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肝順氣丸

PING GAN SHUN QI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11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1%
胃經 21%
肺經 13%
肝經 13%
心經 8%
大腸經 6%
膽經 6%
腎經 5%
三焦經 3%
心包經 1%
脾經
胃經
肺經
肝經
心經
大腸經
膽經
腎經
三焦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3

方劑組成解釋

平肝順氣丸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其清熱瀉火、燥濕解毒的功效,以達到以下目的:

  1. 平肝降火:肝火上炎是導致肝氣不舒、氣機不暢的重要因素,黃連苦寒入肝經,能清泄肝火,使肝氣平降,有助於改善肝氣鬱結、肝陽上亢等症狀。
  2. 清熱解毒:平肝順氣丸常用於治療肝鬱氣滯、肝火上炎導致的頭暈、頭痛、目赤、口苦等症。黃連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能消除肝火所致的炎症,進一步緩解症狀。

平肝順氣丸中加入吳茱萸,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溫中散寒,降逆止嘔: 吳茱萸性溫,具有溫中散寒、降逆止嘔之效。對於肝氣鬱結、脾胃虛寒、氣逆上衝所致的頭暈目眩、噁心嘔吐等症狀,吳茱萸能溫中散寒,降逆止嘔,起到緩解作用。
  2. 疏肝理氣,止痛安神: 吳茱萸亦具有疏肝理氣、止痛安神之效。對於肝氣鬱結、心神不安所致的胸脅疼痛、失眠多夢等症狀,吳茱萸能疏肝理氣,止痛安神,起到舒緩作用。

因此,平肝順氣丸中加入吳茱萸,是為了綜合其溫中散寒、降逆止嘔、疏肝理氣、止痛安神的功效,達到平肝順氣、舒緩肝氣鬱結相關症狀的目的。

平肝順氣丸中加入神麴,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和胃消積:神麴性溫,味甘,入脾、胃經,能消食健胃,和中降逆。平肝順氣丸常用於肝氣鬱結、氣滯血瘀所致的頭暈目眩、胸悶脅痛等症狀,神麴有助於消食積滯,使氣機通暢,進而達到順氣平肝之效。
  2. 配伍增效:神麴與其他藥材如枳殼、陳皮等配伍,能增強其理氣解鬱、降逆止嘔的功效,使藥效更加協調,有利於整體治療效果的提升。

平肝順氣丸中加入麥芽,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消食健脾,和胃降逆: 麥芽性涼,入脾胃經,能消食積、健脾胃,對於肝氣鬱結所致的胸悶、胃脘脹滿等症,可起到疏肝理氣、和胃降逆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肝氣不舒所導致的氣機不暢。
  2.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功效: 麥芽與平肝順氣丸中的其他藥物,如柴胡、枳殼等,共同作用,能更有效地疏肝解鬱,理氣止痛,並有助於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頭暈、目眩、脅痛等症狀。

平肝順氣丸中加入山楂,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消食化積,理氣寬中:山楂味酸甘,性微溫,入脾、胃經。其能消食導滯,化積化瘀,對於肝氣鬱結所致的胸悶、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有改善作用。

2. 活血化瘀,行氣止痛:山楂具活血化瘀之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給,並有助於消散瘀血,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疼痛。

因此,山楂在平肝順氣丸中,可起到消食理氣、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配合其他藥材共同作用,達到平肝順氣、舒肝解鬱的療效。

平肝順氣丸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疏肝理氣: 木香味苦辛,性溫,入脾、胃、肝經。其氣味芳香,能行氣止痛,疏肝解鬱,有助於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悶、脅痛、胃脘脹滿等症狀。
  2. 健脾和胃: 木香除了疏肝理氣,還兼具健脾和胃的功效。它能促進脾胃運化,增進食慾,改善消化不良、腹脹等症狀。

因此,平肝順氣丸中加入木香,旨在通過其疏肝理氣、健脾和胃的功效,達到平肝順氣、緩解肝氣鬱結的治療目的。

平肝順氣丸中包含香附,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疏肝解鬱: 香附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其能行氣解鬱,疏肝解鬱,對於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脅脹痛、情志不暢、失眠多夢等症狀,具有良好療效。
  2. 理氣止痛: 香附具有理氣止痛的功效,能緩解肝氣鬱結所導致的氣滯血瘀、疼痛。對於肝氣不舒導致的頭昏頭痛、脘腹脹痛等症狀,香附能有效改善。

因此,平肝順氣丸中加入香附,旨在發揮其疏肝解鬱、理氣止痛的功效,以達到平肝順氣、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病症的效果。

平肝順氣丸中包含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解鬱,平抑肝陽: 川芎味辛、性溫,入肝經,具有疏肝解鬱、行氣止痛的功效。肝主疏泄,若肝氣鬱結,則可出現頭暈目眩、胸悶脅痛等症狀。川芎能疏通肝氣,使肝氣順暢,從而達到平抑肝陽的效果。

