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芩荊芥湯

HUANG QIN JING JIE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8

寒性指數

21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9%
肝經 16%
心經 13%
胃經 9%
脾經 8%
膀胱經 7%
膽經 6%
小腸經 6%
腎經 4%
三焦經 3%
大腸經 2%
心包經 2%
肺經
肝經
心經
胃經
脾經
膀胱經
膽經
小腸經
腎經
三焦經
大腸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黃芩荊芥湯為一經典中醫處方,其中柴胡的加入具有深遠的醫學考量。柴胡性微寒,味苦辛,歸肝、膽經,能疏肝解鬱、調和氣機,並具解表退熱之效。本方主要治療外感風熱或肝膽濕熱所導致的頭痛、目眩、口苦咽乾等症狀。柴胡在此能引導藥力入肝膽,調理肝膽氣機,與黃芩相配,增強清熱解毒之力;與荊芥合用,則能加強疏散外邪的效果。故柴胡於黃芩荊芥湯中,既可協同諸藥增強療效,又能獨當一面,調節體內氣機,達致疏肝清熱之目的,是該方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

黃芩荊芥湯方劑中包含黃芩,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瀉火涼血: 黃芩性寒,味苦,入肺、心、膽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解毒、止血涼血的功效。方劑中加入黃芩,可針對因熱毒壅盛所導致的發熱、口渴、咽喉腫痛、皮膚紅腫等症狀。
  2. 配合荊芥,疏散風熱: 黃芩與荊芥搭配,一清一散,相輔相成。荊芥辛溫,善於疏散風熱,而黃芩則清熱解毒,兩者共同作用,可有效地消除外感風熱,改善患者的發熱、鼻塞、流涕等症狀。

黃芩荊芥湯中加入荊芥,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解表,疏散風熱:荊芥性辛溫,具有解表散風、透疹止癢的功效。與黃芩、石膏等清熱藥搭配,能有效清熱解表,疏散風邪,對於風熱感冒、發熱、咳嗽、咽喉腫痛等症狀,起到緩解作用。
  2. 宣肺止咳,通鼻竅:荊芥辛散通竅,能宣肺止咳,通鼻竅,對於風熱引起的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狀,有明顯的療效。與黃芩等清熱藥配合,能更有效地清除肺熱,改善呼吸道症狀。

黃芩荊芥湯為一經典中藥方劑,其組成精妙,牛蒡子為其中重要成分之一。牛蒡子性寒味辛,入肺、大腸經,擅長疏散風熱,利咽解毒,通便利尿。本方主要治療風熱感冒,症見發熱、咽喉腫痛、咳嗽痰黃等。牛蒡子在此方中,可增強清熱解毒、疏散風熱之效,尤其對咽喉不利有顯著療效。此外,牛蒡子還能輔助其他藥材,共同調理肺腑,促進病體康復。其與黃芩、荊芥等藥配合,相得益彰,使全方既能清熱解表,又能利咽解毒,是治療風熱感冒及咽喉疾病的良方。

黃芩荊芥湯為清熱解毒、疏散風熱之良方,其組成精妙,其中連翹的加入,恰如其分地增強了整體療效。連翹性寒味苦,入心、肺、小腸經,善於清熱解毒,散結消腫,對各種熱毒所致之疾患,如咽喉腫痛、痄腮、疔瘡等,均有顯著療效。在黃芩荊芥湯中,連翹與黃芩、荊芥等藥物相輔相成,黃芩清熱燥濕,荊芥疏散表邪,而連翹則專攻熱毒,三者聯手,既可內清熱毒,又可外散風熱,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此外,連翹還能利尿通淋,對於伴有小便不利的患者,亦有助益,因此,連翹成為此方不可或缺的一員。

黃芩荊芥湯為清熱解表之方,瞿麥在此方中扮演著利尿通淋的角色。瞿麥性寒,味苦,歸心與小腸經,能清熱利濕,通淋止血,對於因熱邪所致的小便不利或血淋等症有顯著療效。在黃芩荊芥湯中,黃芩與荊芥主要用於清熱解表,瞿麥則輔助清除內熱,通過利尿作用帶走體內的熱毒,使治療效果更加全面。此外,瞿麥還能調理婦科疾病,對於伴有熱淋、血淋的婦女尤其適用。總體而言,瞿麥在黃芩荊芥湯中,不僅增強了方劑的清熱利濕功效,還擴展了其臨床應用範圍,使其成為治療表熱兼內濕病症的有效處方。

黃芩荊芥湯為清熱解表之經典方劑,其中車前子之應用,旨在利水濕、清熱毒。車前子性寒,味甘淡,歸肝、腎、膀胱經,善於清熱利尿,對小便不利、水腫、目赤腫痛等症有卓效。在本方中,黃芩與荊芥共奏清熱解表之功,而車前子則輔助加強了整體方劑的清熱利濕效果,使藥力更加全面。尤其對於外感風熱或濕熱內盛所致之咳嗽、黃疸、小便短赤等症,車前子之加入,不僅能增強清熱之力,還可引導藥物下行,達至下焦,以利尿通淋,使濕熱從小便而去,從而提升治療效果。

