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痰丸
QU TAN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瑞竹堂經驗方·補遺》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4-12-22
方劑組成解釋
祛痰丸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行氣止痛: 木香味辛、苦,性溫,歸脾、胃、肝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痰液的形成與氣滯、痰凝密切相關,木香能行氣化痰,疏通氣機,從而緩解因氣滯引起的痰液停滯。
- 燥溼化痰: 木香具有一定的燥溼作用,能夠吸附並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從而幫助化解溼痰。
總而言之,木香在祛痰丸中起到了行氣止痛、燥溼化痰的雙重作用,協同其他藥物共同發揮祛痰止咳的功效。
「祛痰丸」方劑中加入天麻,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平肝熄風,止痙止咳: 天麻具有平肝熄風、止痙止咳的功效,能有效緩解痰液阻塞所引起的咳嗽、氣喘等症狀。對於因肝風內動、痰濁阻肺引起的咳嗽痰多,天麻能起到鎮咳祛痰的作用。
- 疏通經絡,促進痰液排出: 天麻能疏通經絡,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痰液的稀釋和排出。同時,天麻還有助於消除痰液粘稠,使痰液更容易咳出。
總之,天麻在「祛痰丸」方劑中發揮著平肝熄風、止痙止咳和疏通經絡的作用,有效地改善痰濁阻肺所引起的咳嗽痰多等症狀。
祛痰丸中加入槐角,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瀉火,潤腸通便:槐角性涼,味苦,入肝、脾、大腸經,具有清熱瀉火、潤腸通便的功效。痰濁瘀阻,多因熱邪壅肺,或脾胃濕熱所致,槐角可清熱瀉火,化解痰濁,同時緩解便祕,促進痰液排出。
- 止咳化痰,降逆止嘔:槐角具有止咳化痰,降逆止嘔的作用。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槐角可清熱化痰,使其易於咳出;同時,槐角可降逆止嘔,緩解因痰阻肺氣所致的咳嗽、嘔吐等症狀。
「祛痰丸」方劑中加入人參,主要考慮其補氣與益肺的功效。人參味甘性溫,入脾、肺經,能補氣益血,固護正氣。痰液的生成與肺氣虛弱、脾氣不運相關。人參能補肺氣、益脾氣,使肺氣旺盛,脾氣健運,從而有助於痰液的排除。
此外,人參亦有益氣生津之效,能緩解因痰多而引發的口乾舌燥等症狀。總之,人參在「祛痰丸」中,起到補氣益肺、化痰止咳的輔助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祛痰的目的。
祛痰丸中加入半夏,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燥濕化痰:半夏味辛、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痰液的形成往往與體內濕氣過盛有關,半夏可以有效地祛除痰濕,使痰液易於咳出。
- 止咳平喘:半夏還具有止咳平喘的作用。對於因痰濕阻肺引起的咳嗽喘息,半夏可以起到宣肺止咳、化痰平喘的效果,改善呼吸道症狀。
因此,半夏在祛痰丸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既能化痰,又能止咳平喘,是治療痰濕阻肺的常用藥物。
祛痰丸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健脾利濕: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肺經,能健脾利濕,化痰止咳。痰液的形成往往與脾虛濕盛有關,茯苓能健脾燥濕,有助於減少痰液生成。
- 利水滲濕:茯苓利水滲濕,能將積聚在體內的濕氣排出體外,有助於改善痰濕阻滯,緩解咳嗽痰多等症狀。
總而言之,茯苓在祛痰丸中,能發揮健脾利濕、利水滲濕的功效,從根本上改善痰濕問題,達到祛痰止咳的效果。
祛痰丸中加入青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行氣化痰: 青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消積、化痰止咳的功效。其疏肝理氣作用可以促進氣機運行,使痰液易於排出,從而達到祛痰止咳的效果。
- 降逆止嘔: 青皮還能降逆止嘔,對於痰多引起的噁心嘔吐症狀也有輔助治療作用。
綜上所述,青皮在祛痰丸中的加入,可通過行氣化痰、降逆止嘔的作用,協同其他藥物達到祛痰止咳的效果。
祛痰丸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其健脾燥濕之效。
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擅長健脾燥濕、止瀉利水。痰液的形成與脾胃功能密切相關,脾虛濕困則容易導致痰液停滯。白朮能健脾燥濕,使脾胃運化功能正常,減少痰液的生成。此外,白朮還有利水作用,有助於消除體內多餘水分,進而減少痰液的積聚。
因此,在祛痰丸中加入白朮,可起到健脾燥濕、消痰利水的功效,有利於改善痰多咳嗽等症狀。
祛痰丸中加入陳皮,是利用其理氣燥濕、化痰止咳的功效。
陳皮味辛、苦,性溫,歸肺、脾經。其揮發油成分可促進呼吸道分泌物排出,有助於化解痰液,緩解咳嗽。同時,陳皮還具有理氣作用,能疏肝理氣,緩解氣滯所致的痰多咳嗽。
