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生丸

HUI SHENG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6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30%
肝經 20%
肺經 16%
心經 10%
胃經 6%
脾經 6%
膀胱經 6%
大腸經 3%
腎經
肝經
肺經
心經
胃經
脾經
膀胱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回生丸中包含熟地黃,主要由於其具有以下兩點功效:

1. 補血滋陰:熟地黃性溫,味甘苦,歸腎、肝經,具有補血滋陰、益精填髓的功效。回生丸主治腎陰虛所致的頭暈目眩、耳鳴耳聾、腰膝酸軟、失眠多夢等症狀,而熟地黃的補血滋陰功效可以改善腎陰虛,從而緩解這些症狀。

2. 促進氣血生化:熟地黃能促進血細胞生成,改善血液循環,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回生丸中常與其他補益藥材配伍,共同發揮促進氣血生化,增強機體抵抗力的作用。

總之,熟地黃在回生丸中的加入,是為了補血滋陰、促進氣血生化,從而達到治療腎陰虛所致疾病的目的。

回生丸中加入山藥,主要出於以下兩點考慮:

1. 補脾益腎:山藥性平味甘,入脾、肺、腎經,具有補脾益腎、滋陰潤燥的功效。回生丸常用於治療腎虛、脾虛、精氣不足等症狀,而山藥能補益脾腎,增強機體抵抗力,有助於恢復元氣,達到回生之效。

2. 和胃健脾:山藥還能健脾胃,促進消化吸收,改善食慾不振,進而提升藥效。回生丸中往往含有多種滋補藥材,山藥能起到緩和藥性、保護胃腸的作用,避免藥物對胃腸造成刺激。

回生丸方劑中加入知母,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瀉火,滋陰降火: 知母味苦寒,入肺、腎經,具有清熱瀉火、滋陰降火之功效。回生丸多用於治療熱病後期,陰虛火旺,出現煩躁不安、口渴咽乾、夜寐不安等症狀。知母可清熱瀉火,降解體內的虛火,滋養陰液,改善這些症狀。
  2.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藥效: 知母與回生丸中的其他藥物,如生地、麥冬等,相輔相成,共同起到清熱滋陰、生津潤燥的作用。知母的寒涼之性,可以抑制其他藥物的燥熱之性,使藥效更為平和,更利於患者的康復。

回生丸中加入牡丹皮,主要基於其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

牡丹皮性寒,味苦酸,入心、肝、脾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在回生丸中,牡丹皮主要用於清熱解毒緩解熱毒壅滯所致的昏迷、神志不清等症狀。同時,牡丹皮還能活血化瘀改善血循環,促進血液流通,有助於患者恢復意識。

總之,牡丹皮在回生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其清熱涼血和活血化瘀的功效,能夠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狀,促進其恢復健康。

回生丸中加入枸杞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補肝腎,益精血: 枸杞子味甘性平,入肝腎經,具有滋補肝腎、益精血的功效。回生丸多用於治療腎虛、肝血不足導致的頭昏眼花、腰膝酸軟等症狀,枸杞子能補益肝腎,改善這些症狀。
  2. 促進血液循環,改善面色: 枸杞子還有促進血液循環、改善面色蒼白的功效。回生丸除了治療腎虛外,也常用於治療氣血不足、面色萎黃等症狀,枸杞子可以改善血液循環,使面色紅潤,達到整體調理的效果。

回生丸中加入茯神,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安神益智:茯神性平味甘,入心、脾經,具有寧心安神、健脾益智之功效。回生丸為救心藥,而心神失調是造成心悸、失眠等症狀的重要原因,茯神能安神定志,使心神安定,有助於改善心臟功能。
  2. 補益脾胃:脾胃乃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心臟功能與脾胃功能息息相關。茯神亦有健脾益氣、和胃止嘔之效,可補益脾胃,增強其運化能力,為心臟提供充足的營養,進一步提升心臟功能。

回生丸中加入澤瀉,主要是利用其利水滲濕、清熱瀉火、降濁止渴的功效。

澤瀉性寒,入膀胱、腎經,能利水滲濕,將體內多餘的水分排出,有助於消除水腫,並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循環。

