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元固繫丸

DIAO YUAN GU JI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醫級》卷九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8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8%
肝經 18%
肺經 16%
腎經 16%
胃經 16%
心經 12%
三焦經 1%
脾經
肝經
肺經
腎經
胃經
心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9

方劑組成解釋

調元固繫丸中加入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滋陰補血: 熟地黃性溫,味甘苦,入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填精益髓的功效。方中加入熟地黃,可滋補肝腎陰血,改善因腎虛、血虛所致的腰膝痠軟、頭暈目眩、心悸失眠等症狀。

2. 固澀止脫: 熟地黃亦具有收斂固澀之效,可固精止帶,減少因腎氣不足、精血虧虛導致的滑脫、脫髮等問題。

「調元固繫丸」方劑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對於因血虛或氣滯血瘀導致的月經不調、痛經、崩漏等症狀,當歸能起到改善作用。
  2. 養血潤燥,滋陰補虛:當歸還具有一定的養血潤燥、滋陰補虛功效,能改善血虛所致的頭暈目眩、面色蒼白、心悸失眠等症狀。

因此,在「調元固繫丸」中加入當歸,旨在通過其補血活血、調經止痛、養血潤燥等功效,達到調和元氣、固攝精血的作用。

調元固繫丸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腹痛,止瀉固精: 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止痛止瀉的功效。方中因患者脾虛精泄,導致腹痛下痢,白芍可以緩解疼痛,固攝精氣,防止精氣外泄。
  2. 滋陰養血,和中緩急: 白芍具有滋陰養血的作用,可以滋養肝腎之陰,緩解因肝腎陰虛導致的腹痛。此外,白芍還能和中緩急,起到調和脾胃,緩解胃腸不適的作用,使整體方劑更具溫和之效。

「調元固繫丸」中包含續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續斷具強健筋骨、固攝元氣之效。續斷性味甘苦溫,入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止血安胎等功效。方中以續斷補益肝腎,固攝元氣,可有效改善因肝腎不足、元氣虛弱所致的元氣不固、滑脫下陷等症狀。
  2. 續斷與其他藥物配伍,相輔相成。續斷與其他藥物如杜仲、桑寄生等搭配,可增強固攝元氣、強健筋骨的作用,共同達到調元固繫、扶正祛邪之效。

調元固繫丸中包含阿膠,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滋陰補血: 阿膠味甘性溫,入肺、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潤燥止渴的功效。方中常因婦女血虛、陰虛等症,導致月經不調、崩漏等問題,而阿膠能有效滋養血脈,改善血虛狀況,固繫經血,達到止血安胎的效果。
  2. 固本培元: 阿膠能補益精血,促進氣血生化,有助於提高機體免疫力,改善體質。對於因血虛而導致的體虛乏力、面色蒼白等症狀,阿膠能起到扶正固本的作用,促進整體康復。

因此,阿膠的加入對於調元固繫丸的功效發揮至關重要,使其更能有效地治療婦科疾病,改善女性健康。

調元固繫丸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其補氣固本的功效。

人參性溫,味甘,歸脾、肺、心經,具有大補元氣,益氣復脈,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等功效。在調元固繫丸中,人參能 補益脾胃之氣,改善消化吸收功能,同時 固護心氣,安神定志,有助於改善因氣虛導致的諸多症狀,如心悸氣短、乏力倦怠、失眠多夢等。

此外,人參也能 增強機體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有助於疾病的恢復。因此,人參在調元固繫丸中,扮演著重要的 補益元氣、固本培元的角色,是方劑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調元固繫丸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健脾益氣,固本培元: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固表等功效。調元固繫丸主治脾腎虛弱,元氣不足,導致的脫肛、子宮下垂等症狀,白朮可補益脾胃,增強氣血生化,提升機體抵抗力,從根本上改善症狀。
  2. 固腎止脫,升提中氣:白朮具有升提中氣的作用,能將下陷的臟腑向上託舉,有助於改善脫肛、子宮下垂等症狀。同時,白朮又能固腎止脫,防止病症反覆。

調元固繫丸中加入茯苓,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1. 健脾利濕,固攝中氣: 茯苓性平和,味甘淡,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功。脾虛濕困,易導致氣虛下陷,出現胎動不安、滑胎等症。茯苓能健脾利濕,固攝中氣,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減少滑胎的發生。
  2. 利水滲濕,通利水道: 茯苓能利水滲濕,通利水道,使水液代謝正常,避免水濕停滯,導致胎兒不穩。

