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安胎如勝飲方中包含當歸,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補血養血,滋潤胎兒: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之效。懷孕期間,胎兒發育需要充足的血液供應,而當歸能補血養血,促進血液循環,為胎兒提供充足的營養,避免因血虛而導致的胎兒發育不良或流產。
- 安胎止痛,穩定胎氣:當歸亦具有安胎止痛之效,能緩解妊娠期間的腹痛、腰痛等症狀,穩定胎氣,防止流產。
因此,安胎如勝飲方中加入當歸,旨在補血養血、安胎止痛,以促進胎兒健康發育,確保母子平安。
安胎如勝飲中加入白朮,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健脾益氣,固胎止嘔: 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固脾止瀉、安胎止嘔等功效。懷孕期間,孕婦脾胃虛弱,容易出現妊娠嘔吐、食慾不振等症狀,白朮可健脾益氣,增強脾胃功能,改善消化吸收,從而緩解妊娠嘔吐,達到安胎的效果。
- 補氣固腎,防止胎動不安: 白朮還能補氣固腎,防止胎動不安。懷孕後期,胎兒發育成熟,胎動頻繁,容易導致胎兒滑脫,白朮補氣固腎,能增強母體腎氣,固胎止滑,預防流產,確保胎兒安全。
安胎如勝飲中包含黃芩,其作用主要在於:
- 清熱解毒: 黃芩味苦寒,善清上焦熱,能清熱瀉火,解毒消腫,有助於安胎,避免因熱毒上衝而導致胎動不安。
- 安胎止嘔: 妊娠早期常伴隨嘔吐,黃芩可清胃熱,止嘔逆,緩解孕婦的妊娠反應,有助於胎兒穩定生長。
總之,黃芩在安胎如勝飲中扮演著清熱解毒、安胎止嘔的重要角色,有助於孕婦平安度過孕期。
安胎如勝飲中包含白芍,主要原因如下:
- 養血柔肝,緩解肝鬱氣滯: 白芍具有養血柔肝、緩解肝鬱氣滯之功效。孕婦多有肝鬱氣滯,容易導致胎氣不穩,而白芍可以平息肝火,疏解氣鬱,從而達到安胎的效果。
- 養血安胎,止痛止血: 白芍還具有養血安胎、止痛止血的作用。孕婦血虛易導致胎動不安,而白芍可補益血氣,穩定胎兒,並能止痛止血,緩解孕期常見的腹痛、出血等症狀。
安胎如勝飲中加入砂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安胎止嘔: 砂仁性溫,味辛,歸脾、胃經,具有行氣止嘔、溫中止痛的功效。孕婦常有妊娠嘔吐,甚至胎動不安的狀況,砂仁能溫和脾胃,化解氣滯,有助於安胎止嘔。
- 調和脾胃: 砂仁能促進消化,增進食慾,對孕婦因孕期消化功能下降而引起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問題有緩解作用。調和脾胃,才能更好地吸收營養,維持母體和胎兒的健康。
安胎如勝飲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健脾益氣,安胎止嘔: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心、腎經,具有健脾益氣、滲濕利水、寧心安神之效。孕婦懷胎十月,脾胃虛弱,易受濕邪侵襲,導致胎動不安、嘔吐等症狀。茯苓能健脾益氣,化濕止嘔,有助於改善孕婦的脾胃功能,安定胎兒。
- 利水滲濕,消腫止痛: 茯苓還具有利水滲濕的作用,可消除孕期水腫,緩解孕婦因水濕停滯而引起的腰痠背痛、下肢水腫等不適。同時,茯苓也能滲濕利尿,減少孕婦尿頻、尿急等症狀,提高妊娠舒適度。
安胎如勝飲中包含續斷,主要原因有二:
- 固腎安胎: 續斷性味甘溫,入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止崩漏的功效。對於因腎氣不足、衝任不固而導致的胎動不安、滑胎等症狀,續斷能補腎固元,使胎兒穩固,達到安胎之效。
- 補血養血: 續斷亦具有補血養血的功效,能改善孕婦因血虛所導致的頭暈目眩、面色蒼白、肢體乏力等症狀,有助於促進胎兒生長發育,保障母體健康。
因此,續斷在安胎如勝飲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能有效地改善孕婦的腎虛、血虛等問題,達到安胎保胎的目的。
