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換金散

BU HUAN JIN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瘡瘍經驗全書》卷一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5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8%
肺經 21%
胃經 17%
心經 7%
肝經 7%
大腸經 7%
三焦經 3%
腎經 3%
膽經 3%
脾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肝經
大腸經
三焦經
腎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不換金散中加入半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和胃降逆:半夏味辛、微苦,性溫,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方中常因脾胃濕熱、痰濁阻滯,導致氣逆上衝,出現嘔吐、呃逆等症狀。半夏能化痰降逆,和胃止嘔,改善脾胃功能,使氣機運行通暢。

2. 解毒消腫:半夏亦具有一定的解毒消腫作用,可解毒散結,消腫止痛。方中若涉及毒素積聚或局部腫痛,半夏可輔助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促進疾病的康復。

總之,半夏在不換金散中發揮和胃降逆、解毒消腫的功效,協同其他藥物,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不換金散中含有厚朴,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消痞: 厚朴性辛溫,歸脾、胃經,具有行氣消痞、燥溼化痰之功效。不換金散主要用於治療脾胃氣滯、胸悶脘脹、消化不良等症,厚朴能疏通氣機,消散痞塊,改善脾胃功能,協同其他藥物發揮更好的療效。

2. 燥溼化痰: 厚朴還具有燥溼化痰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痰溼阻滯,咳嗽氣喘等症。不換金散中常配伍其他燥溼化痰的藥物,如半夏、陳皮等,厚朴的加入可增強化痰止咳的作用。

不換金散中含有蒼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燥濕化痰:蒼朮性辛溫燥,具有燥濕化痰的功效。不換金散主要針對濕痰阻肺、咳嗽氣喘等症狀,而蒼朮可有效祛除肺部的濕痰,改善呼吸道症狀。
  2. 健脾開胃:蒼朮亦能健脾開胃,促進消化。濕痰阻肺常伴隨脾胃虛弱,食慾不振等症狀。蒼朮可增強脾胃功能,改善消化吸收,進而提高機體抵抗力,更有利於疾病的康復。

因此,蒼朮在不換金散中發揮着燥濕化痰和健脾開胃的作用,協同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治療目的。

不換金散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燥濕: 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其具有理氣燥濕、化痰止咳的功效。不換金散多用於治療脾胃氣滯、濕阻中焦,導致腹痛、腹脹、納呆等症狀。陳皮在此可起到理氣降逆、燥濕化痰,促進脾胃運化,改善消化功能的作用。

2. 和胃降逆: 陳皮還具有和胃降逆的功效,可緩解胃氣上逆引起的呃逆、嘔吐等症狀。不換金散中加入陳皮,可協同其他藥物,更有效地達到和胃降逆、止嘔的效果。

不換金散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益血,扶正固本:人參為補氣藥之首,能補益元氣,生津止渴,尤其適合氣虛血弱、體質虛寒者。不換金散多用於治療氣虛血瘀、陽氣不足等症狀,人參的補氣作用能提升機體抵抗力,有助於改善病症。
  2. 協同其他藥物,增強療效:不換金散中,人參與其他藥物,如黃芪、當歸等,共同作用,形成協同效應。人參的補氣作用可以增強黃芪的固表止汗功效,也能促進當歸的活血化瘀作用,從而更有效地治療疾病。

不換金散中加入藿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芳香化濕: 藿香性辛溫,具有芳香化濕、解表止嘔之功效。不換金散主要用於治療濕熱內蘊、脾胃濕阻所致的各種症狀,而藿香能有效驅散濕氣,緩解脾胃不適,促進食慾。
  2. 理氣和中: 藿香氣味芳香,能行氣解鬱,緩解濕熱所致的胸悶、脘腹脹滿等症狀。同時,藿香還能理氣和中,調節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

因此,不換金散中加入藿香,既能化濕解表,又能理氣和中,有助於改善濕熱內蘊所致的各種病症。

不換金散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滲濕: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濕之效。不換金散主要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的黃疸、腹脹、小便不利等症,茯苓可助於利水消腫,將體內多餘的水分排出,減輕濕熱症狀。
  2. 健脾和胃: 茯苓能健脾益氣,和胃止嘔。濕熱蘊結易傷脾胃,導致消化不良、食慾不振。茯苓可健脾和胃,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促進消化吸收,改善濕熱所致的胃腸不適。

不換金散中包含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行氣止痛:木香味辛、苦,性溫,歸脾、胃經,具有行氣止痛的功效。方中常因氣滯血瘀而致疼痛,木香可疏通氣機,緩解疼痛。
  2. 健脾和胃:木香還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方中可能存在脾胃虛弱,導致氣血不足,影響其他臟腑功能。木香能健脾益氣,促進脾胃運化,改善整體機能。

因此,不換金散中加入木香,既可緩解疼痛,又能健脾和胃,達到整體調理的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不換金散」

不換金散,顧名思義,服用此藥方能有效根治多種疾病。其組成包括半夏、厚朴、蒼朮、陳皮、人參、藿香、茯苓、木香。

半夏

半夏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能溫暖肺氣,使痰液化解,鎮咳祛痰,消除嘔吐,幫助降低血壓,減少水腫,散結消腫,適用於咳嗽、哮喘、嘔吐、腹脹、水腫等症狀。同時還可外用於治療皮膚腫瘤、毒蛇咬傷等。