調元固繫丸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1. 緩和藥性,調和諸藥: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藥性、解毒、緩解藥物毒副作用的作用。方劑中可能包含一些較為峻猛的藥物,加入甘草可以緩和其藥性,避免對人體造成過大的刺激或損傷,使藥物更加安全有效。
  2. 增強藥效,協同作用:甘草與其他藥材配伍,能增強藥效,起到協同作用。例如,甘草能增強黃芪的補氣作用,與當歸配合能提高補血效果,與白朮配合能增強健脾功效。因此,甘草在方劑中起到重要作用,能提升整體療效。

調元固繫丸中包含杜仲,主要源於其 補腎固精強筋壯骨 的功效,兩者對於治療本方所針對的腎虛、腰膝酸軟、遺精滑精等症狀具有顯著作用。

杜仲性溫,味甘苦,入腎經,能補腎陽、益精血、強筋骨,且其含有豐富的杜仲膠、黃酮類等有效成分,可改善腎虛導致的腰膝酸軟、精關不固等問題,並有助於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因此,杜仲成為調元固繫丸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調元固繫丸中加入山藥,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補脾益腎,固澀止瀉: 山藥性平味甘,入脾、腎經,具有健脾益氣、滋陰補腎之效。脾腎兩虛,精氣虧乏,則易導致腸道功能失調,出現腹瀉等症狀。山藥能補益脾腎,固澀腸道,從根本上緩解腹瀉。
  2. 增強藥效,提高療效: 山藥與方中其他藥材,如補骨脂、肉桂等,共同作用,可起到協同增效作用。山藥的健脾益氣,有助於其他藥材的吸收利用,從而提高整體療效。

調元固繫丸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調理人體的元氣,強化脾胃功能,並改善腸道的健康。其中,菟蕬子作為主要成分之一,具有獨特的藥理作用。菟蕬子,即菟絲子,常用於補腎助陽、固精止遺,對於因腎虧所致的各種症狀有良好的療效。其含有的生物活性成分,可以增強腎臟功能,促進精液的生成,進而提升男性的性功能。

此外,菟蕬子還有助於改善心情,減輕焦慮和壓力,讓人放鬆心情。這對於調元固繫丸的整體效果而言,也是相輔相成的。因此,菟蕬子的加入,不僅提升了方劑的補腎功能,還兼顧了調理心身的作用,使其在療效上更加全面。綜合來看,菟蕬子在調元固繫丸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適合那些需要調理元氣、增強體力與性功能的人士。

調元固繫丸是一種常用的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香附。香附,學名為香附子,是傳統中醫中重要的一味藥材,具有疏肝解鬱、調經止痛的功效。其主要成分包括香豆素、揮發油等,能有效促進血液循環,舒緩情緒,從而提升腺體功能,使身體更為平衡。

在調元固繫丸中添加香附,主要是因為其能有助於調理氣機,改善因肝氣鬱結而引發的各種症狀,如胸悶、腹脹等。此外,香附對女性的生理健康有良好的調節作用,對月經不調及疼痛具有明顯的緩解效果。結合其他藥材,香附能增強調元固繫丸的整體療效,使之更為適用於各種融合肝氣鬱結的相關病症,促進情緒的穩定及身體的和諧。透過這種多重功效,使患者在使用本方劑時獲得更全面的健康促進。

「調元固繫丸」方劑中加入麥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潤肺,養心安神:麥門冬性寒味甘,入肺、心經,具有滋陰潤肺、養心安神之功效。調元固繫丸主要用於治療心腎不交、虛火上炎所致的心悸、失眠、盜汗等症,麥門冬可滋陰降火,清心安神,緩解心神不寧,改善睡眠質量。
  2. 配合方中其他藥材,增強療效:麥門冬與方中其他藥材如黃芪、茯苓、生地黃等相配合,可以更好地發揮滋陰補氣、益腎安神的作用。例如,麥門冬與生地黃相配,可以滋陰養血,涼血止血;與黃芪相配,可以滋陰補氣,固本培元。

