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艽白朮湯

QIN JIAO BAI ZHU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16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8%
肝經 16%
胃經 12%
肺經 10%
心經 8%
大腸經 8%
膀胱經 6%
心包經 4%
三焦經 4%
腎經 4%
膽經 4%
小腸經 2%
脾經
肝經
胃經
肺經
心經
大腸經
膀胱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腎經
膽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秦艽白朮湯中包含秦艽,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濕止痛: 秦艽性苦寒,善於清熱解毒,祛風濕止痛,對於風寒濕邪所致的關節疼痛、肌肉痠痛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2. 配伍白朮健脾益氣: 白朮性甘溫,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效。與秦艽配伍,可以避免寒涼之性傷脾,同時有助於藥力更好地滲透至關節,增強祛風濕止痛的效果。

因此,秦艽白朮湯中包含秦艽,是為了發揮其祛風濕止痛的功效,並通過與白朮的配伍,達到協調藥性、增強療效的目的。

秦艽白朮湯中包含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燥濕:白朮性溫,味甘苦,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功效。秦艽性寒,容易傷脾胃,白朮可以中和其寒性,防止藥性過寒損傷脾胃,同時也能促進脾胃運化,利於水濕的排出。
  2. 補氣固表:白朮能補中益氣,固表止汗,而秦艽則以祛風濕、止痺痛見長。二者相配,既能祛除風濕,又能補益脾氣,固表止汗,使治療效果更加全面。

白朮與秦艽相配,可謂是相輔相成,共同發揮功效,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秦艽白朮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

  1. 調和藥性:秦艽性寒,白朮性溫,甘草性甘平,三者搭配可以互相調和藥性,避免寒涼過度或溫燥傷陰,使藥效更溫和,更易於人體吸收。
  2. 增強療效:甘草具有補脾益氣、和中緩急、解毒生津之功效,與秦艽白朮合用,可以增強補脾健脾的效果,同時也能緩解藥物的副作用,提高藥效。

秦艽白朮湯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寒:秦艽白朮湯主治風寒濕痹,而防風性味辛溫,善於祛風散寒,且能通絡止痛,與秦艽、白朮等藥物協同作用,共奏疏散風寒、止痛祛濕之功。

2. 增強祛濕效果:防風雖屬辛溫藥物,但亦能利水滲濕,與白朮等健脾燥濕藥物合用,可增強祛濕效果,避免濕邪久留體內,加重病情。

秦艽白朮湯方中包含升麻,主要原因如下:

  1. 升舉陽氣,祛除濕邪: 升麻性味辛涼,具有升散、解表、祛濕的功效。方中白朮健脾燥濕,秦艽祛風濕,但單靠二者不足以完全祛除濕邪,升麻的加入可助白朮、秦艽升舉陽氣,將體內濕邪向上引導,達到祛濕的效果。
  2. 疏散風邪,通暢經絡: 升麻亦具有疏散風邪的作用。方中秦艽祛風濕,升麻的加入可更有效地疏散風邪,促進氣血流通,解除經絡阻滯,從而達到改善風濕痺痛的目的。

秦艽白朮湯為一傳統中醫方劑,主要用於治療濕熱所致之關節疼痛、肢體重著等症狀。其組成包括秦艽、白朮、茯苓、澤瀉等多種草藥,其中黃柏作為一味重要成分,其作用不可小覷。黃柏味苦性寒,歸腎、膀胱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效。在秦艽白朮湯中加入黃柏,旨在增強整體方劑清除濕熱的能力,特別是針對由濕熱引起的下焦病症,如小便短赤、帶下黃稠等。此外,黃柏還能協同其他藥物,共同調理人體水濕代謝,達到祛濕止痛的效果。總體而言,黃柏在秦艽白朮湯中的應用,彰顯了中醫辨證施治的理念,通過精確配伍,使整個方劑更適合治療濕熱內蘊所導致的各種症狀。

