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胎萬全飲

QING TAI WAN QUAN YI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大生要旨》卷二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9

熱/寒比例

偏熱 (1.67)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5%
腎經 18%
脾經 15%
心經 14%
肺經 11%
胃經 8%
膽經 2%
大腸經 2%
肝經
腎經
脾經
心經
肺經
胃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清胎萬全飲中加入當歸,主要原因有二:

一、 活血化瘀,養血安胎: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養血調經的功效。孕婦懷孕期間,血脈流通容易受阻,容易出現血瘀,導致胎兒不安,甚至流產。當歸可以活血化瘀,改善血流,促進胎兒發育,安胎保胎。

二、 補血益氣,滋養胎兒:當歸富含鐵質,可改善孕婦貧血,並能補血益氣,提高母體營養,為胎兒提供更充足的營養,促進胎兒健康成長。

清胎萬全飲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健脾益氣,固攝胎氣:白朮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固攝胎氣的功效。孕婦常因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導致胎氣不固,出現胎動不安、滑胎等症狀。白朮能補脾胃之氣,使之運化正常,以固攝胎氣,安胎保胎。
  2. 補中益氣,改善氣虛症狀:白朮能補中益氣,改善孕婦因氣虛而引起的乏力、食少、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狀,提升孕婦體質,有利於胎兒的發育。

「清胎萬全飲」方劑中使用續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補腎固胎: 續斷味甘性溫,入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固胎止漏的功效。孕婦胎盤不穩易導致胎動不安、滑胎等,續斷能補益肝腎,固攝胎元,從根本上穩定胎兒,防止滑胎。
  2. 活血化瘀: 續斷亦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子宮血液供應,為胎兒提供充足的營養,同時也能緩解孕期常見的腰痠背痛等症狀。

清胎萬全飲是一個以清熱解毒和調和脾胃為主要功能的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黃芩。黃芩性寒味苦,能夠有效清理體內熱毒,特別適合用於治療因熱邪引起的各種症狀。在懷孕期間,母體的免疫系統和內分泌系統都發生了變化,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而出現熱毒積聚的情況。使用黃芩能夠幫助清理這些多餘的熱邪,減少孕期不適,並有助於穩定胎兒的生長環境。此外,黃芩也有抑制炎症、抗過敏的作用,使得孕婦在面對一些可能的感染時,能夠有效降低風險。因此,黃芩作為清胎萬全飲中的重要成分,不僅可以保障母體的健康,還能夠促進胎兒的安全發育,使整體方劑更具療效。

清胎萬全飲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養血柔肝,安胎止痛: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平肝止痛、斂陰止汗的功效。孕婦胎動不安、腹痛等症狀,多與肝血不足、氣血失調有關,白芍能滋養肝血,緩解肝氣鬱滯,起到安胎止痛的作用。
  2. 緩解妊娠嘔吐:白芍性微寒,能清熱解毒,緩解胃氣上逆,對於妊娠期間的嘔吐、惡心等症狀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白芍在清胎萬全飲中起到養血安胎、緩解妊娠不適的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藥材。

「清胎萬全飲」方中使用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腎益精,固沖止漏:熟地黃性溫,味甘,入心、肝、腎經,具有補血滋陰、益精填髓的功效。孕婦胎氣虛弱,常有胎動不安、漏紅等症,熟地黃可補腎固沖,滋陰安胎,有助於穩定胎氣,預防流產。
  2. 調和藥性,促進吸收:熟地黃性溫,可中和方中其他藥物的寒涼之性,使藥性溫和,利於孕婦吸收,減少藥物對胎兒的不良影響。

清胎萬全飲中添加桑寄生,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肝腎,安胎元:桑寄生性味甘平,入肝腎經,具補肝腎、強筋骨、安胎元之效。孕婦胎元不固,常伴隨腰痠腿軟、胎動不安等症狀,桑寄生可補益肝腎,使胎元穩固,預防流產。
  2. 活血化瘀,止痛止癢:桑寄生亦具活血化瘀、止痛止癢之效。孕婦血瘀不通,易導致腹痛、腰痛、瘙癢等不適,桑寄生可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環,減輕孕婦的疼痛和瘙癢感。

清胎萬全飲中包含阿膠,主要原因如下:

  1. 滋陰補血: 阿膠性溫,味甘,入肺、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潤燥止血之效。孕婦常因胎兒成長消耗母體血氣,導致血虛氣弱,容易出現面色蒼白、頭暈乏力、胎動不安等症狀。阿膠能補益血氣,穩定胎兒,預防流產。
  2. 安胎固胎: 阿膠能滋養肝腎,補益血氣,有助於穩定胎兒,防止胎動不安,預防流產。尤其對於因血虛、氣虛引起的胎動不安,效果更佳。

