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訊
主治功效
傳統服藥法
人參8分,沈香8分,青皮8分,甘草2分,知母1錢5分,桑白皮1錢5分,地骨皮1錢5分,五味子21粒,蘇子1錢,半夏1錢(薑礬制),麥門冬1錢。
水煎,食遠服。
枳殼、大黃、梔子、花粉、黃芩、薄荷、牛蒡子、天麻、杏仁(炒,去皮尖)。
竹葉為引,水煎服。
方劑組成解釋
- 杏仁:具有宣肺、止咳、平喘的功效。本方中杏仁用於宣肺平喘,以緩解痰喘症狀。
- 生薑:具有發汗解表、溫肺止咳的功效。本方中生薑用於發汗解表,以緩解痰喘症狀。
- 半夏:具有燥痰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本方中半夏用於燥痰化痰,以緩解痰喘症狀。
- 陳皮: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本方中陳皮用於理氣健脾,以緩解痰喘症狀。
- 茯苓:具有健脾利水、滲濕化痰的功效。本方中茯苓用於健脾利水,以緩解痰喘症狀。
- 瓜簍仁:具有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本方中瓜簍仁用於化痰止咳,以緩解痰喘症狀。
- 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本方中黃芩用於清熱燥濕,以緩解痰喘症狀。
- 枳實:具有理氣化痰、行氣止痛的功效。本方中枳實用於理氣化痰,以緩解痰喘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體弱者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藥物性肝損傷。
- 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清氣化痰湯, 出處:《幼科直言》卷四。 組成:枳殼、大黃、梔子、花粉、黃芩、薄荷、牛蒡子、天麻、杏仁(炒,去皮尖)。 主治:驚搐,體壯氣實,氣湊痰喘,大便閉塞。
清氣化痰湯, 出處:《玉案》卷四。 組成:人參8分,沉香8分,青皮8分,甘草2分,知母1錢5分,桑白皮1錢5分,地骨皮1錢5分,五味子21粒,蘇子1錢,半夏1錢(薑礬制),麥門冬1錢。 主治:酒色過度,咳嗽不止,兩肋疼痛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透膈散
相似度 70%
溫膽湯
相似度 66%
白朮加減湯
相似度 66%
半夏茯苓陳皮湯
相似度 66%
加味麻杏石甘湯
相似度 62%
半夏瀉心湯去乾薑甘草加枳實杏仁方
相似度 61%
二陳湯
相似度 61%
導痰湯
相似度 61%
半夏瀉心湯去人參甘草乾薑大棗加枳
相似度 61%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