秦艽白朮湯中加入陳皮,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理氣健脾,助藥力達脾胃: 陳皮味辛、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作用。秦艽白朮湯以秦艽、白朮為主藥,偏寒涼,容易傷及脾胃之氣。加入陳皮可助藥力達脾胃,避免藥物寒涼損脾,增強藥效。
  2. 調和藥性,避免燥烈: 秦艽性寒,白朮性溫,二者配伍,寒溫相濟,但仍有偏寒之性。加入陳皮,其辛溫之性可調和藥性,避免藥物燥烈,使藥效更為平和。

秦艽白朮湯中加入澤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利水滲濕: 秦艽白朮湯以祛風濕、健脾燥濕為主要功效,澤瀉性寒,善於利水滲濕,可助白朮健脾燥濕,共同去除體內濕邪,達到祛風除濕之效。
  2. 配伍增效: 澤瀉味甘性寒,入膀胱經,可引導藥力下行,促進秦艽白朮湯中藥物的有效成分滲透至關節等部位,增強其祛風除濕效果,提高療效。

在中藥方劑「秦艽白朮湯」中加入大黃,主要是利用大黃清熱瀉火、通便的功效。大黃能夠清熱瀉火、通便,對於治療熱毒內盛所致的便秘、黃疸等症狀有良好的效果。與其他草藥配伍使用,能夠增強整體療效,適用於治療因熱毒內盛導致的疾病。

秦艽白朮湯為一經典中醫方劑,主要用於治療濕熱所致之肢體酸重、關節疼痛等症狀。其組成包括秦艽、白朮、茯苓、澤瀉與當歸等多種中藥材。其中,當歸作為一味重要的補血藥物,在此方中的應用至關重要。當歸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之功。在秦艽白朮湯中加入當歸,不僅能夠補充因濕熱耗損的血液,還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因氣血不暢導致的肢體沉重感。此外,當歸與秦艽等藥配合使用,還能增強整個方劑的療效,使濕熱得以更好地清除,從而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總體而言,當歸在此方中的應用,對於調理氣血、增強療效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秦艽白朮湯為一傳統中醫方劑,主要用於治療濕熱引起的肢體痠痛、關節不利等症狀。其組成成分包括秦艽、白朮、茯苓、澤瀉等多種草藥,其中還特別加入了枳殼。枳殼性溫味苦辛,歸脾、胃經,具有理氣寬中、行滯消脹之功效。在秦艽白朮湯中加入枳殼,主要是因為它能夠幫助調理脾胃氣機,促進消化吸收,對於改善濕阻中焦所致的食少便溏、腹脹滿悶等症狀尤為適用。此外,枳殼還能增強其他藥物的療效,使整個方劑的作用更加協調全面。通過這些作用機制,秦艽白朮湯能夠更好地發揮其清熱利濕、健脾祛濕的功效,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秦艽白朮湯為一傳統中醫方劑,主要用於治療風濕痹痛、肢體酸重等症狀。其組成包括秦艽、白朮、茯苓、甘草等多種中藥材,其中加入了紅花這一成分。紅花性溫味辛,歸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之效。在秦艽白朮湯中加入紅花,主要是因為風濕性疾病常伴隨血液循環不暢,導致局部組織營養不良及代謝廢物積聚,進而引起疼痛和功能障礙。紅花能促進血液流動,改善微循環,有助於消除因瘀血引起的各種不適,並可增強其他藥物的功效,使整體療效更為顯著。因此,紅花在秦艽白朮湯中的應用,對於提升治療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秦艽白朮湯為一常見的中醫方劑,主要用於治療風濕痹痛、肢體酸重等症狀。其組成包括秦艽、白朮、茯苓、甘草、澤瀉等多種中藥材,其中亦加入了柴胡這一味藥材。柴胡在此方中的作用主要是疏肝解鬱、調和肝脾。因為風濕之症往往伴隨著氣滯不通,導致肝氣鬱結,進而影響脾胃運化功能。柴胡能夠疏肝理氣,幫助改善因肝氣鬱結所引起的不適,同時也有助於調節整體氣機,使其他藥材更好地發揮其祛風除濕、健脾利水的作用。因此,柴胡在秦艽白朮湯中的應用,對於增強整個方劑的療效具有重要的意義。