因此,清胎萬全飲中加入阿膠,旨在補益血氣,滋養肝腎,安胎固胎,有效改善孕婦體虛和胎兒不安的狀況。

清胎萬全飲中包含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利濕,安胎保胎: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心、腎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的作用。孕婦胎動不安、胎氣不穩,常與脾虛濕盛、心神不寧有關,茯苓能健脾利濕,改善脾胃運化,並安神定志,有助於穩定胎兒,減少流產風險。
  2. 利水消腫,預防水腫: 孕期容易出現水腫,茯苓能利水消腫,有助於改善水腫狀況,減輕孕婦的不適。

清胎萬全飲中加入杜仲,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腎固胎: 杜仲性溫,味甘苦,入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安胎的作用。懷孕期間,女性腎氣虛弱,容易導致胎兒不穩,杜仲能補益腎氣,加強胎兒的穩定性,預防流產。
  2. 通利血脈: 杜仲能通利血脈,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孕婦血虛體弱的狀況,有利於胎兒的生長發育。同時,杜仲還能改善子宮血流,有助於胎盤的發育,為胎兒提供充足的營養。

清胎萬全飲中包含甘草,其原因主要有二:

1. 調和藥性:甘草性甘平,味甘,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性、保護脾胃的作用。清胎萬全飲方中可能包含一些性寒或性燥的藥物,甘草可以起到平衡藥性,避免藥物過於寒涼或燥熱,避免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

2. 提高療效:甘草具有補氣益脾、緩解疼痛、止咳化痰等功效。在清胎萬全飲中,甘草可以增強藥物對胎兒的滋養作用,同時緩解孕婦可能出現的妊娠反應,例如噁心嘔吐、腹痛等,進一步提高藥效。

主治功效


清胎萬全飲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功效

根據古籍記載,清胎萬全飲主要用於治療妊娠七月(懷孕第七個月)時出現的胎氣不安症狀,包括:

  • 胎氣不安: 指孕婦自覺胎動異常,或過於頻繁,或過於微弱,或伴有腹痛、腰痠等不適。
  • 損傷漏血: 指孕期出現的少量陰道出血,可能是由於勞累、外傷或其他原因導致的胎兒受損。
  • 腹大重墜: 指孕婦自覺腹部異常增大,伴有明顯的下墜感,可能是由於胎兒過大、羊水過多或胎位不正等原因引起。

治療原理分析

從古文內容中,我們可以得知妊娠七月是胎兒骨骼發育的關鍵時期,此時「手太陰肺脈養胎」,肺主皮毛,胎兒的皮膚和毛髮也開始形成。此階段的養胎重點在於「勞身搖肢,毋使安逸,動作屈伸,以運血氣。居燥處,飲食避寒。食稻粱,以密腠理,是謂養骨而堅齒。」 意思是適度運動,保持氣血運行通暢,居住環境保持乾燥,避免受寒,飲食上多食用稻米、高粱等食物以使肌膚腠理緻密。

清胎萬全飲的組方正是基於此階段的生理特點和養胎原則來進行配伍的。

從組方來看:

  • 當歸、熟地黃、白芍、阿膠: 滋陰養血,補益肝腎。妊娠七月,胎兒骨骼發育需要大量的氣血支持,這幾味藥可以補充母體的氣血,為胎兒的生長發育提供充足的營養。
  • 白朮、茯苓: 健脾益氣,運化水濕。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這兩味藥可以增強母體的消化吸收功能,保證氣血的正常生成和運化。同時,茯苓還能利水滲濕,防止水濕停滯,有助於減輕腹部重墜的症狀。
  • 續骨(川斷)、杜仲、桑寄生: 補腎強腰,堅固胎元。腎主骨,為先天之本,這幾味藥可以補益腎氣,強壯筋骨,穩固胎元,防止胎動不安。
  • 黃芩: 清熱安胎。妊娠期間,孕婦容易出現胎熱的症狀,表現為口乾舌燥、心煩易怒、便秘等。黃芩可以清熱涼血,消除胎熱,起到安胎的作用。
  • 甘草: 調和諸藥。甘草可以協調各藥之間的藥性,使藥效更加平和有效。

綜上所述,清胎萬全飲通過滋陰養血、健脾益氣、補腎固胎、清熱安胎等多方面的作用,達到調和氣血、固護胎元的目的,從而治療妊娠七月胎氣不安、損傷漏血、腹大重墜等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清胎萬全飲, 出處:《大生要旨》卷二。 組成:當歸1錢5分,白朮(炒)1錢5分,續斷(酒洗)1錢5分,子芩(酒炒)1錢,白芍(酒炒)1錢,熟地1錢,桑寄生1錢,真阿膠(蛤粉炒成珠)1錢,茯苓8分,杜仲2錢(鹽水炒),甘草5分。 主治:懷孕7月,覺胎氣不安,或損傷漏血,或腹大重墜。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