配,既能發揮烏頭祛風止痛的功效,又能緩解烏頭的燥性,避免對皮膚造成過度刺激。
  2. 載藥作用: 豬脂膏具有較好的延展性和附著力,可以作為載體,將烏頭等藥物均勻地塗抹於患處,提高藥物的滲透性和吸收率,從而達到更好的療效。

總之,豬脂膏在烏頭摩風膏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僅能調節藥性,還能提高藥物作用,是配方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主治功效


烏頭摩風膏

烏頭摩風膏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成分包括烏頭、附子、當歸、羌活、細辛、桂枝、防風、白朮、花椒、吳茱萸和豬脂膏。

烏頭具有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等功效,常與五靈脂同用,治一切癱瘓風。

附子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常與桂枝同用,治傷寒無汗。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羌活具有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常與獨活同用,治風寒濕痺。

細辛具有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的功效,常與荊芥同用治感冒。

桂枝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

防風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常與荊芥同用,治感冒。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花椒具有溫中止瀉、殺蟲解毒、祛寒止痛、溫中散寒、健脾止瀉、溫腎壯陽、補陽、壯命門火、止嘔、壯陽、通經絡、清熱利尿、祛風除濕、破血消癥、溫裡溫中、健脾胃、止咳平喘、止瀉、活絡止痛、通乳等功效。

吳茱萸具有補陽、止瀉、止嘔、理氣行氣、溫裡溫中五種傳統代功效。

豬脂膏具有潤膚、生肌、止痛、解毒等功效,常與黃蠟同用,治燙傷。

主治功效

烏頭摩風膏主治風濕引起的頑固痹證,導致腰和腿部活動不便,四肢拘攣,疼痛劇烈,難以忍受;以及白癜風等各種瘡瘍,兼有腳氣等。

總結

烏頭摩風膏是一種中藥方劑,具有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常與其他中藥材搭配使用,以增強藥效。

傳統服藥法


烏頭2兩,附子(並生用)2兩,當歸2兩,羌活1兩,細辛1兩,桂心1兩,防風(去蘆頭)1兩,白朮1兩,川椒1兩,吳茱萸1兩,豬脂1斤(臘月者,若得駝脂尤好,去脂膜煎化,去滓放冷)。
上切細,如大豆大,以頭醋微淹之,經一宿,煎豬脂化,去滓納藥,緩火煎之,候附子黃色,即膏成,收瓷盒中。
有患者,頻取摩之,宜用衣裹。
切避風冷。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烏頭摩風膏有毒,使用時應遵醫囑。

相關疾病


坐骨神經痛腳氣病麻痺五十肩類風濕性關節炎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皮膚異色症膝部腫大疼痛半身或下肢麻木手指緊繃難以伸直四肢筋肉筋攣僵硬

相同名稱方劑


烏頭摩風膏, 出處:《聖惠》卷二十五。 組成:川烏頭(生,去皮臍)半兩,防風(去蘆頭)半兩,桂心半兩,白芷半兩,藁本半兩,川椒(去目)半兩,吳茱萸半兩,白朮半兩,細辛半兩,川芎半兩,白附子半兩,藜蘆半兩,莽草半兩,羌活半兩,黃蠟5兩,煉了豬脂1斤,生薑3兩。 主治:風痛,及皮膚不仁,筋脈拘急。

烏頭摩風膏, 出處:《聖惠》卷二十五。 組成:烏頭2兩,附子(并生用)2兩,當歸2兩,羌活1兩,細辛1兩,桂心1兩,防風(去蘆頭)1兩,白朮1兩,川椒1兩,吳茱萸1兩,豬脂1斤(臘月者,若得駝脂尤好,去脂膜煎化,去滓放冷)。 主治:風頑痹,腰腳不遂,四肢拘攣,並馬墜疼痛不可忍;及白癜諸瘡,兼腳氣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