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通經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當歸性溫,味甘辛,歸心、肝、脾經。其具有活血化瘀、調經止痛的功效,可改善經血運行不暢,緩解痛經等症狀。對於因血瘀阻滯導致的經期不順、月經量少等情況,當歸能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
- 補血養血:當歸有補血養血、滋潤血脈之效,可改善因氣血不足而導致的月經量少、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狀。對於月經週期不規律、經血量少的女性,當歸可以起到補血調經的作用,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整體氣血狀況。
通經湯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行氣,止痛止痙: 川芎味辛、性溫,入肝經、膽經,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功效。對於經期疼痛、血瘀不通等症狀,川芎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環,緩解經脈阻滯,達到止痛止痙的效果。
- 疏肝解鬱,調和氣血: 川芎還能疏肝解鬱,調和氣血。女性經期易受情緒波動影響,導致氣血失調。川芎能舒緩肝氣鬱結,促進氣血運行,從而使經血暢通,減輕經期不適。
通經湯中加入白芍,主要是考慮其緩解疼痛和調和氣血的作用。
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的功效。女性經期疼痛,多因氣血瘀滯,肝氣不舒所致。白芍能養血和肝,疏肝解鬱,緩解疼痛,並可調和氣血,促進經血運行通暢,從而達到止痛通經的效果。
此外,白芍還能滋陰潤燥,緩解經期口乾舌燥、大便乾燥等症狀,進一步增強通經湯的療效。
通經湯中加入生地黃,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
- 清熱涼血: 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功效。通經湯常用於治療血熱妄行、經血不通等症,而生地黃可以清熱涼血,緩解血瘀阻滯,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經血暢通。
- 滋陰補血: 生地黃同時具有滋陰補血的作用,對於因血虛而導致的月經不調、經血量少等症狀也有較好的改善作用。通經湯往往會配合其他滋陰補血的藥材使用,以達到更好的療效。
通經湯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肉桂,主要原因在於肉桂具有溫陽、活血和散寒的功效。肉桂屬於溫性藥材,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幫助舒緩因寒邪或氣滯所造成的經絡不通問題。此外,肉桂對於女性經期不順、痛經等症狀有顯著的改善效果,能有效調理月經。
在中醫理論中,寒冷的環境或飲食會導致體內陽氣不足,進而影響經血的運行。肉桂的溫陽特性有助於驅散體內的寒氣,使經絡更加通暢,這對於通經湯的治療目的至關重要。此外,肉桂還能增強其他藥材的功效,提升方劑的整體療效。因此,將肉桂納入通經湯中,是基於其獨特的藥性及對症的需求,為患者提供一個更為有效的治療方案。
通經湯是一種常用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疏通經絡、活血化瘀。其組成中包含厚朴,這是因為厚朴具有獨特的藥理特性,有助於改善血液循環和調理消化系統。
厚朴的主要成分包括揮發油、黃酮及甾體化合物,這些成分能有效促進血液循環,對於因血瘀引起的痛症具有舒緩作用。此外,厚朴還具有行氣解鬱的功效,能疏通氣機,緩解因氣滯導致的經痛或其他不適症狀。
在通經湯中,厚朴的加入不僅加強了方劑的行氣活血功能,還能提高整體方劑的療效,使其在治療婦女經期不順、痛經等情況下,更加有效。因此,厚朴作為通經湯的成分之一,承擔了促進血液循環及調和氣機的雙重角色,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藥材。
通經湯中加入枳殼,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肝理氣,行氣止痛:枳殼味苦性寒,入肝經,具有疏肝理氣、行氣止痛之功效。對於因肝氣鬱結、氣滯血瘀導致的經行不暢、小腹疼痛、月經量少等症狀,枳殼能起到疏肝解鬱、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作用。
- 消食導滯,通便止痛:枳殼亦能消食導滯,對於因飲食不節、脾胃不和導致的腹部脹滿、消化不良、便祕等症狀,枳殼能幫助消化吸收,通便止痛,進而改善氣血運行,促進月經順利排出。
因此,通經湯中加入枳殼,可有效改善因肝氣鬱結、氣滯血瘀、脾胃不和等因素導致的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狀,達到通經止痛的效果。