2. 活血化瘀,通經止痛: 川芎還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作用。肝氣鬱結往往伴隨血瘀,而川芎能促進血液循環,化解瘀血,從而緩解疼痛,達到通經止痛的效果。

綜上所述,川芎在平肝順氣丸中發揮着疏肝解鬱、平抑肝陽以及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作用,是該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物。

平肝順氣丸中包含陳皮,主要原因有二:

一、疏肝理氣:陳皮味辛、苦,性溫,歸脾、肺經。其主要功效為理氣健脾,燥濕化痰,具有疏肝解鬱、行氣止痛之效。平肝順氣丸主治肝氣鬱結、氣機不暢所致的胸脅脹痛、頭暈目眩、心煩易怒等症狀,而陳皮的疏肝理氣作用能有效緩解肝鬱之氣,使氣機順暢,達到平肝止痛的效果。

二、燥濕化痰:陳皮具有燥濕化痰的功效,能有效去除痰濁,使氣機通暢。肝氣鬱結易導致痰濁阻滯,影響氣機運行,而陳皮的燥濕化痰作用可消除痰濁,促進氣血運行,進一步達到平肝順氣的效果。

平肝順氣丸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健脾益氣,助氣血運行:白朮性溫味甘,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效。肝氣不舒,常因脾胃虛弱,氣血生化不足而致。白朮健脾益氣,可促進脾胃運化,使氣血充盈,從而有利於肝氣疏泄,達到平肝順氣之效。
  2. 補氣固本,防止氣虛反覆:平肝順氣丸常用於治療肝氣鬱結所致的頭痛、眩暈、胸悶等症。白朮補氣固本,可增強機體抵抗力,防止氣虛反覆,使療效更持久。

平肝順氣丸中加入枳實,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行氣消痞:枳實味苦、性寒,入肝、脾經,具有行氣消積、化痰散結的功效。平肝順氣丸多用於治療肝氣鬱結、胸悶氣短、胃脘脹滿等症,枳實可疏肝理氣,解除氣滯,有助於消除痞塊,改善胸悶等症狀。
  2. 降逆止嘔:枳實亦能降氣止嘔,對於肝氣上逆所致的嘔吐,也有較好的療效。平肝順氣丸若兼有嘔吐症狀,加入枳實可起到降逆止嘔的作用,緩解患者不適。

總之,枳實加入平肝順氣丸,可起到行氣消痞、降逆止嘔的功效,有助於整體方劑的療效更佳。

平肝順氣丸中加入梔子,主要基於其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的功效。

梔子味苦、性寒,入肝、胃經,能清瀉肝火,降肝陽,對於肝陽上亢、肝火旺盛導致的頭暈目眩、心煩易怒、口苦咽乾等症狀有良好的療效。

此外,梔子還有涼血止血的作用,可以治療因肝火旺盛導致的出血症狀,例如鼻出血、牙齦出血等。

總而言之,梔子在平肝順氣丸中起到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的作用,協同其他藥物共同達到平肝順氣的功效。

平肝順氣丸中添加萊菔子,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消食導滯: 萊菔子具有消食積、化痰涎的作用,可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悶、腹脹等症狀。
  2. 降氣平肝: 萊菔子性味辛溫,入肺、脾經,能降氣行氣,並具有平肝息風之效,有助於平復肝陽上亢引起的頭暈目眩、心煩易怒等症狀。

因此,萊菔子在平肝順氣丸中起到消食導滯、降氣平肝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平肝順氣、舒肝解鬱的效果。

平肝順氣丸中加入半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降逆止嘔: 半夏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其具有降逆止嘔的功效,可治療因肝氣犯胃、脾胃不和引起的噁心、嘔吐等症狀。肝氣鬱結,容易上逆犯胃,而半夏可降胃氣、和脾胃,有助於緩解肝氣上逆引起的嘔吐。
  2. 化痰止咳: 半夏具有燥濕化痰的功效,可以治療痰多、咳嗽等症狀。平肝順氣丸中加入半夏,除了降逆止嘔外,也能起到化痰止咳的作用,緩解肝氣鬱結引起的痰多、咳嗽等症狀。

總之,平肝順氣丸中加入半夏,主要是為了降逆止嘔、化痰止咳,協同其他藥物達到平肝順氣、舒肝解鬱的功效。

平肝順氣丸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 健脾利濕,和胃降逆:茯苓性平味甘,入脾、心、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功效。肝氣上逆,常與脾胃失調密切相關,茯苓能健脾利濕,消除脾胃濕濁,有助於降逆氣,平肝氣。

二、 利水滲濕,通絡利竅:茯苓能利水滲濕,並能通利關節,疏通經絡,有助於改善因肝氣鬱結而引起的胸悶、脅痛等症狀。

綜上所述,茯苓在平肝順氣丸中發揮著健脾利濕,和胃降逆,利水滲濕,通絡利竅等作用,有助於協調肝脾,疏通氣血,達到平肝順氣之效。

平肝順氣丸中加入砂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化濕,和胃止嘔: 砂仁味辛性溫,具有行氣化濕、和胃止嘔的功效。對於肝氣鬱結、脾胃不和導致的胸悶氣短、噁心嘔吐等症狀,砂仁能有效緩解。