黃芩荊芥湯為清熱解表之方,其中赤芍之應用,乃取其涼血活血、散瘀止痛之效。赤芍性微寒,味苦酸,入肝經,善於清熱涼血,對血熱所致之各類症狀有獨到之療效。在黃芩荊芥湯中,黃芩與荊芥共奏清熱解表之功,而加入赤芍,則能增強方中清熱涼血之力,並可緩解因熱毒內盛所引致之各種疼痛。此外,赤芍還具有活血化瘀之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瘀狀況,使藥效更全面,適用於外感風熱或血熱內擾之病症,達到清熱、解表、活血、止痛之目的。

黃芩荊芥湯中加入滑石,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利濕: 黃芩荊芥湯主治風熱感冒、肺熱咳嗽、咽喉腫痛等症,而滑石性寒,入膀胱經,具有清熱利濕、通淋止痛之功,可輔助黃芩、荊芥等藥物清熱解毒,利濕化痰,減輕肺熱咳嗽、咽喉腫痛等症狀。
  2. 利尿排石: 滑石還具有一定的利尿作用,能促進體內水分代謝,有助於排出體內代謝廢物和毒素,同時也能緩解濕熱蘊結所致的尿路感染、尿石症等病症,進一步加強黃芩荊芥湯的治療效果。

黃芩荊芥湯中加入梔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梔子味苦寒,入肝膽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之效。本方主治溫熱病邪入營分,症見高熱、神昏、煩躁不安、口渴、舌苔黃燥等,梔子可清熱瀉火,涼血解毒,輔助黃芩、荊芥等藥物清熱解毒,退熱止渴,改善患者症狀。
  2. 解毒降火:梔子能解毒降火,與黃芩、荊芥等藥物共同作用,可減輕邪熱對人體的損傷,避免熱毒內陷,防止病情惡化。

因此,黃芩荊芥湯中加入梔子,可增強清熱解毒、涼血降火的功效,更有效地治療溫熱病邪入營分所致的熱證。

黃芩荊芥湯中加入木通,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利濕:木通性寒,味甘,入膀胱經,具有清熱利濕、通淋止痛之效。黃芩荊芥湯主治風熱感冒、發熱頭痛、咽喉腫痛等症,而木通的清熱利濕作用可以輔助黃芩、荊芥等藥物清熱解表,促進病邪排出。
  2. 通利水道:木通具利尿通淋之效,能促進體內水分代謝,對於風熱感冒引起的小便不利、淋痛等症狀有較好的緩解作用,與黃芩荊芥湯的清熱解表功效相輔相成,使治療效果更為全面。

因此,木通的加入不僅僅是清熱利濕,更重要的是通利水道,促進病邪排出,從而達到更佳的治療效果。

黃芩荊芥湯為清熱解表之方,其中含當歸一藥,其意在調和營血,兼以活血。當歸味甘辛,性溫,入肝、心、脾經,長於補血活血,調經止痛。在本方中,黃芩與荊芥主要針對外感風熱,清熱解表;而加入當歸,不僅能補血潤燥,防止清熱藥物過寒傷及營血,更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身體對邪氣的抵抗能力。當歸在此方中扮演著調和陰陽、平衡寒熱的角色,使整個方劑既能清解表邪,又能顧護正氣,達到祛邪扶正的效果,是方中不可或缺的一味重要藥材。

黃芩荊芥湯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疏散風熱,透疹止癢: 防風性味辛溫,具有疏散風熱、透疹止癢之效,與黃芩、荊芥等藥物相配合,能更有效地清熱解毒,促進疹出,達到止癢的效果。
  2. 解表通竅,兼顧肌膚: 防風不僅能疏散風熱,還能通竅,對於風熱引起的疹子、瘡瘍等皮膚病症,具有很好的治療作用。與黃芩、荊芥等藥物配合,能更好地調節肌膚氣血,改善皮膚狀況。

黃芩荊芥湯為清熱解表之方,其中蟬蛻之應用,取其輕揚升散之性。蟬蛻味甘、咸,性寒,歸肺、肝經,能疏散風熱,利咽開音,透疹止癢,明目退翳。方中黃芩清熱燥濕,荊芥辛溫發散,二者合用,內清外散,共奏清熱解表之效。加入蟬蛻,不僅增強了疏散風熱之力,更因其輕浮之性,能引諸藥上行,達皮毛腠理,使邪氣從汗而解,尤宜於風熱感冒見有頭痛、咽痛、目赤等症者。此外,蟬蛻還具有定驚之功,對於因外感風熱而致的小兒高熱抽搐,亦有良效,故黃芩荊芥湯中配伍蟬蛻,使全方清熱解表之功更臻完善。