調元固繫丸中加入血餘炭,主要是針對其止血固澀功效。血餘炭為血竭的炭化製品,其性涼,味苦鹹,入心、肝、腎經。其功效主要在於:

  1. 收斂止血: 血餘炭具有強烈的收斂作用,可止血止痛,對於血崩、尿血、便血等出血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2. 固澀止瀉: 血餘炭可固澀腸胃,對於脾胃虛弱、久瀉不止等症狀亦有輔助治療作用。

因此,調元固繫丸中加入血餘炭,可有效地 止血固澀,達到治療目的。

調元固繫丸中加入燕窩,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補腎: 燕窩性平味甘,入肺、腎經,具有滋陰潤肺、補腎益精的功效。對於腎氣虛弱、精血虧損所致的崩漏、帶下、腰膝痠軟等症狀,燕窩能起到滋補腎陰,固本培元的作用,與方劑中其他補腎藥材相輔相成,增強固繫止帶之效。
  2. 增強免疫: 燕窩富含蛋白質、氨基酸等營養物質,具有提高免疫力、抗氧化、延緩衰老等功效。加入燕窩,可以提升患者體質,增強自身抵抗力,有助於更快康復。

調元固繫丸中加入蓮藕,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清熱生津止渴: 蓮藕性寒,味甘,入心、脾、胃經,具有清熱生津、止渴除煩的功效。對於因熱邪入營,或脾胃虛弱所致的口渴、煩躁等症狀,蓮藕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2. 固澀止瀉: 蓮藕富含澱粉,具有收斂固澀之效,可幫助止瀉止痢。對於因脾虛泄瀉、腸滑不固所致的腹瀉,蓮藕能起到一定程度的緩解作用。

總之,蓮藕在調元固繫丸中能發揮清熱生津止渴、固澀止瀉的功效,有助於治療因熱邪入營或脾胃虛弱所致的口渴、煩躁、腹瀉等症狀。

調元固繫丸中加入白僵蠶,主要原因如下:

  1. 息風止痙:白僵蠶性寒,入肝經,具有息風止痙、解毒散結的功效。其能平息肝風內動,用於治療肝風內動所致的眩暈、抽搐、肢體麻木等症。
  2. 疏肝解鬱:白僵蠶能疏肝解鬱,有助於調和氣血,緩解因肝氣鬱結所致的胸悶、脅痛、腹脹等症。

調元固繫丸以白僵蠶配伍其他藥材,共奏息風止痙、疏肝解鬱之效,用於治療肝風內動、肝氣鬱結所致的眩暈、抽搐、肢體麻木、胸悶、脅痛等症。

主治功效


調元固繫丸:保胎安胎之良方

1. 甘草

  • 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
  • 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2. 白芍

  • 性味酸、微寒,歸肝、脾經。
  • 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 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調節肝臟功能,增強其解毒和代謝能力,達到養肝之效;治療脾胃虛弱、腹痛泄瀉、陰血不足等症。

3. 白朮

  • 性味苦、辛,溫,歸脾、胃經。
  • 補氣、健脾、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祛風除濕。
  • 治療脾虛氣弱、食慾不振、肢體乏力、水腫、黃疸、自汗、盜汗、口渴、口乾舌燥、安胎、食少、腹脹、泄瀉、風濕疼痛、關節炎等症狀。

4. 血餘炭

  • 性味苦、溫,歸肝、腎、肺、大腸經。
  • 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溫中散寒、化腐生肌、清熱利尿、止血、利尿、生肌。
  • 治療跌打損傷、癰腫、潰瘍、咳血、吐血、衄血、尿血、崩漏、熱淋、石淋、尿血、瘡瘍、腫毒等症狀。

5. 當歸

  • 性味甘、辛,溫,歸肝、心、脾經。
  • 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 促進造血功能,增加血細胞數量,達到補血效果;調節子宮平滑肌,緩解痛經,促進內膜生長,改善月經不調;增強血管壁張力,促進血小板聚集,達到止血效果。

6. 杜仲

  • 性味甘、微苦,溫。歸肝、腎經。
  • 補氣、強筋骨、補益肝腎、安胎。
  • 增強免疫力和抵抗力,增強體能;促進骨骼發育和修復,增進骨密度與強度,改善肌肉痠痛、關節僵硬等症狀;增強筋骨,安胎,對高血壓病有一定療效。

