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減十全大補湯

JIA JIAN SHI QUAN DA BU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會約》卷十四

熱性指數

21

寒性指數

5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7%
肺經 19%
心經 14%
胃經 12%
肝經 10%
腎經 9%
膽經 2%
心包經 2%
脾經
肺經
心經
胃經
肝經
腎經
膽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加減十全大補湯」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補氣扶正:人參為補氣之要藥,性溫味甘,能益氣補脾,生津止渴,對於氣虛體弱、倦怠乏力等症狀有明顯療效。十全大補湯主治氣血兩虛,而人參的補氣作用,可改善體虛狀態,為整體補益奠定基礎。
  2. 協同增效:人參與其他藥材,如黃芪、當歸等,共同作用,可增強補氣養血、益脾健胃等功效。例如,人參與黃芪同用,可增強補氣固表的作用,有助於提高機體免疫力。

十全大補湯中加入山藥,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1. 補脾益氣: 山藥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補脾益氣、滋陰生津之效。十全大補湯本身偏於溫燥,加入山藥可以中和藥性,避免燥熱傷陰,並增強脾胃功能,更好地吸收藥效。
  2. 固腎益精: 山藥亦可入腎經,具有固腎益精之效。十全大補湯補氣血為主,加入山藥可以兼顧腎虛之症,使補益更全面,有助於提高整體療效。

十全大補湯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健脾益氣: 白朮味甘性溫,歸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功效。十全大補湯作為補氣血、扶正固本之方,加入白朮可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促進營養吸收,使補益之效更顯著。
  2. 防止滋膩: 十全大補湯中多用補益藥物,容易滋膩傷脾,而白朮燥濕健脾,可防止藥物過於滋膩,避免損傷脾胃,使補益之效更安全有效。

十全大補湯中加入茯苓,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利濕,防止滋膩: 十全大補湯屬於溫補性藥物,長期服用容易造成脾胃虛弱,產生濕氣。茯苓具有健脾利濕之效,可防止藥物滋膩,減輕脾胃負擔,使藥力更易於吸收。
  2. 化氣行水,防止痰濁: 十全大補湯補氣血,但若補過頭易導致氣滯血瘀,甚至痰濁積聚。茯苓能化氣行水,促進體內水液代謝,避免藥物滯留,防止痰濁的產生,使補益效果更佳。

十全大補湯中加入當歸,是基於其補血活血的功效。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十全大補湯為補氣養血之劑,當歸的加入,可增強補血效果,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氣血不足,達到補益氣血、強健體魄之效。

此外,當歸與其他藥材如人參、黃芪、白芍等配合,可協同作用,相輔相成,更好地發揮補益氣血的作用,使藥效更佳。

「加減十全大補湯」中加入川芎,主要是為了緩解補氣血藥材可能帶來的頭暈、鼻塞等症狀。

川芎味辛性溫,入肝經,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功效。十全大補湯補氣血力道較強,容易造成氣血運行不暢,導致頭部氣血瘀滯,出現頭暈、鼻塞等不適。

加入川芎可以疏通經絡,促進氣血流通,解除補藥帶來的副作用,使補益效果更加溫和有效,同時也起到預防和緩解氣血瘀滯的功效。

加減十全大補湯中加入白芍,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1. 緩解藥性: 十全大補湯藥性偏燥熱,白芍性微寒,能緩解藥性,防止補過度而導致上火或燥熱症狀。
  2. 滋陰養血: 白芍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的功效,能滋陰養血,與其他補氣藥材相輔相成,使補益效果更佳,避免補氣過度而耗傷陰血。

此外,白芍還能舒肝解鬱,調節氣血,使補益效果更全面。因此,白芍的加入,使加減十全大補湯更全面、安全、有效。

「加減十全大補湯」中加入「陳皮」,主要原因有二:

一、 理氣健脾: 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其理氣健脾之效,能促進脾胃消化吸收,有助於補氣血的藥材發揮功效,避免補過頭而造成積滯。