此外,澤瀉亦能清熱瀉火,減輕因熱邪上炎導致的頭昏腦脹、口渴心煩等症狀。對於一些因濕熱蘊結導致的肝腎虧虛、精氣不足等問題,澤瀉亦有清熱降濁,補益肝腎的作用。

因此,回生丸中加入澤瀉,可謂是針對其治療方向,合理利用藥材的藥性,以達到整體療效的提升。

回生丸中加入黃柏,主要是針對其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黃柏性寒,味苦,入腎、膀胱經。其清熱瀉火之功,可針對外感熱邪所致的發熱、口渴、咽喉腫痛等症狀,同時也能清解濕熱,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的腹痛、泄瀉、帶下等症狀。此外,黃柏還具有解毒作用,可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瘡瘍、癰腫等症狀。

因此,回生丸中加入黃柏,可以起到清熱解毒、燥濕止瀉的作用,有助於治療相關病症。

回生丸中加入山茱萸,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補腎固精:山茱萸味酸、性溫,入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固澀精氣的功效。回生丸的主要功效為補腎壯陽,而山茱萸能夠有效地滋補腎氣,固攝精關,防止腎精流失,從而達到壯陽固精的作用。
  2. 收斂止汗:山茱萸還具有收斂止汗的功效,可以有效地控制因腎氣不足而引起的盜汗、自汗等症狀。回生丸除了補腎壯陽外,還兼具收斂固澀的作用,而山茱萸的加入可以更好地發揮此功效,使藥效更加全面。

回生丸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杜仲,主要是因為杜仲具有補腎壯陽、強筋健骨的功效。在傳統中醫理論中,腎主藏精,與生命活動息息相關。回生丸的主要功能是促進生命力的恢復和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對於病後體虛或長期疲勞的人尤其適用。

杜仲含有多種活性成分,如杜仲甙等,這些成分能夠改善血液循環和增強機體的耐力,同時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的作用,進一步促進康復。由於回生丸常用於調理體質,杜仲的加入可增強藥方的療效,幫助患者恢復生機,提高身體的自我調節能力。因此,杜仲在回生丸中的使用,不僅是針對腎虛問題的治療,更是整體提高身體健康水平的重要組成部分。

主治功效


回生丸

回生丸為中醫方劑之一,由熟地黃、山藥、知母、牡丹皮、枸杞子、茯神、澤瀉、黃柏、山茱萸、杜仲等藥材組成。具有補氣、滋陰、補血、清熱、利水等功效,主治肺嗽、喉痹、潮熱盜汗、夢遺等症狀。

熟地黃為補血滋陰之聖藥,具有補血、滋陰、補腎、益精之功。用於血虛萎黃、眩暈耳鳴、心悸失眠、月經不調、崩漏帶下、腰膝痠痛。

山藥為補氣固腎之佳品,具有補氣、益精、補腎、澀精止遺之功。用於脾虛食少、腹瀉便溏、遺精早洩、腰膝痠痛、脫肛久瀉、產後虛弱。

知母為清熱瀉火之要藥,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之功。用於熱病煩渴、骨蒸勞熱、肺熱咳嗽、大便燥結、小便不利、陰虛發熱、骨蒸勞熱、肺虛燥咳、消渴、腸燥便祕、肺熱咳嗽、咽喉腫痛、口乾舌燥、肺熱咳嗽、陰虛燥咳、痰黃粘稠、乾咳少痰、胎熱、胎毒、流產。

牡丹皮為清熱涼血之良藥,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之功。用於溫毒發斑、吐血衄血、夜熱早涼、無汗骨蒸、經閉痛經、癰腫瘡毒、跌撲傷痛。

枸杞子為滋補肝腎之佳品,具有滋腎補精、益精明目、補血安神之功。用於肝腎陰虛、視物昏花、腰膝痠軟、遺精早洩、盜汗。

茯神為安神益智之要藥,具有益心安神、養肝健脾之功。用於心悸失眠、健忘多夢、驚悸怔忡、肝鬱氣滯、脾虛食少。

澤瀉為利水滲濕之佳品,具有利水滲濕、清熱解毒之功。用於水腫、小便不利、淋病、白帶、瘡瘍腫毒、跌打瘀傷。

黃柏為苦寒燥濕之良藥,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用於濕熱黃疸、痢疾、洩瀉、水腫、小便不利、瘡瘍腫毒、蛇蟲咬傷。