秦艽白朮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和藥性: 秦艽性苦寒,白朮性甘溫,兩者配伍,白芍能起到緩和秦艽寒性,避免傷及脾胃的作用。

2. 協同補益: 白芍具有養血柔肝,緩中止痛之效。與秦艽白朮共用,能增強補益脾胃、祛風除溼的功效,並能緩解秦艽白朮可能帶來的胃部不適。

白芍的加入,使秦艽白朮湯的藥性更趨平和,提高了藥物的安全性及療效。

主治功效


秦艽白朮湯

秦艽白朮湯是中醫常用的複方中藥湯劑,具有清熱瀉火、祛風除濕、健脾利水、活血化瘀等功效,常用於治療風濕痹痛、骨蒸潮熱、水腫、痢疾、泄瀉等疾病。

方劑組成

秦艽白朮湯由以下中藥組成:

  1. 秦艽:性微寒,味苦辛,歸肝、腎經。具有清熱瀉火、祛風除濕、清熱利尿和強筋骨的功效。
  1. 白朮:性溫,味甘苦,歸脾、胃經。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1. 甘草:性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1. 防風:性溫,味辛,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1. 升麻:性味辛、苦、甘,微寒,可入肝、膽、脾、胃經,具有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熱解毒、補血養肝、散風熱、透疹、補陽等功效。
  1. 黃柏:性寒味苦,具有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的功效。
  1.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1. 澤瀉:性寒味甘,入腎、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澀精止遺、強筋骨、止嘔、清熱利濕等功效。
  1.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
  1.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1. 枳殼: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1. 紅花:具有調經和通經、活血化瘀、通經絡以及清熱涼血等功效。
  1. 柴胡: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等功效。
  1.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

主治功效

秦艽白朮湯的主要功效是清熱瀉火、祛風除濕、健脾利水、活血化瘀。常用於治療以下疾病:

  1. 風濕痹痛
  2. 骨蒸潮熱
  3. 水腫
  4. 痢疾
  5. 泄瀉

用法用量

秦艽白朮湯的用法用量如下:

  1. 常規用法:將秦艽白朮湯用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用。
  2. 兒童用量:根據兒童年齡和體重酌情減量。
  3. 孕婦禁用:秦艽白朮湯中含有大黃,具有瀉火通便的作用,孕婦服用可能會引起腹痛、腹瀉等不良反應。

總結

秦艽白朮湯是中醫常用的複方中藥湯劑,具有清熱瀉火、祛風除濕、健脾利水、活血化瘀等功效,常用於治療風濕痹痛、骨蒸潮熱、水腫、痢疾、泄瀉等疾病。秦艽白朮湯由多種中藥組成,各味中藥具有不同的功效,相互配合,共同發揮治療作用。秦艽白朮湯的用法用量應根據具體病情和患者情況酌情調整,孕婦禁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清熱利濕、活血化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痔瘡或肛門痛。但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體虛者慎用。
  • 本方中含有大黃,大黃具有瀉下通便的功效,因此,服用本方後可能會出現腹瀉、腹痛等副作用。如果出現上述副作用,應立即停藥並諮詢醫生。
  • 本方中含有紅花,紅花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因此,服用本方後可能會出現出血、血尿等副作用。如果出現上述副作用,應立即停藥並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秦艽白朮湯, 出處:《證治寶鑑》卷九。 組成:秦艽、白朮、甘草、防風、升麻、黃柏、陳皮、澤瀉、煨大黃、當歸、枳殼、紅花、柴胡、芍藥。 主治:痔瘡或肛門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