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出處典籍:《中醫外科學》

熱性指數

6

寒性指數

34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4%
胃經 20%
肝經 11%
大腸經 11%
脾經 8%
膀胱經 7%
腎經 7%
小腸經 4%
三焦經 4%
肺經
胃經
肝經
大腸經
脾經
膀胱經
腎經
小腸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0

主治功效

皮枯膏

組成:青黛、黃柏、石膏、芒硝、白礬。

功效清熱解毒燥濕止癢。

主治:濕疹、肛門瘙癢。

: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主要表現為皮膚紅腫、瘙癢。肛門瘙癢是一種常見的肛門疾病,主要表現為肛門周圍皮膚瘙癢。皮枯膏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功效,可以用於治療濕疹、肛門瘙癢。

文獻參考:《本草綱目》:青黛「治癰腫瘡瘍、疥癬、濕疹。」黃柏「治濕熱黃疸、淋病、白濁陰腫痔漏。」石膏「治中暑、煩渴、熱病頭痛目赤身熱、汗出、煩悶。」芒硝「治熱結便秘小便不利、黃疸、水腫腳氣、痔漏。」白礬「治癰腫、瘡瘍、疥癬、濕疹。」

傳統服藥法

青黛6克,黃柏6克,煅石膏60克,煙膏60克(即土法煙薰烘消牛皮後煙汁結存的殘留物質),枯礬粉110克。
清熱殺蟲止癢。
上為細末,和勻,以藥末60克,加凡士林240克,調勻成膏。
塗搽患處。

方劑組成解釋

青黛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黃柏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石膏具有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的功效。芒硝具有清熱利濕、通便瀉火的功效。白礬具有收斂止汗、解毒生肌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皮枯膏性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皮枯膏, 出處:《中醫外科學》。 組成:青黛6g,黃柏6g,煅石膏60g,煙膏60g(即土法煙熏烘消牛皮後煙汁結存的殘留物質),枯礬粉110g。 主治:清熱殺蟲止癢。主治:濕疹、肛門瘙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皮脂膏

相似度 75%

皮脂散

相似度 75%

柏石散

相似度 75%

石珍散

相似度 75%

豆蛤散

相似度 72%

五美散

相似度 66%

黃柏紅升散

相似度 66%

寒水散

相似度 60%

青龍丸

相似度 60%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