通經湯中加入枳實,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點作用:
- 行氣止痛:枳實味苦、性寒,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消積、破氣消痞、散結止痛之效。對於因氣滯血瘀引起的經行腹痛、經血不暢等症狀,枳實能通過行氣活血,疏通經絡,緩解疼痛。
- 消食導滯:枳實還具有消食導滯的作用,可以幫助脾胃消化吸收,促進食物的消化和排泄。對於一些因食積停滯導致的經行不順,枳實能通過消食導滯,改善脾胃功能,從而促進經血的排出。
綜上所述,通經湯中加入枳實,可以通過行氣止痛和消食導滯的作用,幫助改善經行不順的症狀。
通經湯是一種用於調理經絡、疏通氣血的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黃芩,主要是因為黃芩具有清熱解毒的特性,可以提升方劑的療效。黃芩屬於苦寒藥,能夠清除體內的熱邪,特別是在因為經絡阻塞所引起的痛症和不適中,黃芩的使用能夠有效緩解炎症。通經湯的目的在於促進血液循環與調和氣血,而黃芩的清熱作用可以防止因熱邪而造成的氣血不和,進一步促進經絡的通暢。
此外,黃芩能夠強化其他成分的效果,如佐劑能更好地發揮其解毒和抗炎的功能,以協調全方的作用。因此,黃芩的加入使得通經湯不僅可以調理經絡,還能夠同時清理體內的熱毒,達到更全面的療效。這樣的配伍,充分體現了中醫方劑中藥材之間的相互作用與協同增效的原則。
通經湯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活血通經、舒筋止痛。方中包含蘇木,這是因為蘇木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能。蘇木性味甘、微苦,性溫,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瘀造成的疼痛和不適。
在中醫理論中,經絡不通或血液循環不良常常會導致身體的疼痛、麻木等症狀,而蘇木的活血功效正好能夠針對這些症狀進行調理。此外,蘇木還能增強其他藥材的功效,協同作用,引發更好的療效。
因此,在通經湯中添加蘇木,既能確保活血化瘀的效果,也能加強整體方劑的治療作用,以達到更全面的通經效果,讓方劑整體更具療效,適合於需要改善經絡不通、促進血液循環的病症。
通經湯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改善血液循環及緩解經絡不通的症狀。其中,紅花是其重要成分之一,其主要作用在於活血化瘀。紅花含有豐富的薩丁酸和其他有效成分,能促進血液流動,減少血液滯留,對於血虛、經痛和產後瘀血等症狀有良好的療效。
在通經湯中,紅花的加入有助於改善血流,促進全身經絡的暢通,從而達到疏通經絡、消除疼痛的效果。此外,紅花還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能降低組織的炎症反應。這對於因血液循環不良引起的局部疼痛、腫脹等問題,都有明顯的改善效果。
綜合而言,紅花作為通經湯的組成部分,主要是為了增強其活血效果,促進經絡通暢,進而達到治療目的,協助患者恢復健康。
通經湯是一種常用於疏通經絡、調和氣血的中藥方劑,其中包含烏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烏梅富含有機酸及多種活性成分,具有很好的滋陰潤燥功效,能夠幫助改善因陰虛引起的經絡不通、氣血不足等症狀。其次,烏梅具有回腸通便的作用,可以幫助調整腸道功能,進一步促進經血的順利運行。此外,烏梅的酸味也有收斂的特性,可以幫助調節體內的失衡狀態,對於因情緒因素導致的經期不調效果尤為顯著。
綜合來看,烏梅在通經湯中不僅增強方劑的整體療效,還能提供必要的滋養,對於改善女性的月經不順、經痛等問題具有積極的輔助作用。
主治功效
通經湯:調理月經、活血化瘀的經典方劑
通經湯為一經典的中藥方劑,主要成分是以下12種中藥材: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主要功效有改善貧血、月經不調、痛經、子宮出血、咳嗽等症狀。
-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主要功效有治療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痛經經閉、產後瘀阻、胸脅刺痛、貧血、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狀。
- 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主要功效有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補血養肝功效可調節肝臟功能,增強其解毒和代謝能力,達到養肝之效;健脾胃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弱、腹痛泄瀉、陰血不足等症。
