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芍藥散方中包含白芍,主要原因如下:
- 緩解疼痛: 白芍具有鎮痛、止痛的功效,能緩解肝鬱氣滯所致的脅肋疼痛、腹痛、經行腹痛等症狀。芍藥散以疏肝解鬱為主要功效,白芍的鎮痛作用正好補足了此方治痛的不足,使療效更顯著。
- 養血柔肝: 白芍性微寒,入肝經,能養血柔肝,緩解肝氣鬱結引起的各種不適,如情緒煩躁、失眠多夢、月經不調等。芍藥散中加入白芍,不僅能緩解疼痛,還能起到養血安神的作用,使治療更全面。
芍藥散中包含桂枝,主要原因有二:
一、 溫陽化寒: 桂枝性溫,具有溫經散寒、通陽化氣的作用。芍藥散主治寒凝血瘀所致的痛經、腹痛等症,桂枝可溫暖子宮,驅散寒氣,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二、 調和營衛: 桂枝能調和營衛,使氣血流通。芍藥散中芍藥、當歸等藥材偏於養血,桂枝則能推動氣血運行,使藥力更易到達病所,提高療效。
主治功效
芍藥散
芍藥散的中藥方劑組成如下: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其平肝息風功能可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補血養肝功效可調節肝臟功能,增強其解毒和代謝能力,達到養肝之效;健脾胃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弱、腹痛泄瀉、陰血不足等症。
桂枝: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桂枝常與其他中藥材搭配使用,以增強藥效。桂枝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水腫、痛經、血瘀等症狀。
芍藥散的主治功效是月經不調,包括並不是在正常時間來月經而在月經時間以外出血,以及大便出血。
芍藥散的用法用量是每天服用兩次,每次服用10克。
芍藥散的禁忌症是孕婦忌服。
總結
芍藥散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成分是白芍和桂枝。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芍藥散的主治功效是月經不調,包括並不是在正常時間來月經而在月經時間以外出血,以及大便出血。
傳統服藥法
香附子4兩(黃子醋兩碗,鹽1兩,煮乾為度),肉桂,延胡索(炒),白芍藥。
上為細末。
每服2錢,沸湯調下,不拘時候。
本方方名,原書(人衛本)作「芍藥湯」。方中肉桂、延胡索、白芍藥用量原缺。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芍藥散, 出處:《普濟方》卷四○七。 組成:赤芍藥、黃連、蛇床子。 主治:小兒奶疥癬癩。
芍藥散, 出處:《博濟》卷三。 組成:赤芍藥1兩半,官桂(去皮)3兩,甘草半兩(炮)。 主治:非時下血及血痢。
芍藥散, 出處:《聖惠》卷八十二。 組成:赤芍藥半兩,桂心半兩,川芎半兩,黃芩半兩,薯蕷半兩。 主治:小兒夜啼不止,胸滯氣脹,膈中氣逆,嘔吐腹痛。
芍藥散, 出處:《保命集》卷中。 組成: 芍藥散(《保命集》卷中。)出處:《保命集》卷中。組成:芍藥2兩,桂枝5錢。主治:解利傷寒。 。 主治:解利傷寒。
芍藥散, 出處:《聖惠》卷八十九。 組成:赤芍藥1兩,黃耆3分(銼),犀角屑半兩,檳榔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主治:小兒心氣不足,舌本無力,令兒語遲。
芍藥散, 出處:《普濟方》卷五十四引《聖惠》。 組成:赤芍藥半兩,白芍藥半兩,川芎半兩,當歸半兩,甘草半兩,大黃半兩,木鱉子半兩。 主治:熱壅生風,耳內痛與頭相連,膿血流出。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