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龍丸

QING LONG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雞峰》卷十八

熱性指數

3

寒性指數

4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1%
肝經 15%
胃經 15%
脾經 10%
膀胱經 10%
大腸經 10%
腎經 5%
小腸經 5%
三焦經 5%
心經 0%
膽經 0%
肺經
肝經
胃經
脾經
膀胱經
大腸經
腎經
小腸經
三焦經
心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1

主治功效


青龍丸

組成

芒硝、滑石、白礬、青黛、鉛霜

功效

熱化痰、利咽開膈

主治

痰涎壅盛,咽喉作聲,胸膈不利,頭痛惡心

本方由芒硝、滑石、白礬、青黛、鉛霜組成,具有清熱化痰、利咽開膈的功效。主治痰涎壅盛,咽喉作聲,胸膈不利,頭痛惡心。

文獻參考

本草綱目

醫學衷中參西錄

傳統服藥法


人參1兩,天麻1兩,茯神1兩,白附子(炮)1兩,生膽南星(焙)1兩,甘草(炙)1錢半,青黛1錢,朱砂(水飛)半錢,麝香1錢。
化痰鎮驚。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鈎藤、皂莢子煎湯研化,不拘時候服。

方劑組成解釋


芒硝清熱化痰,滑石利咽開膈,白礬清熱解毒,青黛清熱解毒,鉛霜清熱化痰。諸藥合用,共奏清熱化痰、利咽開膈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頭痛動脈粥樣硬化原發性高血壓癤和癰痛風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四肢麻痺癱瘓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嘔吐腹瀉多痰膝部腫大疼痛噁心反胃半身或下肢麻木面部疼痛

相同名稱方劑


青龍丸, 出處:《幼幼新書》卷八引《譚氏殊聖》。 組成:青黛1錢,輕粉1錢,蠍梢3個,麝香少許,巴豆2-7粒(去皮膜油)。 主治:小兒驚積。

青龍丸, 出處:《雞峰》卷十八。 組成:消石4兩,滑石3兩,白礬3兩,赤粉腳1兩,青黛1兩,鉛白霜2分。 主治:痰涎壅盛,咽喉作聲,胸膈不利,頭痛惡心。

青龍丸, 出處:《醫統》卷八十八。 組成:人參1兩,天麻1兩,茯神1兩,白附子(炮)1兩,生膽南星(焙)1兩,甘草(炙)1錢半,青黛1錢,朱砂(水飛)半錢,麝香1錢。 主治:化痰鎮驚。主治:小兒胎熱。

青龍丸, 出處:《集驗良方拔萃》卷一。 組成:馬前子(即番木鱉,制法照小金丹式)4兩,山甲片(炒黃色爲度)1兩2錢,白僵蠶(炒斷絲,研末)1兩2錢。 主治:一切疔瘡腫毒,並跌僕閃肭,傷筋攣痛,貼骨癰疽;兼治男婦大小頸項瘰癧,及乳串結核、痰氣凝滯、硬塊成毒,小兒痘後發癰。

青龍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八。 組成: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川芎1兩,白朮(米泔浸3日,每日換泔,取出焙乾)1兩,獨活(去蘆頭)1兩,蒲黃(用紙襯炒過)1兩,藁本(去苗土)1分,麻黃(去根節,百沸湯中急煮過,焙)3分,丹砂(研)1分,牛黃(研)1分,龍腦(研)1分,麝香(研)半錢,熊膽1分(滴水1-2點,令化入藥內)。 主治:中風手足不隨,涎涕膠粘。

青龍丸, 出處:《普濟方》卷七十五引《餘居士選奇方》。 組成:當歸(去蘆頭,洗去塵土,微炙,切,焙乾)4兩,黃芩3兩(生用),木賊(去節)3兩,木鱉子3兩,琥珀半兩(研),麻黃(去節)1兩,枸杞子2兩,防風(去蘆頭)2兩,荊芥穗1兩半,甘草1兩(生用,銼),橘皮(去瓤)1兩半,烏魚骨1兩半,龍腦薄荷(陰乾者,隻用葉)2兩。 主治:風毒熱氣,上攻眼目,赤痛翳膜,冷熱虛實,一切眼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