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腎地黃湯

BU SHEN DI HUA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16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3%
心經 15%
肝經 15%
肺經 13%
脾經 9%
胃經 9%
膀胱經 5%
小腸經 1%
心包經 1%
膽經 1%
大腸經 1%
腎經
心經
肝經
肺經
脾經
胃經
膀胱經
小腸經
心包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29

主治功效


補腎地黃湯

**組成:**熟地黃、麥門冬、知母、黃柏、澤瀉、山藥、遠志、茯神、牡丹皮、酸棗仁、玄參、桑螵蛸、山茱萸、淡竹葉、龜板

**主治功效:**腎臟虛弱,體液不足,月經不調。

各藥材介紹:

**淡竹葉:**性寒、味甘,歸心、小腸、腎三經。具有清熱瀉火、清心降火、利尿消腫、生津止渴、利水滲濕等功效。

**茯神:**性甘、平,歸心、脾經,具有安神定驚、健脾益胃、利水滲濕等功效。

**龜板:**歸肝、腎經,具有滋陰潛陽、益腎健骨、固經止血、養血補心的功效。

**黃柏:**性寒味苦,具有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的功效。

**麥門冬:**味甘性寒,入心肺經,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的功效。

**牡丹皮:**性寒,味苦,歸心、肝經,具有清熱瀉火、活血化瘀、清熱涼血、破血消癥、排膿、滋陰等功效。

**山藥:**具有補氣、澀精止遺、補腎、止咳化痰、強筋骨、健脾胃、滋陰、止瀉等功效。

**山茱萸:**具有固澀收斂、澀精止遺、補益肝腎、補血養肝、益精等傳統功效。

**熟地黃:**具有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等功效。

**酸棗仁:**具有安神、生津止渴、補血養肝、清虛熱、固表止汗等傳統療效。

**玄參:**性寒,味苦、甘,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之效。

**遠志:**具有安神益智、利水消腫、止咳化痰、清熱解毒等功效。

**澤瀉:**性寒味甘,入腎、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澀精止遺、強筋骨、止嘔、清熱利濕等功效。

**知母:**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

**桑螵蛸:**性溫、味甘、鹹,具有澀精止遺、固澀收斂、補氣、補腎、安神、利水消腫等多種功效。

**總結:**補腎地黃湯是傳統中醫方劑,具有補腎益精、滋陰養血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腎臟虛弱、體液不足、月經不調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熟地1錢,歸身1錢,杜仲(青鹽水炒去絲)1錢,獨活1錢,桂心1錢,續斷1錢,生薑3片,大棗2枚。
水煎,空心服。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熟地黃、麥門冬、知母、黃柏、澤瀉、山藥、遠志、茯神、牡丹皮、酸棗仁、玄參、桑螵蛸、山茱萸、淡竹葉、龜板等十六味中藥組成。熟地黃、山藥、山茱萸、茯神、澤瀉、麥門冬、知母、黃柏、牡丹皮、酸棗仁、玄參、桑螵蛸、淡竹葉等十三味中藥均有滋陰補腎的功效,龜板有收斂固澀的作用。諸藥合用,共奏滋陰補腎、利水通淋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前列腺炎慢性腎衰竭嗜眠症(嗜睡症)腎絲球腎炎月經稀少

相同名稱方劑


補腎地黃湯, 出處:《陳素庵婦科補解》卷一。 組成:熟地、麥冬、知母、黃柏、澤瀉、山藥、遠志、茯神、丹皮、棗仁、元參、桑螵蛸、山萸肉、竹葉、龜版。 主治:腎虛津竭,經水不通。

補腎地黃湯, 出處:《萬氏女科》卷三。 組成:熟地1錢,歸身1錢,杜仲(青鹽水炒去絲)1錢,獨活1錢,桂心1錢,續斷1錢,生薑3片,大棗2枚。 主治:産後失血過多,則胞脈虛,脈虛則腎氣虛,故令腰痛,隱隱作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