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配方組成
相關典籍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黃耆性甘、微溫。主治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用於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痿黃。
白芍性苦、酸、微寒。主治平肝止痛、斂陰止汗、養血和營。治療月經不調、經行腹痛、崩漏、自汗、盜汗、脅肋脘腹疼痛、四肢攣痛、頭痛、眩暈等症。
桂枝性辛甘溫、主治發汗解表、調和營衞、溫經通脈止痛、助心陽且通陽利水、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
黃耆芍藥桂枝苦酒湯, 出處:《金匱》卷中。 組成:黃耆5兩,芍藥3兩,桂枝3兩。 主治:黃汗,身體腫,發熱,汗出而渴,狀如風水,汗沾衣,色正黃如柏汁,脈自沉。傷寒脈沉,咽痛自汗。
相似度 100%
相似度 80%
相似度 75%
相似度 66%
相似度 60%
相似度 57%
相似度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