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二陳理中湯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補氣健脾,扶正祛邪:二陳理中湯主要針對脾胃虛弱、痰濕阻滯所致的咳嗽、胸悶等症。人參性溫,味甘,入脾、肺經,具有補氣益血、健脾益肺之效,能補益脾胃之氣,增強機體抵抗力,進而助藥力消痰化濕、祛除病邪。
- 配伍協調,增強療效:方中陳皮、半夏等藥物偏於燥性,容易傷津耗氣,而人參則能補益氣血,與其他藥物相配伍,既能增強化痰止咳之效,又能避免燥傷津液,使藥性更加平和,療效更佳。
二陳理中湯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燥濕: 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燥濕之效。二陳理中湯主治脾胃濕阻,證見胸悶脘痞,食少納呆,嘔吐泛酸等。白朮能健脾燥濕,使脾胃運化功能恢復正常,進而消除濕阻,改善上述症狀。
- 扶正祛邪: 白朮能補氣益脾,扶助正氣,增強機體抵抗力。二陳理中湯中含有理氣化痰的藥物,但同時也需要扶正以增強體質,更好地抵抗病邪。白朮的補氣作用,可以協同其他藥物,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二陳理中湯中的陳皮,主要作用在於理氣化痰、燥濕健脾。
陳皮性溫,味辛,入肺、脾經,具有理氣燥濕之效。方中因有痰濕阻滯,故用陳皮以理氣化痰,使痰液易於咳出;同時,陳皮還能健脾燥濕,助脾運化水濕,進一步消痰止咳。
此外,陳皮還能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消化吸收,對於因脾胃虛弱、濕痰停滯導致的消化不良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二陳理中湯中加入茯苓,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健脾利濕: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功效。二陳理中湯以理氣化痰為主,但同時也兼顧脾胃運化,茯苓的加入有助於健脾燥濕,促進脾胃運化,使水濕代謝正常,避免痰濕停滯。
- 助氣化痰:茯苓能夠滲濕利水,使痰液易於排出,並有助於氣機疏通,使氣行順暢,有利於痰濕的化解。因此,茯苓的加入可以增強二陳理中湯化痰止咳的功效。
二陳理中湯中加入半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降逆止嘔: 半夏味辛性溫,具有降逆止嘔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胃氣上逆所致的噁心嘔吐。二陳理中湯主要治療痰飲咳嗽,而痰飲阻塞氣道,上逆於喉,常伴有噁心嘔吐,半夏可有效緩解此症狀。
- 燥濕化痰: 半夏兼具燥濕化痰的功效,能祛除痰飲,使痰液易於排出。二陳理中湯以理氣化痰爲主,半夏加入其中,可增強其化痰之力,更有效地清除痰飲,緩解咳嗽症狀。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二陳理中湯」
白朮: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半夏: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
陳皮: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人參: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
二陳理中湯是中醫常用的一個祛痰止嘔的方劑。
痘瘡是由於外傷、寒冷食物和寒氣引起,會伴隨著嘔吐的症狀。
二陳理中湯可以治療痘瘡引起的嘔吐症狀,同時還可以起到補氣健脾、益氣固表的作用。
傳統服藥法
人參、白朮、陳皮、白茯苓、半夏。
生薑為引,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二陳理中湯具有理氣和中、健脾益胃的功效,但是它不宜長期服用。如果小兒服用二陳理中湯後,出現腹脹、腹瀉等症狀,應立即停藥,並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二陳理中湯, 出處:《片玉痘疹》卷八。 組成:人參、白朮、陳皮、白茯苓、半夏。 主治:痘瘡,因傷冷物,受寒氣而嘔吐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