山茱萸具有補益肝腎、固精止遺之功。用於肝腎陰虛、腰膝痠軟、遺精早洩、尿頻尿急、崩漏帶下。

杜仲為補腎壯骨之佳品,具有補腎強筋、活血通絡之功。用於腎虛腰痛、筋骨痠痛、風濕痺痛、跌打損傷。

回生丸諸藥合用,具有補氣、滋陰、補血、清熱、利水等功效,主治肺嗽、喉痹、潮熱盜汗、夢遺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巴豆(去皮心膜,出油)10枚,雄黃(水飛,研)半兩。上為末,面糊為丸,如雞頭子大,陰乾。
每服1丸,新汲水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滋陰補腎的功效,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急性咽喉炎氣喘貧血肺結核扁桃腺炎坐骨神經痛遺精五十肩類風濕性關節炎低血壓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肺氣腫慢性腎衰竭鏈球菌性咽喉炎肺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營養不良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四肢麻痺癱瘓

相同名稱方劑


回生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 組成:巴豆(去皮心膜,出油)10枚,雄黃(水飛,研)半兩。 主治:鬼註如中惡,氣急,腹脹滿如鼓。

回生丸, 出處:《方症會要》卷一。 組成:熟地4兩,山藥3兩,知母1兩5錢,丹皮1兩5錢,枸杞2兩,茯神2兩,澤瀉2兩,黃柏2兩,山萸2兩,杜仲2兩。 主治:肺嗽,喉痹,潮熱盜汗,夢遺。

回生丸, 出處:《顧松園醫鏡》卷十一。 組成:地黃12兩(1半制),萸肉(蒸、曬)4兩,枸杞(曬乾)4兩,菟絲子(自制)4兩,牛膝(酒蒸,曬乾)4兩,山藥(蒸)4兩,茯苓(人乳拌,曬,至加倍重)4兩,白芍(酒炒)4兩,蓮肉(去心,炒)4兩,麥冬(去心,曬乾)4兩,天冬(去心,曬乾)4兩,北五味(蜜水拌蒸,焙乾)4兩,棗仁(炒)4兩,園肉(炙乾)4兩,蓮須4兩,玄參(蒸)4兩,骨皮4兩,女貞子(酒蒸,曬)4兩,龜甲膠,鱉甲膠8兩(俱地黃汁溶化),鳔膠(牡蠣煅粉拌炒,淨)8兩,豬脊髓30條(去筋膜,搗爛,入煉蜜熬),黃牛肉(去油)10斤(熬膏),紫河車膏4兩,(如無,用紫河車4具至10具,泔水洗淨,隔湯煮熟,搗爛,藥拌,曬乾)。 主治:男婦陰虛內熱。

回生丸, 出處:《幼幼新書》卷十三引《保生信效方》。 組成:麻黃(去根節,稱),桑根白皮1斤(銼,須士下者,自採爲佳),續随子4兩,白藥子3兩(爲粗末),上4味,用河水5石先浸1宿,于大釜器中旋旋添浸藥,慢火熬,以麻黃心黑、水隻有2-3鬭爲度;取出滓,用來生絹袋濾過,再入銀、石器或砂器內熬成膏。沒藥(研)2兩,透明乳香(水中坐乳鉢研之)2兩,桔梗2兩,白芷2兩,鍾乳(研5日,極細入內)2兩,當歸(去蘆頭,湯急洗過,切,焙乾,稱)2兩,人參半兩,木香半兩,白茯苓(去皮)2兩,沉香1兩,苦參6兩。 主治:傷寒8-9日,汗不出,及日數多,沉重,精神不與人相當,汗欲出不出危殆者;傷寒壞病,手足筋攣,筋受寒邪而厥冷,及高年人虛勞煩喘;婦人經水不勻,氣血虛劣;破傷風,痰嗽,肺痿,盜汗,寒熱,身痛,小兒鬱瞀,昏迷瘛瘲。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