- 生地黃: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主要功效有治療陰虛發熱、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經不調、胎動不安、陰傷便祕。生地黃亦用於津傷口渴、內熱消渴。
- 肉桂: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主要功效有陽虛體弱、手足冰涼、陽痿宮冷、經血不暢、痛經、血瘀、血栓性疾病、寒痹腰痛、胸痹、陰疽、心腹冷癰、寒疝作痛、閉經、痛經、月經不調、陰道濕熱、脾胃虛寒、陽虛畏寒、腹痛吐瀉、月經不調、血虛萎黃、心腹冷痛等症。
- 厚朴: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等功效,主要功效有治療腸胃脹氣、腹瀉、消化不良、胃痛等症狀。
- 枳殼: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主要功效有治療胸脅氣滯、脹滿疼痛、食積不化、咳嗽痰多、喘息氣促、消化不良等症狀。
- 枳實:理氣行氣、降逆化痰、寬中消脹之效,主要功效有消除水腫、消癥瘕、疏肝解鬱。
- 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主要功效有治療外感熱病、中上焦鬱熱所致的壯熱煩渴、面赤脣燥、溲赤便祕、苔黃脈數,濕熱蘊結、腸燥便祕,輕微出血症,如外傷、牙血,肺熱壅遏,肺失清降所致的咳嗽痰稠、咽喉腫痛等症,血熱吐衄,氣鬱不暢,氣逆上衝,皆因氣滯而起,瘡瘍、腫毒、痢疾等熱毒病症,肝臟和膽囊疾病,小便不利等症。
- 蘇木:活血化瘀、利水消腫、破血消癥、疏肝解鬱,主要功效有治療婦科疾患、月經不調、痛經、水腫、癥瘕積塊、肝氣鬱結等症狀。
- 紅花:調經和通經、活血化瘀、通經絡以及清熱涼血等功效,主要功效有刺激子宮收縮、增強子宮張力,促進月經來潮,緩解痛經,調節月經不調、閉經等症狀。它還具有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抑制血栓形成等作用,可緩解瘀血積聚引起的疼痛和腫脹。
- 烏梅:固澀收斂、驅蟲殺蟲、生津止渴、止咳平喘、止血、止瀉、止嘔等功效,主要功效有治療腹瀉、便祕、蛔厥腹痛和嘔吐、口渴煩躁、咳嗽、哮喘、便血、尿血、崩漏、腹瀉、嘔吐等症狀。
通經湯是一個多效的中藥方劑,具有以下功效:
- 調理月經:本方藥具有活血化瘀、補血養血、溫經散寒等功效,可改善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等症狀。
- 活血化瘀:本方藥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等功效,可改善氣血瘀滯引起的疼痛等症狀。
通經湯適用於以下人羣:
- 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等症狀者。
- 氣血瘀滯引起的疼痛等症狀者。
通經湯的常見用法與用量:
- 口服:每日2次,每次10-15克,水煎服。
- 外用:將藥材研成細末,局部敷用。
通經湯的注意事項:
- 孕婦及產婦禁用。
- 有出血傾曏者禁用。
- 服藥期間忌食辛辣、油膩、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 服藥期間宜多飲水,以促進藥物代謝。
- 服藥期間若出現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並諮詢醫生。
傳統服藥法
當歸、川芎、白芍、生地黃、官桂、厚朴、枳殼、枳實、黃芩、蘇木、紅花、烏梅。
上銼一劑。
薑、棗煎服。
《婦科玉尺》本方用四物湯加大黃、官桂、厚朴、枳殼、枳實、黃芩、紅花、蘇木各七分,烏梅一,薑三,棗二。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通經湯是一首比較溫熱的中醫方劑,孕婦、月經量過多、體質虛弱的人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通經湯, 出處:《回春》卷六。 組成:當歸、川芎、白芍、生地黃、官桂、厚朴、枳殼、枳實、黃芩、蘇木、紅花、烏梅。 主治:婦女經閉。
通經湯, 出處:《葉氏女科》卷一。 組成:熟地黃7分,當歸7分,川芎7分,白芍7分,川楝子(炒)7分,小茴香7分,檳榔7分,玄胡索7分,木香7分。 主治:血澀不行,經水將來而臍腹絞痛。
通經湯, 出處:《禦藥院方》卷六。 組成:蛇床子3兩,左顧牡蠣3兩(爲末),浮萍草3兩,草香附子3兩(爲末),磁石2兩(引針試有力者,杵如豆大,用絹袋盛,煎10遍,勿用)。 主治:真氣不足,暴感寒邪,陰陽升降失常,手足厥冷,囊縮或小腹急痛。
通經湯, 出處:《竹林女科》卷一。 組成:當歸8分,川芎8分,柴胡8分,黃芩8分,白芍8分,香附1錢2分,青皮4分,砂仁4分,甘草4分,熟地5分,白朮(蜜炙)5分,陳皮5分,枳殼(麸炒)5分,小茴(炒)5分,三棱5分,莪朮5分,紅花5分,白芷6分,肉桂3分。 主治:室女15-16歲,誤食生冷,經水不通,日夜寒熱,手足麻痹,頭痛,惡心嘔吐,暖中忽然結塊衝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