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溫中丸

REN CAN WEN ZHONG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4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5%
肺經 23%
胃經 17%
心經 11%
腎經 5%
大腸經 5%
脾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腎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人參溫中丸中包含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益脾:人參性溫,味甘,具有補氣益脾之效。溫中丸主治脾胃虛寒,症見脘腹冷痛、食少納呆、大便溏薄等。人參可補脾胃之氣,溫暖脾陽,改善脾胃虛寒,從而緩解上述症狀。
  2. 扶正祛邪:人參具有扶正固本的作用,能增強機體抵抗力,提高免疫功能。脾胃虛寒往往與正氣不足相關,人參可補氣扶正,增強抵抗力,有助於祛除寒邪,改善脾胃功能。

人參溫中丸中加入白朮,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1. 健脾益氣,助人參溫中:白朮味甘性溫,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功效,能增強脾胃運化功能,助人參溫補脾陽,共同起到溫中散寒,益氣健脾的作用。
  2. 固本培元,防止人參助熱:白朮入脾、胃經,具有固本培元的作用,能防止人參溫補太過而助熱傷陰,使溫補之效更爲平和穩固。

因此,白朮與人參相配,不僅能增強溫中散寒之效,還能保障藥性平和,更適合脾胃虛寒、氣血不足者使用。

人參溫中丸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利濕,助參補中: 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人參溫中丸以人參補氣溫中為主,但脾胃虛弱,易濕困脾陽,影響藥效吸收。茯苓利濕健脾,可助人參溫中補氣,使藥效更顯著。
  2. 緩和參性,防止燥熱: 人參性溫,補氣過盛易致燥熱。茯苓性平,可緩和人參溫燥之性,避免補氣過度,造成燥熱上火。同時,茯苓還可利水滲濕,有助於防止藥物積滯,促進藥效發揮。

人參溫中丸中加入半夏,是為了調節脾胃,和胃降逆

半夏味辛、微苦,性溫,入脾、胃經。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溫中止痛之功效。在人參溫中丸中,半夏主要用於緩解脾胃濕困、寒凝氣滯所致的脘腹冷痛、嘔吐、腹瀉等症狀。

與人參、乾薑等溫補脾胃的藥物配合,半夏能溫中散寒,和胃降逆,使脾胃運化正常,達到溫中和胃的目的

人參溫中丸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健脾: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功效。人參溫中丸以溫補脾胃為主,而陳皮可助於行氣消滯,使藥力更好地進入脾胃,達到溫中和胃的效果。

2. 協調藥性:人參性溫,補氣益血,但過於溫燥,易傷津液。陳皮性溫而燥,可調和人參的溫燥之性,防止藥性過於偏燥,避免損傷脾胃。

人參溫中丸中加入肉荳蔻,主要原因有二:

  1. 溫中散寒:肉荳蔻性溫,味辛,能溫中散寒,與人參、附子等藥物協同作用,溫補脾胃,改善寒邪入侵引起的胃脘冷痛、腹痛泄瀉等症狀。
  2. 理氣止痛:肉荳蔻還具有理氣止痛的作用,可緩解因寒氣阻滯所致的胸悶氣短、腹脹疼痛等症狀,與人參、白朮等藥物配合,增強溫中散寒和理氣止痛的效果。

肉荳蔻的加入,使人參溫中丸的溫中散寒、理氣止痛之效更顯著,更適合治療寒邪侵襲導致的脾胃虛寒證。

主治功效


人蔘溫中丸,中藥配伍合理,功效顯著,適用於治療小孩子,受驚嚇而嘔吐、發熱而嘔吐,導致精神恍惚,胸腹悶痛,越來越恐懼不安,精神恍惚,沒有定性。

白朮性溫,味甘苦,歸脾、胃經。具有補氣、利水滲溼、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溼等功效。

半夏性溫,味辛,歸肺、胃經。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溼、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溼、活絡止痛等多重功效。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溼、清熱利尿、祛風除溼、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肉荳蔻性溫、味辛,歸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溫裏溫中、理氣行氣、止瀉、止嘔、下氣消食等功效。

人蔘與白朮,均能補氣健脾,固表止汗;茯苓和陳皮,有利水滲溼,生津止渴之功;半夏和肉荳蔻,溫化寒痰,止嘔止瀉。諸藥合用,共奏補氣健脾、益氣生津、化痰止嘔、利水滲溼之功,適用於小兒虛寒證,尤適於小兒受驚嚇而嘔吐。

人蔘溫中丸,組方合理,配伍嚴謹,具有補氣健脾、益氣生津、化痰止嘔、利水滲溼之功效。適用於小兒虛寒證,尤適用於小兒受驚嚇而嘔吐。

傳統服藥法


人參、白朮、白茯苓、半夏(湯洗7次)、陳皮、肉豆蔻(煨)各等分。
上為細末,蒸淮棗肉為丸,如麻子大,朱砂為衣。
每服30-50丸,煎藿香、生薑湯送下,不拘時候。多服勿慮。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溫補作用,陰虛火旺者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人參溫中丸, 出處:《活幼口議》卷十九。 組成:人參、白朮、白茯苓、半夏(湯洗7次)、陳皮、肉豆蔻(煨)各等分。 主治:嬰孩小兒,驚吐熱吐,心神悶亂,中脘不和,漸加恐悸,恍惚無定。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