厚朴

中藥厚朴具有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等功效。厚朴性溫,辛散苦燥,有助於祛除體內濕氣,緩解腸胃脹氣、腹瀉等症狀。厚朴能降氣緩脹,增排氣排空,緩解脹氣、食慾不振。厚朴能夠增強胃腸的蠕動和分泌功能,促進消化吸收。厚朴含有揮發油及厚朴甲醚、乙醚等成分,具有一定的殺蟲驅蟲作用。

蒼朮

蒼朮具有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等功效。在傳統中醫中,蒼朮常與厚朴、陳皮等配伍,用於治療脾運不健所致的脘腹痞脹、食慾不振、泄瀉痢疾等症。此外,蒼朮還可外用,驅除穢惡之氣,治療皮膚瘡瘍。

陳皮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理氣行氣方面,陳皮能行氣、燥濕、化痰,常用於濕阻氣滯痰凝所致之肺失宣肅、脾失健運之證。止咳化痰方面,陳皮能溫化寒痰,宣肺止咳,常用於濕痰咳嗽,寒痰咳嗽等。健脾胃方面,陳皮能行氣止痛、健脾和中,常用於脾胃氣滯證。消食化積方面,陳皮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和排除腸內積氣,常用於食積、消化不良等。燥濕方面,陳皮能燥濕化痰,理氣健脾,常用於胸中痰飲、脘痞腹脹、脾虛食少、嘔吐泄瀉等。活絡止痛方面,陳皮能活絡止痛,常用於脾胃氣滯較甚,脘腹脹痛較劇者。

人參

人參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它能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人參味甘,性微溫,歸脾、肺經,具有生津止渴、補血、健脾胃等功效。

藿香

藿香是一種中藥材,具有燥濕、芳香化濕、止嘔、止咳化痰、祛風除濕、健脾胃等功效。它可以幫助驅除濕氣、祛除陰霾濕邪、助脾胃正氣、止嘔嘔吐、化濕和胃、止咳化痰、祛風除濕、解暑和胃、促進胃液分泌、增強消化能力、改善消化吸收功能等。

茯苓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茯苓可以促進小便的生成和排出,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適用於水腫、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炎等症。茯苓還可以祛風除濕,適用於風濕痹痛、關節炎、水腫等症。茯苓還可以安胎,適用於孕婦水腫、先兆流產等症。茯苓還可以健脾胃,適用於脾虛諸證,虛弱、食少納呆、倦怠乏力等症。茯苓還可以補血,適用於氣血兩虛、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茯苓還可以安神,適用於失眠、多夢等症。

木香

木香性溫、味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木香主要用於治療胸腹脹滿、嘔吐腹瀉、腹脹滿痛、脾胃不和、氣滯血瘀、濕熱瀉痢、裡急後重、脾虛食少、消化不良、風寒咳嗽、哮喘、情志不舒、鬱鬱寡歡等證狀。

總結

不換金散由多種中藥組成,具有發頤毒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面部腫脹。該方劑中的每種中藥都具有不同的功效,如半夏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等功效;厚朴具有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等功效;蒼朮具有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等功效;陳皮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等功效。這些中藥共同作用,可以有效地緩解面部腫脹的症狀。

傳統服藥法


半夏、厚朴、蒼朮、陳皮、人參、藿香、茯苓、木香。
《醫部全錄》本方用法:(口父)咀,水煎溫服。後再服乳香護心散,仍貼金絲膏。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適用於脾虛痰濕,兼有氣滯者。若脾虛無濕,或痰濕過盛,症見胸悶腹脹,嘔吐痰涎,大便溏泄者,不宜使用。

相關疾病


痤瘡霍亂嗜眠症(嗜睡症)痢疾志賀桿菌病細菌性食物中毒阿米巴病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唾液腺炎胃腸出血大腸激擾綜合症腹瀉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多痰身體沉重上吐下瀉怕冷四肢關節疼痛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不換金散, 出處:《普濟方》卷三九四。 組成:片子薑黃1兩,草龍膽1兩,乾葛1兩半。 主治:小兒吐逆。

不換金散, 出處:《瘡瘍經驗全書》卷一。 組成:半夏、厚朴、蒼朮、陳皮、人參、藿香、茯苓、木香。 主治:發頤毒。

不換金散, 出處:《婦人良方》卷七引《靈苑方》。 組成:三棱1兩,莪朮(并細銼)1兩,巴豆(去殼)1兩。 主治:婦人血刺痛不可忍者。

不換金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四三。 組成:槐實(及時採,炒)1兩,臭椿根皮(銼,暴乾)1兩,荊芥穗1兩。 主治:腸風痔瘻,瀉血久不癒。

不換金散, 出處:《普濟方》卷二一○引《十便良方》。 組成:新罂粟殼1兩(白痢炙,赤痢蜜塗炙,赤白痢半炙半蜜炙),甘草1錢(白痢炙,赤痢生,赤白痢半炙半生),陳橘皮半兩(不去瓤,白痢炙,赤痢焙,赤白痢半炙半生)。 主治:痢疾。

不換金散,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五。 組成:厚朴4兩(去粗皮,薑汁浸1兩),陳橘皮(去白)2兩,甘草(炙)2兩,藿香葉(去土)2兩,蒼朮(米泔浸1宿,焙)2兩,半夏(湯洗7遍,焙乾爲末,生薑汁搜和作餅子,炙令黃色)2兩,草果子仁2兩,人參(去蘆頭)1兩半。 主治:調陰陽,止吐利,療寒熱,截傷寒。主治:一切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