此外,陳皮還能健脾燥濕,改善脾胃功能,進一步促進痰液的排出。因此,在祛痰丸中加入陳皮,可起到多方面的作用,有效緩解痰多咳嗽等症狀。
祛痰丸方劑中加入皁莢,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 潤肺化痰: 皁莢性寒,味甘,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化痰消腫的功效。其皁苷成分可促進呼吸道分泌物排出,緩解痰液粘稠難以咳出的症狀。
- 清熱解毒: 皁莢亦具清熱解毒之效,可有效清除肺熱,進而緩解因肺熱引起的痰多、咳嗽等症狀。
因此,祛痰丸中加入皁莢,有助於潤肺化痰、清熱解毒,達到治療咳嗽痰多的目的。
主治功效
中醫方劑「祛痰丸」組成介紹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半夏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木香性溫、味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青皮性辛、溫、微苦,入肝、脾、胃經,具有理氣行氣、活血化瘀、疏肝解鬱、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人參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它能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天麻具有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活絡止痛、補血養肝、安神等功效。
祛痰丸組成介紹,以上九種成分都有溫化寒痰、活血化瘀、舒筋活絡的功效,可以有效緩解和治療風痰喘嗽的症狀。
祛痰丸功效與作用
祛痰丸具有祛痰、平喘、止咳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風痰喘嗽。風痰喘嗽是由於風邪侵襲肺部,使肺氣閉澀,痰液凝聚所致。症狀表現為咳嗽、氣喘、痰多,胸悶氣促,呼吸困難,舌苔白膩,脈細數。祛痰丸中的藥物具有溫暖肺氣、化痰止咳、平喘止喘的作用,可以有效緩解和治療風痰喘嗽的症狀。
祛痰丸用法與用量
祛痰丸一般口服,一次6-9克,一日3次。兒童用量酌減。
祛痰丸禁忌與注意事項
祛痰丸忌食辛辣、油炸、生冷、黏膩食物。祛痰丸不適合於陰虛火旺、肺熱燥咳者服用。祛痰丸中含有天麻,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慎用。
總結
祛痰丸是一種用於治療風痰喘嗽的中藥方劑,具有祛痰、平喘、止咳的功效。祛痰丸由白朮、半夏、陳皮、茯苓、木香、青皮、人參、天麻、皁莢等九味藥物組成。祛痰丸中的藥物具有溫暖肺氣、化痰止咳、平喘止喘的作用,可以有效緩解和治療風痰喘嗽的症狀。祛痰丸一般口服,一次6-9克,一日3次。兒童用量酌減。祛痰丸忌食辛辣、油炸、生冷、黏膩食物。祛痰丸不適合於陰虛火旺、肺熱燥咳者服用。祛痰丸中含有天麻,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慎用。
傳統服藥法
薑制皂角1兩,半夏1兩,大黃(酒浸,紙包煨,再浸煨3次)2兩,橘紅5錢,桔梗5錢,天麻5錢,片芩7錢,薄荷3錢,青礞石1錢,白芷1錢,甘草1錢。
蒸餅為丸。
臨臥茶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祛痰丸性味辛溫,有一定的刺激性,孕婦、小孩、體質虛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祛痰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十七。 組成:天南星(生)、半夏(生)、赤茯苓(去黑皮)、乾薑(炮)、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各等分。 主治:風頭旋,痰逆惡心,咽膈不利。
祛痰丸, 出處:《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五。 組成:薑制皂角1兩,半夏1兩,大黃(酒浸,紙包煨,再浸煨3次)2兩,橘紅5錢,桔梗5錢,天麻5錢,片芩7錢,薄荷3錢,青礞石1錢,白芷1錢,甘草1錢。 主治:頭風。
祛痰丸, 出處:《醫部全錄》卷二四五。 組成:半夏1兩,白朮7錢,茯苓6錢,黃芩半兩,陳皮(留白)半兩,桔梗半兩,枳殼半兩,石膏(煅)半兩,僵蠶(炒)2錢半,五味子1錢半。 主治:瘧後痰嗽,時時發熱,痰稠如黃膠者。
祛痰丸, 出處:《瑞竹堂經驗方·補遺》。 組成:木香1兩,天麻1兩,槐角子7錢半,人參(去蘆)、半夏7錢半,茯苓(去皮)1兩,青皮(去瓤)1兩,白朮(煨)1兩,陳皮(去白)7錢,牙皂角(去皮弦,酥炙)7錢。 主治:風痰喘嗽。
祛痰丸, 出處:《醫統》卷十。 組成:防風1兩,天麻1兩,白僵蠶1兩,白附子(炮)1兩,全蠍(炒,去足)、木香5錢,朱砂,豬牙皂角1兩(炒),白礬5錢,半夏(湯泡7次,研爲末,稱6兩,作2分,1分生薑汁作面,1分皂角洗漿作面),南星3兩(1半水泡白礬浸,1半皂角漿浸1宿)。 主治:諸癇風證。
祛痰丸, 出處:《醫方類聚》卷二十三引《醫林方》。 組成:半夏4兩,生薑4兩(1處和勻,捏作餅,陰乾),白礬1兩(生),荊芥穗(去土,稱)4兩,槐角子1兩(面炒黃),陳皮1兩(溫水浸1宿,去白),朱砂1兩(水飛,1半入藥,1半爲衣)。 主治:寬中祛痰,搜風,理氣和血,駐顔延夀。主治:痰飲聚於胸膈,滿則嘔逆惡心,流則一臂大痛,升則頭面昏眩,降則腰腳疼痛,深則左癱右瘓,淺則蹶然倒地。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