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訊
主治功效
傳統服藥法
人參、白朮、白茯苓、半夏(湯洗7次)、陳皮、肉豆蔻(煨)各等分。
上為細末,蒸淮棗肉為丸,如麻子大,朱砂為衣。
每服30-50丸,煎藿香、生薑湯送下,不拘時候。多服勿慮。
方劑組成解釋
- 人參:具有補氣健脾、益肺生津的功效。本方中人參用量較大,主要用於補益脾胃之氣,以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
- 白朮: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的功效。本方中白朮與人參相伍,共奏健脾益氣之功。
- 茯苓:具有健脾滲濕、利水消腫的功效。本方中茯苓與白朮相伍,共奏健脾益氣、利水滲濕之功。
- 半夏: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本方中半夏用於燥濕化痰,以緩和人參、白朮、茯苓的燥性。
- 陳皮: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本方中陳皮與半夏相伍,共奏燥濕化痰、理氣健脾之功。
- 肉荳蔻: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本方中肉荳蔻用於溫中散寒,以緩和人參、白朮、茯苓、半夏、陳皮的寒性。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溫補作用,陰虛火旺者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人參溫中丸, 出處:《活幼口議》卷十九。 組成:人參、白朮、白茯苓、半夏(湯洗7次)、陳皮、肉豆蔻(煨)各等分。 主治:嬰孩小兒,驚吐熱吐,心神悶亂,中脘不和,漸加恐悸,恍惚無定。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