7. 阿膠

  • 性味甘、平。歸肺、肝、腎經。
  • 補血、補氣、滋陰、止血、止咳化痰、清熱利尿、清肺熱利咽、安胎、潤燥。
  • 促進代謝,增強體質,益氣補血、滋陰潤燥,治貧血、經期不順、產後失血,悉有裨益。

8. 茯苓

  • 性味甘、淡,平。歸脾、胃、心經。
  • 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 促進小便的生成和排出,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適用於水腫、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炎等症。

9. 白僵蠶

  • 性味辛、寒,歸肝、肺經。
  • 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清熱解毒、清肺熱利咽、散結。
  • 治療肝風上擾、眩暈、頭痛、目赤翳障、風濕性關節炎、腰腿痛、咳嗽、痰多、肺熱咳嗽、咽喉腫痛、口瘡、癰腫、疔瘡、症瘕、痛症等症狀。

10. 麥門冬

  • 性味甘、微苦,寒。歸心、肺經。
  • 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
  • 治療陰虛津虧的各種症狀,如乾咳少痰、口乾咽燥、舌紅少苔;心肺氣陰兩虛所致的咳嗽、氣喘、心悸、失眠;以及熱病津傷、煩躁、身熱、神昏等症狀。

11. 人參

  • 性味苦、微甘,微溫。歸脾、肺經。
  • 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

12. 山藥

  • 性味甘、平。歸脾、肺、腎經。
  • 補氣、澀精止遺、補腎、止咳化痰、強筋骨、健脾胃、滋陰、止瀉。
  • 補氣益虛,生津止渴,健脾養胃。緩解疲勞,增強體力。改善皮膚乾燥、粗糙等症狀。

13. 熟地黃

  • 性味甘、微苦,微寒。歸肝、腎經。
  • 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
  • 補血養血,改善貧血癥狀;滋補肝腎,緩解肝腎陰虛症狀;益精填髓,增強精血;補腎填精,增強腎臟功能;滋補養生,增強體質,延緩衰老。

14. 菟蕬子

  • 性味甘、鹹,微溫。歸肝、腎經。
  • 補腎、益肝、明目、壯陽、止瀉、補虛陰、益精血、充津液、通經絡。
  • 治療陽痿遺精、小便頻繁、腰膝酸軟、目昏耳鳴、久瀉不止、陰虛內熱、虛熱泄瀉等症狀。

15. 香附

  • 性味辛、苦,溫。歸肝、脾經。
  • 理氣解鬱,疏肝理氣,調經止痛,散結消痞。
  • 治療肝氣鬱結引起的胸脅脹滿、脘腹疼痛、食慾不振、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狀。

16. 續斷

  • 性味甘、微苦,微溫。歸肝、腎經。
  • 補陽、補氣、強筋骨、補益肝腎、利水消腫、安胎、通經絡、止血。
  • 增強體能、免疫力,增生殖、內分泌系統機能,強筋骨,止崩漏,利尿通淋,消腫止痛,安胎。

17. 蓮藕

  • 性味甘、寒。歸脾、胃、腎三經。
  • 清熱涼血、止血散瘀、健脾益氣、補血養肝、清熱養胃、生津止渴、健脾開胃、益血補心。
  • 滋陰補血、養肝明目、止瀉固精。

18. 燕窩

  • 性味甘、平。歸肺、脾、腎經。
  • 潤肺養陰、補氣益血、止咳化痰。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慎用。
  • 脾胃虛弱者慎用。
  • 糖尿病患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調元固繫丸, 出處:《醫級》卷九。 組成:熟地6兩(蒸曬),當歸3兩,白芍3兩,川斷(俱酒炒)3兩,阿膠3兩,人參(片焙)1兩,白朮(土炒)2兩,茯苓(人乳拌蒸)2兩,甘草(蜜炙)2兩,杜仲(鹽水炒)2兩,山藥(米泔制)2兩,菟絲(酒制)2兩,香附(酒醋分制)2兩,麥冬2兩,血餘(真者片研)2兩,燕窩(煮搗)2兩,藕節2兩(切片),二蠶綿4兩(剪炒另研)。 主治:妊娠氣血不足,衝任虛而胎繫不固,屢孕屢墮。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