安胎如勝飲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性偏激的作用。安胎如勝飲中多以溫熱藥材為主,而甘草能緩解溫熱藥材的燥烈之性,避免對孕婦造成過度刺激,使其藥性更加平和。
- 補脾益氣: 甘草具備補脾益氣、緩解妊娠期間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等症狀的作用。孕婦體虛易疲乏,甘草可以增強其體質,為胎兒提供良好的營養環境,有利於安胎。
主治功效
安胎如勝飲 主治功效分析
方劑組成與藥理分析
安胎如勝飲出自《婦科玉尺》,由當歸、白朮、黃芩、白芍、砂仁、茯苓、續斷、甘草八味藥材組成。此方主要針對妊娠六月,胎氣不和,出現胎動不安、腹痛或脹悶等症狀。
- 當歸: 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之效。妊娠期若氣血不足,易致胎動不安,當歸能補血,使氣血充盈,滋養胎元,緩解胎動不安之症。
- 白朮: 味甘,性溫,歸脾、胃經。具有健脾燥濕,益氣和中之功。妊娠期間,脾胃功能易受影響,出現消化不良,腹脹等症狀。白朮健脾益氣,能運化水濕,改善脾胃功能,從而緩解因脾虛引起的胎動不安。
- 黃芩: 味苦,性寒,歸肺、膽、胃、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效。妊娠期間,若體內有熱,亦易影響胎元穩定,黃芩清熱,能使內熱得解,維持胎氣平和。
- 白芍: 味苦酸,性微寒,歸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緩急止痛之功。妊娠期間,肝氣易鬱,導致腹痛,白芍能養血柔肝,緩解肝氣鬱結引起的腹痛,同時亦能緩和子宮收縮,減輕胎動不安。
- 砂仁: 味辛,性溫,歸脾、胃、腎經。具有行氣寬中,化濕開胃之效。妊娠期間,易出現胃脘脹滿,砂仁能行氣寬中,促進消化,改善妊娠不適,使氣機條暢,胎氣安定。
- 茯苓: 味甘淡,性平,歸心、脾、肺、腎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之效。妊娠期間,易生水濕,茯苓能利水滲濕,健脾,能使水濕下行,脾氣健運,從而改善妊娠期水腫等不適,並能寧心安神,緩解妊娠期煩躁不安。
- 續斷: 味苦辛,性溫,歸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之效。妊娠期,肝腎易虛,續斷能補肝腎,固攝胎元,使胎氣穩定。
- 甘草: 味甘,性平,歸心、肺、脾、胃經。具有調和諸藥,益氣和中之效。甘草能調和諸藥,緩解藥性峻猛,同時能益氣和中,輔助各藥發揮功效,使全方藥效更為平和,以達到安胎之目的。
治療原理
安胎如勝飲的治療原理,是從整體角度出發,綜合調理妊娠期婦女的身體狀況。方中藥材協同作用,補中有清,散中有收,標本兼治,共同達到安胎之效。
- 補氣血,養肝腎: 當歸補血活血,白芍養血柔肝,續斷補益肝腎,旨在充盈氣血,滋養肝腎,為胎兒提供充足的營養和生長環境,從而鞏固胎元,防止胎動不安。
- 健脾胃,化濕濁: 白朮健脾燥濕,茯苓利水滲濕,砂仁行氣寬中,旨在改善妊娠期脾胃功能,運化水濕,防止濕濁內生,影響胎氣,並能促進消化,改善妊娠期不適。
- 清內熱,和氣機: 黃芩清熱燥濕,甘草調和諸藥,旨在清除體內之熱,使氣機條暢,維持胎氣平和,防止胎動不安。
綜合而言,安胎如勝飲通過補益氣血、健脾利濕、清熱和氣的綜合調理,使孕婦氣血充足,脾胃健運,體內無熱,氣機條暢,從而達到安胎的目的。此方針對妊娠六月,胎氣不和,出現胎動不安、腹痛或脹悶等症狀,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傳統服藥法
當歸2錢,白朮(蜜炙)1錢5分,黃芩(酒炒)1錢,白芍(酒炒)1錢,砂仁(炒,去衣)1錢,茯苓1錢,川斷(酒蒸)1錢,炙甘草5分。
水1鐘半,煎7分服;6日進1服。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安胎如勝飲, 出處:《葉氏女科》卷二。 組成:當歸2錢,白朮(蜜炙)1錢5分,黃芩(酒炒)1錢,白芍(酒炒)1錢,砂仁(炒,去衣)1錢,茯苓1錢,川斷(酒蒸)1錢,炙甘草5分。 主治:妊娠六月胎氣不和,卒有所動不安,或腹痛,或脹悶。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