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圖表

家傳保和丸

JIA CHUAN BAO HE WAN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3

複方歸經比例學習使用方法

脾經 27%
胃經 19%
肺經 15%
大腸經 10%
心經 8%
肝經 8%
膽經 3%
腎經 2%
三焦經 2%
小腸經 1%
最後更新日:2022-01-02

主治功效

食積。

傳統服藥法

白朮3錢,陳皮3錢,半夏曲3錢,白茯苓3錢,神曲3錢,枳實(炒)2錢半,厚朴(薑汁炒)2錢半,香附(酒浸)2錢半,山楂2錢半,麥芽曲2錢半,黃連(薑汁炒)2錢,連翹(去子)2錢,萊菔子2錢。
補脾胃,進飲食。
上藥為末,荷葉浸水,煮粳米糊為丸,如麻子大。
薑湯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白朮性味苦、甘、溫。主治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常用於治療脾虛食少、腹脹腹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等症。

陳皮性苦、辛、溫。主治理氣健脾、燥濕化痰。常用於脾胃氣滯證。具有行氣止痛、健脾和中之功、可改善寒濕阻中的脾胃氣滯、脘腹脹痛、噁心嘔吐、腹瀉。

半夏曲性《飲片新參》:"苦辛,平"。主要功效《飲片新參》:"化痰止咳,消食積,治洩瀉。"

茯苓性甘、淡、平。主治滲濕利水;健脾和胃;寧心安神。用於水腫尿少、水腫脹滿、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悸不安、失眠健忘、痰飲咳逆、嘔吐、脾虛食少、遺精白濁等症。

神麴性甘、辛、溫、無毒。主治健脾和胃、消食調中。治飲食停滯、胸痞腹脹、嘔吐瀉痢、產後瘀血腹痛、小兒腹大堅積。

枳實性苦、辛、寒。主治破氣消積、化痰散痞。 用於積滯內停、痞滿脹痛、瀉痢後重、大便不通、痰滯氣阻胸痺、結胸、胃下垂、脫肛、子宮脫垂。

厚朴性苦、辛、溫。主治燥濕消痰、下氣除滿。用於濕滯傷中、脘痞吐瀉、食積氣滯、腹脹便秘、痰飲喘咳。

香附性味辛、微寒、無毒。主治行氣解鬱、調經止痛。 用於肝鬱氣滯、胸、脅、脘腹脹痛、消化不良、胸脘痞悶、寒疝腹痛、乳房脹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

山楂性甘,微溫,無毒,酸。主治消食積;化滯瘀。用於飲食積滯,脘腹脹痛,泄瀉痢疾,血瘀痛經,閉經,產後腹痛;惡露不盡、瘀血經閉、產後瘀阻、心腹刺痛、疝氣疼痛、高脂血症。

麥芽性甘、平。主治行氣消食、健脾開胃、退乳消脹。常用於食積不消、脘腹脹痛、脾虛食少、乳汁鬱積、乳房脹痛、婦女斷乳。

黃連性苦、寒。主治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用於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外治濕疹、濕瘡、耳道流膿。

連翹性苦、微寒。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散結。 用於癰疽、瘰癘、乳癰、丹毒、風熱感冒、溫病初起、溫熱入營、高熱煩渴、神昏發斑、熱淋尿閉。

萊菔子性味辛、甘、平。主治消食除脹、降氣化痰。用於飲食停滯、脘腹脹痛、大便秘結、積滯瀉痢、痰壅喘咳。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家傳保和丸, 出處:《育嬰秘訣》卷一。 組成:人參3錢,白朮(去蘆)3錢,白茯苓(去皮)1錢半,甘草(炙)1錢,山楂肉1錢,麥芽1錢,神曲(炒)1錢。 主治:脾胃素弱,不能傳化,飲食略多,便成內傷。

家傳保和丸, 出處:《幼科發揮》卷三。 組成:白朮3錢,陳皮3錢,半夏曲3錢,白茯苓3錢,神曲3錢,枳實(炒)2錢半,厚朴(薑汁炒)2錢半,香附(酒浸)2錢半,山楂2錢半,麥芽曲2錢半,黃連(薑汁炒)2錢,連翹(去子)2錢,萊菔子2錢。 主治:補脾胃,進飲食。主治:食積。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加減保和丸

相似度 74%

加味保和丸

相似度 74%

化滯和中湯

相似度 72%

保合太和丸

相似度 70%

橘半消化丸

相似度 69%

消導寬中湯

相似度 69%

大補枳朮丸

相似度 69%

越鞠保和丸

相似度 68%

相關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