黃芩荊芥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 黃芩性寒,荊芥性辛溫,甘草性甘平,加入甘草可調和黃芩和荊芥的寒熱之性,使藥性平和,不至於過於寒涼或溫燥,避免藥性對身體造成負擔。
  2. 緩解藥物毒性: 甘草有解毒作用,可以緩解黃芩和荊芥的毒性,保護脾胃,避免藥物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此外,甘草還能增強藥效,使藥物更有效地發揮作用。

主治功效


黃芩荊芥湯:清熱解毒、活血化瘀,風寒感冒、痛疽腫毒皆可治

黃芩荊芥湯是一款中藥方劑,由柴胡、黃芩、荊芥、牛蒡子、連翹、瞿麥、車前子、赤芍、滑石、梔子、木通、當歸、防風、蟬蛻、甘草等數種藥材組成。它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適用於治療各種風寒感冒、熱毒瘡瘍、咽喉腫痛、水腫、痛經、風濕痹痛等疾病。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 柴胡:散風熱、發汗解表、疏肝解鬱、清熱解毒、苦寒發汗、止咳化痰、補陽。
  • 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
  • 荊芥: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
  • 牛蒡子:散風熱、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肺熱利咽、利水消腫和清熱解毒。
  • 連翹: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散結、排膿、利水消腫、止嘔。
  • 瞿麥:清熱利尿、活血通經、利水滲濕、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清熱利濕、通經絡。
  • 車前子: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清肺化痰、降氣止咳、補血養肝、清肝明目、瀉下。
  • 赤芍: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補腎、清熱利尿、止血、活絡止痛、補血養肝。
  • 滑石:清熱利尿、利水滲濕、清熱瀉火、消暑。
  • 梔子:清熱瀉火、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
  • 木通:清熱瀉火、清熱利尿、補血養肝、利水滲濕、排膿、通乳、利尿、利尿通淋、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 防風: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
  • 蟬蛻:散風熱、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退翳、透疹、去風止痙。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黃芩荊芥湯的功效主治

  • 小兒感冒發熱:兒童感冒發燒,伴有咳嗽、流鼻涕等症狀。
  • 痰壅風熱:痰液壅滯,風熱之邪侵襲,導致咳嗽、喘息、發熱等症狀。
  • 丹毒疼痛:丹毒是一種細菌感染引起的皮膚病,患處疼痛、紅腫、熱痛。
  • 頸項有核:頸部淋巴結腫大,常伴有疼痛、發熱等症狀。
  • 腮赤癰癤:腮腺炎,腮腺腫大、疼痛,伴有發熱、頭痛等症狀。
  • 眼目赤腫:眼睛發紅、腫脹,伴有疼痛、流淚等症狀。
  • 口舌生瘡:口腔黏膜出現潰瘍,疼痛、灼熱。
  • 咽喉疼痛:咽喉部疼痛,吞嚥困難,伴有發熱、咳嗽等症狀。
  • 小便淋瀝:排尿不暢,尿液滴瀝而出。
  • 胎毒痘疹:胎兒出生後,由於胎毒未清,而出現的皮膚疹子。
  • 一切餘毒:各種各樣的毒邪,包括食物中毒、藥物中毒等。

總結

黃芩荊芥湯是一款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藥方劑,適用於治療各種風寒感冒、熱毒瘡瘍、咽喉腫痛、水腫、痛經、風濕痹痛等疾病。方中各味藥材配伍使用,具有協同增效的作用,可有效緩解症狀,改善病情。在使用時,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以避免不適反應的發生。

傳統服藥法


柴胡1錢5分,黃芩1錢5分,荊芥1錢5分,牛蒡子4分,連翹4分,瞿麥4分,車前子4分,赤芍藥4分,滑石4分,梔子4分,木通4分,當歸4分,防風4分,蟬蛻5分,甘草1錢5分。
加竹葉10片,燈芯10寸,水2鐘,煎8分,不拘時候,頻頻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疏風散熱的作用,可用於治療小兒感冒發熱、痰壅風熱、丹毒疼痛、頸項有核、腮赤癰癤、眼目赤腫、口舌生瘡、咽喉疼痛、小便淋瀝、胎毒痘疹、一切餘毒等症。但本方性味辛溫,有發散作用,因此孕婦、小兒、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口瘡嘴破口角炎膀胱炎腮腺炎結膜炎腎及輸尿管結石前列腺增生丹毒麻疹腎盂腎炎尿道膿傷感冒咽喉痛多痰眼睛紅痛小便疼痛胎毒

相同名稱方劑


黃芩荊芥湯, 出處:《良朋匯集》卷四。 組成:柴胡1錢5分,黃芩1錢5分,荊芥1錢5分,牛蒡子4分,連翹4分,瞿麥4分,車前子4分,赤芍藥4分,滑石4分,梔子4分,木通4分,當歸4分,防風4分,蟬蛻5分,甘草1錢5分。 主治:小兒感冒發熱,痰壅風熱,丹毒疼痛,頸項有核,腮赤癰癤,眼目赤腫,口舌生瘡,咽喉疼痛,小便淋瀝,胎毒痘疹,一切餘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