2. 疏肝解鬱,平肝息風: 砂仁入脾、胃經,能疏肝解鬱,平肝息風。對於肝風內動引起的頭暈目眩、肢體麻木等症狀,砂仁能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

綜上所述,砂仁在平肝順氣丸中,不僅能行氣化濕、和胃止嘔,還能疏肝解鬱,平肝息風,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達到更好的療效。

平肝順氣丸中加入乾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和胃降逆: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和胃降逆的功效。肝氣上逆常伴有寒氣阻滯,乾薑溫中散寒,可溫通肝氣,使其順暢運行,從而達到平肝的效果。
  2. 助氣行氣,順氣止痛:乾薑辛溫,能行氣活血,助氣行氣,通暢氣血流通,消除氣滯血瘀,從而達到順氣止痛的效果。

總之,乾薑在平肝順氣丸中起到溫中散寒、和胃降逆,以及助氣行氣、順氣止痛的作用,能有效緩解肝氣上逆引起的各種症狀,如頭痛、眩暈、胸悶、嘔吐等。

平肝順氣丸中加入青皮,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功效:

1. 行氣解鬱:青皮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行氣解鬱、消食化積的功效。能疏肝理氣,解鬱化痰,對於肝氣鬱結、胸悶氣滯、食積不化等症狀有較好的改善作用。

2. 和胃止痛:青皮能促進胃腸蠕動,幫助消化,並具有止痛作用。對於肝氣犯胃所致的胃痛、腹脹、食慾不振等症狀,也有緩解作用。

因此,青皮在平肝順氣丸中,起到疏肝解鬱、行氣止痛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平肝順氣的效果。

平肝順氣丸中加入竹茹,主要基於其清熱除煩、降逆止嘔的功效。竹茹性寒,味甘,入肺、胃經,能清熱解毒,化痰止嘔,對於肝氣上逆所致的頭暈目眩、心煩不寐、嘔吐等症狀,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此外,竹茹還具有和胃降逆的作用,可以緩解胃氣上逆引起的呃逆、嘔吐等症狀。因此,在平肝順氣丸中加入竹茹,可以更好地達到平肝、順氣、止嘔的效果。

主治功效


平肝順氣丸

中藥方劑組成:

  • 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 吳茱萸:補陽,止瀉、止嘔、理氣行氣、溫裡溫中
  • 神麴:消食化積,健脾胃,除煩
  • 麥芽:健脾胃,消食化積,行氣理氣,溫裡溫中,除煩
  • 山楂: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活血化瘀,降氣,清熱利尿,安神
  • 木香: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
  • 香附:辛散苦降,能理氣解鬱,疏肝理氣,調經止痛,散結消痞
  •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
  • 陳皮: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
  • 白朮: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 枳實:理氣行氣,降逆化痰,寬中消脹
  • 梔子:止血、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
  • 萊菔子:消食化積,止咳化痰,降氣
  • 半夏: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
  •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 砂仁: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
  • 乾薑: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
  • 青皮:理氣行氣,活血化瘀,疏肝解鬱,消食化積,降氣
  • 竹茹:清熱化痰,清胃熱,止嘔,清熱瀉火,止咳化痰,利水消腫,清熱涼血

主治功效:

胸部和橫膈膜感到悶脹,不想吃東西。

總結:

平肝順氣丸是一款中藥方劑,主要成分是黃連、吳茱萸、神麴、麥芽、山楂、木香、香附、川芎、陳皮、白朮、枳實、梔子、萊菔子、半夏、茯苓、砂仁、乾薑、青皮、竹茹,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理氣行氣,補陽、止瀉、止嘔,消食化積,健脾胃,除煩等功效,適用於胸部和橫膈膜感到悶脹,不想吃東西的症狀。

傳統服藥法


黃連(薑炒)2兩,吳萸(炒)1兩,神曲(炒)1兩,麥芽7錢,山楂1兩,木香3錢,香附3兩,川芎2兩,廣皮(去白)3兩,白朮4兩,枳實2兩,梔子(炒)1兩,萊菔子1兩,半夏1兩5錢,雲苓1兩,砂仁(炒)4錢,乾薑(炒)1兩,青皮(炒)6錢,竹茹1兩,炙草4錢。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
每服3錢,早、晚開水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燥熱之性,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食慾不振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平肝順氣丸,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大同方)。 組成:黃連(薑炒)2兩,吳萸(炒)1兩,神曲(炒)1兩,麥芽7錢,山楂1兩,木香3錢,香附3兩,川芎2兩,廣皮(去白)3兩,白朮4兩,枳實2兩,梔子(炒)1兩,萊菔子1兩,半夏1兩5錢,雲苓1兩,砂仁(炒)4錢,乾薑(炒)1兩,青皮(炒)6錢,竹茹1兩,炙草4錢。 主治:胸膈膨悶,不思飲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