二、 行氣消滯: 十全大補湯補益氣血,但同時也易造成氣滯血瘀。陳皮行氣消滯,能緩解補藥的壅滯之弊,使補益之效更顯著,避免藥物副作用。

因此,陳皮在「加減十全大補湯」中,起到調和脾胃、行氣消滯的作用,讓補益藥效更佳,更安全有效。

「加減十全大補湯」中包含半夏,看似矛盾,實則有其道理。

半夏為解毒藥,其辛溫燥濕的特性,可化痰止嘔,更能解補藥之膩,避免補藥過於滋膩而引發濕困脾胃之弊端。

例如,補氣血之當歸、黃芪,若長期服用易導致濕氣內生,而半夏則可化解其濕濁,使補而不滯,達至溫補而不燥之功效。

因此,半夏的加入,不僅平衡了補藥的滋膩之性,更提升了整體藥方的療效,使其更安全、有效。

「加減十全大補湯」中加入乾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助氣血運行: 十全大補湯補益氣血,但若脾胃虛寒,氣血運行不暢,則藥物難以發揮效用。乾薑性溫,入脾胃經,可溫中散寒,促進脾胃運化,使氣血流通,更好地吸收藥效。
  2. 佐以補益,防止虛寒: 十全大補湯雖補益氣血,但也可能導致燥熱。加入乾薑可中和補益之性,防止過於燥熱,避免虛寒體質者出現副作用。

因此,乾薑在「加減十全大補湯」中起到溫中散寒、助氣血運行的作用,並可佐以補益,防止虛寒,使補益效果更加顯著。

主治功效


《加減十全大補湯》方劑組成及其功效

《加減十全大補湯》方劑,由人參、山藥、白朮、茯苓、當歸、川芎、白芍、陳皮、半夏、乾薑等藥材組成,具有補氣、補血、健脾益腎、益氣健脾、活血化瘀、化痰健脾的功效。

《加減十全大補湯》中藥介紹

  • 人參:補氣、益氣健脾、補血、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改善心血管功能等功效。

  • 山藥:補氣、澀精止遺、補腎、止咳化痰、強筋骨、健脾胃、滋陰、止瀉等功效。

  • 白朮: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 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功效。

  • 陳皮: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功效。

  • 半夏: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

  • 乾薑: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

《加減十全大補湯》具有補氣、補血、健脾益腎、益氣健脾、活血化瘀、化痰健脾之功效。適合體質虛弱、脾腎虧虛、氣血兩虧之人服用。

傳統服藥法


泡參1兩,白朮3錢,白茯苓4錢,黃耆6錢,當歸2錢,熟地3錢,肉桂1錢,炙草1錢,龍骨5錢,烏賊1兩。
氣血雙補。
水煎,不拘時頻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補氣養血、健脾益腎的功效,適合於虛弱之人,帶久不止。但本方性味偏溫,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貧血乳腺炎乳房腺體瘤原發性高血壓癤和癰嗜眠症(嗜睡症)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全身性水腫怕冷夜間盜汗身體容易出汗

相同名稱方劑


加減十全大補湯, 出處:《實用正骨學》。 組成:地黃、芍藥、當歸、川芎、人參、白朮、茯苓、甘草、黃耆、木瓜、牛膝、升麻、桂枝。 主治:骨傷癒後,上下肢浮腫疼痛者。

加減十全大補湯, 出處:《醫門八法》卷三。 組成:黨參2兩,白朮5錢,茯苓3錢,炙甘草3錢,當歸身1兩,黃耆2兩,大熟地1兩,烏梅3錢(去內殼),醋白芍3錢,制附片3錢。 主治:頭痛。

加減十全大補湯, 出處:《胎産秘書》卷下。 組成:人參2錢,白朮2錢,當歸2錢,生地2錢,黃耆2錢,茯苓8分,川芎8分,甘草5分,遠志1錢,銀花3錢。 主治:産後乳疽乳癰,膿己出而虛弱日甚者。

加減十全大補湯, 出處:《會約》卷十四。 組成:人參(少者,以山藥炒黃4錢代之),白朮2錢,茯苓1錢5分,當歸1錢8分,炙草1錢,川芎1錢,白芍(酒炒)1錢2分,陳皮1錢,半夏1錢5分,乾薑(炒)8分。 主治:虛弱之人,帶久不止。

加減十全大補湯, 出處:《青囊秘訣》卷上。 組成:人參1兩,白朮1兩,當歸1兩,熟地1兩,麥冬1兩,甘草3錢,五味子3錢,錦地羅3錢,茯苓5錢,黃耆2兩。 主治:背生癰疽,潰爛之後,或發熱,或惡寒,或作痛,或膿多,或流清水,自汗盜汗,膿成而不潰,口爛而不收,因五臟虧損,氣血太虛所致。

加減十全大補湯, 出處:《中醫婦科治療學》。 組成:泡參1兩,白朮3錢,白茯苓4錢,黃耆6錢,當歸2錢,熟地3錢,肉桂1錢,炙草1錢,龍骨5錢,烏賊1兩。 主治:氣血雙補。主治:産後數日,忽然血崩,大量出血,色紅,間有烏紅色小塊,腹無痛苦,面色淡,舌質淡嫩,脈浮虛無力,屬氣虛而兼血虛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